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远市2002-2010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张铭驱;胡术贤;何慧萍;华卫平;黄嘉迎;梁剑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 报告接种率, 估算接种率
摘要:目的 对清远市乙型肝炎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乙型肝炎疫苗(HepB)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的工作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同期HepB实种人数和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应种人数相比,估算HepB接种情况[1].结果 9年来,报告HepB全程接种率较高,分别是97.38%、97.14%、97.41%、97.86%、97.10%、97.99%、98.72%、98.10%和98.97%;但估算接种率较低,9年分别是73.57%、82.79%、83.76%、89.93%、87.74%、91.16%、94.15%、95.44%和97.58%.结论 报告接种率与估算接种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示还存在着一定的免疫空白点,需进一步加强HepB纳入免疫规划工作,不能松懈[1].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无证行医致人死亡监督科长被公诉的提示

    2011年11月21日南国今报以题为《黑医治病出人命牵出监管不作为》,附题为《柳城县卫生监督所监督科原科长涉嫌玩忽职守被公诉》,刊登了柳州市辖县一无证行医致人死亡监督科长被公诉的案例,表明医疗卫生监管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大了.

    作者:黄世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6-2011年辽宁省疾控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调研

    2005年起,辽宁省卫生厅为提高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水平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加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思想、作风、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探索出既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又适应辽宁特点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目标是建立一系列合理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及工作评价体系,努力建成政府尽责、部门配合、疾控机构不断完善的规范化的工作体系.

    作者:游弋;吴晓芳;刘茹;杨宗华;刘晓楠;郭军巧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市部分婴儿游泳馆卫生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婴儿游泳馆的卫生质量,提出建设性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12家各类资质的婴儿游泳馆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参考相关的卫生标准,环境和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2.00%;室内空气二氧化碳合格率25.00%、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合格率91.67%,其中公立医院合格率100.00%,企业合格率83.33%.结论 对婴儿游泳馆设立环境设施标准和卫生标准值.

    作者:钟捷;郑雪吟;徐敏;贾偕旸;汤惠民;陈献华;卫琼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初探

    绩效评估起源于20世纪的企业管理,后来一些国家将绩效评估及考核的概念逐渐运用到政府和政府公共部门.我国将绩效考核应用于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机构,已有多年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妇幼卫生体系亦开始逐步推行绩效考核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2011年,按照国家卫生部要求和黑龙江省卫生厅部署,首次对全省相关妇幼卫生机构和工作进行了绩效考核.

    作者:王卫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广西结核病防治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了解广西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设置及人力资源现状,探讨机构设置及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及促进入力资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三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

    作者:罗丹;刘飞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艾滋病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981年,在美国首次正式报道发现艾滋病(AIDS),从此拉开了人类社会与艾滋病病毒(HIV)斗争的序幕[1].男男性行为者(MSM)指过去一年内有过插入性口交或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由于其特殊的高危性行为,在许多国家都是HIV重要的高危人群.据估计,中国MSM人群中HIV感染者占总感染者的比例,从2005年的0.4%上升到2007年的3.3%[2].为了解黑龙江省2010-2011年MSM人口学、血清学和行为学信息等,分析该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为黑龙江省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闫世春;赵亚双;李一;惠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镇海区麻疹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分析

    目的 了解镇海区适龄儿童麻疹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1-6月与7-12月出生的在册儿童以及2010年出生的在册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及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6月出生的在册儿童麻疹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为78.02%(1 892/2 425),7-12月出生的为91.83%(2 844/3 097),1-6月出生的在册儿童首针接种及时率低于7-12月的(x2=212.48,P<0.01);2010年出生的在册流动儿童麻疹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为83.98%(3 613/4 302),常住儿童的为92.05%(1 123/1 120),流动儿童首针接种及时率低于常住儿童的(x2=50.64,P<0.01).结论 建立常态化的查漏补种工作机制,提高流动儿童家长预防保健意识和免疫规划知识知晓率,是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及时率的迫切需求.

    作者:廖家文;徐中史;宋飞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8年荆门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荆门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在荆门市选择4个项目县市区,每个县选择3个乡,每个乡的乡中心小学和3个村级小学的4~5年级学生以及附近村的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前后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同卷调查.结果 培训各级医生、干部、教师和学生286人,在48所学校对4~5年级学生及附近村育龄妇女共4 251人上健康教育课,发放健康教育材料11 862份,小学覆盖率为21.31%(52/244);4个项目县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61.03%(1 831/3 00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5.29%(7 455/7 104,x2=2 020.6,P<0.005),平均增幅56.14%;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前的74.47%(1 117/1 500)提高到健康教育后的99.17%(3 833/3 865,x2=924.15,P<0.005),平均增幅29.14%.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及育龄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健康教育是碘缺乏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纳入碘缺乏病防治并建立持续工作机制尤为迫切和重要.

    作者:李少华;蔡云峰;康志军;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北京市大兴区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大兴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和管理现状,为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行为和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制作检查表对3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2医疗卫生机构均制定了相应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设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多数医疗机构使用符合要求的包装物和利器盒收集医疗废物、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所的占93.75%,医疗废物转运移交登记记录完整的占81.25%;交由医疗废物集中置单位的占100%,仍有15.63%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废物袋不符合要求.结论 各级医疗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和依法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增强责任意识,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活动行为,确保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

    作者:吕建华;赵树奎;王明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一例疑似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调查

    2011年12月7日,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告知达州市开江县送检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标本检出脊髓灰质炎疫苗衍生病毒.达州市疾控中心接电话后立即报告市卫生局,同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开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派出专家组赴现场.会同8日赶到的省专家组一起核实诊断,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该病例是达州市开江县人民医院于2011年10月26日报告的一名患儿,其粪便标本检测到Ⅱ型脊髓灰质炎疫苗病毒的VPI区6个核苷酸变异.

    作者:胡小琦;刘志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青海省疾控中心10年国内发表学术论文计量分析

    医学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直接的产出形式之一,是记录医学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1],是衡量一个单位科研能力和学术成果的重要标志.对揭示本单位研究领域科学生产的组织结构、交流活动情况、学术水平及其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2].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3],对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青海省疾控中心)2001-2010年在国内医学生物学及预防医学卫生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进一步了解中心科研实力和科技队伍状况、以及科技产出力及影响力,为本单位科研管理、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4].

    作者: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1年济南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状况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卫生部80号令)于2011年5月1日实施以来,卫生监督及公共场所经营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管理,为了解济南市集中空调卫生状况,对济南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进行了相关项目检测.

    作者:李新伟;钟庆;张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

    目的 建立ICP-MS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湿法或压力罐消解后,用ICP-MS法测定其铝含量.结果 方法的检出限为0.03mg/kg,在1~5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7.与国标方法比较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别,压力罐消解的精密度相对较好,RSD在2.0%~4.1%.铝加标回收率在93.3%~104%之间,标准物质测定值在定值范围内.结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好,适合面制食品中铝的检测.

    作者:侯韬乔;孔舒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11年晋城市市售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晋城市食品中化学有害因素污染状况,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4-11月,在市区及辖5县区随机抽取13类345份食品,分别进行了4种金属元素、3种食品添加剂、1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 206份食品中铅、镉、汞超标率分别为0.49%、1.94%、0.00%,20份食品中铝超标率为85.00%,28份食品中甜蜜素、安赛蜜超标率分别为:3.57%、0.00%,38份食品中亚硝酸盐超标率为2.63%.91份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氯超标率分别为:6.59%、4.40%、2.20%、0.00%.结论 晋城市部分市售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监管,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双霞;张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深圳市2005-2011年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的处理与思考

    目的 总结深圳市2005-2011年5例VAPP的发生与处理,为政府暨卫生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深圳市2005-2011年5例VAPP的补偿情况从80万元至125万元不等,趋势是越来越高.结论 建立健全AEFI监测系统是免疫预防工作规范化的内在和外在要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国家制定,更能体现政策的全面性、均衡性;为绝对保证补偿经费及时到位,宜由中央财政支付、省级统筹监管;补偿标准也是足够多为宜,深圳目前形成的市价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通过加强科研、纳入一类疫苗由政府集中采购或适度推荐等措施,及早实现IPV替代OPV,消除VAPP.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表型和分子分型技术在霍乱弧菌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1999~2005年广州地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代表菌株的致病基因型和PFGE型别,确定霍乱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同源性,研究本地霍乱弧菌的分子特性.方法 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霍乱弧菌的4种致病相关基因,采用限制性内切酶Not I,以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采用分型处理软件BioNumerics Version对PFGE图谱做聚类分析.结果 本地霍乱弧菌代表株中存在3种致病基因型(A、B、C型),病例分离的霍乱弧菌多为A型基因,而环境分离的霍乱弧菌则多为C型和B型.总共96株霍乱孤菌分为60个不同的PFGE型,带型范围:8 kb-650 kb.相同或相近的PFGE型(相差1~3条带)存在于多次霍乱暴发疫情分离株中、环境分离霍乱与临床株之间、输入病例与本地病例分离霍乱弧菌问,不同的PFGE克隆型(4~6带及以上)的流行病学联系也较远.结论 将致病基因分型、PFGE型与流行病学资料结合,揭示了本地霍乱菌株从受污染的珠江水及水产品传递给人并引起霍乱暴发、散发的特征,提示开展霍乱菌株PFGE分子分型监测及加强地区间合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作者:黄冰;李孝权;邓志爱;张欣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燃机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研讨

    当前我国内燃机及配件制造行业正由依靠国外技术的时期向自主创新的时代过渡,内燃机及配件制造行业的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行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必然导致现在内燃机生产过程中的产污环节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原《内燃机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4-2000)已不能满足我国内燃机制造业的发展要求,达不到保障人群健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重新对其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进行研究和修订,因此探讨内燃机制造厂的卫生防护距离,为修订内燃机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王永革;朱琳;杨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借助信息系统建立传染病漏报监控机制的探讨

    目的 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控制传染病漏报.方法 利用医院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对需要传染病报告的病例进行即时提醒,通过传染病相关的疾病诊断和医技科室报卡信息自动校核发现漏报,建立漏报自动监控机制.结果 通过传染病相关诊断、医技科室传染病相关阳性结果与已报卡传染病病例的自动核对筛查,达到发现漏报并要求限期上报传染病漏报病例.结论 传染病漏报监控机制能有效减少传染病漏报.

    作者:张伟阳;钟初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天水市无公害蔬菜安全性评价

    目的 全面掌握天水市售蔬菜与无公害蔬菜的安全状况.方法 连续三年,按照国家标准,分三个市场监测共检测3类14种432份蔬菜;同时配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监测10批蔬菜224份无公害样品.结果 发现市售蔬菜农药阳性检出率平均为70.8%,超标率平均为19.7%:其中叶菜和根茎类蔬菜有机磷农药污染较严重,而且国家禁用农药甲拌磷的检出率为3.7%,大残留量高达31.97 mg/kg.硝酸盐超标率为31.25%;高超标4.75倍.14种市售蔬菜中个别样品铅含量已超过国家标准5倍以上,镉含量超过国家允许含量35倍以上;14种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杀菌剂、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均有检出.而10批蔬菜224份无公害蔬菜,检测结果100%达到无公害蔬菜安全的要求.建议 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同时指导无公害蔬菜生产者合理正确地使用农药.

    作者:高介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 利用品管圈活动,加强慢性病管理,降低高血压分级错误率.方法 2011年3月,由8名全科疾控团队成员组成“360圈”,根据品管圈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高血压分级错误率由19.46%降至4.87%.结论 在慢性病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能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降低高血压分级错误率,同时能提高全科疾控团队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作者:陈立锋;史宏辉;邵迪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