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亮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 mm 52例,<1.0 mm44例]和5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为(15.35±4.24)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水平为(6.48±1.72)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IMT≥1.0 mm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17.68±6.72) mg/L,明显高于IMT< 1.0 mm组的(12.72±3.64) mg/L(P <0.05),脂联素水平为(5.19±1.65) mg/L,明显低于IMT< 1.0 mm组的(7.85±1.98) mg/L(P<0.05).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中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明显相关性,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建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比较鼓室成型术前后临床听力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鼓室成型术患者资料,共78例,手术后随访至少1年,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气骨差异情况,并分析应用不同材料对患者手术后的临床听力恢复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材料患者(听骨链完全者、自体骨移植者、PORP者、TORP者、羟基磷灰石全听骨赝复物者)手术后气骨导差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 鼓室成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对于提高患者手术后听力效果明显,但应用不同材料的听骨假体对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开颅与微创锥颅手术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9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51例,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9例,微创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69例,将开颅血肿清除(包括小骨窗开颅和标准开颅70例)与微创锥颅血肿抽吸术(69例)分为两组,开颅组为A组,微创组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1)手术时间微创组较开颅组明显缩短(P<0.01).(2)术后并发症开颅组发生率51.4%,微创组2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再出血发生率A组10例,B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再出血死亡7例,B组再出血死亡2例,再出血后病死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B组ADL明显优于A组.结论 微创锥颅引流术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存质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理想的方法之一,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侯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排卵率为7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 (P <0.05),观察组受孕率为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睾酮水平为(1.13±0.41)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 ±0.62)nmol/L(P <0.05).观察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为(4.03±2.40) U/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2±2.41)U/L(P<0.0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能显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同时能降低睾酮和黄体生成素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锐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应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患者进行血锂浓度监测,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服用碳酸锂治疗的252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上海迅达DX684电解质分析仪血锂浓度,并分析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服碳酸锂的252例患者中,有56例(22%)血锂浓度小于0.6 mmol/L,188例(75%)在0.6~ 1.2 mmol/L,8例(3%)大于1.2 mmol/L.有179例(71%)患者有效,有69例(27%)患者无效,有4例(2%)患者发生锂中毒.随口服给药浓度逐渐增加,患者有效率也逐渐增高,发生锂中毒患者也逐渐增加.血锂浓度与血脂异常、溶血、肾功能不全、检测季节(夏季)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 临床应用碳酸锂应根据血锂浓度监测和临床特征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并注意排除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艾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白线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白线疝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0例白线疝患者术前全部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腹白线均可见回声中断,中断距离0.2 ~5.3 cm,平均(1.36±0.60)cm,中断处浅层腹壁内均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呈实性中等回声、中高回声或肠道混杂性回声,直径约0.6~15.0 cm,平均(5.35±0.63) cm.结论 高频超声可直接显示白线疝的疝孔位置、大小、疝内容物、形态及囊壁的有无,为临床分型及手术方法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是白线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姜淑英;刘咏芳;张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局部和全身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观察组21例在超声引导下向附件包块内注入甲氨蝶岭50 mg;对照组19例采用肌注甲氨蝶呤,1 mk/kg体质量.两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连续服用3d.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 (P <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恢复的平均时间及附件包块消失平均时间分别为(15.3±2.1)d、(31.8±9.5)d,而对照组分别为(30.8±7.4)d、(55.7±12.1)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5%,对照组中共发生1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局部应用甲氨蝶呤效果优于全身应用,且用药量更少,安全性更好.
作者:丁付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的疗效、安全性与社会功能.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接受氯氮平治疗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氯氮平基础上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继续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评估不良反应,观察8周.结果 研究组8周末PANSS总分(65.7±12.6),低于对照组的(86.3±12.2) (P <0.01),CGI评估优于对照组(P<0.01),PSP总分(64.8±6.8),高于对照组的(38.2±8.7)(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社会功能.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稳定型冠心病(CAD)患者静息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了解ST-T改变预测左室功能的意义.方法 对80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40例伴有胸前导联ST-T改变者(阳性组)及40例不伴有胸前导联ST-T改变者(阴性组)进行左室LVEF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结果 心电图阳性组中,LVEF降低率为72.5%,高于心电图阴性组的22.5%(t=6.125,P=0.000),并且心电图阳性组中,冠脉病变2支及3支病变患者有27例,心电图阴性组为17例,两组冠脉病变程度与心电图ST-T改变的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3,P=0.008).结论 静息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对预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左心室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关系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雾化吸入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选择8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以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解痉平喘和止咳吸痰等.联合组加用予以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两组均连用1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MRC评分与SGR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MRC评分与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联合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32,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异丙托铵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安全有效,而加强雾化吸入前、中、后的各项护理,可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作用.
作者:潘嫦云;王志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配合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情况.方法 分析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患者9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护理Ⅰ组30例(常规护理组)和护理Ⅱ组60例(特殊护理组).结果 护理Ⅱ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及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均优于护理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配合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应用后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效果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立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希舒美)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与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单独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同时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第一秒量(FEV1)和大呼气流量(PEF)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为9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气促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哮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症患者同期进行电切术的疗效.方法 对166例患者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分组治疗,A组: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同期进行,60例;B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同期进行,66例;C组:单独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40例.结果 (1)A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同B组患者相近,但B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3.2±16.7)min、(11.3±2.4)d,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为(119.5-±72.1)ml,明显较A组短少(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为(8.6±2.4)d,明显少于A组(P<0.05);(2)A组患者和B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A、B两组中只有3.2%的患者在术后出现排尿困难,而C组术后有28.5%的患者出现排尿困难;(3)A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33.2%),其次是C组(21.3%),B组低(12.6%);(4)术后平均随访1年,A组膀胱肿瘤复发率为25.3%,B组为18.2%,C组为23.7%,所有复发的肿瘤均为异位复发,在复诊后经电切术进行膀胱肿瘤切割后无一例患者再次复发.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肿瘤症患者同期进行电切术可以避免患者承受二次手术痛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手术相对安全,疗效可靠,复发率较低.
作者:代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模型心功能和神经激素的影响.方法 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SD大鼠心衰模型,心脏超声测定室间隔(IVS)及左室后壁(LVPW)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和收缩末期内径(L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观察心肌细胞病理变化;Real-Time PCR定量测定神经激素尿钠肽(BNP)、C型心钠肽受体(NPRC)、心钠肽(ANP)、肌球蛋白重链(β-MHC)、血管紧张素1(AT1);免疫组化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曲美他嗪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IVS、LVPW、LVS、LVD分别为(0.63 ±0.05)mm、(0.73 ±0.06) mm、(0.73±0.05) nn、(0.87±0.06) mm和(1.07 ±0.06)mm、(1.13±0.06)mm、(0.93±0.06) mm、(1.33 ±0.06)mm(P <0.05);LVEF、FS分别为(27.75±1.83)%、(11.44±0.76)%和(11.78±0.56)%、(4.27±0.22)%(P<0.01);心肌细胞结构明显改善;B NP、ANP、NPRC、ATI、β-MHC表达下降,SOD表达升高.结论 曲美他嗪能改善大鼠心衰模型神经激素的分泌,改善心功能.
作者:唐艳芬;高想;张锋莉;蒋凤荣;姜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小剂量番泻叶及单纯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清洁程度及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情况.方法 对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检查前肠道准备.聚乙二醇+番泻叶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盒(75 g)+番泻叶1.5~3 g,聚乙二醇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150 g)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聚乙二醇+番泻叶组237例,肠道清洁率90.7%,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18.0%.聚乙二醇组212例,肠道清洁率69.7%,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67.0%.二者肠道清洁率及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番泻叶进行肠道清洁优于单纯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两者合用后患者不适发生率减少,故推荐临床上行结肠镜检查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番泻叶进行肠道清洁.
作者:王剑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用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西药组20例,中药(芨芍愈疡汤)组35例,中西药组33例,分别比较三组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三组之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64,P=0.001);中药组与西药组、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存在差异:95% CI分别为(0.328,0.472)、(0.091,0.649).中药组患者无不良发应,中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西药组为10.0%,3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x2=3.432,P=0.211);西药组复发率为25.0%,中西药组及中药组均未见复发病例,西药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x2=18.128,P=0.002).结论 芨芍愈疡汤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江惟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0例通过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60例治疗后12个月转阴率明显低于治疗后3、6个月,同时宫颈、阴道壁病变治愈率明显高于治疗后3、6个月(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作者:胡兰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部疾病,占新生儿的1.75% ~6%[1],多继发于鼻泪管阻塞.本研究对住院的4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泪管探通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将宁波市姜山眼病防治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4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月龄在2~22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男22例,女24例.46例泪囊炎的新生儿共有患眼50只.其中,单眼42只(91.3%),双眼4只(8.7%).所有患儿均表现出溢泪、溢脓等泪囊炎的症状.
作者:胡曙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LCP术治疗锁骨骨折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41个月,平均(28.2±5.1)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7~12周,平均(9.7±2.4)周.术后无骨折不愈或合延迟愈合、切口感染、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患侧上肢活动功能良好.根据Lazzcano标准评定:优34例,良5例,优良率高达97.5%,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LCP术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骨折,LCP可作为首选.
作者:吴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46例患者在阴道镜下行CIN的诊断;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46例CIN患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定位活检,经病理确诊CIN 123例,符合率为84.2%,不符合者23例,占15.8%;终确诊CIN I共52例,占符合率的72.7%;确诊CINⅡ共40例,占符合率的90.1%;确诊CINⅢ共23例,占符合率的96.6%;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2例,漏诊率为1.0%.阴道镜下活检符合率随CIN型级增加而上升,各型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采用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可提高宫颈早期癌及瘤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一种微创、经济、方便、可靠的诊断CIN的方法,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张毅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