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芸萍;姚瑛
目的 评价蒙脱石散(思密达)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适应症患儿10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1例及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蒙脱石散保留灌肠,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大便成形时间、大便次数、腹泻天数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作者:吴幼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连山壮瑶族地区糖尿病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理和糖尿病防治对策.方法 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以当地20岁以上人口为调查对象,进行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民族)、遗传家族史、环境因素、体力劳动、个人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心理因素和测定血液生化等项目检查.结果 在31507名城乡居民中,发现糖尿病患者1127例,患病率为3.58%;空腹血糖损害患者652例,患病率为2.07%.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城镇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结论 糖尿病是与性别、年龄、肥胖、家族遗传史、体力活动情况、精神因素和饮食习惯等有关的疾病,而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减轻压力及实施医学干预对防治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广;唐耀仙;周兰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0年-2006年,采取手术治疗儿童臀肌挛缩症27例,男15例、女12例:年龄4~15岁,平均7.8岁;双侧发病24例,单侧发病3例.1例为先天性臀肌挛缩,26例有反复多次接受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史.
作者:夏松鹰;裴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异鼠李素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异鼠李素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IC50,细胞计数法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试验测定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异鼠李素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同剂量的异鼠李素处理后的细胞变圆、变小、脱落,排列稀疏,部分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结论 异鼠李素在体外能明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作者:李垚;王鹏祖;张慧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005年10月-2007年1月,对我院妇科门诊及部分单位体检的妇女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无子宫切除、无宫颈手术、无盆腔放疗史、无妊娠的妇女),共做TCT(膜式液基薄层制片技术)检测10 71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4岁;孕次0~8次,平均2次;产次0~7次.平均产次1次;以体检为目的、无临床症状者4 567例,占42.63%:有临床症状(包括白带增多、性交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者3 128例,占29.19%: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糜烂I~Ⅱ度者3 019例,占28.17%.
作者:韩彩娥;张学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城市贫困人群的医疗救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在分层整群抽样的基础上,对6个典型试点城市共1116名救助对象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影响医疗救助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自觉健康状况、两周患病情况、对医疗救助的知晓情况以及当地医疗救助政策是否方便其利用等.结论 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医疗救助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以提高贫困人群对医疗救助的利用,促进健康公平.
作者:卓凤娟;王汝芬;褚方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开展对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的研究,为我国儿童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法搜集当前国际上儿童用药方面资料和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分析了当前世界上儿童用药面临的问题,分析了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基本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制定和实施儿童基本药物目录方面的启示.
作者:程才;张新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由于肺癌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并不典型,许多肺癌病人确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影响肺癌早期诊断的因素多由于误诊,文献报道肺癌误诊为肺结核者多[1].尤其足肺癌呈浸润性生长时更易误诊.本文对2001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56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肺癌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侯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寻在目前条件下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新生几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HepB1-OT)的策略.方法 选择HepB1-OT较低的2个县的部分儿童家长和乡村医生进行现场培训,并持续开展宣传、培训等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所有新生儿和家中分娩儿童HepB1-OT分别由59.78%、37.26%提高到92.65%、89.29%.儿童家长和乡村医生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由57.70%、50.00%提高到97.47%、80.28%,住院分娩率由42.83%提高到58.82%.儿童家长和孕产妇对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范畴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家长携带儿童外出打工、因逃避计划生育而在外地接生等是导致农村贫困地区新生儿HepB1-OT低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儿童家长和孕产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是提高HepB1-OT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还要落实工作责任,才能确保乡村医生按时按要求接种乙肝疫苗;提高住院分娩率.是提高HepB1-OT的关键.
作者:漆可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开展劳务工患者双向转诊的实证研究,获取有关证据,为医疗保险和医院管理提供决策证据.方法 分析在深圳市公明医院及其社康中心(站)就诊的145025例劳务工及一般患者.结果 深圳市公明街道劳务工就诊人次占当地居民就诊人次比例为20.32%,劳务工患者转诊率为16.03%.远高于社区一般病人转诊率,其中,上转率为15.80%,下转率为0.24%.结论 劳务工医保下双向转诊开展较好,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出台的劳务工医保政策和医疗服务供方出台的相关规定以及高执行率.
作者:陈金喜;胡晓霞;周指明;何振彬;王贤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为新型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1],而西酞普兰在SSRI中选择性强,为了探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将两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研究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探讨社会、生物、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预防措施,提高15~49岁育龄妇女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现对435例育龄妇女死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相应干预措施.
作者: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为了解沂水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现状,探索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消毒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7年对全县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分析.
作者:王延辉;闫洪宝;郭美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发现和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1].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伞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简称项目)在我省实施以来,地区间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发展极不平衡,现就此进行分析,以利于把握今后工作的侧重点.
作者:黄智忠;陈求扬;戴志松;林勇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某高校2005年、2006年入学新生894名,其中男生503名、女生381名,年龄大22岁、小18岁,平均20.0±2.0岁.
作者:赵然;王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完善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提高行政监管效能,科学管理食品药品,保障群众饮食与用药安全.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发展性研究方法 、比较研究等方法 对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体制现状、有效实施科学监管的方法 与对策进行研究.结果 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不顺、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工作队伍建设滞后、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结论 用科学发展观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提升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整体素质和监管水平,不断开创食品药品监管的新局面.
作者:汪志红;覃正碧;卢嵘林;段绪慧;卢祖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约10%的胆囊结石病人并存胆总管结石[1],外科医师在行胆囊切除手术时,漏诊术前未发现的无症状的胆总管结石[2]并不鲜见.这类病人往往需要以后再次开腹手术、接受经十二脂肠镜乳头肌切开或乳头肌球囊扩张(EST、EBD)[3]手术,造成治疗上的烦琐和其它一系列问题.本文回顾分析了胆囊切除术中发现和防止术前漏诊胆总管结石的实用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6城市贫困居民对医疗救助模式的评价,为医疗救助模式的建设和改进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中英城市社区卫生与贫困救助资助项目的1116名贫困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其对医疗救助模式的评价.结果 87.2%的贫困居民认为救助的申请、确认过程透明公正,70.1%的贫困居民认为医疗救助比较方便、公平,但医疗救助体系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结论 城市医疗救助模式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其改进和完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作者:刘成凤;王汝芬;张光成;刘洪庆;范翠萍;杨淑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试点城市开展1年多的医疗救助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地区间实施优劣水平.方法 选择能反映试点城市医疗救助实施效果差别的8项指标.采用秩和比法(RSR)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按照RSR值的大小结合秩和比分档准则,将6个试点城市分为优、良和差3个档次,以B市医疗救助实施效果好,A市其次,均属于优等;F市、E市属于良好档次;D市和C市较差,属于差等.结论 RSR应用方便,综合评价结果 科学直观,便于不同个体在不同指标水平上的综合排序及分档.
作者:褚方亮;王汝芬;陈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可分为I型(HIV-1)和Ⅱ型(HIV-2),各型又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组和/或亚型[1].艾滋病绝大多数由HIV-1引起,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应用和推广,持久地抑制了病人体内的病毒复制,降低了死亡率和传染率.目前FDA批准用于HIV抗病毒治疗的药物可分为三类: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融合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又分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和逆转录酶抑制剂.
作者:王开利;陈淑红;周广恩;刘彦成;张婕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