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噪声对选煤工人健康影响的对照分析

郭旭;韩青艳

关键词:噪声, 听力损失, 疑似噪声聋, 神经衰弱, 高血压
摘要:目的 了解选煤作业噪声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以某选煤企业578名噪声暴露工为接触组,以长治市不接触噪声的某校235名教职员工为对照组,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对两组员工进行神经衰弱症候群、高血压、心电图、纯音听力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触组神经衰弱、高血压、心电图、纯音听力等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6.19% 21.97%19.38%38.4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4%12.34%10.21%15.74%),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74.17、9、99、10、7、39.53,P值均<0.011.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不仅影响工人的听觉系统,而且对人体神经、心血管系统有害.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浅述网络学习平台在党建工作中的运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不仅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更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为了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需求,更好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建了党员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党员学习园地,在网络学习平台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谭海鑫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河津市肺结核病防控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掌握河津市肺结核病患病现状,探讨防控肺结核病的对策,为市肺结核病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河津市2005-2009 年结核病登记本,项目月报表和季报表,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河津市共收治结核病患者1 492例,门诊接诊人数不断上升,发现肺结核病人数也逐年上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发现率分别为77.25/10万、70.14/10万、42.65/10万、39.21/10万、42.2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发病数占66.89%,女性发病数占33.11%,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为主(15~54岁)占总发病人数75.22%.职业分布情况农民发病居首位,占总发病人数68.66%.结论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全面的防治措施及健康促进策略,肺结核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使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手足口病患儿EV71的检测及分离鉴定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患儿感染EV71的情况,为科学防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接种于RD细胞,出现致细胞病变效应(CPE),运用RT-PCR方法,EV71引物检测样本和细胞培养物上清.结果 标本直接用RT-PCR扩增,阳性率为30%(6/20),细胞培养后出现CPE的阳性率为45%(9/20),培养后经RT-PCR扩增阳性率为70%(14/20).结论 病毒分离和RT-PCR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肠道病毒EV71的检出率,RT-PCR方法可以满足病毒流行期间同时处理大量样本的需要.

    作者:刘芳;陈淑红;陈露菲;张静;李冀宏;孟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后的有效整改

    进入21世纪以来,实验室认可已经成为全球实验室工作的热点[1].本单位作为一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实验室,于2002年1月首次通过实验室认可评审.通过认可实验室的名项工作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按照科学、公正与国际准则相一致的原则,促使实验室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使实验室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保护大众的合法权益[2],也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提供技术支撑和法律依据.许多实验室对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后的整改不甚明了,现结合本单位实际,讨论如何有效实施认可评审后的整改.

    作者:徐云龙;夏铁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萝北县针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救治原则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曾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至六级,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由于县级基础条件相对薄弱,防治力量和经验相对不足,将面临到更大的压力和考验.萝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不同阶段制订了相应的工作目标及措施,以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者:梁琦;贾志欣;史本兴;左江涛;栗波;邓乐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西山矿务局尘肺患病状况调查分析

    西山矿务局是山西省重点大型煤炭企业之一,煤矿粉尘对作业职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尘肺病至今仍然是该矿务局发病人数多、危害严重的职业病.自1957年有防治记载以来的近50年中,开展粉尘的综合治理,进行尘肺病流调,监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建立休疗养环境,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大限度地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西山矿务局1960-2007年间确诊的尘肺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西山矿务局尘肺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其防尘效果,为今后尘肺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晋林;李旭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2009年医疗废物处置管理评估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医疗卫生机构5 053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82家,二级医疗机构275家,乡镇卫生院5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7家,民营医疗机构(包括个体诊所)3 463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7家,采供血机构34家.1.2 方法统一制定监督内容和检查表,以文件形式下发各地市执行;以电子文档形式进行数据收集、汇总、统计;以书面形式反馈检查的有关情况.

    作者:闫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情况,为社区提供慢性病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象山县海岛社区25周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岛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等5种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4.80%;慢性病前三位的病种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26.46%、4.58%和2.20%.沿海城镇居民、沿海农村居民和全海岛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4.44%、23.95%和24.93%.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危害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的3种主要慢性病,沿海城镇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沿海农村居民和全海岛居民;建立以社区全科医生为主导的责任团队和综合干预队伍,是控制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叶众;裴广军;徐建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石家庄市中学生饮食习惯与运动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中学生饮食习惯与运动状况,为在中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除进行整体分析外,增加男女生对比分析,并首次对住校生与非住校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石家庄市中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饮食不良习惯,住校学生运动量明显低于非住校生.结论 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健康生活习惯应从孩子抓起,建议在中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改变中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任永红;刘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株与志贺氏菌交叉凝集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鉴定

    从临床腹泻病人上送菌株中,鉴定出一株原为福氏志贺氏菌结果却符合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0126:K71的菌种.从鉴定过程中发现,该菌株不仅与福氏1a血清凝集,而且与痢疾Ⅰ型血清也凝集,该菌株菌落形态很不典型,现将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勤芳;陈云;彭立核;胡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上海市某居民小区水污染事件调查报告

    2009年12月25日~2010年1月5日,上海市某居民小区多户居民发现家中自来水有异味,部分居民出现腹痛腹泻症状,经现场调查及事后有关部门质监检查,证实本次水污染事件是小区消防管路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违规连接,沉积的消防用水对生活饮用水造成污染所致.

    作者:孙利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吸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控烟干预活动方案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基线结果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现在吸烟率为14.6%.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6.3%,女性现在吸烟率为0.6%,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1支.51.3%的工作人员自报在工作场所有被动吸烟暴露,95.2%的吸烟者自报有时或经常在上班时吸烟.77.3%的工作人员认为烟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84.3%的医学社团工作人员支持室内全面禁烟.结论 大部分医学社团都开展了控烟相关工作,且工作人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认识较高.但仍有46.3%的男性工作人员吸烟,吸烟者在上班时吸烟现象常见.应加强医学社团控烟能力的建设,并积极开展控烟知识和技能培训.

    作者:刘霞;张晶晶;刘召芬;姜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143例流浪精神病人临床现状分析

    目的 探讨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更好地救治病人提供指导,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2008年3月-2010年6月由公安、民政部门送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 143例流浪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流浪精神病人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包括分裂样精神病)为主,占74.3%,且伴有躯体疾病较多,治疗较困难,管理难度大,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大.结论 对流浪精神病人应加强综合治疗,加强家庭监护和社会支持.

    作者:诸亚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绍兴市某初中3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以问卷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的306名学生中,心理问题总检出率30.39%,其中轻度29.08%,中度及以上1.31%.男女生间总均分及各因子异常率无显著差异;但人际关系、情绪不平衡(P<0.05),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及总均分异常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且随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结论 绍兴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可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度及以上心理异常者心理干预.

    作者: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影响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

    目前,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着重在于提高广大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从而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但是,自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却不很理想.因此,了解结核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建明;王喜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试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防范体系建设

    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与应用保障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责任,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减少食源性疾患、强化食品安全体系等方面不断探索.关贸总协定(CATF)(即WTO 前身)在1986-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通过的<实施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IS),第一次以国际贸易协定的形式确认了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合理的、协调的食品规则和标准,并对食品中存在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或致病有机体对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产生的潜在不利影响实施风险评估.

    作者:陈有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同地区麻疹IgG抗体监测结果分析

    近年来,大同市麻疹发病呈下降趋势,但麻疹疫情仍不容忽视.大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部分地区仍属贫困区,加上外来人口多,确保全民按规程免疫有难度,为此,我们于2009年3月份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部分大同地区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IgG抗体监测分析,用以了解大同市健康人群中麻疹免疫状况,预测麻疹流行的规律,发现高危人群,为制定麻疹免疫对策、评价免疫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闫芳;党秀琴;武红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噪声对选煤工人健康影响的对照分析

    目的 了解选煤作业噪声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以某选煤企业578名噪声暴露工为接触组,以长治市不接触噪声的某校235名教职员工为对照组,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对两组员工进行神经衰弱症候群、高血压、心电图、纯音听力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触组神经衰弱、高血压、心电图、纯音听力等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6.19% 21.97%19.38%38.41%)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04%12.34%10.21%15.74%),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74.17、9、99、10、7、39.53,P值均<0.011.结论 长期接触噪声不仅影响工人的听觉系统,而且对人体神经、心血管系统有害.

    作者:郭旭;韩青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梅毒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近年来,黑龙江省梅毒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04~2009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7 463例,死亡9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4年的6.70/10万上升到2009年的18.57/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22.31%,形势十分严峻.加强梅毒防治工作,控制艾滋病流行已刻不容缓.

    作者:韩晶;金慧心;蒋志坚;王卫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001-2008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分析

    目的 分析2001-2008年广东省疾控中心开展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情况.方法 收集2001-2008年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资料和各年全省市县级疾控中心人员情况,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08 年,共获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立项165项,按期完成155项,完成率为93.9%.其中,国家级项目27项,完成率为96.3%;省级138项,完成率为93.5%.举办培训班175期,其中国家级项目29期,省级146期,年平均22期.共培训18 056人次,年平均2 257人次;合计5 899学时,年平均737.4学时;共提供Ⅰ类学分972分,年平均121.5分.培训内容以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为主.结论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率高,培训内容重点突出,培训对象针对性强;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曾四清;李东悦;朱展鹰;李健;许小频;杨杏芬;罗焕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