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影响因素的研究

单芙香;程锦泉;赵捷

关键词:乙型肝炎, 母婴阻断,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医院收集2007-2009年HBsAg阳性产妇及其新生儿基本资料,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采集儿童静脉血2ml,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结果 共调查158例HBsAg阳性产妇,其中乙肝大三阳占35.44%(56/158);孕晚期接种HBIG占22.29%(35/158),婴儿出生后母乳喂养占58.86%(93/158).158例儿童中出生后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90.50%(143/158),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其中接种5ug乙肝疫苗占97.47%(154/158),接种10ug乙肝疫苗占2.53%(4/158).检测158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6.96%(11/158),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56.33%(89/158),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70.25%(111/158).母亲是否大三阳与乙肝母婴阻断是否成功有关(连续校正x 2=5.538,P=0.019).结论 母婴传播仍然是乙肝重要传播途径,其主要因素影响是母亲乙肝感染状况.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市自动售水机直饮水卫生现状调查

    直饮水是指在一个生活小区以及宾馆和学校,除设置日常生活自来水供水系统外,还提供有经过再次处理净化可供直接饮用的饮水系统[1].为了解现制现售投币式自动饮水机的卫生状况,2011年5月,对广州市4个城区街头自动售水机的水质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王晓艳;孙兰;杨轶戬;王德东;周自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7-2011年章丘市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监测

    目的 为摸清2007-2011年章丘市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督促医疗卫生单位整改,提高消毒工作质量.方法 按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及《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对所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5年共检样品6 076份,总体合格率为91.16%,2007-2011年合格率依次为87.28%,91.40%,93.73%,91.83%,92.91%,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x2=36.46,P<0.05).结论 章丘市医疗卫生单位消毒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市、乡、村三级监测合格率随着级别的高低呈现由高到低的趋势,乡、村级医疗卫生单位依然是消毒监测监督的重点.

    作者:周沼;高建同;夏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淳县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效果观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量日益增加,流动也越来越复杂,流动儿童已成为当前免疫预防接种率主要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也成为当前免疫规划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从2004年起,高淳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为了解这些干预措施效果,进一步探讨相应管理对策,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对2004年和2010年辖区内12~48月龄的流动儿童免疫预防接种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赵胜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锡市滨湖区83起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目的 了解滨湖区医疗机构非法行医的情况和规律,找准打击非法行医的重点环节,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市场,提高执法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对滨湖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8-2010年立案查处的83起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日常监督检查和群众对违法医疗行为的投诉举报是行政处罚案件的两个主要来源;行政处罚案件单位以无证诊所所占比例高;有证医疗机构中违法行为突出的是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结论 群众投诉举报是查处非法行医案件的重要途径.无证诊所及个体诊所是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重点对象.

    作者:单伟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松阳县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知识与技能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松阳县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救灾防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灾害预防的意识、应对技能现状和需求,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的公众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干预方法模式.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松阳县600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公众应对台风、地震、洪灾、火灾等自然灾害的知识、行为与技能知晓率分别为16.17%、13.00%、26.33%和20.17%,其中城区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1); 89.67%的人认为目前有必要开展针对自然灾害的健康教育工作.结论 松阳县居民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与技能水平较低,今后应加强针对自然灾害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人群是农村人口.

    作者:杨利伟;阙晓敏;叶金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及服务能力调查

    目的 了解云南省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村医培训情况及服务能力,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村医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中缅边境2个县的村医进行问卷调查及技能操作测试,对部分村医及县卫生局管理人员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 被调查的134名村医中,中专学历占75.4%,取得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者占8.9%,接受过专题培训者82.8%,过去一年累计培训时间平均为18天,基本技能操作测试平均成绩为3.5分,合格率为32.8%.结论 2县村医数量不足,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弱,亟待补充村医数量、改革村医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以提高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徐世红;高细玉;李燕;章扬杰;王晓昆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1年晋城市市售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晋城市食品中化学有害因素污染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4-11月,在市区及辖5县区随机抽取13类345份食品,分别进行了4种金属元素、3种食品添加剂、1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 206份食品中铅、镉、汞超标率分别为0.49%、1.94%、0.00%,20份食品中铝超标率为85.00%,28份食品中甜蜜素、安赛蜜超标率分别为:3.57%、0.00%,38份食品中亚硝酸盐超标率为2.63%.91份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氯超标率分别为:6.59%、4.40%、2.20%、0.00%.结论 晋城市部分市售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监管,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双霞;张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某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卫生监督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上海市某区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柜管理现状,规范Ⅱ级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保障实验室操作人员操作安全.方法 对2009-2011年Ⅱ级生物安全柜监督抽检结果进行分析,对Ⅱ级生物安全柜年检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2011年Ⅱ级生物安全柜安全性能检测结果较2009年和2010年有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督促实验室认真贯彻落实Ⅱ级生物安全柜年检工作,Ⅱ级生物安全柜的安全性能提高明显.

    作者:夏树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一起由Ⅵ型D群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病例调查

    目的 探讨沙门氏菌Ⅵ型D群菌株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分析,为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三间分布、卫生学调查与采样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等方法,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有380人就餐,其中食物中毒26人.15岁以下儿童35人,发病4人.60岁以上老人34人,发病8人.就餐人员进食罹患率分别是,凉拌猪头肉33.2%,凉拌豇豆31.6%,凉拌白砍鸡13.1%,其余进食罹患率均小于10%.结论 就餐人员食用了被沙门氏菌Ⅵ型D群菌株污染凉菜而引起该起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王代良;吴娴;陈冲;李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南宁市市售面制食品铝污染状况分析

    面制食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其食品安全状况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铝是一种有害金属元素,过量的摄入会影响人体中钙、磷的代谢,扰乱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消化功能紊乱和骨质疏松,增高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加以控制[1,2],铝含量超标是目前我国面制食品中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为了解南宁市市售面制食品的安全状况,2009-2010年开展了南宁市市售面制食品铝污染状况监测.

    作者:施向东;卢洁;陈少芸;龙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赤峰市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效果评价

    赤峰市按照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要求,连续三年在每年秋季学生开学时,对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的新生开展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将三年查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评价.1 查验结果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赤峰市在贯彻《条例》中,认真执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

    作者:李学增;张春玲;王延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口腔修复技师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随着口腔修复学技术的发展,口腔技师在工作中劳动强度加大,劳动环境复杂,接触很多有害物质、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危害[1],但长期以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这就要求口腔技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自觉做到用不同方式保护自己,采取全面预防性防护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本文针对口腔修复技师的职业危害及防护进行探讨.

    作者:耿盈;董艳萍;陈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初探

    绩效评估起源于20世纪的企业管理,后来一些国家将绩效评估及考核的概念逐渐运用到政府和政府公共部门.我国将绩效考核应用于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机构,已有多年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妇幼卫生体系亦开始逐步推行绩效考核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2011年,按照国家卫生部要求和黑龙江省卫生厅部署,首次对全省相关妇幼卫生机构和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

    作者:王卫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城市校外青少年预防艾滋病教育策略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教育需求,及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教育策略的适宜性,为推动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个人访谈法、观察法、满意度调查、参与式研究.结果 校外青少年受教育机会少,对预防艾滋病教育持欢迎和感激的态度,同伴教育策略和参与式学习方法深受校外青少年喜爱,建立QQ群是解决校外青少年因地域流动而脱离教育组织之外的有效措施,由各种组织形式的校外青少年自身推动内部的教育较主要依靠社会支持力量的推动更具有持续性.结论 预防艾滋病教育是校外青少年所急需和企盼的,以社区支持为条件,以“参与式学习”为中心的同伴教育策略具有可行性、可及性和有效性.

    作者:韦琳;王萍;覃彦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海拉尔区布病疫情报告监测分析

    海拉尔区疾控中心作为海拉尔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机构,对近5年布病病例报告与监测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防控布病.1 海拉尔区布病病例报告疫情分考析将2005-2010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法定传染病病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布病病例情况按照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张宏伟;王春来;孙晓敏;孙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层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2011年底,平顶山市对所辖10个县(市)区2010年度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卫疾控发[2008]68号)要求[1],采取听汇报、看资料、现场考察等方法,认真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客观公正地评价考核指标,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加以指导,帮助县(市)区准确理解指标要求,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青海省疾控中心10年国内发表学术论文计量分析

    医学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直接的产出形式之一,是记录医学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1],是衡量一个单位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的重要标志.对揭示本单位研究领域科学生产的组织结构、交流活动情况、学术水平及其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2].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3],对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青海省疾控中心)2001-2010年在国内医学生物学及预防医学卫生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进一步了解中心科研实力和科技队伍状况、以及科技产出力及影响力,为本单位科研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4].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2011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及尿碘水平调查

    目前哈尔滨市已达到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但为及时掌握与动态评价碘缺乏病地区患病情况的变化,于2011年对啥尔滨市部分碘缺乏病地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及尿碘水平进行调查,以便掌握哈尔滨市目前儿童的患病情况和碘预防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高晓丽;曹建滨;张文翠;门璐;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青岛市崂山区医疗机构消毒状况调查

    消毒与灭菌作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1],能够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消毒效果监测是评价医院的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重要手段.为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医疗机构的消毒现状,为医院消毒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崂山区监督所于2011年11月份,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

    作者:盛军;秦雪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7起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为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办案质量,通过对大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5年以来查处的57起医疗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分析,找出医疗卫生行政执法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卫生监督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孟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