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嘉兴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结果

王金荣;许荣全;富小飞;胡洁

关键词:结核病, 控制项目管理, 病人发现率, 病人治愈率
摘要:目的 对嘉兴市2001~2008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干预,签定各医疗单位领导工作目标责任;落实结核病归口诊治单位初诊病人登记率,查痰率,痰菌检出率,规则治疗率,院内转诊率;非诊治单位疑似病人转诊指标数完成率,转诊到位率;乡镇卫生院、社区责任医生对病人全程督导管理率,控制病人失访率,业务知识培训到村和社区覆盖率.结果 全市结核病新登涂阳病人发现率从2001年的12.83/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0.40/10万;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从76.5%上升到85.82%.结论 嘉兴市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效果显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现状的思考

    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培训关系着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现状不容乐观.目前上海市各区的体检收费标准不统一;体检与培训相关部门缺少信息沟通和支持.致使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出现不正常流动,处于防病重点年龄段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很少接受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和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其关键是缺失了对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职业上岗培训和执法督查.所以政府相关行政部门要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制定统一的全市体检培训价格,明确规定不得跨区体检,加大执法督查力度,加强对法定体检医疗机构的管理.法定体检医疗机构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观念更新、主动进取和多方协作.除做好法定体检、培训工作外,并逐步开展健康管理探索和实践.

    作者:尹清菊;张亚锋;过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3~2008年兰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五项标志物分析

    目的 了解兰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五项标志物携带情况,为加强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08年进行乙肝三系统检测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资料.HBsAg等己肝五项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2003~2008年接受复查人员的HBsAg/HBeAg指标阳性率波动在2.82%~15.77%.6年来小三阳人数占当年接受三系统HBV感染阳性人群中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大三阳人数在2006年达到一个高峰后逐渐下降,男女性别比为1.06:1.结论 HBV阳性标志物的人群比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监督,强化他们对乙肝的预防意识.

    作者:马岚;曹文正;罗军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起狂犬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廊坊市2006~2008年6起犴犬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和防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廊坊市2006~2008年狂犬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起事件致伤动物主要是家犬,咬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女性多发,主要集中在夏季,高发于农村,潜伏期短、临床症状明显、病情重,病死率100%.结论 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防护意识淡薄是狂犬病发病死亡的原因.

    作者:任合彦;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008年舟山市放射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舟山市目前的放射卫生状况,为舟山市放射卫生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决策提供依据,并探索放射卫生工作改善措施.方法 对各个放射医疗单位医用诊断X射线机性能和机房防护进行检测,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共检测放射诊疗场所50家及监测从事放射诊疗工作人员174人次.(1)外照射实测集体剂量当量88.656mSv/a,外照射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10mSv/a.所有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值未超过限值(20mSv),99.4%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值在限值的1/10(2mSv)以内.(2)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性能检测合格率为82.4%,机房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4.6%.结论 舟山市放射卫生整体状况一般,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较好,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性能检测和机房防护结果不容乐观.应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的管理,提高放射卫生质量.

    作者:易井萍;吴铭宇;金永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锡市乙型肝炎防制和成人免疫策略研究

    目的 阐述无锡市乙型肝炎发病特点,开展成人乙肝免疫策略研究.方法 收集无锡市19年乙型肝炎年发病率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城区二个调查点、部分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学生,开展入户问卷调查,采集空腹血样,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抗-HBs.结果 19年乙肝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2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经标化后为20.20%,2007年全人群标化后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46.00%.其中15岁年龄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30.77%,乙肝发病率以20~40岁年龄组为高峰.结论 无锡市乙肝防制工作成效显著,但成人发病率仍较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低,全人群乙肝免疫水平低,对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和成人开展乙肝免疫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林玉娣;沈洪兵;陈峰;钱燕华;钱云;缪小兰;董美华;姜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效能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放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影响卫生行政执法效能的原因主要与卫生行政执法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财政对监督体系的投入政策导致机构的趋利行为,缺乏切实可行及有效的绩效评估手段和机制、卫生行政执法办案的技术手段有限、信息流通、使用不畅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几年影响行政执法效能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陈德坤;曹月娣;薛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恩施市2006~2008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恩施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06~2008年每年对恩施市区5所综合医疗机构,20个社区医疗服务点,13所乡镇卫生院,186个中心村卫生室,共计224个单位按照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2002)进行1~2次消毒效果检测和评价.结果 恩施市城区与非城区医疗单位消毒效果监测平均合格牢分别为93.8%和90.1%,差异显著.2006~2008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88.1%、91.3%、93.3%,各年度消毒合格率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 恩施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但远城区单位消毒效果有待提高,需加强全市基层卫生院(所)消毒工作.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延吉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延吉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翩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延吉市HIV/AIDS疫情报表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延吉市从2000年1月发现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至2008年底以现住址累计报告HIV/AIDS 34例,疫情呈快速增长态势;感染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1,年龄以21~40岁为主,有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异性性接触是本地区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报病数的88.8%;朝鲜族为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有出国史的人员为14例,占报病总数的41.2%;对本地区HIV/AIDS流行影响明显.结论 本地区艾滋病处于低感染阶段有快速增长的势头,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需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作者:方学哲;钟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食品安全自查体系应用研究

    调查研究40家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企业的检测资料,制定每一个生产加工环节的自查标准,建立食品安全自查体系;企业通过对控制要点的自查,及时发现哪个环节未达到自查标准,及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企业通过实施自查体系前后餐饮具消毒、熟肉制品检测等一系列的比较,证实自查体系的应用可以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以期为其他企业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提供借鉴.

    作者:陈春达;黄雪敏;陶惜丹;孙坚;黄玉敏;严岩川;吴宪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苍山县慢病患病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苍山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慢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慢病项目资料导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苍山县农村居民2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5.13%(标化后29.85%),男性(38.80%)高于女性(32.40%),糖尿病患病率为2.88%.高血压分年龄、性别、地区、收入、BMI、是否吸烟均有明显差别.讨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该针对其发病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天吉;张珍;高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农村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实践与思考

    从2002年5月开始,富阳市卫生局对农村家庭聚餐进行卫生管理,2006年富阳市作为杭州市卫生监督所确定的农村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工作试点县(市)对农村聚餐卫生管理工作开展试点,今年继续在试点工作获得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本地区的农村家庭聚餐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卫生管理模式,强势推进农村家庭聚餐工作,使农村聚餐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陆江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研究进展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承担着早期报警、控制传播(指传染性疾病)、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社会影响等多重责任.因此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能力又属于一种储备的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物质储备性质相同.为更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力加强应急医疗体制和应急医疗队伍建设,其中,整合现有的应急资源,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工作重点.

    作者:宋明宇;魏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运用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应对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害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1].2008年秋季发生婴幼儿奶粉事件,因其突发性强,儿童就医数量猛增,造成医院人力不足、时间紧迫等,使医院诊护工作的程序被打乱,难以充分合理发挥医护力量,影响诊治程序.

    作者:张东航;刘阳;刘迎春;伦志军;徐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成人接种不同种类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成人接种不同种类10μg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寿光市年龄在20岁以上的乙肝表而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的居民505人,分别按照0-1-6方案接种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和垂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 接种CHO乙肝疫苗后阳转率为96.22%,GMT为414.2 mIU/ml,汉逊乙肝疫苗分别为95.88%和383.3 mlU/ml,两种疫苗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接种者的年龄对免疫效果有影响,随年龄增长免疫效果下降.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CHO乙肝疫苗后阳转率为87.0%,GMT为385.89 mIU/nd.结论 成人接种同等剂量10μg的CHO和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相当,按年龄组比较,高年龄组人群接种CHO细胞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作者:吉秀兰;刘君;刘中芹;刘召红;张月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不到位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到位情况,分析不到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7年1~12月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到位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对追踪未能到位的585病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辖内综合医院网络直报辖内肺结核病人2 062例,转诊主动到位453例,需要追踪1 609例.实际追踪1454例,追踪到位869例,总体到位1 322例,总体到位率64.1%,未追踪到位585例(40.2%),其中其他原因拒治146例(25.0%),地址不详120例(20.5%),查无此人86例(14.7%),住院109例(18.6%),其他71例(12.1%),外出33例(5.6%),死亡20例(3.4%).城市到位率高于农村到位率(P<0.05).综合医院查痰者拒治率明显小于未查痰者(P<0.05).结论 影响综合医院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不到位因素有多个,除结防机构自身未追踪因素外,拒治、地址小详,查无此人为主要因素,占不到位病人总数的50%,占追踪小到位人数的60%.

    作者:杨光旭;李晓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提升疾控机构核心竞争力探索

    1990年,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y)概念由Hamel和Prahalad在<哈佛商业周刊>首次提出并很快得到公认.一个组织竞争优势潜能依靠其资源和能力的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可模仿性[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对公共卫生发展的新形势,其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应该是围绕自身的使命、职责和任务,运用管理手段、大限度地开发、调动和使用有限资源、提升机构的创新力、管理力、应急力、服务力、执行力等综合实力,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2].

    作者:邓辉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激励、考核等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方法对全市疾控人员编制、学历、技术职称构成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疾控人员共1354人,其中市级154人,县(区)744人,乡镇456人.研究生学历占0.66%,大学本科学历占8.20%,大专学历占24.45%,中专/高中/技校占58.27%.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42%.高级职称占2.58%,中级职称占13.37%,初级职称占35.97%,无职称占48.08%.结论 当的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基层防保人员待遇偏低,疚控队伍不稳定.为此,卫生行政部门应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宏观管理,引进并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疾控人员尤其是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以稳定队伍,从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理论于1983年南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首先提出,将其划分为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危险性描述4个阶段.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问题,相应建立了有关工作场所的危险性评价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指南,形成了工作场所危险性评价与管理的系统模式[1].

    作者:寿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具交换结合同伴教育工作模式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有效的针具交换结合同伴教育员工作模式.方法 采取加强领导与协调,建设工作开展支持性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同伴教育员数量和工作能力;加强同伴教育员管理,强化工怍过程监管;加强定期考核、建立激励与淘汰机制;加强安全防范,保障工作人员和同伴教育员人身财物安全等策略措施,推动针具交换工作的开展.结果 ①干预前后IDU注射吸毒频率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②近一次注射共针率、近30天共针率和近3个月共针率,分别由11.25%、19.38%、24.38%,下降至4.64%、9.27%、14.57%.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IDU近一次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5.58%和42.22%上升至71.83%、86.84%.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具交换结合同伴教育员工作模式有利于IDU高危行为的减少.

    作者:夏军强;余国辉;王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痨治疗肝损害与肝功能检查免费方式的探讨

    目的 探索抗痨治疗中肝损害情况与肝功能检查中两种免费方式的关系,以利于结核病门诊工作.方法 2006~2007年所有肺结核患者治疗中肝功能检查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免费方式,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结果 两种免费方式人均免费金额分别为261.14元、246.02元,肝功能损害率分别为13.79%、8.92%.结论 采取始治时肝功能和乙肝三系检查自费,以后根据需要在疗程内采取肝功能检查全部免费的方式,对具有潜在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早期采取保肝措施,及时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对减少肝脏损害有实际意义.

    作者:金春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