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健康指导对策

王晓霞;董美云;黄依馨

关键词:住院患者, 心理问题, 健康指导
摘要:目的 针对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心理状态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一年间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60例按照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平均分成了观察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包含病人例数为80例,并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院进行体检并检查结果健康的健康人80例作为正常组.对住院病人以及健康人进行SCL-90量表调查,并对消化内科的两组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的比较.结果 患者的抵触情绪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9个方面的比较患者的评分要比健康人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未出现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症状的病人例数分别为55例(68.75%)和50例(62.5%),这一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中度、重度焦虑以及抑郁病人比例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严重的抑郁、焦虑心理反应,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问题,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滨州城乡中小学生视力调查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城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的差异及其潜在原因.方法 对城乡950名中小学生发放问卷,问卷调查与视力检查结果相结合进行订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年级及以上城乡学生视力状况出现显著统计学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由遗传因素、不良读书习惯、作业负担、电子产品使用频度及户外锻炼情况等方面的城乡差异所解释;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其中诱发视力不良的主要危害因素依次为于昏暗处读书、卧床读书、作业负担以及电子用品的使用.结论 预防视力不良的主要保护因素依次为户外锻炼、睡眠、少使用电子产品.

    作者:王秋芹;王树美;纪象芹;高国利;刘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锦州地区首例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 对锦州市某大型宾馆的水质进行抽样调查,在空调冷却塔水样品中分离检测出嗜肺军团菌.方法 对采集的水样本进行分离培养嗜肺军团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并对水样本和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荧光PCR检测.结果 水样品培养后菌落形态符合嗜肺军团菌特征,血清凝集反应、水样本和分离的菌株荧光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 对锦州地区嗜肺军团菌的病原菌分离和鉴定方面积累了经验,为军团菌的应急防控提供快速检测支持.

    作者:刘芳芳;周大宇;赵晓辉;孙佩龙;白梅;张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泰州市姜堰区2014年居民主要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姜堰区2014年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与特征,为下一步政府部门制定综合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对其发病率及其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姜堰区共报告死亡病例5 553例,死亡率为761.50/10万,其中男性死亡3 197例,死亡率为902.34/10万;女性死亡2 356例,死亡率为626.24/10万.慢性病为主要死亡病因,因慢性病死亡5 127例,占死亡总数的92.33%,其中心血管病占慢性病死亡总数的41.82%,为慢性病死亡首位;恶性肿瘤为39.12%,主要呼吸系统疾病为11.86%,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92.80%.结论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姜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干预措施,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作者:仇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农村肺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嘉兴市农村地区肺癌发病主要危险因素,同时探讨相关预防对策.方法 通过问卷方式对嘉兴市第一医院18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从事农业生产工作10年以上的农民)进行调查,列为观察组.按照1:1匹配方法选取该院同期住院非肿瘤患者(从事农业生产工作10年以上的农民)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一般资料、婚育史、饮酒、吸烟、燃料及居住环境、肿瘤家族史等.结果 调查发现,吸烟、常吃烟熏食物、油烟接触、农药接触及易怒为农村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较多食入蔬菜、水果为农村农民肺癌保护性因素.结论 农村肺癌发病影响因素较多,但常吃蔬菜水果及保持愉悦心情可避免或减少肺癌发生.

    作者:田陈红;朱丽萍;缪巧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合饮食因素分析衢州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

    目的 了解衢州市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并结合饮食因素分析患病原因,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衢州市6个市县区,抽取578名45 ~ 7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血压及饮食因素进行调查,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衢州中老年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6.4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7.72%,女性为25.26%;随年龄增大患病率明显增加,60~69岁高于50~59岁和45~49岁(P<0.01);城镇患病率为26.99%,农村为26.14%;饮食因素中,高血压患者口味清淡者仅占21.57%.结论 衢州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咸、辣重口味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及时作出调整.

    作者:刘腾腾;卢超;沈翠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健康指导对策

    目的 针对住院患者心理问题,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对病人心理状态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一年间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60例按照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平均分成了观察组以及实验组,每组包含病人例数为80例,并随机选择同一时期来院进行体检并检查结果健康的健康人80例作为正常组.对住院病人以及健康人进行SCL-90量表调查,并对消化内科的两组住院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的比较.结果 患者的抵触情绪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9个方面的比较患者的评分要比健康人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后实验组SAS、SDS评分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未出现焦虑症状以及抑郁症症状的病人例数分别为55例(68.75%)和50例(62.5%),这一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中度、重度焦虑以及抑郁病人比例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患者严重的抑郁、焦虑心理反应,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问题,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作者:王晓霞;董美云;黄依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建立区域影像系统对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的影响

    中国目前在医疗资源分配上由于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分配不均和浪费共存现象,该现象一直制约着中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采取措施对医疗资源的分配优化是迫在眉睫的[1].而影像医疗业务直接依赖于影像信息,不受地域和地理位置的制约.并且在21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兴起了一批跨地域、跨学科、跨机构的企业级区域影像系统.在国内对区域影像系统的应用,也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渐成熟.在区域影像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在其满足机构件影像信息互通、互联及集中存储等业务中,区域影像系统均发挥出了其对类似工作的胜任性和优越性.然而对于区域影像系统应用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使用的优越性.但是,实际落实建立区域影响系统对于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是一项长期、复杂、庞大的艰巨任务.

    作者:柏青;苏夏伟;褚春燕;包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做好全方位服务,保证护理质量.方法 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将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分为进行健康教育输液和常规输液.随机抽取健康教育输液室患儿及其家属(实验组)270例,常规输液患儿及其家属(对照组)380例和进行进行输液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次数、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患儿及其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观察和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输液护理质量、患儿及其家属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次数和护患纠纷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使护士综合素质提高,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在医院输液治疗期间得到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服务,患儿及其家属对儿童输液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输液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方亚燕;汤燕芬;杨潇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胆术后患者伤口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肝胆术后患者伤口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为预防术后伤口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185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后伤口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手术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85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88例,感染的发生率为4.74%.对照组与观察组胆囊手术、胆道手术、肝脏手术三个手术部位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手术的切口类型分为Ⅰ、Ⅱ、Ⅲ类,其中伤口感染以Ⅱ类切口为主,且感染的发生率随着切口类型的提高而升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其他疾病、病腹部手术史、开腹手术、吸烟史、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留置引流管、术后48h内换药.结论 肝胆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根据高危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智慧;徐启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山西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探讨

    通过对山西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现况的调查分析发现,缺乏应急物资储备与管理专项经费、现有参考规范过于宏观、应急物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会商法、风险矩阵法、ABC分类法进行专家会商评估,探讨从应急物资使用的可能性和必需性出发,对现有应急物资储备进行分类管理;进而制定地方性标准,规范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的小实物储备量,建立物资调配联动与风险管理机制,探讨应急物资储备经费来源,以期建立起山西省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科学规范的储备模式,为山西省卫生应急处置提供保障,为全国疾控机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参考.

    作者:张夏虹;刘翔宇;左素俊;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国汉族大学生体质发展东西差异变化研究

    目的 揭示中国东西部汉族大学生体质差异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文献资料法和加权平均值数理统计法,将1985年和2010年两次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东部和西部汉族大学生体质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此两个时期,东部大学生身高、体重及东部城男大学生胸围高于西部大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东部大学生肺活量优于西部大学生.东、西部大学生身高、体重及城女胸围均增加,且东部增幅大于西部,男大学生胸围均减小且东部减幅小于西部,东部乡村女大学生胸围增加而西部减小;所有大学生肺活量、50米跑、耐力跑和引体向上呈下降趋势,东部下降幅度和速度高于西部;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呈提高趋势,西部立定跳远提高幅度和速度高于东部,而仰卧起低于东部.结论 东部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优于西部大学生且呈拉大趋势,而身体素质差距呈缩小趋势,并且西部大学生部分身体素质逐步反超东部大学生.

    作者:李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湖州南浔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调查

    目的 调查分析湖州南浔地区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该区各医院骨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设为治疗组,另外选取各医院健康体检无腰椎间盘突出症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进行自拟调查问卷填写并收回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高文化程度、振动状态工作、固定工作体位、从事重体力劳动、肥胖、饮酒、吸烟、睡软床、缺乏体育锻炼和腰部创伤数量及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及腰间盘突出症相关诱导因素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该病在发病时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加强防治,改善生活习惯,对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具有决定性作用.

    作者:费红良;王金法;石盛生;费国芳;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确诊梅毒患者就诊延误、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新确诊梅毒患者患病后的就诊延误情况和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梅毒控制策略和调整梅毒知识宣传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3年黑龙江省性病防治中心性病门诊新确诊的所有320例梅毒患者进行面对面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出现梅毒相关症状的就诊行为和性生活情况.采用r检验对患者就诊和性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320例调查对象中81.3%的患者年龄在21~4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0.93.有224例患者出现梅毒相关症状后10天以上就诊,占70%.出现梅毒相关症状后继续有性生活者占54.06%,其中多性伴侣者占20.81%,出现梅毒相关症状后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35.26%.结论 梅毒患者首诊延误情况普遍存在,梅毒患者求医行为需要引导和促进.患病后性行为,尤其是无保护性行为较多见,存在着传播梅毒的潜在危险.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梅毒等性病的防治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强化.

    作者:谢艳光;房宏霞;蒋志坚;赵延明;金薇;王晓杰;朱长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宁海县256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2010-2014年宁海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与规律.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56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和发病时间等一般疫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病毒RNA.结果 (1)每年5-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其中5月占23.05%,6月和7月分别占17.97%和15.23%.(2)城乡结合部发病人数多,占55.08%;其次为郊区26.17%,城区18.75%.(3)男女发病比例为1.42:1,且87.11%为5岁以下儿童,其中3岁以下幼儿占61.33%.(4)职业分布中,79.69%为散居儿童,其次为托幼儿童,占12.50%,学生占5.47%,其他占2.34%.(5)肠道病毒检出阳性率为64.84%,阳性患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组16型(CoxA16)病毒感染为主,分别占28.52%和21.87%.结论 5-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患者多以EV71和CoxA16病毒感染为主.

    作者:孙坚;童其田;黄美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沙洋县黄山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沙洋县黄山社区35岁以上居民1 958人.采用入户问卷调查及自报方式确认慢性病.结果 慢性病患病率为35.55%,其中高血压为18.28%,脑血管病为5.47%,冠心病为4.55%,糖尿病为4.09%,肿瘤为1.69%,慢性肺部疾病为1.48%.24.56%慢性病患者有合并多种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患病与文化程度、年龄、体重指数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应针对社区不同年龄、性别等特征及不同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重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干预,进行慢性病的综合防治.

    作者:李群霞;郑玉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传染病防治人员对改进工作的需求探讨

    目的 研究改进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对策.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个地区县级以上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有关改进工作10项措施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7.9%认为需要将监督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给医院相关部门.认为需要抓整改措施落实的为88.9%,多数认为卫生监督机构和医院需要开展培训,80.9%认为单位内部应加强监管,认为医院需要加强硬件投入的占62.8%.而认为需要完善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的需求人数占比只有29.0%,认为需要与个人奖惩挂钩的为37.2%;认为需要卫生监督机构增加监督检查次数,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的只有29.9%和12.3%,占比较低.结论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提升要注重加强内部监管,制订管理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职业培训,提高法律意识,更新传染病防治硬件设施,建立反应迅速、普遍预警的高效纠错机制.卫生监督应做好法律宣传贯彻和监督服务,重点对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抓整改措施的落实.

    作者:张文慧;卢建凌;何明强;过家义;郑礼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象山地区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流行病学分析

    通过接到疫情报告,发现浙江省象山县有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病患,经上级技术支持,对象山县区域内360例疑似病例进行调查访视.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初步诊断病例,提示需进一步确诊并做相关检查,以期尽早治疗,保证生命安全.

    作者:何琪;方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和特征,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possion检验、Cox-Stuart[1]升降趋势检验,对2004~2013年佛山市孕产妇死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佛山市平均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高于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全市、非户籍和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分别由2004年的34.77/10万、50.98/10万和23.91/10万降至2013年的10.73/10万、11.22/10万和9.86/10万,降幅分别达69.10%、78.00%和58.76%,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12、-0.15和-0.09,其中2004-2009年全市、非户籍、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21、-0.19和-0.25.2004~2013年全市和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04~2013年佛山市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高于户籍孕产妇死亡率,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非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明显快于户籍孕产妇,降幅明显.2004~2009年我市孕产妇死亡率下降速度快.

    作者:梁颖;吴雪丽;罗伟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76例ICU重症患者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以2014年1月-2013年6月的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5年1月的患者家属作为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对患者家属采用健康干预方式,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健康指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家属在干预后其PC评分明显提高,NC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反应,尤其是缓解患者家属的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等.

    作者:郑秋秋;潘姜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莆田市首例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风险评估

    目的 通过风险评估确定莆田市H7N9疫情危险因素,评估综合防控效果,研判疫情趋势.方法 在流行病学调查、相关文献、政策扫描的基础上,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结果 2015年1月2日莆田市报告出现当地首例H7N9病例,患者有间接活禽暴露史,病家周边市场的活禽档位H7阳性率为80%,莆田市全市市场H7阳性率为12.00%;患者暴露市场的活禽档位卫生较差,市场旁散在鸡鸭苗店铺,附近垃圾桶内有不明原因死亡禽苗;食用人工孵养禽和菌栽培是新度镇主要经济产业,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场禽存栏数为199 620只,均已免疫.H7N9为新发传染病,人群易感,公众认知局限;已采取病例隔离救治、加强疫情监测、疫点消杀和无害化处理、开展禽类市场整治及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结论 本次H7N9疫情是当地新发事件,公共卫生应对难度大;当地禽类养殖发达,以家庭作业为主,养殖条件与基本卫生待改善,相关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足;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局限等均为本次应对的剩余风险控制点,短期仍可能出现新病例;疫情处置须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否则有可能导致聚集事件或暴发的更大风险.

    作者:叶雯婧;蔡少健;洪荣涛;凌龙美;梁祖美;胡奇胆;廖丽美;许飞婷;曾文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