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萍乡市结防、艾防机构防治TB/HIV双重感染合作机制研究

游胜;凌志强

关键词:
摘要: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常见的可治愈的HIV相关感染性疾病,HIV/AIDS患者发生结核病的概率是HIV阴性者的30倍;同时结核病又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大约1/3归因于结核病.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转型工作的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SARS、人禽流感、艾滋病等新发传染病不断涌现,已被控制或消灭的血吸虫病、结核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卷土重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活质量,各级疾控机构面临新形势和任务,原来沿用卫生防疫站时期的防病工作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求,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李文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福州市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与对策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福州市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探讨餐饮业中食品添加剂安全使用的管理对策.方法 采用表格现场调查福州市各类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品种、标签标识、索证情况、保管使用情况,并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福州市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存在外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索证材料不全,保管和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结论 应加强餐饮业中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监督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及时更新完善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餐饮业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

    作者:董懿德;陈伟;叶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宁波市江东区餐饮业冷菜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为全面了解餐饮业冷菜间卫生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及浙江省餐饮业卫生许可条件有关规定,2008年6月对江东区餐饮业冷菜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周巧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广西疾控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广西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对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相关工作情况,为政府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全部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随机抽取26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11~12月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调查,按照权重系数进行计分.结果 市级平均为84.9分,县级平均为79.6分;在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疫情资料的分析利用与管理方面市级好于县级;在信息疫情报告工作方面县级好于市级.结论 广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基本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但应加强疫情信息管理人员队伍能力建设,提高监测资料的分析利用率.

    作者:付志智;吴秀玲;黄丽华;邓革红;雷芝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谈行政指导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在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卫生监督工作管理中处理好监督和服务的关系,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行政指导的管理方式在卫生监督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出其在行政管理中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充分表明这一方式不失为卫生行政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补充手段.

    作者:施凑宝;张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杭州市餐饮单位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的探讨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以下简称餐饮单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日渐增多,使用日渐普遍,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或滥用已成为餐饮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作者:郭智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林芝地区7年性病疫情监测状况与分析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传染性疾病的分布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尤其是性传播疾病.为了解林芝地区STD(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防制策略,现对林芝地区2001~2007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巴桑;红英;塔嘎;果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广州市区级卫生监督人员工作应激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区级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应激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专用调查表,对广州市12个区的卫生监督所在编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在人际关系维度上,66.25%的人员处于高应激状态;在工作条件维度上,34.38%的人员处于正常应激状态:在工作兴趣维度上,72.5%的人员处于高应激状态.而应激总分中,则有55%的人员处于高应激状态.工作应激的相关因素涉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和职业相关因素变量等多方而.结论 通过合理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加强卫生执法宣传,提供社会支持来缓解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应激程度.

    作者:卢世荣;梁宁;胡正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误区及职能作用发挥建议

    1 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误区1.1 稽查科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绥化市的个别卫生监督所为了响应号召,与上级部门科室相对应,按要求设置了稽查科,并配备了人员,但稽查科仅有职数没有实质工作内容,没有真正发挥稽查的作用.

    作者:郭艳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开展企业职工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的评价

    目的 了解聊城市企业职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在企业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对3家市直企业的3006名职工采用现场授课、放科教片、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办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企业职工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干预前均高于75%.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非预防方法 和某些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偏低.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后,企业职工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同时对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的态度有明显改变(P<0.0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现场培训、放科教片及发放宣传材料等综合干预手段是行之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杜桂英;蔡新;于海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卫生行政滥用职权的界定及其司法审查

    从我国行政法学界对于行政滥用职权的两种观点分析人手,将卫生行政滥用职权的范围界定为既包括滥用羁束裁量权,又包括自由裁量权,并在此基础上列举卫生行政滥用职权的六种主要表现.后提出法院在对卫生行政滥用职权进行审查时,应坚持以合法性原则为主,以合理性原则为辅.同时针对合理性原则的主观性指出应从程序和具体化原则两个方面使之具有相对客观化,增强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作者:陆江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面对面宣传对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效果评价

    目的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有效遏制肺结核病的流行蔓延.方法 通过逐门逐户面对面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对人户登记的咳嗽咳痰多于2周并伴有其他肺结核症状的疑似病人到结防机构确诊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市入户率为92.61%,宣传率为87.61%.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11489人,结防机构门诊就诊人数较上年同期上升94.55%,发现初治涂阳病人226例、复治涂阳病人29例、初治涂阴病人943例.结论 通过面对面宣传,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可疑肺结核病人就诊率和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显著增加[1].

    作者:李积英;夏红;张军;朱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常熟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演练评估报告

    根据<江苏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处置演练评价标准(试行)>和<常熟市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的有关精神,为提高全市应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应急能力.于2008年3月2日组织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演练.

    作者:钱均琪;蔡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5~2007年安溪县狂犬病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安溪县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07年全县报告的所有狂犬病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安溪县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0例,分布在9个乡镇,夏秋季节为高发季节,患病率分别为0..281/10万、0.562/10万、1.028/10万;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2.33∶1),病例集中在0-14岁年龄组(7例),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11例);潜伏期中位数为63天.结论 强化政府行为,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犬类动物管理,提高犬类动物免疫水平,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提高暴露后预防处置率是目前需采取的防控措施.

    作者:刘金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对策探讨

    医疗废物管理是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管理不善,将对人民群众健康及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十分重要.2004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确立了要在中国设区以上城市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重大决策,从而使我国在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方面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作者:赵赤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某食品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某食品生产企业劳动定员300人,生产产品为碳酸饮料,年产量为20万吨.为了解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其控制效果于2008年4月对其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作者:彭秀苗;李新伟;周敬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信息及其管理技术在疾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一系列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恐怖等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暴露了人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说明建立敏感的疾病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依据疾病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原则[2,3],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余杭区将疾病监测信息与信息管理技术结合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余杭区疾病监测预警体系.

    作者:杨其法;鹿凤苓;张宝津;王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眼部损害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工人眼部的损害,对-硝胺炸药生产企业的127名TNT作业工人进行了以眼科为主的职业性体检.此毒物可引起晶体浑浊导致中毒性白内障,是接触者常见早和特异性的体征,与接尘工龄、工种有密切关系.跟部损害是TNT造成的全身中毒的主要表现之一,在诊断职业性慢性TNT中毒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绍兴市943件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通过对绍兴市卫生监督所近三年的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的分析,探讨卫生监督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1 材料与方法绍兴市卫生监督所2005~2007年立案查处的各类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943件,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叶群;俞曼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5年广州市东山区城市社区居民吸烟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某区18-69岁居民的吸烟状况,探讨吸烟与慢性疾病的关系,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区内2条行政街道,每条行政街道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95户居民,每户居民抽取1名成员,对其进行现场和入户的问卷调查.结果 (1)人群吸烟率为26.5%,现吸烟率为19.8%.男性吸烟率和现吸烟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性不同年龄组及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人群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男性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婚姻状况、职业现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50%的居民吸烟开始年龄为17-23岁.(3)烟龄和近来每周吸烟量呈正相关关系,计算平均每周吸烟量与烟龄之间的回归方程为:平均每周吸烟量(支数)=43.863+2.197 x烟龄(年).结论 吸烟成瘾性、危害性大,控烟措施应该既要广泛宣传又要抓住重点人群,控烟问题任重道远.

    作者:刘国聪;戴丽萍;曾维斌;邱小玲;袁伙有;梁雄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