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二聚体检测联合超声检查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李天刚;王艺璇;关崇丽;祁平安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 彩色多普勒超声, 妇科肿瘤, 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妇科肿瘤术后患者156例行常规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检测,判断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3.87%、66.66%、83.87%、100.00%、89.10%和96.80%、83.30%、96.80%、83.30%和94.60%.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血浆D-二聚体浓度测定;血浆D-二聚体检测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结论 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地评估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甘肃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KAP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甘肃省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态度与行为(KAP)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居民中开展食品安全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居民食品安全KAP调查问卷,对777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0建库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与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7.42±1.13)分、(3.31±1.42)分和(3.91±1.06)分;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食品安全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受食品安全教育的机会,食品安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均月收入.结论 甘肃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KAP总体处于一般水平,食品安全培训的机会、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是居民食品安全KAP的主要影响因素,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作者:陈丽;张艳;李金娟;张书楠;梁建国;范宁;吴永肖;郑贵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与虫草制剂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厄贝沙坦和虫草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5例.两组均积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进行饮食控制.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使用厄贝沙坦和虫草制剂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和血脂水平等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Scr、24h尿蛋白在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Scr、24h尿蛋白、TG和TC4个指标上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厄贝沙坦和虫草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有效保护肾功能,降低尿蛋白,改善脂质代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吴育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基于全省11个地州54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保障农民健康的具有地域性与身份性的公共产品,该制度实施11年来,在降低疾病经济风险、提高老百姓健康保障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社会以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就呈现出了诸多与制度设计、运行机制、网络建设和农村卫生资源等内外部因素相关的问题和困难.本文以云南省11个地州54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深入认识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促进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张源洁;张云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广西阳朔县2014年中小学生视力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阳朔县中小学生视力现状,为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和预防近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2014年阳朔县小学、初中和高中10所学校参加体检的各学龄段7 445名学生,对其视力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 445名学生中有3 100名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不良,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1.64%,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18.66%,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6.51%,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3.57%,城镇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乡镇学生.结论 当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着学龄升高而上升,患病率居高不下,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迫在眉睫.今后应加大综合干预措施力度,保护中小学生视力健康.

    作者:高志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民办三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存在问题与探讨

    目的 通过评估上海市闵行区某社区民办三级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现状,探讨现存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法 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掌握民办三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能力.结果 辖区内民办三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能力较差,测试结果显示,工作人员对相关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令人堪忧,其中以教师组得分低,依次为营养员组、保育员组,分数高组为卫生保健老师组,但也未达标;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部分岗位的持证上岗人员不足50%;工作年限在5年及以上的人员不足3%(9/340).托幼机构负责人认为,目前民办三级托幼机构迫切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和意外伤害的预防,及建立健全完善的卫生保健制度.结论 社区民办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明显落后于辖区内公办托幼机构,必须强化政府职能,教育与卫生保健齐抓共管,通过加大对民办园所的管理力度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民办三级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水平,提高民办三级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晓英;顾伟娟;张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90例临床观察

    ⅢB型前列腺炎是无菌性前列腺炎,与ⅢA型均属于骨盆疼痛综合征,目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Kirby[1]研究认为前列腺、膀胱颈和尿道平滑肌张力升高与本病关系密切.坦索罗辛是一种α受体阻滞剂,因对上述3种平滑肌选择性高,阻断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不会引起低血压等副作用,故临床上常用于本病的治疗,但缺点是远期疗效欠佳,费用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2].2010年2月-2014年6月笔者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联合坦索罗辛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作者:吴金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HIV感染者/AIDS病例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例人群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F)中文版评价HIV感染者/AIDS病例的生存质量,同时调查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137例HIV感染者/AIDS病例人群生命质量各领域平均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50.38±20.69)分,心理领域(50.12±18.33)分,社会领域(49.84±19.04)分,环境领域(51.80±15.36)分.各领域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在各领域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者;经性途径感染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各领域得分高于经血途径感染的感染者;有工作/学习的HIV感染者/AIDS病例在心理、社会和环境领域得分均高于无业者.结论 HIV感染者/AIDS病例人群生命质量偏差.应加强该人群尤其是无业者、经血感染者及文化程度低者的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刘国康;梁坚忠;吴丽兰;余焜娟;黄碧琳;苏炎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乌鲁木齐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满意度研究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城镇职工对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探索影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SPSS软件,用频数统计和卡方检验的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个维度的总平均满意度得分为27.81分,其中满意度高的是减轻医疗负担,其次是医护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报销比例;满意度低的是定点药店服务水平.影响职工人群对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因素分析显示:认知度对医疗保险满意度存在差异.结论 加大群众了解程度是完善医疗保险的基本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是完善医疗保险的根本主题,大力发展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

    作者:曹凤;王乐;杨焕荣;姜小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儿保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筛查与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以降低婴幼儿贫血发生率.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在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常规定期体检的婴幼儿9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母孕期贫血史、孕周、出生体重、辅食添加情况及饮食习惯等问卷调查(获家长知情同意),收集定期体检资料,包括6个月、1周岁、2周岁和3周岁的血常规结果,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总检出率为13.85%;贫血率按年龄分,6月龄为16.31%,1周岁为8.11%,2周岁为2.75%,3周岁为1.27%;随着年龄增加,贫血率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中:6~12月龄段,辅食添加及时组贫血率为10.47%,不及时组为29.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37周组的贫血率为36.00%,孕周≥37周组贫血率为11.28%,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组贫血率为29.47%,非低出生体重组贫血率为12.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孕期有贫血史组贫血率为34.09%,母无孕期贫血史组贫血率为11.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周岁年龄段,偏食挑食组贫血率为38.67%,均衡饮食组贫血率为8.86%(62/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出生体重低、母孕期贫血史、不及时添加辅食及偏食挑食是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结论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在6月龄高发;6~12月龄段,早产、低出生体重、母孕期贫血史和不及时添加辅食是其贫血的高危因素;2~3周岁,儿童偏食挑食是贫血发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应加强孕产妇围生期保健和营养,减少早产、低体重儿的出生;婴儿期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幼儿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挑食,降低贫血率发生;加强儿童系统保健,定期检查,对贫血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儿童生存质量.

    作者:赵玮婷;傅弦琴;杜兆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佛山市学龄前儿童的预防接种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佛山市桂城街道学龄前儿童的接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指导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方法抽取404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构成比、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使用Excel 2010建立接种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新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不达标;不同户籍儿童、不同疫苗剂次的接种率不同;二类疫苗接种率逐年下降;居住年限、预防接种认知、防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儿童流动性大是桂城街道预防接种工作的影响因素.结论 加强宣传,强化防保人员责任感,及时处理不良反应,改善桂城街道的预防接种工作.

    作者:余艳香;黄明东;陆家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大理白族地区不同城镇化下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及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理白族地区不同城镇化影响下两个地区居民高血压影响因素和两地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的差异,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大理市和洱源县2760名15~69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不同年龄居民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高血压家族史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P<0.01);高血压患病情况受文化程度影响(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晚上睡眠时间过少和不按时服药可能是社区居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两地居民在高血压相关问题认知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是多因素影响的疾病,我们应加大高血压健康教育力度,针对不同居民采取不同对策,提高全人群的健康意识.

    作者:汤萌;黄莹;李学美;朱剑妮;罗玉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练塘镇企业18~45岁员工网络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练塘镇企业网络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微信、QQ和网站等途径对4家企业18 ~ 45岁员工开展健康教育,并调查干预组和对照组员工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行为形成情况.结果 干预组健康知识得分为(7.55±1.49)分,对照组得分为(5.47±2.205)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1,P=0.000).干预组在不吸烟、不饮酒、吃早餐、锻炼和充足睡眠方面的行为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健康教育对提高员工健康知识水平,改变其行为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永红;徐渊辉;戚军民;肖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扬州市某区基层医疗机构中成药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中成药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现状.方法 分析了2012-2014年扬州某区2009版国家和省增补目录中成药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2012-2014年扬州某区国家中成药基本药物平均使用率为81.7%,省增补目录中成药基本药物平均使用率为69.7%,中成药基本药物购药金额前20位中有1/3以上为中药注射剂.结论 基本药物国家和省级增补目录遴选需注重目录的差异性、系统性,动态调整,保证基本药物的规范、科学遴选;中药注射剂应用过高提示不合理用药和医疗风险,需加强合理用药的培训和指导.

    作者:刘红雨;叶奎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目的 分析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结果 地区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水平存在差距、资金管理不规范、医疗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以及医学教育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结论 要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加强资金管理,建立绩效考核和监督机制;推动医疗机构合作,完善医学教育.

    作者:任大扬;孙金海;程传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上转患者转诊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电话随访的方法对来我社区全科门诊需转诊至上级医院的41名患者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其转诊的原因.结果 41名患者成功转诊比例为75.61%.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分别占21.95%、19.51%、17.07%和17.07%)为需转诊患者的主要健康问题,照顾情况、收入情况、获得健康知识和上级医院就诊时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拒绝上转有关(P<0.05).结论 独居、低收入、健康知识匮乏和到上级医院就诊过于繁琐是影响社区居民转诊至上级医院的主要因素.

    作者:白璐;黄倩;杜兆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朝阳县2003-2014年在校学生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2003-2014年朝阳县在校学生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变化情况,为探讨、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3-2014年原始报表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流行病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9年在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率逐年下降,2009年低,2010-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接近近10年来发病率高水平.在学校呼吸道、消化道和血源传播疾病百分比构成中,肺结核病呈上升态势.结论 近10年来朝阳县在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来学校聚集性肺结核病频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特别关注校内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工作,制定长远的防治策略和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结核病疫情对学校造成的不利影响.

    作者:吴桂彬;邵颜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低剂量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镇痛对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剂量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并发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RCT):将144例行择期手术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生成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独立使用舒芬太尼2μg/kg,B组(低剂量地佐辛组):地佐辛0.1 mg/kg联合舒芬太尼1μg/kg,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地佐辛0.1 mg/kg联合舒芬太尼1μg/kg比独立使用舒芬太尼2μ g/kg并发恶心呕吐者少(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患者自控镇痛,较单独使用舒芬太尼起到了补偿作用,可降低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其疗效较单独使用芬太尼在镇痛效果上基本一致,而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尿潴留和皮肤瘙痒等)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为患者早期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乔傲立;蒋淼;王科擎;章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同种异体输血在腰椎骨折手术中的用血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下腰椎骨折手术中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同种异体输血的用血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同种异体输血方式,观察组患者则行回收式自体输血,对两组患者用血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3.33%,对照组感染率20.0%,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平均输血量、回收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比同种异体输血,回收式自体输血具有术后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和血液回收量大等特点,值得在腰椎骨折手术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赵世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年龄段患者住院及受益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分析其费用负担、受益情况及医院选择.方法 对2005-2008年番禺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偿的111 971份住院记录进行分析整理,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进行疾病分类,分析疾病构成等相关内容.结果 0~ 14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患者#前3位疾病均为呼吸系统疾病;15~64岁住院患者前3位疾病为顺产、骨折和剖腹产;65岁以上住院患者前3位疾病为支气管炎、高血压和脑梗塞.结论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的医疗需求、医疗服务重点以及疾病负担的差异.

    作者:王娟;王家骥;王心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城市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质量评价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医务人员对社区高血压管理质量的评价,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完善我国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可行措施和建议.方法 对来自武汉市15个行政区的249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性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0.3%的调查对象近三年接受过高血压知识培训,培训以区级培训为主;90.4%的调查对象认为自身知识结构能完全满足和基本满足高血压管理需要;61.5%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能完全胜任高血压管理工作;仅30.1%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高血压管理很到位;调查对象对社区高血压管理质量评分均值为75.8分.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管理信息系统、高血压药品配置、经费支持、政府重视和培训等是影响社区高血压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 社区医务工作者对社区高血压管理质量基本认可,社区高血压管理质量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作者:刘军安;李飞燕;吴晶;常瑞;王齐;梁渊;卢祖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