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立区域影像系统对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的影响

柏青;苏夏伟;褚春燕;包雪梅

关键词:区域影像系统, 优化, 医疗资源, 分配
摘要:中国目前在医疗资源分配上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分配不均和浪费共存现象,该现象一直制约着中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采取措施对医疗资源的分配优化是迫在眉睫的[1].而影像医疗业务直接依赖于影像信息,不受地域和地理位置的制约.并且在21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兴起了一批跨地域、跨学科、跨机构的企业级区域影像系统.在国内对区域影像系统的应用,也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渐成熟.在区域影像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在其满足机构件影像信息互通、互联及集中存储等业务中,区域影像系统均发挥出了其对类似工作的胜任性和优越性.然而对于区域影像系统应用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使用的优越性.但是,实际落实建立区域影响系统对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是一项长期、复杂、庞大的艰巨任务.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泰州市姜堰区2014年居民主要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姜堰区2014年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与特征,为下一步政府部门制定综合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对其发病率及其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姜堰区共报告死亡病例5 553例,死亡率为761.50/10万,其中男性死亡3 197例,死亡率为902.34/10万;女性死亡2 356例,死亡率为626.24/10万.慢性病为主要死亡病因,因慢性病死亡5 127例,占死亡总数的92.33%,其中心血管病占慢性病死亡总数的41.82%,为慢性病死亡首位;恶性肿瘤为39.12%,主要呼吸系统疾病为11.86%,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92.80%.结论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姜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作者:仇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传染病防治人员对改进工作的需求探讨

    目的 研究改进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对策.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地区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有关改进工作10项措施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9%认为需要将监督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医院相关部门.认为需要抓整改措施落实的为88.9%,多数认为卫生监督机构和医院需要开展培训,80.9%认为单位内部应加强监管,认为医院需要加强硬件投入的占62.8%.而认为需要完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需求人数占比只有29.0%,认为需要与个人奖惩挂钩的为37.2%;认为需要卫生监督机构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的只有29.9%和12.3%,占比较低.结论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提升要注重加强内部监管,制订管理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职业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更新传染病防治硬件设施,建立反应迅速、普遍预警的高效纠错机制.卫生监督应做好法律宣传贯彻和监督服务,重点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抓整改措施的落实.

    作者:张文慧;卢建凌;何明强;过家义;郑礼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及干预策略

    目的 调查潍坊市2013年基层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3年对潍坊市95家基层医疗机构的49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消毒后的卫生手进行采样和细菌培养.结果 共调查495名基层医护人员,其中医生247名,护士248名,手卫生消毒合格率为66.5%.医生手卫生消毒合格率为70.0%,护士为62.9%,县级医院、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医护人员诊疗操作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35.4%,低于诊疗操作后58.4%,诊疗操作前和诊疗操作后,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护士,诊疗操作前后四类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层医护人员在第二、三季度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第一、二季度.结论 基层医护人员普遍知晓手卫生的重要性,但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率低,需进一步加强手卫生观念,提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和依从率,降低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邵建波;刘德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合饮食因素分析衢州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衢州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并结合饮食因素分析患病原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衢州市6个市县区,抽取578名45 ~ 7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血压及饮食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衢州中老年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6.4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72%,女性为25.26%;随年龄增大患病率明显增加,60~69岁高于50~59岁和45~49岁(P<0.01);城镇患病率为26.99%,农村为26.14%;饮食因素中,高血压患者口味清淡者仅占21.57%.结论 衢州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咸、辣重口味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及时作出调整.

    作者:刘腾腾;卢超;沈翠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和突发中毒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管理研究

    目的 为完成对第十四届省运会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及突发中毒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管理,为成功举办省运会提供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方法 风险管理过程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的《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GB/T24353-2009),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三个步骤的要求完成.其中,风险评估工作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要求,确定风险准则并采取Delphi法与专家会商相结合的形式完成.结果 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中,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霍乱、流行性感冒和甲型H1N1感染;突发中毒事件风险中,排在前两位的是食品安全事故和生活饮用水污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分别于省运会前和省运会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结论 采取规范的风险管理程序,可节约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管理成本、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建议研究制定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管理程序专项行业标准.

    作者:李海闽;肖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深圳市免疫预防工作策略、问题及对策

    目的 总结深圳市免疫预防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全人群管理策略、信息化全覆盖策略和高度可及性策略是深圳市免疫预防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对免疫预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相对弱化、预防接种工作受院办院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制机制拖累和对预防接种工作投入相对下降的因素阻碍了免疫预防工作的发展.结论 对策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对现有院办院管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制机制实施改革;增加免疫预防工作的投入;同时要在过渡时期实施加强督导、宣传教育等权宜之计.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浙西南山区高中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山区高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浙西南山区2 225名高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中普遍存在健康危险行为,有7.8%的学生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差,41.0%的学生经常感到孤独,83.6%的学生每天睡眠少于8小时,7.3%的学生经常失眠,网络成瘾发生率5.8%,11.7%的学生考虑过自杀,有18.7%的学生打过架,3.8%的学生有过性行为.大多数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非普通高中高于普通高中学生,并有随年级升高而上升的趋势.结论 山区高中学生中健康危险行为问题较严重,应加强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山区高中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

    作者:胡志勇;刘建芳;张红卫;曾长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为了解近10年来疾控中心、医院、高校等单位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的发展状况,便于指导今后的管理工作,利用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子平台,并从调查问卷定制、任务发布与管理和数据采集等方面阐述平台的功能.调查过程和结果表明该平台可节约调查成本,提高调查的效率和数据的质量,能为今后更广范围的生物安全能力发展调查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李晶;姜孟楠;李思思;薛浩;魏强;王子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13-2014年荆州市金属食品污染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食品中金属污染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3-2014年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随机抽取荆州市17大类食品共691份样品进行铅、镉、总汞和铝的检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4年监测691份样品,铝、铅、镉和总汞的检出率分别为99.0%、82.31%、75.04%和42.81%.合格率分别为100%、95.26%、99.37%和98.42%.结论 2013-2014年荆州市售食品中金属污染状况总体不严重,不同食品受金属污染程度不同,对超标严重的蔬菜类、甲壳类、禽内脏等食品要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市民吃到安全的食品.

    作者:董四平;胡静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锦州地区首例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对锦州市某大型宾馆的水质进行抽样调查,在空调冷却塔水样品中分离检测出嗜肺军团菌.方法 对采集的水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嗜肺军团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并对水样本和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 水样品培养后菌落形态符合嗜肺军团菌特征,血清凝集反应、水样本和分离的菌株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 对锦州地区嗜肺军团菌的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方面积累了经验,为军团菌的应急防控提供快速检测支持.

    作者:刘芳芳;周大宇;赵晓辉;孙佩龙;白梅;张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健康指导对策

    目的 针对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心理状态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一年间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60例按照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平均分成了观察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包含病人例数为80例,并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院进行体检并检查结果健康的健康人80例作为正常组.对住院病人以及健康人进行SCL-90量表调查,并对消化内科的两组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的比较.结果 患者的抵触情绪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9个方面的比较患者的评分要比健康人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未出现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症状的病人例数分别为55例(68.75%)和50例(62.5%),这一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中度、重度焦虑以及抑郁病人比例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严重的抑郁、焦虑心理反应,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问题,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王晓霞;董美云;黄依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黑河市2014年脊髓灰质炎输入疫情风险评估

    目的 在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消除阶段,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置输入病例是控制疫情蔓延、保持无脊灰状态的重要措施.为此,对输入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并把评估结果报告给决策部门是重要手段.方法 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从地理位置、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和加强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水平、目标人群抗体水平等方面对黑河市2014年脊灰输入风险开展全面评估.结果 通过风险评估发现,黑河市爱辉区为脊灰发病中度风险地区,其他地区为低度风险地区.结论 为防范脊灰输入,应继续开展好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常规免疫、补充免疫,加强AFP监测报告,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宣传教育等工作.

    作者:吴琼;杨红霞;屈树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永嘉县医疗污水处置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永嘉县医疗机构医院污水处置现状、排放卫生质量和存在问题.方法 对全县具有20张床位以上的25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并对能正常运行的9家医疗机构污水排放卫生质量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25家医疗机构中,公立二级以上医院4家,中心卫生院11家,民营医院10家;有配置污水处置设备15家,占60.0%;能正常运行只有9家,正常运转率仅占36.0%;能按规范监测并具有监测报告仅有3家,占12.5%;污水处理人员具有上岗证仅有1家,持证上岗率仅占4.0%;能正常运行的9家医院中污水排放卫生质量均合格只有5家,合格率为55.6%.结论 永嘉县医疗机构污水处置存在诸多问题,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张贤莉;谢晓华;李成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加快实现党的作风建设长效化的实践与思考

    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是从严治党的永恒课题,是现代化疾控建设的政治保障和必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环节,分析近年来中心作风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查找作风建设存在的不足,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实质和内涵,并通过三步探索和研判,从教育引导、制度建设、执行落实、群众满意、监督考评五个角度具体思量,系统化形成与无锡疾控发展相适应的作风建设长效管理模式.

    作者:顾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ICU重症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以2014年1月-2013年6月的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5年1月的患者家属作为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对患者家属采用健康干预方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家属在干预后其PC评分明显提高,N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反应,尤其是缓解患者家属的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等.

    作者:郑秋秋;潘姜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浙江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浙江省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为进一步规范开展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在抽取的9个县(市、区)中各选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乡镇卫生院,由调查员以入户偶遇调查的方式,面对面完成调查问卷.结果 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率为90.4%,总体满意度为88.2%,各个项目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其中高的为健康教育(97.5%),低的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92.5%).城乡居民比较、不同经济水平地区比较在多个项目的满意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良好,但存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应加大对贫困地区以及乡镇卫生机构的投入,积极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

    作者:尚晓鹏;汪炜;邱银伟;何凡;徐校平;林君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滨州城乡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的差异及其潜在原因.方法 对城乡950名中小学生发放问卷,问卷调查与视力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订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年级及以上城乡学生视力状况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由遗传因素、不良读书习惯、作业负担、电子产品使用频度及户外锻炼情况等方面的城乡差异所解释;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其中诱发视力不良的主要危害因素依次为于昏暗处读书、卧床读书、作业负担以及电子用品的使用.结论 预防视力不良的主要保护因素依次为户外锻炼、睡眠、少使用电子产品.

    作者:王秋芹;王树美;纪象芹;高国利;刘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苍南县重点慢性病社区诊断及干预策略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辖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社区综合防控的优先问题与可行的干预策略.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辖区年龄18周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实际调查有效居民3 609人,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31.70%,糖尿病患病率为8.12%,超重占32.81%,肥胖占3.69%,血脂异常占42.17%,人群吸烟率为16.32%,饮酒率18.54%,主动锻炼率为44.17%,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9.12g,不常食用奶制品类占35.43%.结论 苍南县已进入老龄社会,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问题普遍存在,应采用有效干预措施,保障居民健康.

    作者:项方吕;杨道余;洪仙月;郑小华;李欢欢;李前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艾滋病低流行地区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筛查卫生经济学评价

    目的 评估艾滋病低流行地区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筛查卫生经济学可行性,为TB/HIV双重感染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经济学的成本-成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进行估算,估算在艾滋病低流行地区开展筛查后产生的效果、效益及效用.结果 江西省男性期望寿命是70.57岁,女性是75岁,成本效果分析显示在艾滋病低流行地区每例多花费96 486元,可以延长患者生存年限6年以上;成本效益显示筛查总成本是2 086 737.5元,效益为4 015 874.25元,成本效益比为1:1.92.成本效用分析显示开展筛查地区每例TB/HIV双重感染者损失17个DALY,在艾滋病低流行地区每挽回1个DALY需要多投入18 999元.结论 艾滋病低流行地区开展HIV感染筛查干预是可行的,具有社会、经济学效益,尤其值得在HIV高疫情地区推广.

    作者:王健;周宇星;胡嘉;邱林西;范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平阳县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病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平阳地区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平阳县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800名老年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生活习惯及合并疾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90例患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11.2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吸烟、饮酒、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血脂、高血压、蔬菜摄入量过低和体育锻炼少都是老年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基础性疾病具有密切相关性,应指导患者戒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陈积党;陈春泉;刘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