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俞宏;陈浩祥;王晓琴
目的 探讨检测孕妇血清标志物AFP、free β-HCG对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畸形(NTD)为主先天缺陷的产前筛查效果.方法 利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对孕中期妇女进行上述两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经风险计算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在孕妇知情情况下,对每例孕妇追踪随防至胎儿出生.结果 在筛查的20 011例孕妇中检出各类高危孕妇652例,确诊胎儿染色体异常5例,神经管畸形16例,其他先天缺陷19例,异常妊娠39例.结论 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二联筛查在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同时,可查出一些其他染色体异常、NTD等先天缺陷和一些异常妊娠,是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及NTD的有效手段.
作者:童月芬;戴福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黄芪为主中药方剂用于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药物流产排出孕囊的120例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孕囊排出后加服黄芪为主中药方剂3~5剂,对照组加服益母草冲剂15 g,每日3剂,服3天.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总有效率高达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5.65±3.52 d,显著短于对照组12.56±16.40 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阴道出血量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黄芪为主中药方剂能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降低清宫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定英;何律中;卓有珍;彭文湃;姜碧卿;何贝珍;张云珍;吴洁;熊桂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于规范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浩;师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主要采取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3个不同阶段回顾并客观评估了政府保障农民健康的职能实践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增强新形势下政府在农民健康领域应扮演的角色意识.
作者:张宜民;胡勇;马健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的战略目标,我省自2003年6月先后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建设(公共卫生两个体系项目建设)工作.
作者:刘素刚;段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输卵管声学诊疗造影用于临床以来,深受临床广大医生及不孕患者的欢迎.这种方法不但能诊断输卵管是否通畅[1-2],而且在输卵管不通畅的情况下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有些患者在造影后发生了宫外孕,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刘丽;赵红梅;宋丽英;杨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是初级卫生保健顺利实施的基础,政府职能的发挥关系到初级卫生保健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从廓清概念入手,继而分析了初级卫生保健中政府职能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作者:曹小勇;陈俊国;杨曼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为降低哈尔滨市道里区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1996-2005年哈尔滨市道里区早期新生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期间活产数37 034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2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6.13‰;死亡的前4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及肺炎.结论 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重点做好高危孕妇的筛查及监护,加强产、儿科协作及围产期、新生儿期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新生儿运转系统,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根本措施.
作者:刘激来;白小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通过对116例女大学生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RTI)的诊治,分析其生殖道感染的患病情况及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探讨在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保障体系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寻求促进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服务措施.
作者:李彩虹;刘玉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发现大年龄组发病及成人发病有增多趋势.现就铁西区1986-2005年间麻疹疫情发病情况作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Ⅰ类及Ⅱ类错颌畸形的矫治过程中,经常要遇到纠正深覆颌的问题.其目的是要改正下颌过大司氏曲线(spee's曲线)和上颌的反补偿曲线,终达到上下颌牙列的spee's曲线和补偿曲线正常及前牙覆颌覆盖关系正常[1].
作者:辛思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我国社会逐步老龄化,更年期女性所占的比率也逐渐增加,更年期综合征是影响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更年期综合征以药物治疗为首选,往往忽略了认知行为等心理方面的治疗,常用的激素替代治疗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作者:邱迎春;赵彩霞;赵清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婴儿抚触通过对婴幼儿皮肤感官温和的刺激,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育.抚触训练作为一种对婴幼儿健康有益的自然医疗技术,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开展与应用,在我国则刚刚起步.为探讨抚触对正常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作者:高天霁;孙正纤;王莉莉;郝晓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产妇喂哺方式的现状.方法 分析819例产妇的喂哺方式资料.结果 819例产妇中,纯母乳喂养140例,占17.0%,混合喂养459例,占56.0%,奶粉喂养220例,占26.9%,且本地与外地居民纯母乳喂养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社区需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确保4~6个月的婴儿纯母乳喂养
作者:陶水英;张锦珍;陈丽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旨在探索十堰市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方法,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频数分布、率、构成比等描述性方法分析十堰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各要素的评价,整体评价采用秩和比RSR法.结果 反应性的8个要素中,社会支持和及时性做得好;患者尊严方面,对其人格的维护做得很好,但是,在对隐私部位保护上,还有待加强;做得差的是治疗自主性的提供治疗信息服务方面、选择性的患者对医生的选择方面、交流性的与患者讨论用药和治疗方式方面及保密性的对患者病情的保密方面.结论 十堰市社区卫生服务暨全科医学职业教育和培训任重道远,亟待加强.
作者:刘冰;高向华;王芳;贾利高;严彬;卢祖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确保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不仅对于建立真正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具有打基础的作用,也是及时预防和控制常见病、多发病及治疗成本较高的慢性病的有力措施.笔者试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对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一番思考.
作者:徐岳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绝经后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生殖系统出现慢性进行性退变,筋膜肌肉支持力减少,因此子宫脱垂是老年妇女常见疾病.老年妇女各器官生理功能衰退,常合并各种内科疾病,给手术带来一定风险.如何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确保老年妇女安全度过手术期,仍需进一步探讨.近年来,我院采取小剂量雌激素配合手术治疗老年妇女Ⅲ度子宫脱垂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巧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输卵管阻塞患者常无明显不适,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不育,据统计在原发不孕患者中有21.74%[1]的妇女具有输卵管阻塞,而在继发不孕者当中的比例更高.
作者:计灿华;陈盛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以村为单位开展农村肺结核病线索调查,探讨病人发现效果.方法 以村为单位查找结核病报表病人登记多的村,对全村人口开展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选择2个无病人登记的村作对照调查.对15岁以上人群进行问诊、透视,15岁以下人群做PPD试验,可疑者进行X光拍片和查痰.结果 有疫情的村可新发50%的肺结核病人,15岁以下PPD试验阳性率高于对照村.结论 开展农村结核病线索调查可提高农村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
作者:于小红;宋希勇;李吉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泌尿系统感染是肾病综合征(NS)患儿的常见合并症,可导致NS患儿反复发作、尿蛋白长期不消失,因此,了解小儿NS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以便及时给予诊断及治疗,减少NS的复发.
作者:张颖;张月娟;万云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