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红;王晓丽;娄秀辉
目的 探讨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可行措施.方法 将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小儿按计划采用一对一智能发育评估及训练指导,并采用个体化早教方案、亲子活动、健康教育等综合方法进行早期教育.1岁时对2组小儿进行智力测试和体格发育测量评价.结果 监测组小儿的体重以及大动作、语言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开展早期教育是必要的和可行的,但模式值得探讨,应把早期教育纳入到儿童保健常规工作中.
作者:彭晓珊;张淑琨;王英翔;林媚;陆珊珊;郑淑卿;宋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交通事故增多,使得颈椎损伤多样化,颈椎不稳常伴有颈髓或颈神经根损伤.我院近年来共收治了1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钛钢板内固定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农村产权制度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目前还存在很多影响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必须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完善和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作者:程艳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义乌市北苑中心卫生院又名义乌市高血压防治中心和义乌市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2001年以原市属城西医院为主体合并前洪、柳青2家卫生院组建而成的一家以高血压防治、心血管专科、妇产科、外科、骨伤科、健康体检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街道中心卫生院.总院(中心)位于义乌市西城路,下设幸福、建设、迎宾、复兴、前洪、柳青及星火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胜利、石桥头2个门诊部及北苑计生服务站,现有医务人员153名.
作者:滕世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是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体现,进一步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综合执法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许艳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从5个方面(卫生人力、财政补助、固定资产、经济运营、医疗服务利用)对湖北省县级医疗机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县级医院应立足县城,面向乡村,以发展农村医疗服务为己任,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县级医院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作者:吴敏;李安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山西省忻州农村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出现的情况及与围绝经期相关的健康需求,提出合理的围绝经期保健措施.方法 对256名40~60岁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由本文作者进行入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58.9%的妇女具有围绝经期症状;48.5%的妇女未采取任何措施;40.7%的妇女采取自我保健的方式;只有10.8%的妇女去医院就医.结论 大多数的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不强,保健工作者应加强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保健方案与措施.
作者:石红英;李爱平;李风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患者大约有5%~8%合并心源性休克,其死亡率达80%~100%.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冠脉介入同时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是近年来日益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治疗技术,同时也不断有临床试验证实在治疗中有显著的优势[1-3].本研究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泵功能衰竭患者接受IABP治疗与未行IABP治疗患者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和疗效.指导临床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刘彤梅;蒋春玲;杜馥曼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评估1.1患者方面评估患者病后的心理反应、对应激的承受能力、肢体功能、自我料理能力、有无失语、有无吞咽困难、对康复训练所持的态度和信心等.
作者:笪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米菲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序贯配伍终止早孕,流产后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孕妇蜕膜排出不全,致使流产后出血量多或出血期长,并有潜在不全流产引起大出血及盆腔感染的隐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总结药物流产后的处理及相关药物的运用,以达到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期,提高完全流产率,降低感染率的目的.本文将我院门诊2000-2004年停经38~49天,自愿药物流产的462例孕妇按术后常规用药或常规用药同时加中药配伍分成2组进行对照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广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3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且24小时后测血浆BNP浓度,1周后检查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3个月,观察血浆脑钠素浓度与心肌梗死的面积、左室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血浆BNP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且血浆BNP高的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P=0.02).结论 血浆脑钠素浓度反映了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心肌梗死面积越大、左室功能越差,脑钠素的水平越高,且脑钠素可作为心血管病的预测指标.
作者:陈维杰;杨永久;张俊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通过社区慢性咳嗽患者线索调查主动发现肺结核病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以江苏省扬中市为研究现场,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5个镇21个村的15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入户询问的方法筛查出有连续咳嗽3周以上病史的结核病可疑症状者,然后对他们进行痰涂片和X线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 33 549人中发现有慢性咳嗽史的可疑症状者170名,罹患率5.1‰(男性6.1‰,女性4.1‰).随年龄增加,罹患率相应增加,65岁以上人群的罹患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可疑症状者中152人参加了痰涂片检查,痰检率为89.4%,128人参加了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率为75.3%.新发现8倒肺结核患者,可疑症状者结核病检出率为5.2%(男性7.9%,女性1.6%).8例新发现肺结核病例中,X线检查阳性而痰涂片阴性的有4例,痰涂片阳性而X线检查阴性的1例,两种筛查方法均阳性的3例.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和本次咳嗽就诊史等主要特征对可疑症状者参加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的影响情况,未发现2组人群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 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可疑者筛查结合痰涂片和X线确诊的方法是目前农村主动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有效途径,但如何提高可疑症状者的就诊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纪宏;顾其华;张庆东;黄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洪灾突发事件中的作用.方法 采取现场施教与发动群众相结合,针对重点人群宣传食品卫生知识方法,在健康教育前后,对986人进行效果评价,对比2003年同期传染病发病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后人群掌握有关知识有显著性提高,与教育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传染病发病情况与去年同期无差别.结论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农村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维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遍及全身斑丘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在麻疹疫苗广泛使用前,呈世界性分布,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1965年我国麻疹发病率高达1 432.00/10万,湖州市1985年麻疹发病率达56.41/10万.湖州市从1984年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后,麻疹发病率急剧下降,一般维持在5.00/10万左右.而2005年1月至4月以来,湖州市麻疹发病急剧上升,共患病165例.为提高对麻疹的认识和减少误诊误治,同时进一步分析现今麻疹疫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有效控制麻疹疫情和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市165例麻疹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
作者:杨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网络报告系统在结核病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玉溪市结核病疫情报告和专报两套系统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病专报系统提高了病人的发现率;大疫情报告数高于专报登记数,而涂阳病人报告数却低于专报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加强大疫情与专报两套系统的衔接与整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可进一步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水平.
作者:周艳华;李六九;徐秀莹;余绍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邹城市在2004年10月-2005年4月份组织开展了艾滋病防治资源评估调查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雪涛;林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使用氟保护漆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疗效.方法 对幼儿园3~6岁儿童用氟保护漆涂擦牙面,半年后重复涂擦1次,1年后检查试验组和对照组乳牙患龋情况,并对试验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龋率、龋齿平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新增龋病发病率、新增乳牙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率2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氟保护漆对儿童乳牙龋病的预防是有效的.
作者:李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天长市居民损伤中毒死亡水平及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为制定损伤中毒死亡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本市2000-2004年居民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编码,录入微机,使用DeathReg软件生成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我市5年来居民损伤中毒总死亡人数为1 553人,男性死亡率为62.0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1.22/10万;死因顺位为机动车事故占首位(27.50%),第2位为自杀(22.41%),第3位为淹死(21.12%),我市损伤中毒死亡随时间推移呈增高趋势.结论 损伤中毒死亡已对本市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制定不同的预防措施.
作者:杭民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1血钙的代谢调节一般正常人体内大约有1 kg的钙物质,其中,约99%的钙存在于骨组织内,1%的钙存在于软组织和细胞内、外液中.每天大约有500 mg的钙在骨组织和细胞内、外液之间相互交换,用以维持骨的形成和细胞内、外液的动态平衡.钙的摄取主要来源于食物,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大约1g,其中,40%被小肠吸收.大肠每天分泌约300 mg的钙.食物中的钙90%随粪便排出体外,10%的钙即约100 mg/天被肠管吸收,用来维持血清平均2.5 mmol/L的钙浓度.体内的钙物质除以钙离子形式存在外,还可以以与白蛋白和球蛋白结合的形式以及与无机磷和枸椽酸钠物质结合的形式存在于体内.血清钙离子浓度受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的制约和影响.
作者:李贵;邸智勇;徐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 对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在2006年1月至2006年3月对古荡社区已建档并进行综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28人作为研究组,对到古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非本社区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16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高血压随访表调查.结果 研究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得平均值均低于门诊病人,研究组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病人,研究组高血压患者吸烟人数少于对照组病人,采用减肥、运动、低钠饮食人数的比例高于门诊病人,2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有利于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药物依从性的提高及高血压的控制.
作者:周莺;蔡巍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