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光;王向杰
1 病例简介患者男,80岁,因腹泻2个月,口服庆大霉素每天16万u,连服10+天,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230毫升).
作者:梅秀华;张美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血管通路(血流量足、长期通畅、并发症少)是至关重要的.它能确保充分性透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死亡率.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内瘘的闭塞与血压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我们对40例血透患者在血液透析中血压变化对内瘘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并相应改变了压迫止血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内瘘的急性闭塞,取得了一定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淑莉;杨晓梅;袁本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原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特征,其中合并急性肾衰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我院1995到2000年共收治41例中、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患者,现将血透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孟艳;李幸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动静脉内瘘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被称为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出血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假性动脉瘤.为了保持内瘘长期通畅率,延长其使用寿命,需及时正确处理假性动脉瘤.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47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婉娜;谢美珍;张妙嫦;陈桂芳;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自1988年至今,对300余名患者进行了2万多次血透治疗.现将水处理及血透机在透析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及处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旭光;王向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我区约163例HD患者共进行了23 015次血透,其中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约3 000例次,发生率约为11.12%,比1991年我区所统计的下降了近一倍,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饶萍;钟宇芳;谢美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透中心回收桶在透析过程中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透析前冲洗消毒管路时,它起到盛废弃的消毒液及生理盐水的作用;二是透析结束后盛放用过的管路透析器至复用间的作用,现全国各大透析中心均采用此种方法,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此方法存在许多缺点,长期血透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减退以及输血等原因常易感染各种疾病,特别是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在血透患者中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7倍,由于回收桶不能做到每人一个,常被管路中残存的血液污染,桶不易做到浸泡消毒且消毒效果差,在血透患者中起到交叉感染媒介的作用.因此为预防交叉感染,我中心经过不断的摸索,研制出一种简易装置取代回收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丽红;杨晓梅;肖淑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心律失常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本院1994年4月至2001年3月,血透患者中共发生124例次心律失常,经及时处理后好转,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莉华;杨建民;马逸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回顾分析16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实验室资料,结果提示血液净化中心存在肝炎病毒的交叉感染,原因主要有反复使用血制品、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透析环境污染、透析器及管路复用消毒不彻底,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正常人群,以达到防止肝炎病毒在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交叉感染的目的.
作者:蒋月云;陈杜芳;周凤婵;柯彩霞;郑志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1986~1998年收治透析例次2 878例;血液透析次数210 401次,成功救治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58例次.经多年实践,探索出抢救该类患者的治疗、护理流程程序,即-经确诊,即刻开机迅速超滤脱水,减轻心脏负荷;超滤脱水至急性左心衰竭纠正,再转为常规血液透析.
作者:许仰;丁可梅;吴小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灌流器,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血液透析是在血液与透析液之间以透析膜,利用弥散清除体内溶质或向体外补给溶质的方法.目前,我院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治疗药物中毒患者20余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陈淑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可合并腹水,常见于透析不充分、肝硬化、心包积液、心功能不全、多囊肾、多囊肝、腹腔肿瘤等,临床表现为消瘦、腹胀,腹部膨隆、脐疝等,严重时可引起走路困难,呼吸困难等.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妙嫦;冯婉娜;尹桂兰;陈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HD)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股静脉往往作为急性血透时的血管通路,而作为长期维持性血透通路,实为少见.我透析中心1997年始对1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屡次造瘘均告失败,而又需行血透治疗的患者,采取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透通路,行维持性血透412例次,达3年零6个月之久.现将护理会报告如下.
作者:裴淑桥;王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从1998年12月至2000年3月使用灌流器串流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药物中毒4例患者均处于休克、意识不清的状态,年龄20~34岁,男性2例、女性2例,各服有安定100#,雷米封100#、氯氮平40#和盐酸阿米替林100#,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荣;王秋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由于不能耐受血液透析(HD)而改为腹膜透析(PD)的尿毒症患者在PD前的贫血状况.评价腹膜透析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贫血效果.
作者:刘禧玲;柳咏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玉荣;刘翠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病因不同,病情轻重不一,表现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些共性的地方.一般典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可分为3个时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也有人划分为五期,即早期、少尿或无尿期,利尿早期,利尿后期,恢复期.
作者:王秋萍;马艳荣;邓杰;孙黎;王晶;杨晓叶;边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分析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中,应用BM25血液净化系统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常见的机器报警原历及处理方法.
作者:钟宇芳;王饶萍;冯婉娜;陈桂芳;许元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科自1991年9月至2001年1月共血透(HD)治疗糖尿病肾病(DN)患者16例,现将其HD时机与转归总结如下.
作者:张利;胡强;琚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股静脉直接穿刺在血液净化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8例行血液净化治疗而无适宜穿刺动脉或穿刺失败的患者行股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液通路,观察穿刺的成功率、血液流量及并发症.
作者:沈东波;李冰贤;陈凤娇;谢广兰;周雪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