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海省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下的村卫生室运行机制探讨

黄明玉;刘永年;陈芃;高翔;张发斌;苏克俭;李杰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 运行机制
摘要:目的 探索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的有效运行机制.方法 通过项目试点地区选择,各类文献和访谈资料收集,运行模式设计、试点地区干预运行与评价分析开展研究.结果 本研究从村卫生室办医形式与管理办法、村医队伍建设与管理、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要求、村卫生室运行补偿制度建设、药品配送与管理和服务监管与绩效考核六个方面实施的运行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结论 乡村医生纳入公益化岗位,乡镇卫生院药房建成村卫生室的中心药房,建立科学系统的监管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失为推动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下村卫生室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义乌市2009-2013年婚检率与疾病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义乌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结果,探讨我市免费婚检工作的情况,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率.方法 选择2009-2013年在义乌市进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婚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义乌市婚姻登记人数为69 058人,实检人数为41 961人,平均婚检率为60.76%,婚检率逐年下降;检出疾病总人数为5 919人,疾病检出率为14.11%,内科系统疾病占45.63%,生殖系统疾病占26.02%,性传播疾病占1.30%.结论 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婚前保健知识知晓率,提倡免费强制婚检;加强婚检医生培训,提高婚检率,降低出生缺陷.

    作者:徐小庆;宗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措并举保障村医待遇 着力提升镇村一体化“网底”效能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乡村医生的报酬如何合理保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有效落实乡村医生“三补”(即:财政定额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和一般诊疗费补助)、“三险”(即:养老保险、医疗责任险和工伤保险)和“一费”(即:村卫生室日常运行经费)待遇,强化绩效考核,有效保障乡村医生报酬,全面推行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规范管理,从而极大地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乡村医生队伍更加稳定,服务更加规范,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即时结报政策在村级卫生机构得到有效执行,老百姓享受到“小医院”带来的实惠.

    作者:仇爱红;王桂春;丁骏;沈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探讨

    目的 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背景及现状,探索可持续性发展、操作性强的筹资方法.方法 调查北京市怀柔区2003-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分析筹资水平的提升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参合率由2003年的71.48%上升到2012年的99.99%,增长了28.52%.结论 怀柔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增长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不明显,需要在筹资机制上不断开拓创新,从而保证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运行,逐步走向公平、公正.

    作者:邹声金;张丽英;高永革;徐莉丽;许爱民;袁宝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行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子宫肌瘤行动脉栓塞介入.(UAE)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行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取UAE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应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及NHP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及SA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SDS及S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NHP各项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NHP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行UAE治疗者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其以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

    作者:兰晓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沈阳市和平区6月龄和8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

    麻疹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发病的表现为小月龄病例增加,尤其是初免月龄之前的幼儿.为减少月龄麻疹发病,保护幼儿健康,为消除和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沈阳市和平区6月龄、8月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初免效果和母亲抗体水平及接种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取得家长知情同意,选择沈阳市和平区符合麻疹疫苗接种适应症的6月龄和8月龄的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监测对象.采集婴儿免疫前、免疫后双份血标本(间隔4~6周),并同时采集母亲单份血,血清量≥600μl,2~8℃条件下静置24 h分离血清,-20℃条件下保存待测.

    作者:李艳琳;田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研究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加强城市公共卫生事业,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1].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对全社会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2].然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并不能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带来相应的收入,有些甚至是免费提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必须有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才能得以开展和维持,而且政府财政支持应当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经济来源.对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府投入的范围和比例必须在定量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可能,紧密结合社区人群的健康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成本测算才能确定[3].为此,我国学者对于国内社区公共卫生的成本测算方法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杨非衡;朱磊;杨桦;高运生;刘宝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科临床采用解剖钢板治疗鹰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对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34.5岁;简单骨折19例,粉碎骨折4例.手术时间伤后2小时~7天,平均3.5天.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平均11.5个月(6~ 24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治愈,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3~10个月).按MEPS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良2例.结论 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良好,是鹰嘴骨折较好内固定物选择之一.

    作者:陈致勃;宦启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探讨

    目的 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如何加强ADR监测工作.结果与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ADR监测工作存在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医院领导重视不够、医护人员意识不强和药学部门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一些问题,对此应当引起重视,可通过扩大宣传、提高认识、完善组织结构和相关工作制度、发挥临床药师和护理人员的作用及建立奖惩机制等措施促进此项工作开展.

    作者:牛林琳;李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山东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就医行为研究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就医方式及就诊机构选择的现状,为促进农村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就医以及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运用Excel整理数据,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结果 在调查的5 363名农村高血压患者中,有5.95%的患者选择自我医疗,还有16.91%的患者未进行治疗.对于医疗机构的选择,大部分患者选择将村卫生室作为诊断、门诊及复查机构.结论 应科学指导高血压患者选择正确的就医方式;患者对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村卫生室,建议提高村卫生室设备及人员技术水平,进一步指导患者更合理的选择医疗机构,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颖;孙强;赵凌波;郭晓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兰州市1778例0~14岁儿童伤害住院患者分布及其趋势变化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0~14岁儿童伤害住院患者特征,为有针对性的儿童伤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994-2008年甘肃省两所综合医院0~14岁因伤害住院的儿童患者的病历,分析住院患儿的性别、年龄及伤害类型等特征.结果 连续15年伤害住院患儿男女性间构成无差异,男童是女童的2.31倍;10~ 14岁组所占比例高(38.75%);意外跌落是儿童伤害住院的首位原因(32.06%),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及自然环境因素占全部住院患儿的74.52%,暴力事件伤害患者构成比逐年降低.结论 15年来儿童伤害住院变化不明显,针对意外跌落、交通事故及自然环境因素加强安全防护干预是兰州地区儿童伤害防控的重要举措.

    作者:杨轶男;胡晓斌;白亚娜;赵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陇西县2005-201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陇西县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特征,判断流感的发展态势,为陇西县制订流感防治工作对策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陇西县2005-2012年流感疫情和监测资料,对陇西县流感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2年陇西县流感流行高峰在每年的3~5月份、10~12月份;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少年和青壮年,以10~19岁、30~44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5.13%;流感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85∶1;按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构成比为48.52%,其次为学生,构成比为37.27%.结论 陇西县2005-2012年流感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此,应加强流感监测工作,积极宣传流感预防保健知识,指导流感疫苗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减少流感发病率.

    作者:李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99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对199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分别在管理前、管理3年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高血压患者管理3年后与管理前相比,患者的部分危险因素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分级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可变危险因素、降低血压级别和提高血压达标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芹;牛晓兰;刘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妊娠期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并自愿参加HPV筛查的妊娠妇女以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检测,同时以表格登记的方式统计其年龄、户籍、职业、胎次、初次性生活年龄及配偶职业.结果 986例受试者中,117例HPV阳性,感染率为11.88%.其中单一类型HPV感染92例,二重感染20例,三重感染3例,4重感染2例.共检出19种HPV亚型,HPV感染的前10位依次为16型、43型、33型、58型、66型、18型、56型、11型、6型和52型.年龄≤20岁或>35岁者HPV阳性率较高;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者高危型及多重HPV感染率增加.从事自由职业的受试者HPV感染率明显高于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P=0.00 109).结论 妊娠期HPV感染亚型及分布特征有其人群特异性.初次性生活年龄及职业可能为HPV感染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金枝;王海霞;崔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少数民族地区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

    目的 分析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出有效措施.方法 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于2007-2012年对黔南州8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孕28周至产后7天内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分析.结果 黔南州6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农村由2007年的114.84/万下降至2012年的65.16/万;出生缺陷发生率顺位为总唇裂、多指、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和外耳畸形.结论 应积极开展孕前保健、产前指导等工作,预防出生缺陷,关注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重症肝炎患者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肝功能急剧恶化,极易诱发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等重型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1].目前,肝移植手术治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仍以护肝为主,但是常规的护肝治疗有效率和对肝功能的改善情况均不甚理想[2-3].

    作者:常荣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苏州地区2011-2012年儿童流感疫苗保护效果的初步观察

    目的 了解2011-2012年苏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发生情况,初步观察流感疫苗对6~59月龄儿童ILI发生的保护效果.方法 以苏州地区5岁以下常住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2年1月和2012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前一个月内ILI的发生情况;通过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将调查对象分为流感疫苗接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ILI发生率.结果 两次调查共抽取7 524名5岁以下儿童,3 493名儿童接受并完成了调查.两次调查前一个月ILI发生率分别为7.2%和6.7%.2011-2012年度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11.3%和6.2%.流感疫苗接种组的IL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接种疫苗对6~23月龄儿童有保护效果(P<0.05).结论 接种流感疫苗儿童的ILI发生率相对较低,且流感疫苗对6~ 23月龄儿童的ILI发生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曾珊珊;张涛;张钧;陈立凌;赵根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分析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才缺乏、工作量偏大、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偏低、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程度低及不能满足当前农村居民对健康的卫生需求等问题,进而提出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优化和调整基层卫生服务人才结构、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日常监管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网络建设等建议.

    作者:尹红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全身呼吸操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气流受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肺泡壁破坏、反复气道炎症引起气道阻塞、肺顺应性减低以及呼吸肌肌力下降,并出现呼吸肌疲劳等呼吸力学方面的改变[1],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增加运动耐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12年以来,在以往按照内科护理学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基础上,试行“全身呼吸操”进行肺功能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玮;雷艳丽;霍晓丽;张文萍;郝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创建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通过创建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让祖国传统医学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方法 制订实施方案,增加专项资金投入,调整机构环境与布局,优化中医人力资源,加强中医学科建设,推广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等.结果 中心中医医疗质量提高,中医“简、便、效、廉”的传承作用进一步放大,中医健康教育惠及千家万户,中医药服务利用率稳步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提高.结论 提高了广大医务人员对加强中医药服务工作的认识,有利于祖国医学在社区的普及,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作者:孟仲莹;杜兆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我院5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应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26例行剖宫产术产妇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结果 5年来我院剖宫产率由2009年的11.08%逐年上升至2013年年底的24.59%,社会因素、疤痕子宫及胎儿窘迫是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宣教及产前检查,严格掌握胎儿窘迫等剖宫产指征,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