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3~2008年兰州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五项标志物分析

马岚;曹文正;罗军德

关键词:公共场所, 从业人员, HBV标志物
摘要:目的 了解兰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五项标志物携带情况,为加强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08年进行乙肝三系统检测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资料.HBsAg等己肝五项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2003~2008年接受复查人员的HBsAg/HBeAg指标阳性率波动在2.82%~15.77%.6年来小三阳人数占当年接受三系统HBV感染阳性人群中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大三阳人数在2006年达到一个高峰后逐渐下降,男女性别比为1.06:1.结论 HBV阳性标志物的人群比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监督,强化他们对乙肝的预防意识.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实践与思考

    从2002年5月开始,富阳市卫生局对农村家庭聚餐进行卫生管理,2006年富阳市作为杭州市卫生监督所确定的农村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工作试点县(市)对农村聚餐卫生管理工作开展试点,今年继续在试点工作获得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本地区的农村家庭聚餐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卫生管理模式,强势推进农村家庭聚餐工作,使农村聚餐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陆江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运用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应对婴幼儿奶粉事件的研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害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事件[1].2008年秋季发生婴幼儿奶粉事件,因其突发性强,儿童就医数量猛增,造成医院人力不足、时间紧迫等,使医院诊护工作的程序被打乱,难以充分合理发挥医护力量,影响诊治程序.

    作者:张东航;刘阳;刘迎春;伦志军;徐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现状的思考

    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培训关系着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现状不容乐观.目前上海市各区的体检收费标准不统一;体检与培训相关部门缺少信息沟通和支持.致使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出现不正常流动,处于防病重点年龄段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很少接受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和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其关键是缺失了对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职业上岗培训和执法督查.所以政府相关行政部门要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制定统一的全市体检培训价格,明确规定不得跨区体检,加大执法督查力度,加强对法定体检医疗机构的管理.法定体检医疗机构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观念更新、主动进取和多方协作.除做好法定体检、培训工作外,并逐步开展健康管理探索和实践.

    作者:尹清菊;张亚锋;过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激励、考核等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方法对全市疾控人员编制、学历、技术职称构成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疾控人员共1354人,其中市级154人,县(区)744人,乡镇456人.研究生学历占0.66%,大学本科学历占8.20%,大专学历占24.45%,中专/高中/技校占58.27%.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42%.高级职称占2.58%,中级职称占13.37%,初级职称占35.97%,无职称占48.08%.结论 当的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基层防保人员待遇偏低,疚控队伍不稳定.为此,卫生行政部门应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宏观管理,引进并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疾控人员尤其是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以稳定队伍,从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转基因豆油的检测

    目的 探讨转基因豆油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PCR扩增法,对通常转基因植物共有的外源基因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序列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转基因作物.结论 在转基因豆油中成功检测到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基因片段.

    作者:尹冀源;赵岚;张雷;张洪洋;白晶;唐剑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具交换结合同伴教育工作模式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有效的针具交换结合同伴教育员工作模式.方法 采取加强领导与协调,建设工作开展支持性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同伴教育员数量和工作能力;加强同伴教育员管理,强化工怍过程监管;加强定期考核、建立激励与淘汰机制;加强安全防范,保障工作人员和同伴教育员人身财物安全等策略措施,推动针具交换工作的开展.结果 ①干预前后IDU注射吸毒频率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②近一次注射共针率、近30天共针率和近3个月共针率,分别由11.25%、19.38%、24.38%,下降至4.64%、9.27%、14.57%.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IDU近一次与固定性伴和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5.58%和42.22%上升至71.83%、86.84%.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具交换结合同伴教育员工作模式有利于IDU高危行为的减少.

    作者:夏军强;余国辉;王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苍山县慢病患病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苍山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慢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慢病项目资料导入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苍山县农村居民25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5.13%(标化后29.85%),男性(38.80%)高于女性(32.40%),糖尿病患病率为2.88%.高血压分年龄、性别、地区、收入、BMI、是否吸烟均有明显差别.讨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该针对其发病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作者:刘天吉;张珍;高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研究进展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院承担着早期报警、控制传播(指传染性疾病)、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致社会影响等多重责任.因此医院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能力又属于一种储备的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工作的物质储备性质相同.为更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力加强应急医疗体制和应急医疗队伍建设,其中,整合现有的应急资源,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工作重点.

    作者:宋明宇;魏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舟山市2007~2008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舟山市重点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评估整改效果.方法 于2007年7~8月对16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进行监测,对存在的卫生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并于2008对全市23家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再次进行监测.结果 2007年监测中,微小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新风量、风速、温度合格率分别为93.75%、68.75%、100.00%、62.50%、100.00%、75.00%;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100%,细菌总数合格率18.75%.真菌总数合格率37.50%;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97.92%,真菌总数合格率52.08%.积尘量合格率64.58%;冷却水军团菌合格率37.50%,冷凝水中未检出军团菌.2008年送风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86.96%、95.65%,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4.20%,其余指标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 2007年舟山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严重,经过集中整治后,2008年全市各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大为改观,整治效果明显.

    作者:陶永军;关堂敏;石善波;俞惠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不到位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到位情况,分析不到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7年1~12月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到位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对追踪未能到位的585病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辖内综合医院网络直报辖内肺结核病人2 062例,转诊主动到位453例,需要追踪1 609例.实际追踪1454例,追踪到位869例,总体到位1 322例,总体到位率64.1%,未追踪到位585例(40.2%),其中其他原因拒治146例(25.0%),地址不详120例(20.5%),查无此人86例(14.7%),住院109例(18.6%),其他71例(12.1%),外出33例(5.6%),死亡20例(3.4%).城市到位率高于农村到位率(P<0.05).综合医院查痰者拒治率明显小于未查痰者(P<0.05).结论 影响综合医院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不到位因素有多个,除结防机构自身未追踪因素外,拒治、地址小详,查无此人为主要因素,占不到位病人总数的50%,占追踪小到位人数的60%.

    作者:杨光旭;李晓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嘉兴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结果

    目的 对嘉兴市2001~2008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干预,签定各医疗单位领导工作目标责任;落实结核病归口诊治单位初诊病人登记率,查痰率,痰菌检出率,规则治疗率,院内转诊率;非诊治单位疑似病人转诊指标数完成率,转诊到位率;乡镇卫生院、社区责任医生对病人全程督导管理率,控制病人失访率,业务知识培训到村和社区覆盖率.结果 全市结核病新登涂阳病人发现率从2001年的12.83/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0.40/10万;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从76.5%上升到85.82%.结论 嘉兴市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金荣;许荣全;富小飞;胡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天津市疾控中心应急管理探索与实践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0年12月成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挂靠在传染病控制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工作.2005年2月,天津市疾控中心单独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同年12月,正式固定编制4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文生;王撷秀;顾清;张之伦;陈茜;丁建清;周萍;孙美玲;苟锦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锡市乙型肝炎防制和成人免疫策略研究

    目的 阐述无锡市乙型肝炎发病特点,开展成人乙肝免疫策略研究.方法 收集无锡市19年乙型肝炎年发病率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城区二个调查点、部分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学生,开展入户问卷调查,采集空腹血样,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抗-HBs.结果 19年乙肝发病率下降趋势明显,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2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经标化后为20.20%,2007年全人群标化后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46.00%.其中15岁年龄组乙肝抗-HBs阳性率为30.77%,乙肝发病率以20~40岁年龄组为高峰.结论 无锡市乙肝防制工作成效显著,但成人发病率仍较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低,全人群乙肝免疫水平低,对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和成人开展乙肝免疫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林玉娣;沈洪兵;陈峰;钱燕华;钱云;缪小兰;董美华;姜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延吉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延吉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翩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延吉市HIV/AIDS疫情报表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延吉市从2000年1月发现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至2008年底以现住址累计报告HIV/AIDS 34例,疫情呈快速增长态势;感染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1,年龄以21~40岁为主,有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异性性接触是本地区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报病数的88.8%;朝鲜族为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有出国史的人员为14例,占报病总数的41.2%;对本地区HIV/AIDS流行影响明显.结论 本地区艾滋病处于低感染阶段有快速增长的势头,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需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作者:方学哲;钟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国内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理论于1983年南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首先提出,将其划分为危害识别、剂量-反应评价、暴露评价和危险性描述4个阶段.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危害问题,相应建立了有关工作场所的危险性评价和管理方面的应用指南,形成了工作场所危险性评价与管理的系统模式[1].

    作者:寿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什邡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应急防控措施

    目的 总结地震发生后什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为灾后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卫生防疫体系和机制:饮水的检测和消毒;环境消毒与除臭;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范;防疫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综合卫生防控措施.结果 通过严密的防控措施,灾区未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和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 灾后所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是及时,果断、有效的,为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宁治萍;张文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地位逐渐提升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4月7日成立,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性机构,是国际上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中国足WHO创始国之一,1972年,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恢复了我国在该组织中的合法席位.从加人世卫至今,中国长期保持着与该组织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人员等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导致了疾病传播的加快.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辰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七台河市儿童猩红热2005~2008年分析

    目的 了解七台河市0~15岁儿奄猩红热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找出防治工作中的关键点,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按照不同的年份、年龄和月份分布对七台河市2005~2008年的258例儿童猩红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七台河市2005~2008年猩红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和季节交替时段,发病人群99%为15岁以下儿童.结论 预防猩红热的重点人群为儿童,要注意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集中发病,尤其是托幼机构和学校.在猩红热流行时段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发现病例要及时隔离治疗.

    作者:孟庆成;田宏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一起由两种细菌混合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07年7月19日上午7:40,接江阴市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电话,称该服务中心先后收治了十多名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且尚有患者不断前来就诊,所有患者都为某服装公司职工.接报后中心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验,证实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128:K67混合污染食物,导致208人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缪国忠;蒋建章;金宇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成人接种不同种类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成人接种不同种类10μg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 选择寿光市年龄在20岁以上的乙肝表而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的居民505人,分别按照0-1-6方案接种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和垂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结果 接种CHO乙肝疫苗后阳转率为96.22%,GMT为414.2 mIU/ml,汉逊乙肝疫苗分别为95.88%和383.3 mlU/ml,两种疫苗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均无统计学差异.接种者的年龄对免疫效果有影响,随年龄增长免疫效果下降.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CHO乙肝疫苗后阳转率为87.0%,GMT为385.89 mIU/nd.结论 成人接种同等剂量10μg的CHO和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后免疫效果相当,按年龄组比较,高年龄组人群接种CHO细胞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

    作者:吉秀兰;刘君;刘中芹;刘召红;张月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