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居民高血压病人分层随访干预的研究

黄瑞萍;邓瑞

关键词:裕固族, 高血压, 随访干预
摘要:目的 对适合在家庭康复的高血压群体实施分层随访干预,旨在控制病人血压水平,探索家庭慢性病综合防治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将肃南裕固族居民185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干预,试验组按病人近3个月血压水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几率预测疾病的预后及危险性,制定分组干预指标,规律而又连续地给予不同分组的随访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病人干预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频数和血压控制率变化显著(P<0.01),试验组在不同随访阶段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规律而连续的分层随访干预模式可以提高病人血压控制率和知识知晓率,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是改善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有效的、可行的家庭综合防治手段.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其预后取决于是否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一般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临床经验积累及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下治疗阑尾炎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特点[1],其手术指征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多[2].我院普外科2010年1-6月共实施腹腔镜下治疗阑尾炎手术37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临床治疗经过及经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毛茂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简易营养评价精法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营养状况评价中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MNA-SF量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中营养不良者占11%,营养状况良好者占89%.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仍然存在营养不良现象.MNA-SF问卷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枯具有可行性.

    作者:肖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硝唑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阴道炎是妇科一种常见病,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往往会造成阴道炎的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引起很多妇科炎症,影响性生活质量,还可以引起不育症,影响胎儿发育,对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诸多不便.目前虽然治疗阴道炎的药物种类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反复发作,易产生耐药性[1],成为近年来长期困扰妇科医生的一道难题.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应用甲硝唑治疗阴道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灵芝;陈耿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50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大肠癌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相关科研机构对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0岁以上的人群每增加7岁,大肠癌的发病率约升高1倍[2].而老年人大肠癌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观察表明,大肠癌致肠梗阻是大肠癌患者的晚期临床表现之一,由于老年大肠癌患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易被人们忽视.一旦达到完全梗阻阶段,出现典型肠梗阻表现时,临床处理非常棘手[3].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对老年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张晓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苏州市成年居民体质指数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区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苏州市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市6个区640名18周岁以上常驻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等指标测量,对BMI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被调查居民体重过低者占4.5%,超重和肥胖者占37.3%;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学历和饮食行为对BMI的影响有显著性.结论 苏州市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人数所占比例较高,尤其男性.中老年人和低学历居民超重和肥胖问题突出,应加强健康教育,使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

    作者:李伟;膝臣刚;傅春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肃省疾控系统慢性病监测能力调查

    目的 全面了解甘肃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系统开展慢性病监测能力现状,为建立健全全省慢性病监测与干预体系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一采用<2010年甘肃省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问卷>,开展定性访谈和网络境报,总结和分析全省CDC系统主要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能力.结果 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和网络填报问卷各101份,回收率为100.00%.全省总计有25.74%的CDC开展了针对主要慢性病和主要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其中有28个CDC开展了主要慢性病的监测工作,有24个CDC开展了主要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各级CDC对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缺乏连续系统的监测数据,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工作尚未成为CDC常规的工作任务.结论 应加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对慢性病监测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慢性病综合监测系统,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陆琛;格鹏飞;张丑吉;任晓岚;董彩霞;张静;范浩强;张永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某市以检测为主要干预手段的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针对男男性接触(MSM)人群的艾滋病社区干预项目开展2年后的效果.方法 在某市浴池和会所内开展对MSM的干预,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与当地NGO合作,采取以检测为主要干预手段的综合干预方法;基线调查于2008年6月进行,通过滚雪球法共抽取500名调查对象,终末调查于2010年6月进行,通过滚雪球法抽取496名调查对象.对每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状况和接受千预状况;同时抽取5 ml静脉血,检测HIV感染状况,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2年的项目实施,共计检测3063人,发现HIV阳性88人;2010年与2008年相比,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2008年的56.8%(284/500)上升到2010年87.0%(432/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092,P<0.01);近6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2008年的12.5%(50/401)上升到2010年的 27.5%(109/398)(X2=27.888,P<0.01).结论 针对MSM人群以检测为主要手段的干预项目促进了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性行为的采用,为其他地区MSM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作用.

    作者:王亮;刘中夫;曹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幼儿园儿童家长预防保健知识需求调查

    近年来,由于手足口病、甲型HI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也增加了家长对预防保健知识的渴求.为了解幼儿园儿童家长对预防保健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我们对本辖区内1所幼儿园的儿童家长进行了现状调查,为制订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提供依据.

    作者:万华杰;倪云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如基金不流通、风险池小和筹资难等等.笔者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应该从明确制度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快立法工作等几个路径加以调整与发展.

    作者:蔡滨;柏雪;张莹;王俊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010年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既是患者安全有效治疗康复的前提,也是临床药学的核心问题.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笔者筛选出我院2010年门诊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类,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处方进行分析探讨,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吐尔逊然木·吐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200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发展到1.77亿人,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达3亿人[2].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由过去的疾病防治发展到增进健康、合理营养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等.

    作者:陈笑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经初步抢救、复苏后,常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在转运的过程中可能因患者病情不稳定、检测设备限制、人员素质差异等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事件,导致患者死亡[1-2].因此,如何做好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条件,我院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玲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青少年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身体与心灵变化巨大[1],青少年阶段不同于儿童和成人,生理上的发育成长十分显著,这一时期的身体外形、内脏机能和性成熟都具有可塑性.同时,青少年期是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出现心理卫生间题[2].本研究针对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开展青少年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作者:李建丁;叶依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38例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仅侧重于降压药物治疗并不能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血脂是诱发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降压结合降脂治疗能够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我们于2009年1月-2011年2月对我院就诊的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38例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章伟;韩笑;郑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宝鸡市四级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宝鸡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建立结构合理的公共卫生专业队伍提供依据.方法 对宝鸡市市、县(区)、乡、村公共卫生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 宝鸡市公共卫生人员配置不足,学历、职称普遍较低,且分布不均衡,非专业人员比例偏大,总体专业素质偏低.结论 建立在职人员培训机制,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合理调整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结构,促进宝鸡市公共卫生事业整体发展.

    作者:贾敏;何朝辉;杨海峰;梁文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肃省定西市201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定西市结核病的疫情状况,评价<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执行效果,为制订2011-2020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计划及实施方案>,在定西市3个县、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实检人数为4 485人,占应检人数的96.16%.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133.78/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22.30/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44.59/10万,较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00/10万,涂阳患病率为122.00/10万,菌阳患病率为160.00/10万,分别下降了63.55%,81.72%和72.13%,年均下降率分别为7.06%,9.08%和8.01%.调查人群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的知晓率为80.69%.结论 定西市结核病疫情明显下降,说明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的综合防治策略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只要严格实施,其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作者:葛秀群;梁成智;张永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施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级统筹制度后农民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柳州市城区自2007年年底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为了客观掌握我市新农合市级统筹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了解广大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真实评价和总体要求,为调整和完善各项新农合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以推进新农合制度持续健康发展,市城区成立了新农合制度研究项目组,组织人员于2009年1-3月对辖区内的农民参合意愿、缴费能力、政策掌握以及新农合评价等情况进行了统一问卷调查.

    作者:徐璇;胡国威;周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黑龙江省2010年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约20%的成年人和5%的儿童患一次流感.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复杂,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有效地控制.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建立了完整的监测网络,进行季节性流感的监测,每年定期发布流感流行动态和防治标准,推荐疫苗株.本文对我省2010年度的流感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我省流感流行趋势和特点,为科学防控流感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闫芳;许军;代伟萍;华华;舒畅;杨明;李滨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需求与利用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置与需求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长春市9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学历和职称层次偏低;医护比例不合适,医生比例偏大;性别差异较大,女性占多数;接受专业培训比例较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仅占2.59%.结论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建设,必须将人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因此,建立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关健所在.

    作者:李新;王昌辉;张莉莉;田晓琳;聂文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侧卧与半卧交替卧位在第二产程中的效果观察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指从子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 h,经产妇较快,但也有长达1h者.第二产程不得超过2h.目前,在第二产程中,产妇可采用多种分娩体位,但每种体位都有其利弊.如何选择合适的分娩体位,以提高分娩质量,减轻产妇痛苦,已成为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2010年3-4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50例(孕37~42周)在第二产程中合理运用侧卧与半卧交替卧位的分娩体位,提高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增加了产妇的舒适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