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源性疾病--健康教育的焦点

李(垚)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健康教育, 公共卫生, 免疫功能低下, 致病因子, 预防对策, 卫生问题, 经济负担, 部分疾病, 中毒性, 婴幼儿, 无国界, 人体内, 类生命, 感染性, 摄食, 区域, 老人, 国家, 当局
摘要: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它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患有食源性疾病或死于食源性疾病,这类疾病危及人类生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尤其是婴幼儿、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各国公共卫生当局常常低估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性及其造成的后果,仅在近几年才逐步提高认识,但仍然缺乏预防对策,尤其是经济负担重的那些国家.我们应该认识到疾病无国界,无论处在什么区域或者什么发展阶段,大部分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会出现.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灌云县基层卫生改革初探

    灌云县为了巩固发展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对现行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

    作者:孙东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上海浦东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上海浦东新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之后的效果.方法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97名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关节炎、中风、哮喘、糖尿病、C0PD等疾病自愿参加该项目的慢性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协方差的秩检验,比较了在基线及项目实施6个月之后两次问卷调查的140名干预组病人和129名对照组病人在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一种自我管理行为方面明显提高:6个月内认知性症状管理方法实践评分,干预组平均多增加了0.11分;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6个月的增加值,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08分和1.07分;干预组在健康状况的8个方面(整体健康自评、健康担忧、疲劳、气短、疼痛、疾病对病人生活影响、情绪低落及社会活动/角色受限),明显好于对照组(P值均<0.05);干预组6个月内住院次数平均比对照组减少了0.14次(P=0.01);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平均下降了0.87天(P<0.01).结论上海浦东新区慢性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之后可改善参加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部分健康状况、减少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

    作者:杨惠勤;毛建国;奚冬梅;付东波;傅华;丁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生基本素质分析

    通过对江西省72所乡镇卫生院666名医生的调查,分析了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等基本素质,比较了不同卫生院医生素质的差别,提出了增强乡镇卫生院医生素质的政策建议.

    作者:王光荣;江明;童晓航;王元正;李道洲;韩忠武;龚幼龙;梅人朗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食源性疾病--健康教育的焦点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它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世界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患有食源性疾病或死于食源性疾病,这类疾病危及人类生命,给人类带来巨大痛苦,尤其是婴幼儿、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各国公共卫生当局常常低估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性及其造成的后果,仅在近几年才逐步提高认识,但仍然缺乏预防对策,尤其是经济负担重的那些国家.我们应该认识到疾病无国界,无论处在什么区域或者什么发展阶段,大部分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会出现.

    作者:李(垚)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胺碘酮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

    心房颤动是成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主张尽早、尽可能复律.目前大多数非紧急情况下药物复律仍作首选,本文对胺碘酮与山莨菪碱合用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作者:吕军;周群;王冬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农村卫生机构改革的思考

    农村卫生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与建设,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改革与发展的成效,直接关系着农村卫生改革的成败.2001年5月国家五部委颁发的《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给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正是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与发展的佳时期.本文结合当地农村实际,对农村卫生机构改革作一些探索与思考.

    作者:穆念河;张敏杰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195例巨大胎儿临床分析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通过对195例巨大胎儿(简称巨大儿)的临床分析,寻找准确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近5年出生的195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与随机选择同期出生的194例正常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巨大儿母亲身高、孕期体重、分娩孕周、孕产次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结论巨大儿是生长发育全面成熟且有生机活力的,产妇体重、身高、分娩孕周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检查对估计胎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作者:周丽萍;刘玉兰;李宝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现代化工业市镇社区卫生发展模式研究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企业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方法以医院为依托,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医疗专业人才和资源,弹性化管理,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结果投入少、效果好,为企业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节省卫生资源.结论以医院为依托,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医疗专业人才和资源,弹性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当前企业卫生服务值得推广的模式.

    作者:郑宝瑜;温晖;李运文;谭建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企业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调查研究

    为了解目前企业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四川省27家企业医院.结果表明企业医院目前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情况普遍欠佳,存在服务人员总体素质差、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分析结果为企业医院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丹萍;李宁秀;刘朝杰;汪凯;安燕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含量变化的研究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体内纤溶系统的关键成分.对维持体内纤溶及凝血两个系统的平衡,防止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血清t-PA被肝脏摄取清除,某些肿瘤组织如肝癌、乳腺癌等能大量合成t-PA,因此,肝功严重损害或肝癌时血清t-PA含量可显著增高.为探讨肝硬化及肝癌与血清t-PA的关系,我们检测了30例肝硬化及15例原发型肝癌患者血清t-PA含量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华;张金花;李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HIV感染者的心理状况分析以及控制和预防HIV感染的健康教育对策

    对HIV感染者的现状做了简明的阐述.就HIV感染者的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提高HIV感染者的个人素质和生活质量,大限度的控制HIV的扩散和蔓延,减少HIV感染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危害的目的.

    作者:王依娜;管恩锋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红河州四民族老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高血压病的控制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过程.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通过一定的群体预防和个体治疗来实现.为此,红河州老年人综合调查组对个旧市的汉族、彝族,金平县和河口县的瑶族、苗族进行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超;李长伟;冯力青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现状调查

    为了解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现状,我们对江苏省东台市所辖28所乡镇卫生院按照预先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显示:28.57%的有设施,3.57%的做到每两周处理1次污水,10.71%的记录正规齐全,无一所进行处理后效果检测;处理前污水监测均超标,处理后污水监测合格率为71.43%.对污水处理现状及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应从加强基金投入并减少处理费用、加强医政管理、保证按时正规运转处理、加强培训与监测等方面来使污水达标排放.

    作者:严国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改善蔬菜加工区居民碘盐营养效果评价

    由于非碘盐价格低于碘盐,我市沿海蔬菜加工区居民腌制蔬菜使用非碘盐,当地居民为图方便,食用盐也使用非碘盐,造成蔬菜加工区居民存在隐匿性碘盐缺乏和潜在性智力损害.为保证沿海蔬菜加工这类特殊地区人群不受碘缺乏危害的影响,实施有效的干预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选用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干预策略,现将干预效果评价如下:

    作者:梅允淼;鲁斌江;项张华;史宏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竹山县麻疹流行特征及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掌握麻疹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因素,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42年的麻疹疫情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麻疹疫苗的使用和计划免疫的实施,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90年代后维持在较低水平;四季均有发病,以2~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为5~14岁人群;以局部地区暴发为主要流行形式,暴发疫情影响全县整体发病水平;麻苗常规免疫不扎实,局部地区存在免疫空白等是现阶段麻疹流行的根本原因.结论抓好常规免疫,加强疫情监测,控制暴发是现阶段防治麻疹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长喜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论社区卫生服务与医疗保障的关系

    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社区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它以家庭为单位,以一定的社区人群为工作范围,以社区健康为工作目标,主要着眼于群体.同时又兼顾其个体和家庭,它的服务内容不仅局限于社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某一方面,而且是以预防为主,集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以及健康促进一体化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保护城市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作者:叶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哈尔滨市7~9岁部分儿童微量元素补充情况调查

    微量元素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儿童体内锌、铁、钙元素的缺乏可引起各种疾病,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人们对体内微量元素重要性的认识,各种补锌、补钙、补铁的食品应运而生.为了解儿童体内锌、铁、钙元素含量水平,我们对哈尔滨市1所小学7~9岁儿童的发锌进行了测定,以便掌握本地区儿童体内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调整补充某些微量元素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李岩;石琳;方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专学生营养评价与干预措施

    膳食与营养在生命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合理的膳食不仅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而且还关系到人类智力的开发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学生的膳食与营养更为重要.中专学生与普通中小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基本上是吃学校食堂,因此学校食堂的膳食状况、学生的经济条件和营养意识都可以制约学生的膳食营养.

    作者:段亚平;刘福青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韶钢社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韶钢社区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果社区15岁人群的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0.30‰;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17~68岁,初次发病年龄平均为32岁;患病率社会人口学分布特点小学学历和少识字或文盲者患病率较高,不同学历层次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无业者的患病率较高,不同职业分布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社会应激因素的增加,将造成精神疾病患病率的上升.因此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和家庭医学科的建立对社区精神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宝瑜;温晖;谭建萍;何粤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发展康复医学需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准入和日常质量监管

    1康复医学发展势在必行21世纪,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康复医学对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愈显突出.如对中老年人群的保健、残疾预防,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降低医药费用;对伤病残人员的功能恢复和生理、心理、职业以及社会活动参与方面的整体能力提高,改善生存质量均发挥了积极作用.现代康复医学已与预防、保健、临床治疗并列成为现代医学4大组成部分,并渗透、贯穿于整个预防、保健、临床治疗过程.

    作者:陈强;郑洁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