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社会功能的研究

张峰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阿立哌唑, 社会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的疗效、安全性与社会功能.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接受氯氮平治疗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在氯氮平基础上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继续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估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评估不良反应,观察8周.结果 研究组8周末PANSS总分(65.7±12.6),低于对照组的(86.3±12.2) (P <0.01),CGI评估优于对照组(P<0.01),PSP总分(64.8±6.8),高于对照组的(38.2±8.7)(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社会功能.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羟乙基淀粉200/0.5用于血液稀释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羟乙基淀粉(HES) 200/0.5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中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围术前期AHH治疗的1~12岁ASA Ⅰ~Ⅱ级患儿64例,将所有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HES 200/0.5)和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各32例.所有患儿人手术室后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待麻醉平衡后对治疗组输注HES 200/0.5,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液,两组均用乳酸林格液补充其余液体需要量.分别在行AHH前(T0)、AHH结束后30 min(T1)及AHH结束后60 min(T2)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AHH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HR、中心静脉压(CVP)、国际标准化比(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C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AHH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 Hct及Hb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HH治疗后心脏指数(CI)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均P <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S 200/0.5在AHH治疗过程中不会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朱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云南省昆明地区过敏性紫癜320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是以全身小血管改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部分病变血管中有微血栓形成,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本病在春天发病率高,且易反复发作.绝大多数预后良好,肾脏和胃肠道常常受累,尤其肾脏受累程度是决定本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我院320例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2005年至2010年间收治的320例患者中男200例,女120例,男:女比例为1.67∶1.小年龄为2岁,2~4岁共9例,占2.8%,4~7岁84例,占26.3%,>7岁227例,占70.9%.全部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有关诊断标准[1].其中初发269例,占84.1%;复发51例,占15.9%.

    作者:王剑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13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但是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赵玲;黄明;杨银山;谭骅;赵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 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普通护理组30例和特殊护理组30例.结果 特殊护理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切口感染率、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特殊护理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均P <0.05).结论 特殊护理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雪芬;刘晓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苦碟子注射液致冠心病患者不良反应26例分析

    苦碟子注射液以菊科草本植物苦碟子(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为原料提取精制而成的静脉注射液具有活血止痛,清热祛瘀的作用.主要用于瘀血闭阻的胸痹,临床观察,在心血管疾病方面,能显著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改善心肌微循环[1-5].另外,苦碟子注射液对治疗脑血栓和血管神经性头痛也有很多的疗效.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不良反应.

    作者:汪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治疗效果及其对气道炎症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MPP)的治疗效果、和对气道炎症的抗炎作用.方法 选取MPP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对症处理、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等,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MPP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WBC、ESR、CRP和MP-IgM阳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在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或湿哕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胸片炎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等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4.71%(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迅速消除了气道的炎症状态,缓解了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比较适用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

    作者:郑敏亚;元君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急诊抢救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某医院急诊抢救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 549例急诊抢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疾病谱的构成和年龄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抢救患者年龄以70~≤80岁居多,占30.3%.排在前五位的疾病类别依次为:外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70岁以上的患者中,有37.9%(17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车祸和工伤在外伤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心肌梗死的病例仅占循环系统抢救病例的14.4%.安定类镇静类药物和乙醇中毒约占所有中毒的90.0%.结论 某医院急诊抢救患者以老年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为主.同时,不应忽视危害年轻人健康的危险因素,注意交通安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陈维存;谢戍园;陈邦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鼓室成型术前后临床听力对比78例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鼓室成型术前后临床听力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鼓室成型术患者资料,共78例,手术后随访至少1年,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气骨差异情况,并分析应用不同材料对患者手术后的临床听力恢复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材料患者(听骨链完全者、自体骨移植者、PORP者、TORP者、羟基磷灰石全听骨赝复物者)手术后气骨导差情况明显优于手术前(P<0.05).结论 鼓室成型术治疗慢性中耳炎对于提高患者手术后听力效果明显,但应用不同材料的听骨假体对于患者术后听力恢复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小儿腹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全部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观察这两组患儿用药前后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效果,它可以提高机体的防御技能,恢复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治腹泻的目的.

    作者:程波;程宏;赵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7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片口服,疗效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肺功能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和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9%(x2=8.77,P<0.01).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的控制哮喘的发作.

    作者:张天翼;卢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个体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的危重症,该病病情较重,进展快,致残致死率较高[1].颅内血肿清除术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再出血是其较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择金华市第五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85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42例,年龄(56.5±3.4)岁.患者入选标准:(1)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颅脑CT显示出血部位为基底节或丘脑出血,出血量30 ~54mi;(2)所有患者均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血压180 ~ 160/140 ~ 110 mmHg.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个体化护理组)和观察组(普通护理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观察组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等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

    作者:施苏媚;楼香桂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比较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在89例乳腺肿块中的诊断结果,比较它们诊断各类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 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80.00%、70.00%、50.00%;特异性分别为94.94%、98.73%、97.47%.高频超声检查对于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性较高,为98.11%;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良性病变普遍不敏感,但特异性较高.结论 高频超声、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对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不高;乳腺血氧功能成像可以提高非哺乳期乳腺慢性炎症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一君;张渊;单君;施秀荣;贾瑱熙;江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口内切开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咀嚼效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组(钛板内固定组)和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后颌间牵引时间、咀嚼效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坚强内固定组治愈率为90.7%,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治愈率为73.8%,坚强内固定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张口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坚强内固定组患者术后平均张口度改善较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更为明显(P<0.01).坚强内固定组术后颌间牵引时间较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明显缩短(P<0.01).坚强内固定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咀嚼效能恢复明显优于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创口感染、创口裂开病例,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术后出现面部及牙齿麻木3例,颞下颌关节疼痛2例.坚强内固定组术后未发现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颌间结扎牵引固定组(P<0.05).结论 口内切口钛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骨折愈合快,术后张口度和咀嚼功能恢复效果好,固定牢靠,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小,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常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出血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87.53%,循证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86.98%,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次数方面比较,预见性护理组为5次,循证护理组为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止血时间上,预见性护理组为(32.27±5.09) min,止血快于循证护理组的(36.62 ±7.82) min(P<0.05);在并发症上,预见性护理组为2例,循证护理组为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是上消化出血的有效护理方式,有效结合效果更佳.

    作者:孙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6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治疗组),62例口服苦参素胶囊0.6 g/d(对照组),观察48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血清HBA 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2%比7.8%;36.0%比8.7%;13.6%比3.1%;6.2%比0(χ2=56.32、23.18,均P<0.01).治疗48周时,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则分别为78.0%比9.6%;56.8%比28.7%;32.1%比11.7%;18.7%比6.3%(x2=76.78、21.72、20.61、21.32,均P<0.01).结论 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均明显优于苦参素对照组.

    作者:王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将入选146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胶囊5 mg,每天3次,餐前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天2次,每次1片,口服,连用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味安消胶囊每天3次,每次3粒,口服.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分级评分比较,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及莫沙必利联合应用治疗FD的疗效明显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的疗效,且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尤其适用于经常规治疗无效的顽固性FD.

    作者:伍小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症状护理与疾病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症状护理与疾病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急诊科患者(对照组)到急诊科后按疾病护理常规进行初步诊治和护理,再转入专科病房进一步治疗;160例急诊科患者(观察组)到急诊科后按症状护理程序进行全面诊治和护理.比较两组第一护理时间、意外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第一护理时间(1.27±0.4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7 ±0.58)min(P <0.01),意外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8% (P <0.01),满意度93.12% (149/160)高于对照组的82.50%(132/160) (P <0.05).结论 相比疾病护理,症状护理能显著缩短第一护理时间,减少意外发生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惠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白线疝的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白线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白线疝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0例白线疝患者术前全部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腹白线均可见回声中断,中断距离0.2 ~5.3 cm,平均(1.36±0.60)cm,中断处浅层腹壁内均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团块,呈实性中等回声、中高回声或肠道混杂性回声,直径约0.6~15.0 cm,平均(5.35±0.63) cm.结论 高频超声可直接显示白线疝的疝孔位置、大小、疝内容物、形态及囊壁的有无,为临床分型及手术方法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是白线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姜淑英;刘咏芳;张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IL-8、IL-17和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1],以发热和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为特征,是小儿后天性心脏病常见的病因,该病主要累及中小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损害是该病的主要危害,部分患儿可在急性期或以后形成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多发性狭窄、梗阻、内膜增厚、动脉瘤及血栓、瘢痕形成,甚至发生猝死[2-3].有研究表明在KD患儿有明显的免疫紊乱发生,异常增高的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血管炎综合征发病,川崎病发病可能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异常免疫反应密切相关[4-5].本研究通过检测KD患儿血清IL-8、IL-8及TNF-α的浓度变化,旨在探讨它们在免疫炎性介质介导的KD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之间的关系.

    作者:戎奇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番泻叶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237例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小剂量番泻叶及单纯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肠道清洁程度及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情况.方法 对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检查前肠道准备.聚乙二醇+番泻叶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1盒(75 g)+番泻叶1.5~3 g,聚乙二醇组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盒(150 g)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聚乙二醇+番泻叶组237例,肠道清洁率90.7%,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18.0%.聚乙二醇组212例,肠道清洁率69.7%,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67.0%.二者肠道清洁率及患者口服药物后不适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番泻叶进行肠道清洁优于单纯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两者合用后患者不适发生率减少,故推荐临床上行结肠镜检查时,使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合用番泻叶进行肠道清洁.

    作者:王剑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