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平;许秉正;包黎刚
目的:探讨条形码管理系统在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照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要求制定眼科白内障手术器械的管理流程,对2856台白内障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环节使用条形码技术进行管理,总结应用效果。通过模拟实验组有31件和对照组有21件灭菌白内障器械包不合格进行追溯,实验组使用条形码管理系统进行追溯,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追溯,统计两组器械质量追溯花费时间并比较差异。结果 2856台白内障手术的器械包都应用条形码管理系统进行了管理,整个器械使用流程直接、简单、易操作,工作效率提高。实验组白内障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时间(2.12±0.62)min,短于对照组的(34.78±13.51)min,两组追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P<0.1)。结论白内障手术中实施器械质量条形码系统管理,完善了手术器械质量管理机制,提高了眼科白内障手术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器械质量的追溯时间,为白内障手术器械质量追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潘雪萍;杨卫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对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膀胱癌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的患者共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心理健康干预为主的路径式健康教育,并在三个不同时间点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1天SAS和SDS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以及出院前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SAS:(50.7±2.8)、(36.1±2.3);SDS:(51.4±2.6)、(34.4±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AS:(64.6±3.7)、(51.1±3.4);SDS:(63.5±4.3)、(57.3±2.7)][SAS-t:20.153、24.611;SDS-t:16.235、32.82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7.5±3.5)、(7500.2±225.2)、4.3%]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2.2±4.2)、(9125.5±242.9)、13.6%,t或χ2:5.753、32.936、4.509, P<0.05]。结论以心理健康干预为主的路径式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医疗成本,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者:吴燕利;廖解志;晏玉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采用疏肝健脾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临床普遍应用的匹维溴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肠易激综合征评分(IBS)情况、治疗效果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IB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后对照组为(157.38±72.72)分,观察组为(101.52±60.16)分(t=-7.994,P=0.000);3个月后对照组为(172.71±62.91)分,观察组为(109.92±42.38)分(t=-8.428,P=0.000);两组治疗后1个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7%,观察组为95.6%(χ2=6.909,P=0.019),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5%,观察组为100.00%(χ2=6.476,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照组腹痛缓解21例,观察组腹痛缓解38例(χ2=7.713,P=0.007)、腹泻对照组缓解15例,观察组缓解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6,P=0.009)。结论采用疏肝健脾方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发挥各中药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嬴之功效,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减少IBS积分,减轻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肺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平行对照设计原理分为对照组和CRRT组。对两组IL-1β、IL-6、TNF-α水平、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变化、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发生率及入住 ICU 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CRRT组比较,对照组第1天IL-6水平均明显升高(t=2.265,P<0.05);与CRRT组比较,对照组第3天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t=2.305、2.471、2.293,均P<0.05);与CRRT组比较,对照组第3天氧合指数均明显降低(t=2.386,P<0.05)。与对照组比较,CRRT组ALI/ARDS发生率、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性别、年龄、APACHE Ⅱ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CRRT治疗SAP患者能通过清除重症胰腺炎患者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降低SAP患者ALI/ARDS发生率及升高氧合指数,使重症胰腺炎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效益。
作者:谢敏丹;陈海丽;林肖琴;张近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按揉合谷穴联合隔盐灸防治化疗致胃肠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化疗前两组均采用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进行止吐治疗,观察组配合按揉合谷穴和隔盐灸,观察两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6,P<0.05)。结论按揉合谷穴联合隔盐灸防治化疗致胃肠反应的效果显著。
作者:朱红喆;项冬仙;张和琴;秦冬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STEMI)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发病后12 h内行急诊P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36 h的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室功能、血小板抑制率,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事件(MAC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替格瑞洛组术后36h 的 CK -MB 水平(56.5±8.3)U/L、血小板抑制率(45.9±6.4)mm,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的(74.3±9.6)U/L 与(35.6±7.3)mm、(P=0.043、0.038),在6个月的随访中,替格瑞洛组心绞痛发生率(1.7%)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6.7%)(P=0.04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 患者急诊PCI中应用替格瑞洛治疗较氯吡格雷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减少MACCE,改善预后。
作者:毛幼林;黄琼;陈俭;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34岁,因发现左乳肿块1周入院。患者于2014-02-04无意中触及左乳内一肿块,无疼痛,无乳头溢血溢液等不适,到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科门诊就治。门诊检查示:双乳对称,双乳头及皮肤无异常,左乳晕内下一2.0 cm ×1.5 cm肿块,质地偏软,边界尚清、活动度可,无触痛,双腋窝及锁骨淋巴结(-)。双乳彩超检查示:左乳晕内下见22 mm ×11 mm低回声区,边界欠清,内回声紊乱,内见血流信号。门诊拟“左乳肿块性质待查”收治入院。患者月经14岁来潮,月经规则,24岁育一子,1-0-0-1,末次月经2014-01-28。否认家族乳癌史。入院后双乳钼靶示:左乳内下限见1.5 cm ×2.0 cm肿块影,密度均,边界清,未见细小钙化。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X线胸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后腹膜淋巴结未见异常。于2014-2-13在局麻下行左乳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约2 cm ×2cm大小,无完整被膜,质地软,术中冰冻报告示:肿块由淋巴细胞组成,异性型性大,核分裂多见,考虑恶性淋巴瘤可能,待免疫组化进一步诊断。2014-2-17石蜡及免疫组化:高度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合形态及免疫表型,倾向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 AE 1/AE3(-),BCL-2(+),BCL-6(部分+),CD10(-),CD20(+), CD21(-),CD3(-),CD44(+),CK7(-),Ki67+(约90%), MUM1(+),PAX5(+),TCL-1A(-)。2-18转入上海肿瘤医院化疗科进一步治疗。
作者:张英辉;焦家军;李菊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脑外科护理危险因素认知情况及探讨危机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脑外科3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依据管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给予对照组人员常规管理,给予观察组人员常规管理基础上的危机管理。结果观察组人员对护理质量、病房管理和制度、患者病情、储备人力资源管理、护患关系、医疗费用、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认知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人员赢得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3.3%(14/15)明显比对照组的60%(9/15)高(P<0.05)。结论脑外科护理主要的危险因素为护理人员服务不当,其次为管理不当和患者因素。危机管理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陈春巧;刘莲珠;叶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χ2=9.78,P<0.05);观察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时NIHSS评分分别为(10.85±1.22)分和(6.03±0.78)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t=6.18、6.62,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时Barthel指数分别为(49.56±4.68)分和(67.43±4.75)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6.63、7.00,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孟凡振;鲁晓燕;李圣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体、麻醉科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指导的服务模式(NBAS-APS)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规范干预中的成效。方法390例骨折围手术期患者按队列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服务模式规范化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睡眠时间和镇痛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大值(VAS max)、围手术期疼痛VAS评分均值(VASmean)及疼痛VAS评分大于3分持续时间(PVAS>3)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前1 d、术日、术后24~72 h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镇痛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32.80%(χ2=609.88,P<0.01)。结论以护士为主体的疼痛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优势,明显提高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有效性及满意度。
作者:崔立敏;苏全志;张玉香;马风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苏芬太尼麻醉诱导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预测困难气道需清醒气管插管的择期外科手术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前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苏芬太尼麻醉诱导,后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苏芬太尼麻醉诱导。详细观察和记录麻醉前、插管前和插管成功即刻Ramsay评分,插管舒适度评分,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插管成功情况和气管插管期间循环系统反应及低氧血症发生情况、术后24 h患者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结果 Ramsay评分:研究组T1(3.6±0.8)分、T2(3.4±0.7)分,与对照组的T1(3.1±0.6)分、T2(2.2±0.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10.08,均P<0.05);气管插管时间:研究组(6.2±2.6)min与对照组(11.3±3.4)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P<0.05);插管适度评分:研究组0分13例,1分16例,2分1例,与对照组的5例、8例和1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4.44、20.23,均P<0.05);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研究组70.0%(21/30),与对照组的40%(12/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高血压10.0%(3/30)、心动过速20.0%(6/30)和低氧血症6.7%(2/30),与对照组的46.7%(14/30)、50.0%(15/30)和26.7%(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2、5.934、4.32,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苏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时能提供良好的插管条件,具有镇静和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杨可;张三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乳腺癌患者80例,分别进行高频彩超及X线钼靶同期检查,对比分析两者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7.5%,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71.3%,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准确率为92.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58例,边界不清晰65例,55例均为低回声,回声分布不均匀,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或消失58例,增强5例,40例肿块周围厚薄不均强回声带包绕。钼靶X线检查显示,边缘不清晰60例,肿块内密度不均匀42例,分叶29例,毛刺22例,大部分毛刺较短或呈小突起状,肿块内钙化59例,呈小片针状钙化阴影;厚皮征、牛角征24例。结论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高频超声诊断早期乳腺肿瘤的正确性优于钼靶X线,但各有优缺点,两者联合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将有助于提高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率。
作者:俞芳;黄声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多囊肝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囊肝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多囊肝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及下肢浮肿,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轻度损害(碱性磷酸酶291.2 U/L,γ-谷氨酰转肽酶168.1 U/L,总蛋白59.9 g/L,白蛋白32.2 g/L,总胆红素21.0μmol/L,直接胆红素11.5μmol/L),腹部超声及CT可见正常肝脏及肾脏实质被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肿代替,囊肿相互不交通,给予保肝、营养肝细胞、利尿对症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结论临床上多囊肝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比较少见,容易漏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免误诊漏诊。
作者:孙秀静;钱筠;张倩;王天懿;徐欣萍;徐有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行大骨瓣减压术后不同时期脑切口疝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行大骨瓣减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早期(术后1周以内)、中期(术后7~30 d)和晚期(术后1~6个月)脑切口疝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并比较不同时期脑膨胀患者GCS 评分和GOS 评分。结果全组脑切口疝发生率为75.55%,早期、中期和晚期膨胀发生率分别为42.22%、21.11%和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早与中=4.312,P<0.05;χ2中与晚=4.523,P<0.05;χ2早与晚=4.543,P<0.05),且早期脑膨胀患者膨胀程度(1.83±0.14)cm,显著高于中期和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早与中=6.301,P<0.05;t早与晚=6.551, P<0.05);早期、中期和晚期脑切口疝患者GCS评分分别为(3.22±0.41)分、(6.53±0.37)分和(12.05±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早与中=5.215,P<0.05;t早与晚=6.312,P<0.05;t中与晚=6.312,P<0.05);三个不同时期脑切口疝患者GOS分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脑外伤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后1周脑切口疝发生率高,膨胀程度大;颅脑外伤患者术前GCS评分越低,其脑切口疝发生时间越早;患者脑切口疝发生时间越迟,患者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赖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 )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其中,DN Ⅲ期、Ⅳ期、Ⅴ期各40例,另选40例NDN患者作为对照(NDN)。比较各组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钾、甲状腺功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Ⅲ、Ⅳ和Ⅴ期患者血浆白蛋白分别为(41.3±3.6)g/L、(30.5±4.8)g/L和(28.3±5.9)g/L,均低于NDN组(F=11.36,P<0.05);Ⅲ、Ⅳ和Ⅴ期患者24 h尿蛋白分别为(0.48±0.29)g、(1.86±0.54)g 和(1.69±0.67)g,均高于 NDN 组(F=7.12,P<0.05);Ⅲ、Ⅳ和Ⅴ期患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分别为(0.98±0.38)nmol/L、(0.75±0.41)nmol/L和(0.60±0.28)nmol/L,均低于 NDN 组(F =7.64,P <0.05);Ⅲ、Ⅳ和Ⅴ期患者甲状腺素(T4)分别为(6.06± 1.76)nmol/L、(5.31±1.98)nmol/L和(4.65±1.87)nmol/L,均低于NDN组(F=6.83,P<0.05);Ⅲ、Ⅳ和Ⅴ期患者游离型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分别为(4.37±2.12)pmol/L、(3.33±2.30)pmol/L 和(2.91± 1.82)pmol/L,均低于N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P<0.05);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FT3是DN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DN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甲状腺功能异常,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了解糖尿病肾病病情。
作者:金剑虹;洪郁芝;徐新鹏;朱岚;傅莉萍;王保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一期腹部轴型皮瓣修复腕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试行腹部轴型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际处理情况将其分为早期切痂移植组和延迟切痂组,各35例。观察两组恢复的效果,针对患者术后出现创面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等级、截肢率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早期切痂组患者创面感染率11%、创面愈合时间(24.0±6.0)d、皮瓣成活率97%、创面愈合等级(甲级33例,乙级和丙级共2例)、截肢率3%,延迟切痂组患者创面感染率31%、创面愈合时间(35.0±7.4)d、皮瓣成活率83%、创面愈合等级(甲级10例,乙级和丙级共25例)、截肢率17%,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51、t=6.831、χ2=3.968、χ2=31.895、χ2=3.968,均P<0.05)。结论早期清创切痂利用腹部各轴型皮瓣修复腕部深度电烧伤,能够有效覆盖创面,减少瘢痕增生,促进手部功能恢复,保护手部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杨永熙;冯佳雄;黄晓涛;孙泽光;许研然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能力-基础教育对护理系学生综合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实习的70名实习护士,对其进行编号后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人,对她们进行以能力培养为教学中心的培养方式;对照组35人,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士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结果在培训前,两组实习护士的急救能力、操作水平、理论知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培训后,两组护士各方面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培训前后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1、11.01、13.39,均P<0.05)。并且观察组在培训后有明显的提高,其中合格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9),观察组急救能力评价等级为“弱”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9),相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习护士进行能力-教育的培训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系学生综合能力,增加了临床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鲍冬儿;盛红;蒋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雌激素、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63例,分别进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检测,根据血管狭窄程度,依次分为IMT正常组(A组)、IMT增厚组(B组)、斑块组(C组),同时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S、FPG、HbA1c、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等。结果C组FINS、IR、HbA1c、TC、LDL-C较A组增高(t=16.83、14.44、2.50、2.38、2.42,P<0.01或P<0.05),E2、HDL-C下降(t=7.32、5.51,均P<0.01);D组FINS、HbA1c、TC、LDL-C、FSH、IR均较C组降低(t=19.74、36.44、8.64、7.95、27.13、6.71,均P<0.01),HDL-C、E2升高(t=11.34、8.72,均P<0.01)。经过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E2与FINS、IR、TC、LDL-C 呈负相关(P<0.01或P<0.05),与HDL-C 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FINS、IR、HbA1c、LDL-C呈正相关(OR值=2.94、72.63、27.30、98.18,均P<0.01),而与E2水平呈负相关(OR值=2.94,P<0.01)。结论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雌激素是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
作者:李开军;吴聪聪;吴伟东;吕玲春;曾春来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