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梅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用于球内异物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球内异物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并针对性地实施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时间(1.12±0.53)年;其中视力较术前提高者42例,占65.63%;无变化22例,占34.37%.其中视力≥0.1的9例,视力<0.1但≥0.05的24例,视力<0.05的31例.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是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方法,而在围手术期做好周密精心的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对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赵秋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及胆碱酯酶(ChE)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脓毒血症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54例,于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LAC、CRP和ChE的监测,观察患者LAC、CRP和ChE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好转组患者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的血乳酸水平分别为(3.3 ±0.8) mmoL/L、(2.6±1.3) mmoL/L、(2.2±0.9) mmoL/L,CRP水平水平分别为(83.2±30.9) mg/L、(80.4±35.3) mg/L、(72.6±28.9)mg/L,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好转组ChE水平为(6 520.3±1 700.4) U/L、(6 703.4±1 221.3)U/L、(7 042.6±1 598.9) U/L均高于死亡组(P<0.05).结论 LAC、CRP及ChE水平的监测,可有效诊断脓毒血症,并可用于为重患者病情监测及临床预后评估.
作者:彭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人工破膜术缩短产程的效果,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实施人工破膜术的201例产妇为观察组,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同期收治的自然破膜的产妇20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67.66%)显著高于对照组(48.76%)(P<0.05),而剖宫产率(3.48%)显著少于对照组(10.94%)(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49%(3/201)低于对照组的8.96%(18/201)(P<0.05).结论 人工破膜术能够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妇出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张燕;沈春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复发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其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共纳入12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其是否为复发型分为两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0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中有20例患儿随访1年内复发,复发发生率为1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反复感染、使用白蛋白≥2次、采用短程治疗、白蛋白水平及血清IgG水平与复发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反复感染、使用白蛋白≥2次及白蛋白水平低下是引起复发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发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反复感染、使用白蛋白≥2次及白蛋白水平的低下,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上述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有重要的意义,可降低患儿复发的风险.
作者:张邵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减少东莞地区中重症α和β地中海贫血儿的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采用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对2 218例育龄夫妇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并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技术及随机双盲试验(RDB)法分别对α及β地中海贫血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检出地中海贫血277例,发生率12.49%.α地中海贫血220例,基因携带率为9.92%;其中:--SEA/αα198例,-α3.7/αα11例,-α4.2/αα7例.检出β地中海贫血57例,基因携带率为2.57%.检出β基因突变类型依次为CD41/42(-TTCT) 27例,IVS2nt-654(C→T)14例,CD17(A→T)10例,-28(A→G)4例,TATAbox29(A→G)1例,CD71/72(+A)1例.对42对夫妇均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3例为Bart水肿胎终止妊娠,7例为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而终止妊娠.结论 通过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及基因诊断,可确诊重症患儿并及时终止妊娠.建立切实可行的人群筛查-高风险夫妇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体系,可有效避免重症患儿的出生,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倩瑜;李铭臻;邱建国;莫清萍;钟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部疾病,占新生儿的1.75% ~6%[1],多继发于鼻泪管阻塞.本研究对住院的4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泪管探通术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将宁波市姜山眼病防治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46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月龄在2~22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男22例,女24例.46例泪囊炎的新生儿共有患眼50只.其中,单眼42只(91.3%),双眼4只(8.7%).所有患儿均表现出溢泪、溢脓等泪囊炎的症状.
作者:胡曙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 mm 52例,<1.0 mm44例]和5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为(15.35±4.24)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水平为(6.48±1.72)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IMT≥1.0 mm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17.68±6.72) mg/L,明显高于IMT< 1.0 mm组的(12.72±3.64) mg/L(P <0.05),脂联素水平为(5.19±1.65) mg/L,明显低于IMT< 1.0 mm组的(7.85±1.98) mg/L(P<0.05).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中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明显相关性,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建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评价跟腱断裂术后跟腱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跟腱断裂经皮闭合修复术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于术后4周、8周、12周、24周进行超声动态检查,并同健侧进行对比.结果 32例患者均经高频超声诊断为跟腱断裂,术中证实所见损伤程度和损伤部位与超声诊断相符,术后4周、8周、12周、24周进行超声动态检查,跟腱损伤部位回声特点以及血流情况,与临床功能康复状况相符.结论 跟腱断裂术超声动态检查对患者术后跟腱功能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志亚;黄永葵;张敏;曾燕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镇静效果及对氯胺酮基础麻醉的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手术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基础麻醉,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DEX组静脉注射0.5μg/kg DEX,用利多卡因骶管阻滞.观察患儿血流动力学、术中镇静程度、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静评分对照组(1.6±0.5)分大于DEX组(0.9±0.3)分(P<0.05),苏醒期躁动评分对照组(1.52±0.54)分大于DEX组(0.51±0.48)分(P<0.05),与DEX组比较,对照组出现6例严重躁动,12例精神症状,10例不自主肢体活动,8例恶心呕吐(P<0.05).结论 结论0.5 μg/kgDEX可以安全有效用于小儿麻醉,而且降低氯胺酮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吕金英;刘莹;邵军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牵引、推拿和电针三联合疗法与传统推拿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探讨改良治疗方案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6例临床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日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骨盆牵引同时推拿点穴手法治疗,外加电针疗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共30 d后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评估结果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31.3%,有效率93.7%;对照组治愈率16.6%,有效率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JOA评分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牵引、推拿和电针三联合疗法和传统推拿疗法均能取得相应的疗效,而改良综合疗法疗效更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置换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TTP行血浆置换患者20例,其中11例作为观察组,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对照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数、血红蛋白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Hb、PLT、LDH、BUN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79.23±2.45)g/L、(197.23±23.97)×109/L、(173.87 ±45.38) UL、(7.98±1.25) mmol/L和(9.87±5.69) mol/L;而对照组Hb、PLT、LDH、BUN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56.32±3.54) g/L、(129.87±32.68)×109/L、(2678.21±65.49) UL、(10.57±2.09) mmol/L和(15.48±6.08) mol/L,两组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TTP行血浆置换患者康复.
作者:孙文超;辛延;王京华;郭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的疗效、安全性与社会功能.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接受氯氮平治疗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氯氮平基础上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继续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评估不良反应,观察8周.结果 研究组8周末PANSS总分(65.7±12.6),低于对照组的(86.3±12.2) (P <0.01),CGI评估优于对照组(P<0.01),PSP总分(64.8±6.8),高于对照组的(38.2±8.7)(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社会功能.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术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LCP术治疗锁骨骨折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41个月,平均(28.2±5.1)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7~12周,平均(9.7±2.4)周.术后无骨折不愈或合延迟愈合、切口感染、钢板断裂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患侧上肢活动功能良好.根据Lazzcano标准评定:优34例,良5例,优良率高达97.5%,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LCP术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满意,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粉碎性骨折及骨质疏松的骨折,LCP可作为首选.
作者:吴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3例患者实质呈低回声36例,中等偏强回声10例,混合性回声7例;53例患者中来源于甲状腺癌17例,鼻咽癌24例,肺癌6例,乳腺癌4例,2例未查找到原发灶.淋巴结血流分级评为0级2例,Ⅰ级7例,Ⅱ级28例,Ⅲ级16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对颈部淋巴转移瘤位置、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特点进行观察,发现其特征改变,可作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作者:梁艳艳;陈伟军;余木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症状护理与疾病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急诊科患者(对照组)到急诊科后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初步诊治和护理,再转入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160例急诊科患者(观察组)到急诊科后按症状护理程序进行全面诊治和护理.比较两组第一护理时间、意外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护理时间(1.27±0.4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7 ±0.58)min(P <0.01),意外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8% (P <0.01),满意度93.12% (149/160)高于对照组的82.50%(132/160) (P <0.05).结论 相比疾病护理,症状护理能显著缩短第一护理时间,减少意外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惠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某医院急诊抢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 549例急诊抢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疾病谱的构成和年龄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抢救患者年龄以70~≤80岁居多,占30.3%.排在前五位的疾病类别依次为:外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70岁以上的患者中,有37.9%(17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车祸和工伤在外伤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心肌梗死的病例仅占循环系统抢救病例的14.4%.安定类镇静类药物和乙醇中毒约占所有中毒的90.0%.结论 某医院急诊抢救患者以老年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为主.同时,不应忽视危害年轻人健康的危险因素,注意交通安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陈维存;谢戍园;陈邦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苦碟子注射液以菊科草本植物苦碟子(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的作用.主要用于瘀血闭阻的胸痹,临床观察,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能显著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改善心肌微循环[1-5].另外,苦碟子注射液对治疗脑血栓和血管神经性头痛也有很多的疗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不良反应.
作者:汪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 h阴道出血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1].产后出血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而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之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常见的原因,也是四大原因之首,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2],因此,增强子宫收缩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用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是经典的药物,当子宫收缩乏力时用缩宫素有时效果不满意.近几年前列腺素的出现,且用于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成玉春;方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严重骨盆骨折难以控制的出血可形成后腹膜的大血肿,以及大量补液后,腹腔内大量液体的积聚,致使患者出现腹腔内压力升高,甚至出现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腹内压(IAP)急剧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引起了包括心、肺、肾、脑、胃肠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1],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加剧病情,所以尽快减轻腹内压,改善腹腔内组织灌注,是腹内高压治疗的关键,笔者采用芒硝腹壁外敷的方法来减轻腹内高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余庆;杨海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血管造影(DS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疑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分别行颈动脉CDFI检查及DSA检查,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DFI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DS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FI与DS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DSA比较,CDFI对轻度颈动脉狭窄判断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62.5%,对中度颈动脉狭窄判断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50%、72.73%.结论 DSA检查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起确诊作用.CDFI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与DS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及中度颈动脉狭窄诊断敏感性较低,然而,CDFI无创伤,操作简单,易重复,不失为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的初步筛选与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戴继宏;才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