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田县2005-2009年性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季革委;陈正民

关键词:性病, 疫情, 分析
摘要:目的 为了解2005-2009年青田县性病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青田县2005-2009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青田县共报告性病6种1 339例,年均发病率为55.71/10万.其中梅毒503例(37.57%),淋病474例(35.40%),尖锐湿疣230例(17.18%),非淋菌性尿道炎51例(3.81%),生殖器疱疹50例(3.73%),HIV31例(2.31%).结论 青田县性病疫情仍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需加强,特别是对各级医疗机构性病门诊的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仍需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降低漏报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河津市肺结核病防控现状及对策

    目的 了解掌握河津市肺结核病患病现状,探讨防控肺结核病的对策,为市肺结核病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河津市2005-2009 年结核病登记本,项目月报表和季报表,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河津市共收治结核病患者1 492例,门诊接诊人数不断上升,发现肺结核病人数也逐年上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发现率分别为77.25/10万、70.14/10万、42.65/10万、39.21/10万、42.2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发病数占66.89%,女性发病数占33.11%,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为主(15~54岁)占总发病人数75.22%.职业分布情况农民发病居首位,占总发病人数68.66%.结论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学全面的防治措施及健康促进策略,肺结核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使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绍兴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绍兴市某初中3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以问卷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的306名学生中,心理问题总检出率30.39%,其中轻度29.08%,中度及以上1.31%.男女生间总均分及各因子异常率无显著差异;但人际关系、情绪不平衡(P<0.05),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及总均分异常率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且随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结论 绍兴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良好,可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度及以上心理异常者心理干预.

    作者:汪洁;沈晓维;谢珊珊;李慧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试论服务行业乙肝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乙肝携带者是潜在的发病者及传染者[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已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共同目标就是预防疾病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此,依据近年长春市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乙肝携带监测结果,探讨此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作者:聂英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有效开展基层疾控质量监督工作的体会

    质量监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实验室质量活动的各个环节,是确保实验室具有所从事的检测能力初始和持续能力的重要手段.质量监督不但能够及时发现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将不符合工作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对于潜在不合格或缺陷也能够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从而确保检测工作质量,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中起到重要的关键作用,同时,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本文主要结合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一些做法,对基层疾控如何有效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做一些探讨.

    作者:陈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西山矿务局尘肺患病状况调查分析

    西山矿务局是山西省重点大型煤炭企业之一,煤矿粉尘对作业职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危害,尘肺病至今仍然是该矿务局发病人数多、危害严重的职业病.自1957年有防治记载以来的近50年中,开展粉尘的综合治理,进行尘肺病流调,监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建立休疗养环境,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大限度地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西山矿务局1960-2007年间确诊的尘肺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西山矿务局尘肺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其防尘效果,为今后尘肺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晋林;李旭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应急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怎样的应急处置技术才能满足政府及公众的需求.如何利用现代快速技术手段才能使现场处置工作高效、快速完成,使应对方法更加先进、快捷.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应对处置了上百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在快速应急处置技术手段的研究实践中,全面提升了单位整体应急能力,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幅降低和减少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段玉玲;王世平;杨超;于振喜;刘保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对36名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资料用SPSS11.5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SAS得分是38.72±3.04.SDS得分是47.36±3.67,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分别为,t=5.783,t=7.445.P均<0.01);SSS总分是29.69±1.80.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5.301,P<0.01).性别、婚姻状况、配偶HIV感染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是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应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

    作者:孙永合;樊爱平;严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290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分析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1].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对于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从而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2].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2010年常熟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收集的监测资料.1.2 报告程序、时间及形式各接种点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后,在48小时内通过网络将报告卡上报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组织开展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调查开始后3日内初步完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并通过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3].

    作者:姚伟忠;邹新宇;邵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基环己烷的含量

    作业场所空气中甲基环己烷含量的实验室测定一般采用溶剂解析法,但它的缺点是要使用解吸液,选择不当,解吸液可能对测定产生影响,例如,在色谱测定时,解吸液的色谱峰与待测物的色谱峰发生重叠;另外,有的解吸液毒性较大,如二硫化碳是常用的解吸液,它的毒性较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本次探讨甲基环己烷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应用,可避免上述的缺点,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袁淑丽;厚丽华;张殿鸿;高晓丽;徐学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居民宠物喂养中安全与卫生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对社区居民宠物喂养中的安全与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喂养宠物的认知程度,使犬类养殖许可证持有率及宠物疫苗接种率上升.方法 随机抽取徐汇区凌云街道喂养宠物家庭100户(每户主要喂养人员1名),对100名宠物喂养人员基本情况及宠物喂养中安全、卫生知识、持证与疫苗接种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取干预措施(集中宣教、个别指导、录像、版画宣教,小册子宣教),干预前后的认知程度与行为方式进行统计学的处理与评价.结果 社区居民对宠物喂养中卫生知识认知程度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x2=78.66,P<0.001);持有犬类养殖许可证干预前为30.0%,干预后84.0%(x2=52.28,P<0.001)差异有显著性;干预前的疫苗接种率33.0%上升至86.0%(x2=44.64,P<0.001);医疗处理率干预前为25.0%,干预后为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9,P<0.001).结论 通过干预能够提高社区居民正确喂养宠物的卫生知识认知程度,提高犬类养殖许可持有率、疫苗接种率与医疗处理率.

    作者:刘春敏;俞幼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8年7月27日中午,在包头市某酒店约120人在参加生日聚餐活动,当日15:10-19:20分相继有23人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入院.经医院对症、抗菌、补液治疗后,23名患者于7月29日出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认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污染酱肘花而引起的食物中毒.1 中毒经过调查1.1 就餐情况 2008年7月27日包头市城郊农民张某在该酒店为其子举办12岁生日聚会,共12桌约120人就餐,共同就餐时间为12:30.

    作者:李巧荣;李秋梅;张领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探讨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用微孔滤膜采集,用水洗脱,洗脱液经0.22μm 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样,经离子色谱仪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 在淋洗液浓度30mmol/L KOH,流速1.00ml/min,分离测定过程在12min内完成,磷酸保留时问为10.507 min,在0.5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以上,检出限为0.004μg/ml,低检出浓度0.003mg/m3(以采集75L空气样品计).结论 离子色谱法能满足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检测.

    作者:黄爱华;宁霞;侯凤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调查分析

    2009年4月25日~6月17日, 萍乡市安源区某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疫情,现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GB17016-1997<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2 调查方法采用统一的个案调查表,由安源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对病例进行询问核实调查,填写个案信息,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王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疫苗接种和癌症预防

    目的 肿瘤病毒的预防性疫苗有可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提供有效疫苗和具体化的营销,新兴癌症疫苗很可能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方法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癌症疫苗研究进展的信息.结论 癌症给患者、家庭及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成员带来极大痛苦,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接种疫苗,预防多种病毒感染,减少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魏忠君;王锐;段淑梅;孟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济南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分析济南市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进一步认识和防治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RT-PCR、real time RT-PCR检测病毒核酸、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测定抗体和应急监测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和诊断.结果 病人呼吸道标本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人死亡;密切接触者中无禽流感病例,未发现人际传播的证据;禽间检测未发现感染禽类.结论 济南市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属个案感染,非人传人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接触禽类产品有关.

    作者:耿兴义;张济;阮师漫;徐淑慧;杨国樑;刘岚铮;王春荣;于秋燕;李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速冻水产品卫生标准探讨

    目的 针对市售速冻水产品卫生状况进行调查,为制订国家速冻水产品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样监测市售生产的9个品种速冻水产品419份样品,根据其生物特性,卫生状况及国家现行相关卫生标准要求,确立5个指标内容,即:挥发性盐基氮(VBN);汞、无机砷、六六六、滴滴涕;组胺;铅;细菌微生物等.结论 速冻水产品卫生适用标准建议为(生食水产品除外):挥发性盐基氮(mg/100 g)≤25.0;六六六(mg/kg)≤2.0;滴滴涕(mg,kg)≤1.0;铅(mg/kg)≤0.5;组胺、鲐鱼(mg/kg)≤100;其他鱼类(mg/kg)≤30;无机砷(mg/kg)按国标GB4810执行,汞(mg/kg以Hg计)按国标GB2762执行.

    作者:高秀君;冯志田;赵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医院感染安全防范对策

    血液透析技术是一种专业性强,风险性较大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物,暴露于多种危险中[1,2],易造成皮损伤和黏膜接触暴露,有被某些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是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现介绍针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

    作者:高岚;赵欣;刘宝琴;张红军;张连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浅谈影响结核病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

    目前,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着重在于提高广大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从而提高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但是,自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却不很理想.因此,了解结核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建明;王喜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吸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控烟干预活动方案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基线结果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10家医学社团工作人员现在吸烟率为14.6%.其中男性现在吸烟率为46.3%,女性现在吸烟率为0.6%,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1支.51.3%的工作人员自报在工作场所有被动吸烟暴露,95.2%的吸烟者自报有时或经常在上班时吸烟.77.3%的工作人员认为烟中的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84.3%的医学社团工作人员支持室内全面禁烟.结论 大部分医学社团都开展了控烟相关工作,且工作人员对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认识较高.但仍有46.3%的男性工作人员吸烟,吸烟者在上班时吸烟现象常见.应加强医学社团控烟能力的建设,并积极开展控烟知识和技能培训.

    作者:刘霞;张晶晶;刘召芬;姜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流行情况,为社区提供慢性病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象山县海岛社区25周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岛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等5种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4.80%;慢性病前三位的病种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26.46%、4.58%和2.20%.沿海城镇居民、沿海农村居民和全海岛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54.44%、23.95%和24.93%.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危害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的3种主要慢性病,沿海城镇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沿海农村居民和全海岛居民;建立以社区全科医生为主导的责任团队和综合干预队伍,是控制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措施.

    作者:叶众;裴广军;徐建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