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校周边家庭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丽娟

关键词:食品安全, 监管, 餐饮服务许可, 对策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的学校周边家庭小饭桌发展迅速,在学校周边家庭小饭桌就餐的中小学生数以万计.但这种关系到中小学生饮食安全的家庭小饭桌主要是以家庭经营管理模式为主,小饭桌普及和火爆的背后仍然存在“小、隐、散”和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濮阳市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十年免疫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濮阳市15岁以下人群乙肝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十年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15岁以下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将2001年濮阳市乙肝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作为基线数据.结果 濮阳市1~15岁人群2001年HBsAg携带率为6.22%,2012年降至0.56%,HBsAb阳性率为61.50%,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携带率逐渐增高,HBsAb阳性率逐渐下降,各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89,P=0.010;x2=16.324,P=0.000).与2001年基线资料比较,各年龄组以及总的HBsAg携带率均较十年前显著降低.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8.91%,首针及时率为97.07%,居住地、家庭经济情况、出生地点及所在县区经济水平是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濮阳市乙肝感染率较低,建议对10~15岁年龄组人群实施查缺补种策略.

    作者:梁森;张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农村卫生室均衡设置问题研究

    农村卫生室的设置是否均衡,将影响到农村居民获取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影响到国家“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实现.当前,农村卫生室的设置与国家法律、政策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重叠、偏移与缺位三种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当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加强其后备人才的培养,各有关单位应当协同支持村卫生室的建立与发展,并在公平性、整体效益性、可及性和公有制主导的原则下,具体改进村卫生室的设置工作.

    作者:刘炫麟;鄢灵;徐张子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农村卫生室举办主体问题研究

    通过政策的比较与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卫生室的举办主体主要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委会、乡村医生(个人或者联合)、政府、社会和单位,其中前三项是主要的举办方式.在比较资金的筹措、公益性的保持、服务的提供、乡村医生的激励及监管的专业性等五个方面之后,认为乡镇卫生院举办农村卫生室更具综合优势,亦符合我国推行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理念和要求,有助于维护农村居民健康权等个人权益,有助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国家目标.

    作者:刘炫麟;乔颖;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危险因素,为提高社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内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查,根据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冠心病组(患病组)和无冠心病组(正常组),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是否参加运动、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病组的肌酐、尿酸和甘油三酯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组(P<0.05).(3)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运动是糖尿病患者避免发生冠心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较高,高血压史、糖尿病病程及肌酐、尿酸和甘油三酯是冠心病发生的相关因素,运动、高密度脂蛋白则是保护性因素.

    作者:杨金禄;常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家庭、幼儿园与医院配合对心理发育问题儿童综合干预研究

    当前,全球范围内幼儿心理发展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并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我们对哈尔滨市440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1]1,3~5岁城乡男女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5%,其中城市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8%,农村为11.2%.为促进幼儿的心理行为良好发育和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幼儿心理发育行为问题的预防和有效干预提供思路,我们进行了有关家庭、幼儿园与医院配合对心理发育行为问题儿童综合干预的研究.

    作者:于得澧;刘丽;李佳;蔡鑫;张雅芝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学院校新生适应期焦虑水平评价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新生的焦虑状况,分析其社会-心理因素,为及早发现潜在人群,及时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量表、大学生担忧事件量表及相关社会人口学特征项组成的调查表,对2011级新生进行入学后适应期调查.结果 新生焦虑水平相对较高(18.2%);因素分析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焦虑水平不同;专业兴趣度低者焦虑水平高,对经济情况的担忧情绪以及面对应激时采取自责应对,令其焦虑水平较高,而多参与活动及采用求助方式者焦虑水平较低.同时,中介作用分析发现,担忧事件这一应激源对焦虑情绪的影响部分,由应对方式加剧或缓解.结论 医学院校新生焦虑水平较一般人群高,且有自身的特殊性.加强入学教育,加深专业认知,积极应对,将有助于减缓焦虑情绪.

    作者:魏东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小时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预后及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所引起,临床常表现为胸骨后剧烈持续疼痛,实验室检查可见心肌酶谱的异常,进行性心电图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AMI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危及生命.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每年新发患者在100万以上[1].

    作者:孙樊红;王聪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台州市新报告HIV感染者中HBV合并感染研究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09-2012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中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情况,并探讨HIV/HBV合并感染者血浆HBV病毒载量水平.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09-2012年台州市新报告的572例成年HIV感染者进行HBV表面抗原(HBsAg)检测,对HBsAg阳性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共有91例HIV感染者中HBsAg检测呈阳性,HBV合并感染率为15.9%.40 ~ 49岁年龄组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上年龄组(OR=3.01,95%CI:1.24~7.29);少数民族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汉族HIV感染者(OR=2.61,95%CI:1.04 ~ 6.52);其他途径HIV感染者的HBV合并感染率,则低于经同性性接触感染者(OR=0.18,95%CI:0.04~0.90).91例HIV/HBV合并感染者中仅26例(28.6%)血浆HBV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5.0×102 IU/mL),处于相对抑制状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HIV/HBV合并感染者HBV相对抑制率与其社会人口学特征、HIV传播途径及CD4细胞计数等有显著关联.结论 台州市HIV感染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BV合并感染者,其中仅少数患者HBV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不同特征的HIV/HBV合并感染者中HBV-DNA相对抑制率未发现明显差异.

    作者:周琳;吴琼海;沈伟伟;丁盈盈;林海江;何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上海市农村地区狂犬病暴露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上海市农村地区狂犬病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上海农村狂犬病暴露率为801.5/10万;51~岁年龄组高,占17.77%;夏季为高峰,6~10月份占全年病例数的53.45%;被犬猫咬伤比例高,占96.88%;动物状态和动物种类影响狂犬病暴露的级别.结论 狂犬病暴露与狂犬病发生有共同的特征,分别为农村地区高发、夏季高发及多数为被犬和猫咬伤;对医务人员应加强关于狂犬病暴露分级判断标准的培训.

    作者:王龙艳;潘秀红;沈竞影;闵佩红;张雨薇;闵志均;胡青坡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深入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方法 对南京东路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干预存在问题,专业人员家庭康复干预能力有待提高.结论 建立并完善科学、可行的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干预模式,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家庭康复水平,是现阶段我国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的发展方向.

    作者:裘凤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苏州市相城区某镇2011-2013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及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进展为重症病例,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及循环障碍等,重症患儿致死率高[1-3].为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制订有效的防控对策,现对苏州市相城区某镇2011-2013年315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庆华;苏静;徐文新;卞超蓉;吕大兵;孙宏鹏;徐亮;曹鑫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丹参酮ⅡA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引发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保护肾功能,减轻蛋白尿,是其治疗的重要问题.笔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用丹参酮辅助治疗DN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申太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及瑞舒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136例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清hs-CRP和RDW,并与8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1次/日.在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复查血脂、hs-CRP和RDW.结果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DW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瑞舒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血清hs-CRP浓度显著降低,治疗3个月后RDW也显著降低.结论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hs-CRP浓度和RDW均升高,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显著降低了hs-CRP,同时也显著降低了RDW.

    作者:白玉云;魏玮;赵子霞;李晨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甘肃省农村地区惊厥型癫痫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地区惊厥型癫痫流行病学分析,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惊厥型癫痫患病率及诊治情况.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对辖区内惊厥型癫痫患者先用筛查诊断表初筛,填表后,由省级医院神经科医生对所有初筛患者进行复查.结果 甘肃省惊厥型癫痫患病率为1.59‰,男女比例为1.34∶1,患者年龄多集中在10~50岁之间,首次发病年龄高峰在2~5岁;在全部患者中,采取正规治疗者占24.24%,治疗缺口达75.76%.结论 我省农村地区惊厥型癫痫患者约有3/4以上没有得到正规治疗,治疗缺口大,提示在农村地区加强癫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铿;蒋霞;吴志贤;潘卫民;王成;王文志;茹晓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公众对“疑似乙肝疫苗致死事件”知晓情况及对调查结果信任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公众对“疑似乙肝疫苗致死事件”知晓情况及对调查结果的信任状况,分析其知晓率、知晓途径以及对调查结果信任度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快速提振公众信心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人员以进单位或入户的形式,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匿名自主答卷以获取相关信息.结果 调查对象对“疑似乙肝疫苗事件”的知晓率、知晓途径和对调查结果的信任度因人口社会学特征不同而存在差异:事件知晓率基本上随调查对象居住地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有医学知识背景的调查对象的知晓率高于其他职业,工作人员的知晓率普遍高于非工作人员,农民、学生和家中待业者知晓率低;知晓途径以电视多,占53.53%,其次是网络,占23.56%;同意“接种的乙肝疫苗是合格的”及“死亡与接种疫苗无关”的调查对象分别占53.80%和48.82%,不同意者分别占12.58%和20.17%,半信半疑者分别占33.62%和31.00%;同意及不同意调查结果的调查对象比例基本上随居住地级别的上升而下降,而半信半疑则相反;有医学知识背景的调查对象职业高于其他职业;预防接种人员对两项调查结果的同意率分别为59.92%和55.64%,同意“接种乙肝疫苗是合格”者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明显上升,但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同意“死亡与接种疫苗无关”者的比例又有所下降.结论 公众对调查结果的低信任度,一时之间难以改变其对接种疫苗的恐惧和担心,也必然导致接种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传染病防控成果.结合调查对象对事件知晓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卫生、媒体及相关行业人员急需在有利政策的保障下共同努力,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快速提振公众信心,以便尽快减小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巩固、促进来之不易的成果.

    作者:张永强;董志兵;吉文博;宋刊芳;巩转萍;何昕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万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卫生现状,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政府进一步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万州区41个乡镇随机抽取14个监测乡(镇),选择74个农村生活饮用水工程点作为监测点,于2013年枯水期(2~3月)、丰水期(7~8月)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结果分析.结果 万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共采集水样284份,检验合格102份,合格率35.92%.其中,集中式供水出厂水合格率为41.18%,末梢水合格率为33.82%;分散式供水合格率为0.微生物污染是影响万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卫生监管工作,保护农村生活饮用水水源,强化饮水的净化、消毒,特别是加强对分散式供水村民的净化消毒技术指导,以提高农村饮水卫生质量.

    作者:樊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建水县娱乐场所暗娼艾滋病防治干预综合管理模式探索

    红河州自1995年在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首次发现HIV感染者以来,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为严重的地区之一[1].建水县的艾滋病疫情在红河州排第三位,截止2012年12月全县累计发现报告HIV感染者/病人2 176例.通过全县艾滋病疫情资料分析,提示自2009年开始,性传播已经成为建水县艾滋病的首要传播途径.

    作者:李慎坚;张建梅;严关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评估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的基础数据,评估成都市居民膳食铅、镉暴露风险.方法 对成都市市售食品中铅、镉含量进行监测,参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成都市居民膳食摄入量,应用WHO推荐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成都市居民平均每周膳食中铅暴露量为0.006 9 mg/kg BW,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27.6%;镉暴露量为0.005 1 mg/kg BW,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72.86%.结论成 都市居民膳食中镉暴露水平高于铅暴露水平,正常情况下均低于PTWI,但仍有进一步降低的必要.

    作者:彭柟;李晓辉;王瑶;潘茜;刘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对HELLP综合征的作用

    目的 对HELLP综合征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降低产妇并发症.方法 监测我院收治的HELLP综合征病人,观察病人的血压、尿蛋白、水肿情况、尿色、转氨酶及血小板值的变化.结果 病人血压控制理想,病人在治疗和护理后血小板、肝酶全部恢复正常,平均住院天数缩短.结论 HELLP综合征给予提前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结局,值得日后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云亮;江朵;谭亚杰;黄丽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近期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改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广陈社区11个行政村5 2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SM组)2622例,进行分级随访管理,非规范化管理组(NSM组)2 640例,给予一般随访管理,1年后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管理满1年,规范化管理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达到70.1%、61.1%和49.1%,明显高于管理前和非规范化管理组三率,而非规范化管理组管理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管理后各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规范化管理组一年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低于非规范化管理组(0.8%vs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当前高血压防治的有效策略.

    作者:潘海英;张良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