宋岩;李冀军;张壹言;陈凤锟;金剑
血液透析疗法目前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大大降低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死亡率.
作者:毕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CVVH由于操作简单,血液动力学稳定,显示出传统透析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多器官衰竭的抢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000年7月~2001年1月,我们对6例多器官衰竭患者进行了CVVH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建民;王关乔;俞铭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如何准确估计血透患者的干体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来确定,其中常用的客观指标为X线胸片测量心胸比率.
作者:刘俊;吴凤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血液灌流(HP)救治毒物药物中毒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0~2001年对44例毒物药物中毒患者用HP救治,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血药浓度的监测.中毒4~11 h进行HP治疗.结果:治愈40例(90%),死亡4例(10%).
作者:杨红军;黄韶清;何跃忠;胡斌;原新茹;张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重症肾功能衰竭多伴有低血压、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律紊乱等多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常规血液透析.而CRRT对血压和血流量的要求不高,容易施行.
作者:彭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HDF作为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一种重要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我院2000年10月应用HDF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现将临床资料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小雁;张国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能够在设定时间内准确除去患者体内一定量的液体,以达到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肺水肿所致的呼吸困难,使患者生命得以生存,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资料:急性肺水肿患者15例,年龄大者77岁,小者43岁,主要症状为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心率为120至160次/分,双肺弥满水泡音,全身浮肿明显.
作者:李玉荣;李杨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透析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与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系统Ⅰ类基因(A、B、C)多态性和Ⅱ类基因中的DRBI※0405基因之间的关系.
作者:孟淑芳;武艺;张凌;王秋萍;石学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滤过是在血液透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血液净化技术,利用对流的原理,比血液透析可消除更多的中分子物质,减少腕管综合症等慢性并发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而且,血液滤过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近年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广.血液滤过和需要使用血滤器或高通量透析器,其膜为生物合成膜,价格较普通透析器贵1~4倍,血滤器复用可大大降低治疗费用.由于膜的结构、材料与普通透析器有差别,用普通透析器复用方法处理血滤器,常常出现致热原反应,增加血液滤过危险,影响血液滤过效果.近来,我们采用血滤机配制的置换液冲洗血滤器,减少血滤器复用的反应,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舜英;吴志平;尹桂兰;詹玉云;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应用股静脉插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血液净化,通过精心护理,保持股静脉插管通畅,无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在稍长时间继续透析治疗,为再造内瘘并保证成熟赢得时间.资料:患者男性,62岁,维持性血透2年零8个月,每周规律透析两次,3月前因突发心包填塞,至内瘘闭塞,因不宜立即做内漏再造术,患者又不愿意长期动静脉直接穿刺,故行股静脉插管维持血液透析,待心包填塞治愈或好转后可行内瘘手术.
作者:姜中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临床观察CAVHD/CVVHD在多脏器衰竭及多种重症疾病抢救中心的治疗效果,确实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实用方法.资料与方法:12例患者均为多脏器衰竭,平均累及脏器3.6个.
作者:袁峰;张培娜;张德珍;张富梅;张旭红;张俊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提高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院自94年7月至今采用YT-HP-160 g灌流器行血液灌流(HP)并透析(HD),抢救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朱雪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8年7月以来,采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46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姚国乾;张帮华;姜南;肖琼;张亚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各种疾病急性加重期均易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且比例有上升趋势,1999年7月份以来我院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技术对19例MODS患者进行抢救,抢救成功率57%,现将MODS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池艳春;杨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肝衰竭内科治疗几乎无效.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血浆置换(PE)、血液灌流(HP)、血液滤过(HF)几种血液净化疗法,对肝脏功能起部分替代和辅助治疗作用,称为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报告如下.
作者:赵显国;李素珍;栗河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于1996年3月至2001年4月间运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联合抢救急性药物、毒物中毒47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水润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膜滤过方式血浆置换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患者42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18~70岁,平均(49.66±23.46)岁,共进行了102次血浆置换.
作者:叶有新;冯剑;王文娟;李华;胡卫民;谢丽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CRF)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多数经单纯血液透析(HD)可好转,对少数顽固性心力衰竭,我们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脏功能的变化.
作者:刘禧玲;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是治疗药物中毒的两种常用方法.血液灌流疗法主要适用于可吸附的物质中毒;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物质中毒,以及重症毒物中毒.对于既有可吸附、又有高蛋白结合率的毒物中我们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骆一舟;杨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蔗糖铁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慢性肾衰(CRF)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衰行血液透析(HD)并用Epo治疗贫血患者150例,其中50例选用静脉注射蔗糖铁(Venofer)治疗,50例选用口服力蜚能治疗,50例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
作者:潘健涛;蔡宗仰;陈雄辉;周风婵;林芝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