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倍子敷脐治疗晚期肿瘤患者气阴两虚汗证78例观察

丁苗凤;何林娟

关键词:肿瘤, 自汗, 盗汗, 五倍子
摘要:目的 观察五倍子敷脐治疗晚期肿瘤患者气阴两虚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晚期肿瘤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取五倍子3 g研粉,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神阙穴,5 d一个疗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9.7%(70/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例、10例、56例、28.2%(22/78)(x~2=61.04,P<0.01).结论 五倍子敷脐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可起到调和阴阳、固本培元、养阴清热固涩止汗之效.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肠穿孔患者血清前降钙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肠穿孔患者血清前降钙素(PCT)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64例肠穿孔患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法测定血清PCT水平,按入院第3天患者PCT水平分为A组(PCT<2 ng/L,43例)和B组(PCT≥2 ng/L,21例)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细菌学、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肠瘘发生率等.结果 B组CRP水平、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肠瘘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7,x~2=4.52、x~2=7.67,均P<0.05).两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穿孔患血清PCT水平与病情相关,PCT检测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指标.

    作者:张天卿;胡雪忠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Graves病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

    患者,男,17岁.因右眼睑下垂20 d于2009年3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 d前无诱因出现右眼睑下垂,晨轻暮重,无复视、斜视,无心悸、乏力等.入院查体:右眼睑下垂,直视平瞳孔边缘,左眼睑活动正常,眼球活动无异常,无突眼,双侧鼻唇沟对称,甲状腺Ⅲ度肿大,呈弥漫性,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率80次/min,第一心音亢进,未闻及杂音.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刘英晓;隋心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X线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特点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15岁以下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资料,按照肱骨外骨骺骨折、肱骨远端骨骺分离、肱骨内髁上骨骺分离分组对骨折机制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肱骨外骨骺骨折56例,占51.9%(其中肱骨小头骨骺分离36例),X线表现为外髁干骺端的部分骨折,骨折片呈三角形,肱骨小头常见明显翻转和向外下方移位;肱骨远端骨骺分离17例,占15.7%,X线表现骨折片向尺侧移位,其肱骨小头骨骺与桡骨纵轴关系保持正常;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35例,占32.4%,X线表现为Ⅰ度6例,骨骺轻度移位,骺线增宽;Ⅱ度15例,骨骺明显向内下方移位旋转,达关节水平,基底部有干骺端薄骨片;Ⅲ度7例,因尺侧副韧带撕裂和内侧关节囊裂开,骨骺向内下旋转夹于关节腔内;Ⅳ度6例,为内上髁骨骺分离合并肘关节脱位.结论 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表现复杂,正确的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防止严重畸形的发生.

    作者:杨青松;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致糖尿病乳酸酸中毒1例并文献复习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DLA)的发生现已罕见,国内仅有零星病例报道.但其后果严重,病死率极高.黎磊石等~([1])报告当乳酸水平在1.4~4.4 mmol/L时病死率为20%,4.5~8.9 mmol/L时病死率即增至74%,9.0~13 mmol/L时病死率达90%,>13 mmol/L时病死率高达98%.所以一旦明确诊断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紧急救治.我们近成功救治的1例DLA并就近10年来国内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少恒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经腔镜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围术期护理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是其治疗的传统方法,但恢复慢,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日益成熟,腔镜下交通支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受到越来越的临床医生的推崇~([1-4]),但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目前还少有报道.因此,我们总结了35例该类手术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超英;毛娟娟;赵丽红;孙跃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剖宫产患者不同时间留置尿管舒适度比较

    目的 观察剖宫产患者不同时间留置尿管及不同体积气囊对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404例剖宫产患者按麻醉前、麻醉开始后不同时间点、气囊充0.9%氯化钠注射液多少分为五组:A组(84例)于麻醉前留置尿管、气囊充0.9%氯化钠注射液5 ml,B组(87例)于麻醉前留置尿管、气囊充0.9%氯化钠注射液15~20 ml,C组(73例)于麻醉开始后5~10 mmin留置尿管,D组(78例)于麻醉开始后11~15 mmin留置尿管,E组(82例)于麻醉开始后16~20 min留置尿管,比较各组舒适度的不同.结果 A组舒适度分级:1级51.2%(43/84)、2级47.6%(40/84)、3级1.2%(1/84),与B组的21.8%(19/87)、69.0%(60/87)、9.2%(8/8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3、8.02、5.49,P<0.01、P<0.05);D组舒适度分级:0级65.4%(51/78)、1级32.0%(25/78)、2级2.6%(2/78),与C组的17.8%(13/73)、61.6%(45/73)、20.6%(15/73)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4.96、13.28、12.24,均P<0.01),与E组的72.0%(59/82)、24.4%(20/82)、3.6%(3/82)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7、0.81、0.16,均P>0.05).结论 剖宫产患者在麻醉后11~20 min留置尿管可以减轻导尿管对产妇的不良刺激,利于产妇情绪的稳定.

    作者:徐嫆;俞飞燕;吴爱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2例,斑块检出率为72.9%,对照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24.0%.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数为95处,对照组中斑块检出数为20处,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组织学特征、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

    作者:李芳;黄德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胃癌患者惧怕化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是为了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化疗过程中,常引发治疗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惧怕化疗,甚至拒绝化疗,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分析惧怕化疗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玲娟;杨飞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48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每天加用辛伐他汀40 mg,1次/d,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辛伐他汀组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均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辛代他汀可减轻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炎性反应,对胰岛素抵抗未见明显影响.

    作者:章群;马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护理质量管理探讨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表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具有其特性,是否有助于护理对象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成效~([1]).广义讲,还包括护理工作效益~([2]).因此,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

    作者:胡琼青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降血压药物治疗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降血压药物治疗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勃起功能障碍(ED)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降血压药物治疗的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56例,发放问卷调查,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总分低于21分的患者诊断为ED(29例,观察组),未发生ED患者27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ED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利尿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或利血平类药物治疗、高体重指数是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过程中发生ED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前者为独立危险因素(OR=6.45,95%CI 1.99~21.20).结论 对于中青年男性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治疗应该选择钙通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可减少性功能障碍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血压治疗依从性.

    作者:魏志范;丁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 212例足月妊娠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待产妇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对照组给予产前常规知识宣教,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程缩短、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金红;林小珍;林慧梅;吴艳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丹参酮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50 mg,1 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丹参酮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瑞芬;程时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GM1)联合丹参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162例新生儿HIE患儿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GM1、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82例)采用脑蛋白水解物、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 对轻度HIE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重度HIE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GMI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章贵卿;王文功;虎妍妮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脑分水岭梗死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脑分水岭梗死(CWI)的病因、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头颅MRI证实的CWI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为偏身轻度瘫痪48例、感觉障碍42例、失语5例、失认3例、智能障碍2例、精神及性格改变1例、Jacksow癫痫2例、偏盲6例;头颅MRI检查显示:起病后7~48 h内,呈典型长T_1长T_2异常信号区,分为皮层前型、皮层后型、皮层下型;一侧颈动脉狭窄20例,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30例,一侧颈动脉粥样斑块5例;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57例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11例大脑中动脉硬化改变;基本治愈40例,显著改善17例,改善11例.结论 CWI主要为大脑中动脉闭塞或狭窄所致,多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史,预后良好.

    作者:陈青春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口题及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中的一项全新的质量管理,它不但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而且与广大医护人员的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密切相关~([1]).而基层医院由于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不够,医院基础设施差,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2]).现作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作者:黄雪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 120例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70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命体征护理、氧疗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护患沟通、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5.6±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2 ±2.0)分(t=6.012,P<0.01).结论 对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健康教育等,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夏旦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创伤性膈疝11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入院后24 h内诊断7例,漏诊或延迟诊断4例,漏诊或延迟诊断率为36%;治愈8例,死亡3例(2例未及时手术死亡,1例术后死于骨盆骨折出血休克);疝入胸腔内脏器为:胃、大网膜、脾、结肠、小肠.结论 创伤性膈疝易误诊、漏诊或延迟诊断,并可导致严重后果,早期确诊是确保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苏乘平;王贵清;周文;王天兴;潘烨华;蒋汉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用r-HuEPO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16周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CD_8~+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_4~+、CD_4~+/CD_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r-HuEPO通过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NK细胞活性和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何红权;石媛;徐晓榕;杨芳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大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粉5 g吞服,3次/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内毒素、TNF-α、IL-6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2水平在治疗后均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大黄能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内毒素、TNF-α、IL-6水平,提高IL-2水平,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李皖生;何斐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