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冲;陆永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下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特有的一种全身性疾病,我国的发病率为9.4%,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至产后2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三大症候群,重度患者伴有头痛、眼花,甚至抽搐、昏迷.本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引起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妊高征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是产科的重要课题[1].为了解硫酸镁和硝苯地平对妊高征的效果,本文对60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探讨了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葛银娟;邵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长期的血压升高致使患者左心室负荷加重而导致的心脏病变,在不断的血压升高过程中,患者的左心室慢慢的变得肥厚、扩张,进而形成心脏的器质性病变.根据心功能变化情况的不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时期可以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偿期.前者患者没有表现出现明显的症状,后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出左心衰竭.一般在开始的时候症状也不甚明显,而后逐渐加重而出现心悸,气喘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可以出现急性肺水肿[1].临床,一般都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但近年发现螺内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有独特的疗效.为此,本文对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探讨螺内酯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心室重构的临床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瑞芬太尼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其与丙泊酚复合进行静脉全身麻醉,多项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的痛觉过敏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2].地佐辛、喷他佐辛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帕瑞昔布是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目前均用于各种疼痛治疗.本研究以强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为对照,旨在比较地佐辛、喷他佐辛和帕瑞昔布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疗效、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马永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于2010年6-8月,选择不同疫情严重程度及地理分布的4个省份,再从每个省份中选取异性性传播病例数较集中的城市/地区作为调查现场.抽取所调查市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经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病例,对其中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社会人口学及性行为特征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291例,调查对象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者居多,占64.50%.在低档场所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中高档场所低.50岁及以上年龄组HIV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为38.80%,其发生商业性性行为的频次及商业性性伴数量均较其他年龄组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其他年龄组低.结论所调查地区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以在低档场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者居多,调查对象在这些场所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50岁及以上年龄组中经商业性性接触感染HIV者需引起重视.
作者:惠珊;许艳;王璐;郭巍;葛琳;丁国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疼痛是手术后的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心理和生理感觉的结合,常见的原因多由术后手术创伤和引流管刺激所致[1].有资料显示[2],75%的手术患者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术后疼痛控制尤其是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控制是外科手术后患者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收治的腹部择期手术患者在实施普外科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仅给予普外科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术后疼痛程度、镇痛药应用情况及满意度比较,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史红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不同支付方式下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及变动趋势,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用Excel建立数据库,从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及费用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住院患者支付方式以社保和自费居多,商业保险较少;人均医疗支出费用中公费医疗高,大病统筹和社会保险次之,后是自费医疗.7年中社保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但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缓和.各种支付方式下药品费用均占较大比重.结论 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正逐步步入正轨,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仍有待发挥,药品费用是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构成.今后要加快公费医疗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措施的改革.
作者:宋燕;卞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外着床时称异位妊娠,又称官外孕.近年宫外孕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当输卵管妊娠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和继发性腹腔妊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越来越高,但是对青春期这一年龄段发生的异位妊娠还存在很高的误诊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青春期输卵管妊娠发病率逐年升高,为探讨青春期输卵管妊娠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例14~19岁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蓝关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医源性并发症,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由于大剂量外源性促排卵药物对卵巢的过度刺激,引起卵巢病理改变和激素变化,继发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大量外渗至组织间隙,造成胸腔积液、腹水、心包积液及全身水肿;并且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血液浓缩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血栓形成,甚至危及生命[1].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OHSS发生率有增高趋势[2].本组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密切的观察与护理,有计划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使患者逐渐减轻了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密切配合治疗,促进了疾病的转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虽然效果明显,但因寻租行为的存在,医疗机构和农户共谋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情况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为此,试图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探求遇制医疗机构和农户共谋套取资金的对策,以期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新瑞;薛兴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根据广州市番禺区1998-2010年婚检资料,探讨免费婚检成效,以便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整理广州市番禺区1998-2010年婚前医学检查资料,对各年份婚检率及疾病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施强制婚检时期(1998- 2003年)婚检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实施自愿婚检后(2003-2006年)婚检率急剧降低,2007年后开始实施免费自愿婚检,婚检率有所提升;1998-2010年婚前医学检查疾病检出率为23.93%,检出疾病依次为生殖系统疾病、指定传染病、内科系统疾病、性病、严重遗传病及有关精神痛.结论 婚前医学检查对保障婚育双方生殖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在实施自愿免费婚检后,仍然需要采取加强宣教、政府各部门支持联动、基层支持、优化服务流程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婚检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冼海燕;薄灵;高惠芳;陈丽琼;袁瑷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在社区采用糖尿痛(DM)俱乐部的形式综合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社区DM患者生活质量(QOL)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入选DM干预组患者114例和对照组患者58例,以DM俱乐部形式进行综合干预,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 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干预组较对照组干预后备生理维度得分均有所提高,HbAIC、TC和LDL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DM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疾病种类、病程、经济收入和HbAlC.结论 俱乐部形式的社区综合干预对DM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积极影响,DM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对这些因素加以评估和控制,可以提高DM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雯;刘军;赵燕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调查宁夏地区村卫生室的现状,分析其提供服务情况,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方法 研究时段为2009年度,采用文献研究法、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服务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宁夏地区村卫生室基本情况、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和服务能力情况.其中,服务能力包括村卫生室的人力资源情况、设备情况、药品情况和提供的服务情况等.通过以上研究,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为后面的建议提供理论依据.结论 宁夏地区村卫生室基础建设及设备存在不足、缺少合格的乡村医生,村卫生室提供的药品数量、种类不全等,制约着其服务能力的提高.同时,宁夏地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
作者:杜倩;李林贵;孙玉凤;刘鸿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前,很多地区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主观性较强,缺少成本测算数据的支持.拟在抽样调查上海市5区、县开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基础上,以时间分配系数法为主,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优先项目服务包成本进行测算,为上海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政府投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品;王峦;杜丽侠;胡丹;张璐莹;程晓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TOPSIS法是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的简称,指逼近理想的排序方法,是系统工程中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将原始数据经归一化处理后从中找出有限方案中的优方案和劣方案,然后通过计算评价对象与优、劣方案之间的距离,求出相对接近程度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11.用此方法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已有报道[2-4].我国现行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评价是综合评分法,本文选择6个指标(原有指标中的3个,增加了报告信息完整性、逻辑错误等3个指标),运用TOPSIS法对甘肃省2010年传染病的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刘新凤;李秀萍;刘海霞;杨筱婷;魏孔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市民在《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件》)实施以来,对该立法的相关认知和反响,以便对各类场所《控烟条例》执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分别于立法实施之初和实施半年后,对全区16类107个监测点内随机选择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各类场所中各项控烟措施实施比例都明显上升,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从46.6%上升到68.5%;来访人员对法定控烟场所的总体满意度从76.1%上升到91.6%.结论《控烟条例》的实施确实起到一定成效,但仍需要深入宣传,不断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作者:张佳蕾;孙建乎;王屹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爆发性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迅猛,病死率达30%~60%[1].200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了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统一了诊断标准,规范了临床治疗.然而,爆发性急性胰腺炎起病72 h内出现的进行性多发性器官功能障碍,疗效差,病死率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因此,我们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7例爆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早期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云生;方庆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泗泾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谱现状,探讨泗泾镇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及高脂血症与年龄、血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关系,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2010年4-12月在泗泾医院体检的8 098例人员资料,并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AlP,并按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C水平高男性为4.83 mmol/L,女性为5.24mmol/L,高水平年龄在61~70岁;TG水平高男性为2.02 mmol/L,女性为1.67 mmol/L,年龄在41~70岁;HDL-C低水平为1.12 mmol/L.各年龄段均在合适水平;LDL-C高男性为2.36 mmol/L,女性为2.47 mmol/L,年龄在31~70岁.健康人异常脂蛋白血症发生率(按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血脂水平划分方案划)分为TC 38.89%、TG 32.21%、HDL-C 24.92%和LDL-C 5.09%.结论 该地区健康人TC、TG、HDL-C和LDL-C整体水平明显高于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血脂在人群中的水平.血脂谱以异常高TC占首位,依次为TG、HDL-C和LDL-C.高TG血症发生率(32.21%)与高TC血症发生率(38.49%)相差不多,应重视高TG血症防治.
作者:马纪林;叶吉;李玉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为特征,易复发,并演变为慢性[1].近年来,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了解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核磁共振(MRI)诊断表现,从而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我们对我院2006年-2011年就诊的20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松;朱廷敏;冯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是一种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1].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临床容易导致高血压、低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为探讨对患者透析充分,有利于降低血压,同时又能保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透析方法.本文对160例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探讨了不同剂量和不同容量透析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为临床找到合适的透析方法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黄安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中重度贫血严重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指导贫血防治工作的开展,我们对1985-2010年全市中小学生贫血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了决策和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市于1985-2010年结合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分别选择7岁、9岁、12岁、14岁和17岁不同年龄组的中小学生,每年龄组城乡、不同性别学生各50名.
作者:唐爱武;戴寿桂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