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亚;黄永葵;张敏;曾燕红
目的 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开颅与微创锥颅手术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39例,其中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51例,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9例,微创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69例,将开颅血肿清除(包括小骨窗开颅和标准开颅70例)与微创锥颅血肿抽吸术(69例)分为两组,开颅组为A组,微创组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结果 (1)手术时间微创组较开颅组明显缩短(P<0.01).(2)术后并发症开颅组发生率51.4%,微创组2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再出血发生率A组10例,B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再出血死亡7例,B组再出血死亡2例,再出血后病死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B组ADL明显优于A组.结论 微创锥颅引流术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存质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费用低,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理想的方法之一,便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侯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 h阴道出血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1].产后出血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而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之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常见的原因,也是四大原因之首,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2],因此,增强子宫收缩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用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是经典的药物,当子宫收缩乏力时用缩宫素有时效果不满意.近几年前列腺素的出现,且用于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成玉春;方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46例患者在阴道镜下行CIN的诊断;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46例CIN患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定位活检,经病理确诊CIN 123例,符合率为84.2%,不符合者23例,占15.8%;终确诊CIN I共52例,占符合率的72.7%;确诊CINⅡ共40例,占符合率的90.1%;确诊CINⅢ共23例,占符合率的96.6%;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2例,漏诊率为1.0%.阴道镜下活检符合率随CIN型级增加而上升,各型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采用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可提高宫颈早期癌及瘤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一种微创、经济、方便、可靠的诊断CIN的方法,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作者:张毅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对应用碳酸锂治疗精神病患者进行血锂浓度监测,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服用碳酸锂治疗的252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上海迅达DX684电解质分析仪血锂浓度,并分析结果及影响因素.结果 服碳酸锂的252例患者中,有56例(22%)血锂浓度小于0.6 mmol/L,188例(75%)在0.6~ 1.2 mmol/L,8例(3%)大于1.2 mmol/L.有179例(71%)患者有效,有69例(27%)患者无效,有4例(2%)患者发生锂中毒.随口服给药浓度逐渐增加,患者有效率也逐渐增高,发生锂中毒患者也逐渐增加.血锂浓度与血脂异常、溶血、肾功能不全、检测季节(夏季)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 临床应用碳酸锂应根据血锂浓度监测和临床特征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并注意排除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艾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药外敷及灌肠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控制内膜异位症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5例患者采用中药外敷及中药灌肠作为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孕三烯酮治疗作为对照组,均治疗6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RS评分较相应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4例(8.57%)复发,对照组10例(28.57%)复发,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0例病灶体积缩小,对照组28例病灶体积缩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灌肠及外敷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后期复发率低.
作者:蔡凡;朱丽萍;邹振红;张芳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Ⅰ组)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Ⅱ组),每组各30例,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组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3次/d,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次/d,两组均治疗14 d,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观察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检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分别为(6.0±0.9) mmol/L比(5.4±1.1) mmol/L,(7.4±1.9) mmol/L比(6.6 ±2.3) mmol/L,(6.2±1.7)%比(6.0±1.9)%,(1.11±0.32)比(1.01±0.35),(5.23±1.63)比(5.46±1.41),Ⅰ组和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治疗后HOMA-β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血糖达标时间为(6.5±2.8)d比(6.2±2.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0% (6/30)比3% (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与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均能安全平稳控制血糖,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但甘精胰岛素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甘精胰岛素是使血糖安全达标的理想胰岛素.
作者:李兆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回顾性调查302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2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65岁以上患者发生率高,为134例(占44.37%);引发不良反应多的是活血祛瘀类中成药,其次为补益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结论 加强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合理使用中成药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倪祥浚;俞亚静;朱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的疗效、安全性与社会功能.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接受氯氮平治疗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氯氮平基础上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继续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评估不良反应,观察8周.结果 研究组8周末PANSS总分(65.7±12.6),低于对照组的(86.3±12.2) (P <0.01),CGI评估优于对照组(P<0.01),PSP总分(64.8±6.8),高于对照组的(38.2±8.7)(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社会功能.
作者: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过程中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检测20例淋巴瘤患者,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处理前7 d(d)、预处理0 d(d0)、预处理+7 d(d7)、预处理+ 14 d(d14)、预处理+21 d(d21)、预处理+28 d(d28)、预处理+35 d(d35)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i).结果 d7、d14的FIB分别为(5.79±2.35)g/L、(5.97±2.01) g/L,均高于d的 FIB (3.54±1.62) g/L(t=2.78、3.20,P<0.05);d0、d21、d28、d35的FIB较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处理前后PT、APTT、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并发血栓性疾病.结论 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临床医师需高度关注.
作者:江锦红;方炳木;曲志刚;徐叶惠;周晔敏;刘淑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原因引起的自发性气胸患者手术疗效.方法 连续收治的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中,收集COPD和弥漫性肺纤维化(PFD)的患者,并将其分到两组(COPD组和PFD组).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合并症和病死率.结果 COPD组有72例病例(进行了73次手术),PFD组有14例病例(接受14次手术).所有的手术治疗前都进行胸腔镜检查.COPD组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比PFD组更大.COPD组手术时间更长.PFD组有2例病例死于术后肺纤维化,1例死于败血症引起的脓胸.COPD组1例病例死于肺炎.PFD组术后病死率为21.4%,显著高于COPD组的1.4% (P =0.001).结论 COPD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而PFD组的术后病死率更高.PFD术后病死率更高原因主要是由于术后本身肺纤维化疾病引起的.
作者:项雄华;张康为;钱英明;沈韦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进路鼻内镜手术治疗小儿Killian息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57例小儿Killian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双进路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前壁打孔和上颌窦自然开口处)和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均随访2年,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14.3%,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P<0.05).结论 双进路鼻内镜手术治疗小儿Killian息肉能有效清除病变组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德;杜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MPP)的治疗效果、和对气道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取MPP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对症处理、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等,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MPP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WBC、ESR、CRP和MP-IgM阳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在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或湿哕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胸片炎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4.71%(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迅速消除了气道的炎症状态,缓解了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比较适用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
作者:郑敏亚;元君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小剂量番泻叶及单纯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清洁程度及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情况.方法 对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检查前肠道准备.聚乙二醇+番泻叶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盒(75 g)+番泻叶1.5~3 g,聚乙二醇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150 g)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聚乙二醇+番泻叶组237例,肠道清洁率90.7%,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18.0%.聚乙二醇组212例,肠道清洁率69.7%,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67.0%.二者肠道清洁率及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番泻叶进行肠道清洁优于单纯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两者合用后患者不适发生率减少,故推荐临床上行结肠镜检查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番泻叶进行肠道清洁.
作者:王剑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形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应用并分析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诊断为CIN的253例患者进行LEEP术治疗,观察治愈率、病变残留与复发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术前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在年龄、生育情况、HPV-DNA、TCT检查、病理检查以及椎切标本切缘等相关因素中筛选发生术后病变残留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LEEP术治疗CIN用时短、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愈率80.24%,病变残留及复发发生率11.46%以及8.30%;LEEP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78.26%;椎切切缘病变阳性为LEEP术后病变残留及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LEEP术是CIN治疗及诊断的理想方法;对椎切切缘病变阳性的患者应进行随访或再次治疗.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症状护理与疾病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急诊科患者(对照组)到急诊科后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初步诊治和护理,再转入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160例急诊科患者(观察组)到急诊科后按症状护理程序进行全面诊治和护理.比较两组第一护理时间、意外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护理时间(1.27±0.4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7 ±0.58)min(P <0.01),意外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8% (P <0.01),满意度93.12% (149/160)高于对照组的82.50%(132/160) (P <0.05).结论 相比疾病护理,症状护理能显著缩短第一护理时间,减少意外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惠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治疗Ⅰ组(单独阿司匹林治疗组)30例和治疗Ⅱ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30例.结果 治疗Ⅱ组室性期前收缩数、短阵室速数、PR间期、QRS波时限、QTc间期均优于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Ⅰ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作者:杨良宝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6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治疗组),62例口服苦参素胶囊0.6 g/d(对照组),观察48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血清HBA 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2%比7.8%;36.0%比8.7%;13.6%比3.1%;6.2%比0(χ2=56.32、23.18,均P<0.01).治疗48周时,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则分别为78.0%比9.6%;56.8%比28.7%;32.1%比11.7%;18.7%比6.3%(x2=76.78、21.72、20.61、21.32,均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明显优于苦参素对照组.
作者:王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血管造影(DS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疑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分别行颈动脉CDFI检查及DSA检查,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DFI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DSA,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FI与DS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DSA比较,CDFI对轻度颈动脉狭窄判断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62.5%,对中度颈动脉狭窄判断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2.50%、72.73%.结论 DSA检查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起确诊作用.CDFI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与DS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及中度颈动脉狭窄诊断敏感性较低,然而,CDFI无创伤,操作简单,易重复,不失为颈动脉狭窄高危人群的初步筛选与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戴继宏;才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HES) 200/0.5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中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围术前期AHH治疗的1~12岁ASA Ⅰ~Ⅱ级患儿64例,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HES 200/0.5)和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各32例.所有患儿人手术室后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待麻醉平衡后对治疗组输注HES 200/0.5,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液,两组均用乳酸林格液补充其余液体需要量.分别在行AHH前(T0)、AHH结束后30 min(T1)及AHH结束后60 min(T2)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AHH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HR、中心静脉压(CVP)、国际标准化比(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C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AHH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 Hct及Hb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HH治疗后心脏指数(CI)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均P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 200/0.5在AHH治疗过程中不会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朱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苦碟子注射液以菊科草本植物苦碟子(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的作用.主要用于瘀血闭阻的胸痹,临床观察,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能显著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改善心肌微循环[1-5].另外,苦碟子注射液对治疗脑血栓和血管神经性头痛也有很多的疗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不良反应.
作者:汪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