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72-4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雷振宇

关键词:胃癌, CEA, CA125, CA72-4, Wnt/β-catenin,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72-4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并确诊的8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CEA、CA125、CA72-4表达水平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疾病进展(PD)、稳定(SD)、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的患者,CEA、CA-125、CA724、wnt、Tcf-4、β-cateni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28.60、35.50、32.40、33.80、39.50、36.50,P均<0.05),且PD患者明显高于SD、PR、CR患者;死亡、转移、复发、稳定的患者,CEA、CA-125、CA724、wnt、Tcf-4、β-catenin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28.60、35.50、32.40、33.80、39.50、36.50,P 均<0.05);且死亡患者明显高于转移、复发、稳定的患者.wnt(P=0.030)、Tcf-4(P=0.03)、β-catenin(P=0.02)、CA72-4水平(P=0.04)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72-4、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密切相关.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在胃癌TNM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 胃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准确的治疗前TNM分期对于胃癌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多排螺旋CT(MDCT)在胃癌治疗前TNM分期中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我们就胃癌治疗前TNM分期现状、MDCT在胃癌治疗前TNM分期诊断中的技术及应用现状、新技术展望方面做出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前准确分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庄新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腺苷脱氨酶与急、慢性肝炎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在急、慢性肝炎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Pubmed,从已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中筛选有关血清ADA与急、慢性肝炎间关系的文献,检索时间均自建库始至2016年12月1日止.纳入的文献经质量评价,采用Rewman5.2软件进行血清ADA水平与急、慢性肝炎间关系的Meta分析.结果 入选28篇文献包括急性肝炎患者1688例,慢性肝炎患者1843例;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肝炎患者血清ADA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慢性肝炎患者[MD=4.13,95%CI(0.43,7.84),P=0.03和OR=1.94,95%CI(1.19,3.14),P=0.007].漏斗图显示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并可能会影响Meta分析的结论(P=0.001).结论 异质性主要来自于临床异质性及统计学异质性;血清ADA水平检测对急、慢性肝炎诊疗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乔雪峰;黄志平;张云鹤;张宁;高红军;岳志刚;许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接受乳腺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198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情况,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108例乳腺腺瘤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比较HER2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方法对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为93例,阴性表达为105例,阳性率为47.0%(93/198);乳腺腺瘤组阳性率为0(0/108),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HER2阳性组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0.8%、82.9%,HER2阴性组分别为94.6%、9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45).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ER2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1.59、1.51、5.45、1.72,95%CI分别为1.00~2.50、1.10~17.03、2.00~5.39、1.10~1.68,P均<0.05).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HER2阳性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RR值分别为1.70、1.630、4.29、2.08,95%CI分别为1.02~2.80、1.12~15.87、2.40~7.59、1.28~3.42,P均<0.05).结论 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是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海峰;张海林;张浩;孙永欣;赵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尿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损害早期发现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α1微球蛋白(α1-M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对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肾损害早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8例PH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3组,即Ⅰ组:正常蛋白尿,47例.Ⅱ组:微量蛋白尿,43例.Ⅲ组:大量蛋白尿,38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α1-MG和mAlb,采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Crea)和血清尿素(Urea).对其联合检测结果进行肾损害早期诊断效率的比较分析.结果 PH患者各组检测Cys-C[(0.98±0.13)、(1.62 ±0.55)、(3.17 ± 1.04)mg/L]、α1-MG[(29.32 ± 6.46)、(38.58 ± 11.79)、(61.42 ± 22.71)mg/L]、mAlb [(26.35± 6.53)、(54.24 ± 12.78)、(373.6 ± 98.40)mg/24 h]、Crea[(5.06 ± 0.67)、(89.64 ± 28.84)、(164.16±58.77)μmol/L]、Urea[(5.06±0.67)、(7.87±2.95)、(15.10±7.41)mmol/L]结果及对照组[(0.69±0.08)mg/L,(17.15±4.30)mg/L,(19.55±4.28)mg/24 h),(68.39±20.11)μmol/L,(5.05 ±0.78)mmol/L]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4.74、93.01、553.27、61.38、65.24,P值均为0.000);PH患者各组检测Cys-C、α1-MG和mAlb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Ⅱ组检测Cys-C、α1-MG和mAlb结果高于Ⅰ组,但低于Ⅲ组(P均<0.01).Ⅰ组和Ⅱ组Crea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均>0.05),但低于Ⅲ组(P<0.05).Ⅰ组Urea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Ⅱ组和Ⅲ组(P均<0.05).Cys-C与Crea、Ure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5、0.310,P值分别为0.006、0.025),;α1-MG与Crea、Ure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0.228,P值分别为0.028、0.043);mAlb与Crea、Urea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2、0.302,P值分别为0.006、0.033).三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55.3%)低于三项单项指标检测(74.5%,68.1%,80.9%)和两指标联检(70.2%,63.8%,78.7%);敏感性(90.7%)均明显高于三项单项指标检测(65.1%,58.1%,67.4%)和两指标联检(79.1%,74.4%,69.8%).结论 Cys-C、α1-MG和mAlb可作为PH肾损害过程中辅助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PH早期肾损害辅助诊断的效能,可用于PH患者肾损害的早期发现、病情监测.

    作者:李志恒;徐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同期放疗联合不同含铂方案化疗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观察奈达铂(Nedaplatin,NDP)、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及顺铂(Cisplatin, DDP)联合放化疗分别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7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中33例经NDP+5-Fu(5-氟尿嘧啶,5-Fu) (NDP组)治疗,32例经L-OHP+5-Fu(L-OHP组)治疗,32例经DDP+5-Fu(DDP组)治疗,3组均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案.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NDP组的有效率为78.8%,略高于L-OHP组的75.0%,而DDP组的有效率为62.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P=0.031).3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无Ⅳ度不良反应出现.NDP 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9.78 ±3.22)%低于L-OHP组(50.89±3.47)%,L-OHP组低于DDP 组(53.26±4.19)%.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99).结论 NDP与L-OHP对头颈部鳞癌患都具有较好的疗效,NDP略优于L-OHP.

    作者:宁春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

    目的 探究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选择FOLFOX6作为初治化疗方案,以14d为一个周期,治疗时间为4个周期.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对所有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测定,根据CTCAE 4.0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组(无减少组,17例),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组(轻度减少组,44例)和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组(重度减少组,35例).根据RECIST1.1标准对3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分别计算3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同时就3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进行比较.结果 无减少组、轻度减少组以及重度减少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2314,P=0.0000),且客观缓解率分别为17.65%、56.82%和25.71%(χ2=11.7694,P=0.0028),而3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7.06%、84.09%和54.29%(χ2=11.3668,P=0.0034),轻度减少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无减少组和重度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无减少组、轻度减少组以及重度减少组PFS以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56、11.11,P均<0.05),轻度减少组患者的PFS以及OS均明显大于无减少组和重度减少组(P均<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因化疗导致的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

    作者:顾园;龚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72-4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72-4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并确诊的8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中CEA、CA125、CA72-4表达水平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化疗效果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疾病进展(PD)、稳定(SD)、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的患者,CEA、CA-125、CA724、wnt、Tcf-4、β-cateni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28.60、35.50、32.40、33.80、39.50、36.50,P均<0.05),且PD患者明显高于SD、PR、CR患者;死亡、转移、复发、稳定的患者,CEA、CA-125、CA724、wnt、Tcf-4、β-catenin 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28.60、35.50、32.40、33.80、39.50、36.50,P 均<0.05);且死亡患者明显高于转移、复发、稳定的患者.wnt(P=0.030)、Tcf-4(P=0.03)、β-catenin(P=0.02)、CA72-4水平(P=0.04)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CA72-4、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密切相关.

    作者:雷振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患者男性,58岁.主因言语不清1个月,嘴角歪斜4d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神清,眼部检查正常(眼底镜裂隙灯检查),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左侧鼻唇沟浅.脑脊液常规、生化、肿瘤细胞学检查正常,胸腹部CT检查无异常,外周血及HIV检查阴性.既往糖尿病病史十余年,否认家族遗传病及免疫缺陷病.头部MRI:右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可见1.8 cm×1.6 cm×2.14 cm异常信号,Gd-DTPA呈片状不均匀强化(图a),头部MRS:右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Cho峰明显升高,NAA峰降低,部分感兴趣区可见乳酸峰,Cho+Cr/NAA<3(图b),全脊髓MRI检查无异常.神经导航下活检考虑为颅内恶性肿瘤,给予替莫唑胺(TMZ)(528方案)3个疗程,复查MRI显示右侧基底节及放射冠病灶基本消失(图c),行PET/CT显示:右侧基底节及左颞部高代谢结节(图d),患者继续口服TMZ6疗程后复查头部MRI显示左颞叶病灶消失(图e),患者状态良好出院.

    作者:李继;陈凡;秦晓伟;陈大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癫痫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目的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癫痫可伴有很多共患病,其中认知障碍是其中常见且危害大的之一.已有很多研究发现癫痫与认知障碍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癫痫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且与多种因素相关.为了更好治疗癫痫及其共患的认知障碍,现对癫痫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海庆;孙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胆道支架植入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植入胆道支架与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PTCD)在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MOJ)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MOJ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CP组和PTCD组,各44例,ERCP组经ERCP途径植入胆道支架,PTCD组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RCP组成功率为93.18%(41/44),PTCD组成功率为90.91%(40/4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ERCP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38/41),PTCD组总有效率为90.00%(36/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低位梗阻有效率明显高于PTCD组(100.00%与75.00%),PTCD组高位梗阻有效率明显高于ERCP组(96.43%与8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503、2.771;P均<0.05);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方面,ERCP组低位梗阻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优于高位梗阻患者,PTCD组高位梗阻患者肝功能指标均优于低位梗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RC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PTC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ERCP途径与PTCD途径植入胆道支架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相比而言,低位梗阻ERCP途径更佳,高位梗阻PTCD途径更佳,临床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不同梗阻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途径,以期取得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正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α受体及M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治疗留置双J管致下尿路症状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留置双J管所致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术后留置双J管12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未给予任何药物干预,30例)、治疗A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30例)、治疗B组(口服索利那新5.0 mg,30例)、联合组(联合坦索罗辛0.2 mg+索利那新5.0 mg,30例),后3组服药均为1次/d.记录术前、术后1、4周各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命质量评分(QOL)和可视疼痛量表评分(VAPS)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联合组术后4周IPSS总评分[(8.21±2.36)分]、对照组[(13.68±3.65)分]、治疗A组[(12.59±3.76)分]、治疗B组[(12.39±4.5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7.905,P<0.05),且术后4周联合组 IPSS 总评分均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 均<0.05);联合组术后4周 QOL 评分[(1.52 ± 0.99)分]、对照组[(2.86 ± 1.14)分]、治疗 A 组[(2.69 ±1.21)分]、治疗B组[(2.74±1.4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3.725,P<0.05),且术后4周联合组QOL评分均较其他3组显著降低(P均<0.05).各组间V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泌尿系手术后留置双J管所致LUTS患者联合给予α受体阻滞剂与M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

    作者:姜涛;王永辉;高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手术中的探讨

    目的 研究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至2015年间初治的305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中央区(喉返神经前方Ⅵa区、喉返神经后方Ⅵb区)转移率及临床病例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5例 cN0期PTMC 患者行甲状腺全切加双侧中央区清扫或右侧腺叶切除加同侧中央区清扫,肿瘤中位直径为6.75 mm.中央区总转移率为35%,右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1.1%.患者男女性别、年龄<45岁、肿瘤直径≥0.8 cm、双侧多发病灶、有被膜侵犯,Ⅵa转移淋巴结≥3,均为PTMCⅥb区转移的相关风险因素(χ2值分别为6.913、4.241、4.517、5.185、12.400、34.745, P均<0.05).结论 由于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高以及术前对中央区转移评估存在不足,故对于肿瘤≥0.8 cm、多发病灶、存在被膜侵犯及右中央区浅层淋巴结转移个数≥3的尤其是男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行中央区淋巴清扫时应包括喉返神经后方区域.

    作者:万福强;安玉胜;任忠峰;彭丽;秦中平;白凤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微创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微创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腔镜组.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并发症情况和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和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98.64 ± 43.89)min 与(152.01 ± 42.11)min],切口大小[(5.79 ± 1.54)cm 与(15.96±1.55)cm]、失血量[(75.20±11.36)ml与(129.21±12.03)ml]及住院时间[(8.12±1.58)d与(12.33±1.85)d]均少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4.849、29.428、20.645、10.944;P均<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治疗3 d后CD3+[(51.90±3.66)%与(62.01 ±3.02)%、CD4+[(30.25± 3.98)%与(41.13 ± 4.79)%]、CD8+[(23.01 ± 4.02)%与(28.20 ± 4.15)%]及CD4+/CD8+[(0.93±0.21)%与(1.19±0.20)%]水平均低于腔镜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13.475、11.049、5.681、5.670;P均<0.05).腔镜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开腹组患者治疗3d后VIP高于治疗前和腔镜组治疗后,MTL和SS低于治疗前和腔镜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1.707、2.713、4.409、1.756、2.488、3.969;P均<0.05).腔镜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腔镜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0.00%,开腹组为27.50%,腔镜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开腹组(χ2=4.021;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特点,同时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胃肠激素影响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李合;陈兴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我院临床初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34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术前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 本组344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42例,其中单纯子宫内膜息肉136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子宫内膜癌6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60例,误诊38例(11.05%,38/344),漏诊20例(5.81%,20/344),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敏感性为85.92%(122/142),特异性为81.19%(164/202),准确性为73.14%(286/344),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5).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价值在于观察有无子宫息肉样病变,对病变的良恶性鉴别仍需行宫腔镜检查.

    作者:刘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