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晓东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某些地区由于人长期摄入特定环境中过量的氟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性疾病[1].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为山大沟深的丘陵地区,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重病区.在该县重点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终期,为全面了解病区村改水工程落实情况、地氟病流行现状及评价防治效果,根据《2015年甘肃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控制评价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卫疾控[2015]407号)的要求,我们于2015年9月-2016年2月期间,抽取10个乡(镇)的225个历史病区村进行了地氟病控制效果评价自查工作,现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党丽琴;宋刊芳;程永莲;杨尚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对普外科手术后疼痛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会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于2015年3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76例因病接受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期间护理服务,干预组接受综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疼痛情况改善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79%,干预组为94.7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健康状态、身心舒适度、心理状态及社会功能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正确的保护措施,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田晓梅;王海霞;贠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稽留流产术后口服雌孕激素续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不同时间开始使用克龄蒙在稽留流产后的疗效差异,为减少稽留流产术后并发症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对2013年11月-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因稽留流产行刮宫术的患者129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克龄蒙组(d0)、克龄蒙(d4)和空白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在治疗后2周,以及之后每次停药当天复诊,总共3个周期共随访4次,了解术后血清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记录术后90天的出血模式.结果 经过3个周期的治疗,d0组和d4组的雌激素水平和内膜厚度都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月经周期更规律可靠.结论 稽留流产术后预防性使用克龄蒙周期治疗可以规律月经周期,维持血E2清水平,维持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蕴慧;姚晓英;吴江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持续跟踪和评价高血压管理分阶段培训的长期效果,探索适宜的慢性病管理培训模式.方法 对南京市社区医生进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两个阶段培训,并长期进行效果评价.使用Epidata录入数据,运用SPSS 22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第一阶段基础培训时,调查发现社区医生在“诊断鉴别(继发性)高血压”、“控制(治疗)目标及方案”和“高血压转诊标准”方面得分较低,经过培训,得分大幅度提高.2年后跟踪评价发现,第一阶段培训对“控制(治疗)目标及方案”知识的掌握仍存在积极的效果,但“诊断鉴别(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转诊标准”的知识点掌握水平又恢复到第一阶段培训前;第二阶段培训时发现,接受过基础培训的学员培训效果更加显著.结论 基础培训对于慢性病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循序渐进的分阶段培训有助于慢性病管理知识的加强和巩固,社区医生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不断提高了技能水平、增强了自信心.
作者:蒋丽娟;王福影;熊亚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血脂和Hs-CR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C、TG、LDL-C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心电图和血脂代谢,降低Hs-CRP水平,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芸;严瑜;李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家庭医生对签约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知识指导产生的影响力和信任度.方法 对与家庭医生签约的1 035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8个糖尿病防治知识传播途径的问卷调查.结果 1 035名调查对象中,100.0%的患者从家庭医生处获得相关糖尿病防治的健康知识,占获取健康知识途径总响应频数的39.0%,排列第一;对8个健康知识传播途径的信任度,家庭医生途径信任度高,达95.8%;对家庭医生提供的防治知识是否满足,70.15%的调查对象认为还需进一步提供防治知识,26.28%的患者认为防治知识非常缺乏,需要家庭医生能够提供更多的糖尿病防治健康知识.结论 签约糖尿病患者对家庭医生提供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影响力和信任度均很高,对家庭医生提供的糖尿病防治知识满足度存在差异,对家庭医生糖尿病防治知识指导提出更高要求.
作者:彭德荣;张引;杨芬红;徐学凡;赵新平;武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利用2013-2016年北京地区1 980份实证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市参保者首诊选择在基层医院的情况.在被调查中选择去市级医院首诊的患者逐渐减少,选择首诊区级医院的患者增多;享有城镇职工医保的患者选择首诊在基层医院的比例高;被调查者对于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非基层医院的收费水平感到不满意.北京地区分级诊疗制度初见成效,在政策进一步实施过程中可尝试探索调整三类医保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报销比例.同时,基层医疗机构技术的提升应先行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作者:王晓蕊;王红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参考国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文件,分析新医改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收集4省(市)7区61家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科室设置和设备配置的数据,通过访谈了解具体情况并进行统计描述和定性分析.结果 约有72.7%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标准化建设,设置手术室和产科的中心分别占27.6%和17.2%,常规的诊疗辅助设备配备比例上升,重症治疗相关设备配备比例下降.结论调查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社区卫生机构设施设备配置与服务功能一致,医疗服务重点已逐渐定位为基本医疗,在专科医疗方面功能比较弱化,还有一些机构仍然存在设备更新受限等情况.
作者:韩璐;张耀光;张明吉;王伟;郭敏璐;严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原发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3月在定西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就诊的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选用尼莫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60 mg/次,2次/日,治疗两周后观察治疗结果;治疗组采用尼莫地平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改善率分别为86.7%、93.3%.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缓释片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缓释片,两者合用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贺淑琴;尤晓燕;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法结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继发性癫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痰通络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化痰通络法联合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通络法结合针灸醒脑开窍法不仅能够促进继发性癫痫患者神经功能康复,而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赵仲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细节护理组(n=60)和常规护理组(n=5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情况和医源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细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33%和88.6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79%.细节护理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P<0.05).常规护理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5.66%,细节护理组无医源性感染情况出现,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0(P<0.05).结论 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相宜;赵雪;金春玉;逄冬;杨月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德州市德城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为开展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5-2016学年德城区42所中小学校54 401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德城区中小学生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形态发育正常;常见病检出率依次是视力不艮(51.51%)、龋齿(25.48%)、肥胖(17.08%)、超重(16.00%)、沙眼(6.13%)和营养不良(3.17%);小学生生长迟缓、肥胖、龋齿和沙眼检出率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生视力不良、消瘦和超重检出率高于小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学生超重、肥胖、视力不良和龋齿检出率高于乡镇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学生生长迟缓、消瘦和沙眼检出率高于城区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超重、肥胖和沙眼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视力不良、龋齿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德城区中小学生生长发育趋势良好,但仍有改善空间.视力不良、龋齿和肥胖等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
作者:徐聪;杨振国;孙敬中;杨晓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兰州市7所高校的1 571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具备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结果 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7.1%,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6.7%、35.5%和7.8%.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专业、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源地、专业和年级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 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不容乐观,学校及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努力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作者:任欢欢;毛强;牛博雅;唐代茂;高银燕;刘兴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杭州市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与利用现状,为政府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杭州市主城区抽取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样本社区接受过健康管理服务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居民中至少患1种慢性病有80人(19.6%),居民自评健康状况以“一般”和“较好”为主;59.2%的被调查居民知晓健康档案服务,53.2%的被调查居民知晓责任医师服务;各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人数均在半数以上;被调查居民接受过的健康管理服务前3位分别是健康体检(72.8%)、健康档案(35.4%)和健康风险评估服务(20.4%).结论 杭州市社区居民对相关服务项目知晓度一般,对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较高,但对除常规体检外的各项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水平较低.
作者:刘肖肖;任建萍;张涛;朱依滢;孙立奇;钟姝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和比较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变化对宫外孕协同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1日-2016年2月29日住院及门诊育龄妇女8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名诊断为宫外孕,60名为诊断正常早孕的育龄妇女.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P),采用t检验评价两组育龄妇女血清HCG、β-HCG和P水平.结果宫外孕组HCG、β-HCG和P分别为(899.31±44.8) UI/L、(572.44±349.81) UI/L和(309.66±144.72) nmol/L.正常早孕组HCG、β-HCG和P分别为(10 920.3±1344.4) UI/L、(5011.2±3449.24) UI/L和(677.89±233.63) nmol/L.其中HCG、P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HCG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为80.66%,β-HCG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为81.27%,P诊断宫外孕的准确率为68.99%,HCG、β-HCG和p共同诊断的准确率为94.22%,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β-HCG和P的检测对宫外孕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三者联合检测将进一步提高宫外孕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作者:杨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社区干预效果及人群依从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中心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不同干预措施分为社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社区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取社区干预措施.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及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2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BG)水平.结果 社区干预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组患者干预1个月后,Hb A1c、FBG和PBG值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社区干预组Hb A1c、FBG和PBG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能够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能更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顾凤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深圳沙井街道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流行趋势,进一步探讨防控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2014-2016年沙井街道麻疹疫情特点.结果 2014-2016全年3-8月为麻疹发病高峰,3年共报告麻疹150例,病例逐年递减,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4/10万;在150例麻疹病例中,大部分为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共140例,占93.3%,有免疫史的10例,占6.7%;每年麻疹发病均以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消除麻疹的根本在于实施免疫策略与措施,通过接种麻类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从而阻断麻疹病毒的持续传播,重点加强成年人麻疹疫苗的接种.
作者:赖红;陈耀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时间后氯胺酮、芬太尼在手术中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均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A组患者1min后注射氯胺酮,B组患者2 min后注射氯胺酮,C组患者3 min后注射氯胺酮,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超前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术后轻度疼痛占82.9%,B组患者占85.7%,C组患者占94.3%,C组与A组、B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中度疼痛的占17.1%,B组患者占14.3%,C组患者占5.7%,C组与A组、B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时间明显小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芬太尼3 min后注射氯胺酮的超前镇痛效果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彩霞;刘婷婷;李向军;魏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济宁市中小学生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视力低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6 321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民族、居住地、学习阶段、父母近视情况、读写距离、课余读写时间、读屏时间、课间积极休息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是否定期视力检查等因素与视力低下的关系.结果 x2检验显示,性别、民族、居住地、学习阶段、父母近视情况、读写距离、课余读写时间、读屏时间、课间积极休息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是否定期视力检查等不同组间的学生视力低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居住地、学习阶段、父母近视情况、读写距离、课余读写时间、读屏时间、课间积极休息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是否定期视力检查等因素与视力低下有关(P均<0.05).结论 性别、居住地、学习阶段、父母近视情况、读写距离、课余读写时间、读屏时间、课间积极休息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和是否定期视力检查可能与视力低下有关.增加阅读距离,减少读写、读屏时间,增加课间积极休息时间和户外活动时间,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均是保护青少年视力的重要因素.
作者:孙敏;张玉洁;谭书贞;王春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分层抽样,对陕西省10个地市21个县共6 000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科、乳腺、盆腔B超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获有效问卷5 87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9%.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为69.3%(4 071/5 874),其中生殖道感染(RTI)患病率为41.0%(2 408/5 874);患1种生殖系统疾病者占37.7%,2种生殖系统疾病者占24.4%,合并3种或以上者占7.2%.生殖系统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34.1%,2 003/1 194)、乳腺疾病(16.9%,993/5 874)、阴道疾病(10.2%,599/5874)、生殖器官肿瘤(8.6%,505/5 874)、盆腔炎性疾病(2.3%,135/5 874)和其他妇科疾病(0.6%,37/5 87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 39岁、家庭年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生殖健康知识得分低、分娩和流产次数多及不定期妇科检查是RTI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陕西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且以RTI为主.陕西农村地区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亟需提高,相关态度、行为亟需改善.
作者:祁颖;梅光安;李梅春;聂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