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溕;张军
1 年龄对于各种类型白血病和移植而言,病人年龄的增长是其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年长病人的主要危险在于移植相关死亡率,因此,对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来说,选择供者的异体移植所达到的临床结局与同胞供者没有很大的不同.相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的平均年龄为55~60岁,因此,给予异体移植病人因年龄大而不安全.
作者:丁新民;王舟;李云;赵英玲 刊期: 2001年第10期
(2001年8月27日)同志们:大家十分关注的《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已于今年6月,经朱镕基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08号令和第309号令公布.这对我国进一步依法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徐玉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生命和健康的需求是人类的第一需求.在我国占人口70.00%的农村,健康的保障来自于基本医疗保健需求的满足.不能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也就无法巩固通过改革开放逐渐实现的“小康”生活.1997年,我市曾对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占贫困户的96.50%,被称为“辛辛苦苦十几年,一病回到改革前”.同年,市政府制定下发的规范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通知》(泰政发[1997]284号)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并专门制定了《泰州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管理办法》(泰政发[1997]314号),还把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行政村覆盖率列入每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40项目标中,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至2000年,全市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维持在76%以上的水平,大大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威胁.
作者:唐锡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推进,全科医师在社会卫生服务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科医师在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中,首先要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如社区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需求,以便制订工作规划与实施计划,开展工作之后要总结经验,确定新的奋斗目标.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正确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结合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与技能,在社区人群中进行调查研究.通俗地说,就是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赖秀江;毛淡映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战略目标,1986年我国政府对这一目标表示了承诺.1988年10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了《贵州省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省人大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决议》.遵义地区行署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文件精神,1989年召开了全地区“初保工作”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初保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作者:何明玮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社区医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全科医学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背景如下:
作者:陈志松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我科近10年收治单纯性肾病并发ARF55例,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才绍江;王岚;张颖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卫生防疫机构是预防控制疾病流行、保证公共卫生质量的重要卫生资源,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正面临着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如何合理划分配置卫生防疫资源,是当前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解基层卫生防疫资源状况,为正在进行的卫生防疫机构改革提供指导依据,我们对盐城市所辖9个县(市、区)卫生防疫机构1994-1998年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丁昌慧;祁新辉;蔡辉;李红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根据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以末次月经计算,妊娠满28周(1%天)至未满37周(即孕不足269天)的分娩为早产.目前早产约占所有分娩数的5%~10%.早产儿中约有15%于新生儿期死亡,另有18%虽能存活,但留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的后遗病.据有关资料统计,围产儿死亡中约有75%与早产有关.因此降低早产儿出生率是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中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者:马振娥;狄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 糖尿病一级预防1.1 目的是对糖尿病易感人群及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有针对性地通过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行为因素(不好的习惯),采取非药物或药物预防措施,大限度减少糖尿病发生.
作者:邵红;刘惠敏;高敏;栾保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使病人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疾病情况,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从中了解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2000年收治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130例,为教育组;1999年收治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132例为对照组.对教育组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方法采用多样化,如讲座、放糖尿病科普录像等;教育内容主要为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控制、运动和自我监测尿耱等.2组在药物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2组入院时平均血糖无差异,但空腹血糖降至7.2mmol/L以下的天数和住院天数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伦涛;王红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电视卫生科普,就是通过电视大众传播群众普及卫生科学知识,
作者:黄桂权;潘伟哲;张永勤;姚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1997-1999年全国眼病调查中发现,在所调查的10种眼病患者中,眼外伤所占的比例仅次于白内障(20.21%)和屈光眼疾(13.22%),为9.44%,其中20~40岁之间为眼外伤发生高峰年龄组;男性患者所占的比例(75.56%)远高于女性;不同职业中眼球钝挫伤发生比例高,为46.33%;其次是穿通伤,为14.73%.眼外伤的并发症中外伤性白内障发生率高.在眼外伤防治工作中,应针对年龄、职业和眼外伤类型等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文斌;黄世建;单藕琦;焦亚辉;向保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为了解我区城镇女工生殖道感染患病状况以及导致感染危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根据2000年度我区城镇女工妇女病普查中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国兰;刘桂英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探讨近视眼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是保护视力的关键.笔者根据近2年对桦南县城镇7所小学校所检测的完整视力数据分析,客观地反映出小学生视力低下的严峻问题.
作者:鞠淑娟;杜丽波;刘秀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病与膳食结构的关系,对食管癌病因学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市区与涉县某镇高危人群进行食管癌普查及膳食因素调查,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涉县某镇居民食管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市区居民(P<0.001).市区居民膳食结构与涉县居民不同,饮食习惯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膳食结构、营养状况与食管癌发病密切相关.呼吁高危人群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营养.采取干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降低食管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翟建文;杨福申;徐岩;胡基刚;陈英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1997-2000年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个案报告卡,分析儿童意外死亡的类别、构成、年龄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南京市儿童意外死亡位居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21.02%,意外死亡率为304.85/10万.其主要意外死亡原因为溺水和意外窒息,占整个儿童死亡的17.80%,占意外死亡的84.67%,成为危害我市儿童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5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农村高于城市,婴儿期主要意外死亡原因为窒息,1~4岁儿童主要意外死亡原因为溺水.溺水高发季节为4月份农忙季节和8月份夏季,意外窒息则好发在冬春季节,呈显著季节特点.结论:意外死亡作为儿童期可避免的死亡指标,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我保健和防范意识,加强对交通法规的学习,大限度地降低儿童因意外造成死亡,提高我市儿童的生存水平.
作者:曲红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乡村医生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初级卫生保健的日益深入,乡村医生的作用越发明显.对周口市乡村医生的现状及农村所需乡村医生类型作了调查分析,并探讨了乡村医生的培养途径,为调整乡村医生政策,促进乡村医生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殷建营 刊期: 2001年第10期
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和卫生服务质量的提高,老龄人口日益增多,疾病谱和死亡谱均发生了变化,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死亡比重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用居民多死因分析是一项能较全面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工作,通过死因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居民健康中的主要问题和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其中年龄别死亡率及死因分析可以了解某一死因对不同人群的危害;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可以反映何种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为了全面了解我师(地区)居民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变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也为制定我师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开展疾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0年1月-2000年11月,在我师的47团开展了1997-1999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
作者:张守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从需方的需求行为研究出发,分析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的需求行为变化,从需方入手重塑医疗保障的微观基础,推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作者:李伟;刘秀娟;冯启龙;郭洪伟;尹爱田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