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杏群;朱焕琼;罗细娥;潘桂英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为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及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随机对瑞安市1 59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健康相关行为、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和卫生保健需求4个方面.结果在被调查的老年人中有79.8%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吸烟、饮酒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11.3%的老年人过去1年中住过院,45.5%的老年人需要提供日间护理或社区护理.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需求应多开展提供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活动,加强社区保健服务,使老年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熟悉自身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去除不良习惯,以达到免除疾病、减少病痛、增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林玉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我省大、中型超市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迅速发展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超市食品卫生问题也愈来愈显突出.通过对全省72家大、中型超市的食品卫生状况和自身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食品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散装食品合格率低,合格率为20%;食品索证管理不严,索证合格率仅为8%.建议应完善超市的监督管理.
作者:张一青;肖剑峰;陈经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健康教育对做好结核病控制工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向广大民众宣传有关结核病的防病、治病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结核病病人的就诊率和治愈率,起到消灭传染源的作用.
作者:郭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榆阳区3个月~7岁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用不同干预措施防治缺铁性贫血,以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群体防治方法.结果铁剂治疗组、宣传教育膳食治疗组小儿贫血患病率明显降低.3年来,小儿贫血患病率由33.3%分别下降至17.6%、11.2%和14.0%.铁治疗组、铁预防组、膳食指导组干预前后IDA+IDE(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发病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而对照组3年前后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科学膳食指导是小儿长期防治IDA的经济有效、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汉昌;赵爱芳;王晓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宫外孕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急腹症,常因胚胎发育至一定程度受着床部位的条件限制,在妊娠早期发生流产或破裂而引起腹腔内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重者可危及生命[1],所以急诊室做好宫外孕的急救对于赢得手术时间、减少内出血至关重要.现将我科55例宫外孕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美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的一种多发病.多由肛腺感染而引发,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切开引流,待日后形成肛瘘后二期手术,不但病程长还增加了二次手术之苦,使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愈,有的肛瘘反复发作,管道也随之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1].
作者:赵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收集2002年4月-2004年4月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92例.排除标准:常年服用镇静药或有酒精依赖者;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急性期出现意识不清者;急性期出现死亡者.
作者:姚红;薛伟书;王建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静脉穿刺也是护理人员基本的一项护理操作.老年肿瘤患者由于疾病的慢性消耗及行放射治疗(放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常常需要从静脉补充营养,但由于老年血管条件差,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为尽量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笔者于2003年1月-2004年6月对150例老年肿瘤住院患者采用新静脉穿刺法,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巫秀燕;安运轩;杨艳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落实情况,我们对所属企业单位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下:(1)大部分单位无职业病防治组织或职业病防治专兼职人员;(2)无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总结;(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规范;(4)个人防护用品发放使用随意,无明确制度;(5)现场检查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运转情况和维修制度及执行情况无记录;(6)职业危害因素监督检测不能坚持经常,无评价制度;(7)无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8)无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9)职业危害告知书或职业病防治公告制度执行不好;(10)职业健康监护查体不落实,无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或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作者:许海涛;胡延江;赵善冬;周长江;王家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学校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要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
作者:吴芬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笔者于2004年7月对农2师30团的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干预前后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及口腔卫生行为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彩霞;拓建国;李瑛;赵群;詹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以便更好地保护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具有不同学历的200名实习护生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认识、乙肝疫苗接种、定期查乙肝抗体及针刺伤等情况的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对经血液传播疾病及其危害性的认识程度明显高于大专和中专实习护生,但三者在总体上认识程度和防护意识都不高.结论帮助实习护生认识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马丽杰;陈长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全省、全市性大规模会议、展出及重大活动不断增加,各宾馆、招待所、酒店等饮食服务行业要承担大量的接待大型聚餐的任务,如何保证大型聚餐活动期间食品卫生安全,是摆在饮食行业和食品卫生监督人员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作者:林春花;李晓巍;祁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空气质量的现状,探索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4个区空调公共汽车150辆,共300个样本,应用国际先进的手持技术、细菌培养技术对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进行随机检测,应用统计软件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空调公共汽车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压强、菌落总数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CO2浓度超标.CO2浓度、菌落总数均与乘车人数呈正相关直线关系;冬、春季比夏、秋季高;从晴天、阴天到雨天,车内空气质量逐渐改善.结论空调公共汽车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菌落总数,这两方面主要与乘客人数密切相关,还与乘客的密集度过大、车厢设计过于密闭等因素有关.
作者:符懋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妇女保健工作在社区健康服务站实施的效果,为制定妇女保健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政府[1996]10号<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宝安区(镇)于1996年建站试点并成功铺开,1997年制定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同年区妇幼保健院提出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站妇女保健工作要求和内容,规范社区健康服务站妇女保健工作职责及任务,明确工作目标,经过7年运作,取得良好的效果.结果2003年与1996年妇女保健工作指标比较,2003年早孕建卡率为76.27%,产前检查率为99.0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71.25%,家庭产后访视率为95.00%,42天母乳喂养率为96.36%,分别比1996年上升10.66%、2.40%、12.83%、92.00%和9.5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6.24%,分别比1996年下降100.00%及42.91%.结论这种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模式,服务到位,群众真正受益,妇女保健工作真正得到落实.
作者:曾红友;温瑞英;黄跃华;邱洁;郭华;方虹;韩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000-2004年围产儿出生素质现状,寻求提升出生人口素质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对医院连续性监测的方法,监测内容为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儿,按孕妇居住时间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2组人群,列表分析及x2检验.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11.53‰下降到2004年的7.3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2.22‰,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10.22‰,P<0.01,2组人群差异非常显著;出生缺陷从2000年的9.23‰上升到2004年的16.81‰,常住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66‰,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63‰,P<0.05,2组人群差异显著;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从2000年的70.35‰下降到2004年的22.66‰,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2.19‰,流动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5.34‰,P>0.05,2组人群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尽早开始围产期保健,为流动人口创造卫生保健条件.
作者:杨育明;李苑;刘纯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建立科学的费用支付方式,既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又是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就各种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推进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制度改革的建议.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根据中医分型进行辨证论治,用中药汤剂治疗各类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根据阴、阳、气、血的亏虚,痰浊、血淤的形成,标本兼治,取得较好疗效.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0.9%,Holter改善总有效率为66.5%.同时根据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的研究结果,在辨证治疗的同时亦辨病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杜健;王韶兵;项聿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肝病毒感染惟一有效措施,多年来为预防青少年感染乙肝病毒,对中小学生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2000年以来,我国以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替代了血源性乙肝疫苗,为探讨中小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配合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我们连续3年对中小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昭云;安源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