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居民宠物喂养中安全与卫生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刘春敏;俞幼娟

关键词:社区居民, 宠物喂养, 干预, 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通过对社区居民宠物喂养中的安全与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喂养宠物的认知程度,使犬类养殖许可证持有率及宠物疫苗接种率上升.方法 随机抽取徐汇区凌云街道喂养宠物家庭100户(每户主要喂养人员1名),对100名宠物喂养人员基本情况及宠物喂养中安全、卫生知识、持证与疫苗接种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干预措施(集中宣教、个别指导、录像、版画宣教,小册子宣教),干预前后的认知程度与行为方式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评价.结果 社区居民对宠物喂养中卫生知识认知程度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x2=78.66,P<0.001);持有犬类养殖许可证干预前为30.0%,干预后84.0%(x2=52.28,P<0.001)差异有显著性;干预前的疫苗接种率33.0%上升至86.0%(x2=44.64,P<0.001);医疗处理率干预前为25.0%,干预后为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9,P<0.001).结论 通过干预能够提高社区居民正确喂养宠物的卫生知识认知程度,提高犬类养殖许可持有率、疫苗接种率与医疗处理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黑龙江省2009年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评估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医疗卫生机构5 053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82家,二级医疗机构275家,乡镇卫生院5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7家,民营医疗机构(包括个体诊所)3 46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7家,采供血机构34家.1.2 方法统一制定监督内容和检查表,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地市执行;以电子文档形式进行数据收集、汇总、统计;以书面形式反馈检查的有关情况.

    作者:闫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宁波市江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分析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北区2009-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与主要病原,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0年(1~7月)宁波市江北区手足口病病例,比较两年同期的发病率、发病人群、聚集性疫情等特征.采集2010年40份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样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核酸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 2010年(1~7月)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为240.32/10万,2009年同期发病率为101.6/10万.两年病例分别覆盖辖区所有街道与乡镇,病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街道(庄桥、洪塘、甬江),以散居儿童为主.两年的发病高峰从16周开始,28周以后逐渐下降.2010年RT-PCR检测样本EV71阳性率为61.3%,CoA16阳性率为25.8%,肠道病毒(未分型)阳性率为12.9%.结论 江北区手足口病发病全年均有,夏秋季为流行高峰,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病例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2010年江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毒株为EV71.

    作者:徐奋奋;蔡颖;陆毓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噪声对选煤工人健康影响的对照分析

    目的 了解选煤作业噪声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以某选煤企业578名噪声暴露工为接触组,以长治市不接触噪声的某校235名教职员工为对照组,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对两组员工进行神经衰弱症候群、高血压、心电图、纯音听力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触组神经衰弱、高血压、心电图、纯音听力等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6.19% 21.97%19.38%38.4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4%12.34%10.21%15.74%),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74.17、9、99、10、7、39.53,P值均<0.011.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不仅影响工人的听觉系统,而且对人体神经、心血管系统有害.

    作者:郭旭;韩青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电焊车间通风净化系统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某电焊车间新上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净化效果.方法 通风系统开启前后,对工人作业岗位和接尘作业工人分别进行电焊烟尘的短时间浓度和时间加权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风系统未开启前,车间电焊烟尘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粉尘加权浓度分别为(2.62±1.05)mg/m3,(3.90±1.31)mg/m3;通风系统开启后短时间接触浓度和粉尘加权浓度分别为(1.61±0.43)mg/m3,(1.48±0.26)mg/m3;通风系统开启前后工作岗位和作业工人的电焊烟尘浓度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该通风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间电焊烟尘的浓度.

    作者:李新伟;尹洪银;单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与戊二醛对内镜灭菌效果比较

    腹腔镜器械是穿破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需将手术器械完全灭菌.选择佳消毒方法,才能保证患者不被手术感染,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安全度过手术期,保障患者的安全.但是,腹腔镜的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而且很多的手术器械不能够耐受高温蒸汽灭菌.如今不耐高温内镜消毒方法主要采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和戊二醛浸泡法等.现分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和2%碱性戊二醛对内镜的灭菌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裴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吸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控烟干预活动方案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基线结果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现在吸烟率为14.6%.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6.3%,女性现在吸烟率为0.6%,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1支.51.3%的工作人员自报在工作场所有被动吸烟暴露,95.2%的吸烟者自报有时或经常在上班时吸烟.77.3%的工作人员认为烟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84.3%的医学社团工作人员支持室内全面禁烟.结论 大部分医学社团都开展了控烟相关工作,且工作人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认识较高.但仍有46.3%的男性工作人员吸烟,吸烟者在上班时吸烟现象常见.应加强医学社团控烟能力的建设,并积极开展控烟知识和技能培训.

    作者:刘霞;张晶晶;刘召芬;姜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8年7月27日中午,在包头市某酒店约120人在参加生日聚餐活动,当日15:10-19:20分相继有23人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经医院对症、抗菌、补液治疗后,23名患者于7月29日出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认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酱肘花而引起的食物中毒.1 中毒经过调查1.1 就餐情况 2008年7月27日包头市城郊农民张某在该酒店为其子举办12岁生日聚会,共12桌约120人就餐,共同就餐时间为12:30.

    作者:李巧荣;李秋梅;张领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应急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怎样的应急处置技术才能满足政府及公众的需求.如何利用现代快速技术手段才能使现场处置工作高效、快速完成,使应对方法更加先进、快捷.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应对处置了上百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在快速应急处置技术手段的研究实践中,全面提升了单位整体应急能力,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幅降低和减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段玉玲;王世平;杨超;于振喜;刘保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某市地铁工程公共场所卫生学预评价

    目的 对黑龙江省某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卫生学预评价,为建设和运营提供卫生管理依据和建议,为行政审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已投入运营的南京市地铁一号线、刚刚竣工验收的沈阳市地铁一号线进行类比法分析,同时结合检查表法进行预评价.结果 主要卫生设施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总体上符合卫生学原则.该项目建成运营后可能产生的主要健康影响因素有不舒适的微小气候、噪声、地面的汽车尾气等.结论 按照卫生学预评价意见,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必要的卫生设施,使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影响乘客健康的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减轻或消除,从公共场所卫生学角度评价该项目是可行的.

    作者:刘晓波;吴永会;吕嵩;李韶梅;杨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试论服务行业乙肝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乙肝携带者是潜在的发病者及传染者[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共同目标就是预防疾病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此,依据近年长春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乙肝携带监测结果,探讨此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作者:聂英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探讨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用微孔滤膜采集,用水洗脱,洗脱液经0.22μm 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经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 在淋洗液浓度30mmol/L KOH,流速1.00ml/min,分离测定过程在12min内完成,磷酸保留时问为10.507 min,在0.5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以上,检出限为0.004μg/ml,低检出浓度0.003mg/m3(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结论 离子色谱法能满足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检测.

    作者:黄爱华;宁霞;侯凤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梅毒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黑龙江省梅毒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2009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7 463例,死亡9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6.7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8.57/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22.31%,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梅毒防治工作,控制艾滋病流行已刻不容缓.

    作者:韩晶;金慧心;蒋志坚;王卫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患儿EV71的检测及分离鉴定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患儿感染EV71的情况,为科学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接种于RD细胞,出现致细胞病变效应(CPE),运用RT-PCR方法,EV71引物检测样本和细胞培养物上清.结果 标本直接用RT-PCR扩增,阳性率为30%(6/20),细胞培养后出现CPE的阳性率为45%(9/20),培养后经RT-PCR扩增阳性率为70%(14/20).结论 病毒分离和RT-PCR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肠道病毒EV71的检出率,RT-PCR方法可以满足病毒流行期间同时处理大量样本的需要.

    作者:刘芳;陈淑红;陈露菲;张静;李冀宏;孟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影响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

    目前,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着重在于提高广大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从而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但是,自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却不很理想.因此,了解结核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建明;王喜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基环己烷的含量

    作业场所空气中甲基环己烷含量的实验室测定一般采用溶剂解析法,但它的缺点是要使用解吸液,选择不当,解吸液可能对测定产生影响,例如,在色谱测定时,解吸液的色谱峰与待测物的色谱峰发生重叠;另外,有的解吸液毒性较大,如二硫化碳是常用的解吸液,它的毒性较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本次探讨甲基环己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应用,可避免上述的缺点,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袁淑丽;厚丽华;张殿鸿;高晓丽;徐学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餐饮业现榨饮料加工现状及管理对策

    目的 了解温岭市现榨饮料的加工现状,以探索有效监管对策.方法 抽查42家不同类型的餐馆进行卫生学调查及样品检测.结果 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卫生问题,如现榨专间配备率只有28.6%,榨汁机使用前消毒率只有9.5%,现榨饮料微生物指标检测总合格率为30.9%,其中中小型餐饮单位的合格率为13.2%,现榨果蔬汁的合格率只有12.2%等.结论 现榨饮料加工过程存在严重污染.其卫生状况堪忧,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部门需加强对餐饮企业的监管.

    作者:王锦绣;尹卡佳;叶冰鸿;蒋国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步RT-PCR方法在黑龙江省手足口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核酸检测方法在黑龙江省手足口病病原谱调查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省范围内收集2009年和2010年疑似手足口病病人疱疹液、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使用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肠道病毒71型(EV71)引物和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引物,采用一步RT-PCR方法进行病原核酸检测,进而分析病原构成,并对部分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2009年检测标本985份,其中EV71阳性226份、CVA16阳性191份、EV71和CVA16合并阳性3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00份.2010年检测标本1696份,其中EV71阳性354份、CVA16阳性356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88份.两年标本肠道病毒阳性率平均为52.87%,其中EV71和CVA16占阳性标本中病原总数的79.69%.选取353份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获得毒株265株.结论 一步RT-PCR方法用于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稳定、特异、快捷、易于分型,EV71和CVA16是黑龙江省近两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作者:王开利;陈淑红;陈露菲;郭京晓;魏忠君;曾霞;张静;刘芳;李冀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医院感染安全防范对策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1,2],易造成皮损伤和黏膜接触暴露,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现介绍针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

    作者:高岚;赵欣;刘宝琴;张红军;张连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设立病例定义,对暴发疫情发生地进行病例搜索,同时进行诺如病毒RNA检测,确定病原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暴发疫情共搜索到83例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为胃胀、呕吐、腹痛、腹泻;发病人群为10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9~11岁组为高发人群;疫情发生在旅游景点并波及附近及养老院,病原为诺如病毒.结论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秋季,多发生在人群聚集地区,食物污染及生活接触传播所致.及时采取综合性控制措施可避免疫情扩散.

    作者:鹿凤苓;陈旭丹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143例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更好地救治病人提供指导,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6月由公安、民政部门送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 143例流浪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流浪精神病人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为主,占74.3%,且伴有躯体疾病较多,治疗较困难,管理难度大,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大.结论 对流浪精神病人应加强综合治疗,加强家庭监护和社会支持.

    作者:诸亚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