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及其对气道炎症的抗炎作用研究

郑敏亚;元君辉

关键词: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红霉素
摘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MPP)的治疗效果、和对气道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取MPP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对症处理、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等,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MPP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WBC、ESR、CRP和MP-IgM阳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在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或湿哕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胸片炎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4.71%(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迅速消除了气道的炎症状态,缓解了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比较适用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抽吸血肿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法和颅锥钻孔抽吸血肿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法31例(微创穿刺组),采用YL-I型微创穿刺针.颅锥钻孔抽吸血肿31例(颅锥钻孔组),根据CT确定的血肿位置估计血肿量,确定手术方案.结果 微创穿刺抽吸血肿法术后继发颅内出血4例(12.9)%,血肿清除率81.0%;治疗3个月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16例(51.6%),中型神经功能缺损8例(25.8%),重型神经功能缺损3例(9.6%).颅锥钻孔抽吸血肿法术后继发颅内出血5例(16.1)%,血肿清除率82.6%;治疗3个月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15例(48.4%),中型神经功能缺损8例(25.8%),重型神经功能缺损4例(12.9%).两组继发颅内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412,P=0.324).结论 两种方法血肿清除率相近;微创法术后继发颅内出血率偏低且适合耐受较差的患者.

    作者:李少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46例患者在阴道镜下行CIN的诊断;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46例CIN患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定位活检,经病理确诊CIN 123例,符合率为84.2%,不符合者23例,占15.8%;终确诊CIN I共52例,占符合率的72.7%;确诊CINⅡ共40例,占符合率的90.1%;确诊CINⅢ共23例,占符合率的96.6%;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2例,漏诊率为1.0%.阴道镜下活检符合率随CIN型级增加而上升,各型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采用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可提高宫颈早期癌及瘤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一种微创、经济、方便、可靠的诊断CIN的方法,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张毅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LCP术治疗锁骨骨折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41个月,平均(28.2±5.1)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7~12周,平均(9.7±2.4)周.术后无骨折不愈或合延迟愈合、切口感染、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患侧上肢活动功能良好.根据Lazzcano标准评定:优34例,良5例,优良率高达97.5%,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LCP术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骨折,LCP可作为首选.

    作者:吴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1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51例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病变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8例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3.0±1.2)d、(5.7±1.6)d,VAS评分(1.2±1.0)、(2.5±1.2)分,腹壁创口满意度96.08%、2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安全有效,且更具微创性,美容效果更佳,有待于推广.

    作者:李健;陈红兵;李解生;李学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门冬胰岛素30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Ⅰ组)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Ⅱ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3次/d,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分别为(6.0±0.9) mmol/L比(5.4±1.1) mmol/L,(7.4±1.9) mmol/L比(6.6 ±2.3) mmol/L,(6.2±1.7)%比(6.0±1.9)%,(1.11±0.32)比(1.01±0.35),(5.23±1.63)比(5.46±1.41),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治疗后HOMA-β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5±2.8)d比(6.2±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0% (6/30)比3% (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安全平稳控制血糖,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但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甘精胰岛素是使血糖安全达标的理想胰岛素.

    作者:李兆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联合雾化吸入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的疗效与护理

    目的 探讨联合雾化吸入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选择8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以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解痉平喘和止咳吸痰等.联合组加用予以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两组均连用1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RC评分与SGR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MRC评分与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联合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32,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安全有效,而加强雾化吸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可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作用.

    作者:潘嫦云;王志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妇炎清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妇炎清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情况.方法 宫颈糜烂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妇炎清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组)30例.结果 观察组宫颈糜烂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炎清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作者:赖玉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3例患者实质呈低回声36例,中等偏强回声10例,混合性回声7例;53例患者中来源于甲状腺癌17例,鼻咽癌24例,肺癌6例,乳腺癌4例,2例未查找到原发灶.淋巴结血流分级评为0级2例,Ⅰ级7例,Ⅱ级28例,Ⅲ级1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对颈部淋巴转移瘤位置、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发现其特征改变,可作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梁艳艳;陈伟军;余木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以膀胱刺激症状、膀胱出口梗阻症状(LUTS)及合并症为主.LUTS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继发血尿、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以及上尿路积水和肾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对具有手术指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缓解膀胱刺激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1].由于多为老年患者,在治疗时必须同时考虑解除病变与耐受性,临床上以微创手术为主[2-3].为了探讨不同类型的电切手术对患者的临床影响[4-8],我们回顾性分析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小平;章冠军;任成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方法.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抽样,在人工流产手术中采用利多卡因宫颈注射、静脉联合应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和单独应用丙泊酚的临床资料.结果 静脉联合应用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与单独应用丙泊酚麻醉效果均可靠,有效率达100%,但单独应用丙泊酚组较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组苏醒迅速、术后5 min离床率高.结论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可靠、苏醒快、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其他镇痛方法.

    作者:刘青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并发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用于球内异物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球内异物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并针对性地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时间(1.12±0.53)年;其中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2例,占65.63%;无变化22例,占34.37%.其中视力≥0.1的9例,视力<0.1但≥0.05的24例,视力<0.05的31例.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方法,而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精心的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对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赵秋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形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53例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应用并分析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诊断为CIN的253例患者进行LEEP术治疗,观察治愈率、病变残留与复发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术前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在年龄、生育情况、HPV-DNA、TCT检查、病理检查以及椎切标本切缘等相关因素中筛选发生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LEEP术治疗CIN用时短、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愈率80.24%,病变残留及复发发生率11.46%以及8.30%;LEEP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78.26%;椎切切缘病变阳性为LEEP术后病变残留及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LEEP术是CIN治疗及诊断的理想方法;对椎切切缘病变阳性的患者应进行随访或再次治疗.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调脂治疗联合抗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致死率和致残率高,患者预后较差.早期、及时的治疗,对于降低脑梗死的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紊乱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1].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的一、二级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具有调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血管事件发生的作用[2].我院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育华;陈秀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00例外妊娠合并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100例患者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克霉唑组(单独应用克霉唑治疗)50例和观察组(克霉唑联合0.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治疗)50例.结果 观察组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克霉唑组的80%(x2=22.2,P<0.05).结论 克霉唑联合0.4%碳酸氢钠溶液清洗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诀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羟乙基淀粉200/0.5用于血液稀释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HES) 200/0.5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中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围术前期AHH治疗的1~12岁ASA Ⅰ~Ⅱ级患儿64例,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HES 200/0.5)和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各32例.所有患儿人手术室后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待麻醉平衡后对治疗组输注HES 200/0.5,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液,两组均用乳酸林格液补充其余液体需要量.分别在行AHH前(T0)、AHH结束后30 min(T1)及AHH结束后60 min(T2)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AHH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HR、中心静脉压(CVP)、国际标准化比(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C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AHH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 Hct及Hb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HH治疗后心脏指数(CI)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均P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 200/0.5在AHH治疗过程中不会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朱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及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立足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将人视为一个整体,强调生命的质量,在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尤为突处,医疗领域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全面深入地认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作用[1].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原因,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理化因素及感染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各种心理量表在临床上的应用,使人们对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得以量化.社会支持一方面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另一方面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许多身体疾病和心理障碍有关,缺少社会支持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易于导致不良行为发生[3].

    作者:于良生;隋善儒;纪恒胜;从冰霜;隋忠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鼓室成型术前后临床听力对比78例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鼓室成型术前后临床听力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鼓室成型术患者资料,共78例,手术后随访至少1年,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气骨差异情况,并分析应用不同材料对患者手术后的临床听力恢复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材料患者(听骨链完全者、自体骨移植者、PORP者、TORP者、羟基磷灰石全听骨赝复物者)手术后气骨导差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 鼓室成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对于提高患者手术后听力效果明显,但应用不同材料的听骨假体对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比较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89例乳腺肿块中的诊断结果,比较它们诊断各类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 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0.00%、70.00%、50.00%;特异性分别为94.94%、98.73%、97.47%.高频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性较高,为98.11%;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良性病变普遍不敏感,但特异性较高.结论 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不高;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可以提高非哺乳期乳腺慢性炎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一君;张渊;单君;施秀荣;贾瑱熙;江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泪管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46例疗效分析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部疾病,占新生儿的1.75% ~6%[1],多继发于鼻泪管阻塞.本研究对住院的4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泪管探通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将宁波市姜山眼病防治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4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月龄在2~22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男22例,女24例.46例泪囊炎的新生儿共有患眼50只.其中,单眼42只(91.3%),双眼4只(8.7%).所有患儿均表现出溢泪、溢脓等泪囊炎的症状.

    作者:胡曙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分辨MRI与超声检查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比较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与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成像特征.方法 8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脑梗死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5例稳定型及37例进展型,两组均实施MRI及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成像特征.结果 MRI检测结果显示,稳定型组脂质型斑块、纤维帽斑块、钙化或陈旧性出血斑块所占比例与进展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测结果显示,稳定型组扁平斑及硬斑所占比率显著高于进展型组(P<0.05);进展型组软斑及溃疡斑所占比率显著高于稳定型组(P<0.05).结论 MRI及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各有优势,但MRI对斑块性质的描述更具体,优于超声检查,但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我们建议联合运用两种检查方法.

    作者:张天元;郭晓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