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辉强
调查研究40家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企业的检测资料,制定每一个生产加工环节的自查标准,建立食品安全自查体系;企业通过对控制要点的自查,及时发现哪个环节未达到自查标准,及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企业通过实施自查体系前后餐饮具消毒、熟肉制品检测等一系列的比较,证实自查体系的应用可以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作用,以期为其他企业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提供借鉴.
作者:陈春达;黄雪敏;陶惜丹;孙坚;黄玉敏;严岩川;吴宪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从2002年5月开始,富阳市卫生局对农村家庭聚餐进行卫生管理,2006年富阳市作为杭州市卫生监督所确定的农村家庭聚餐卫生管理工作试点县(市)对农村聚餐卫生管理工作开展试点,今年继续在试点工作获得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本地区的农村家庭聚餐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的卫生管理模式,强势推进农村家庭聚餐工作,使农村聚餐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陆江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到位情况,分析不到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7年1~12月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到位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对追踪未能到位的585病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辖内综合医院网络直报辖内肺结核病人2 062例,转诊主动到位453例,需要追踪1 609例.实际追踪1454例,追踪到位869例,总体到位1 322例,总体到位率64.1%,未追踪到位585例(40.2%),其中其他原因拒治146例(25.0%),地址不详120例(20.5%),查无此人86例(14.7%),住院109例(18.6%),其他71例(12.1%),外出33例(5.6%),死亡20例(3.4%).城市到位率高于农村到位率(P<0.05).综合医院查痰者拒治率明显小于未查痰者(P<0.05).结论 影响综合医院网络报告肺结核病人不到位因素有多个,除结防机构自身未追踪因素外,拒治、地址小详,查无此人为主要因素,占不到位病人总数的50%,占追踪小到位人数的60%.
作者:杨光旭;李晓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兰州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五项标志物携带情况,为加强食品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3~2008年进行乙肝三系统检测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资料.HBsAg等己肝五项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2003~2008年接受复查人员的HBsAg/HBeAg指标阳性率波动在2.82%~15.77%.6年来小三阳人数占当年接受三系统HBV感染阳性人群中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大三阳人数在2006年达到一个高峰后逐渐下降,男女性别比为1.06:1.结论 HBV阳性标志物的人群比例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监督,强化他们对乙肝的预防意识.
作者:马岚;曹文正;罗军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嘉兴市2001~2008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效果评价.方法 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干预,签定各医疗单位领导工作目标责任;落实结核病归口诊治单位初诊病人登记率,查痰率,痰菌检出率,规则治疗率,院内转诊率;非诊治单位疑似病人转诊指标数完成率,转诊到位率;乡镇卫生院、社区责任医生对病人全程督导管理率,控制病人失访率,业务知识培训到村和社区覆盖率.结果 全市结核病新登涂阳病人发现率从2001年的12.83/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0.40/10万;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从76.5%上升到85.82%.结论 嘉兴市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效果显著.
作者:王金荣;许荣全;富小飞;胡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抗痨治疗中肝损害情况与肝功能检查中两种免费方式的关系,以利于结核病门诊工作.方法 2006~2007年所有肺结核患者治疗中肝功能检查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免费方式,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结果 两种免费方式人均免费金额分别为261.14元、246.02元,肝功能损害率分别为13.79%、8.92%.结论 采取始治时肝功能和乙肝三系检查自费,以后根据需要在疗程内采取肝功能检查全部免费的方式,对具有潜在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早期采取保肝措施,及时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对减少肝脏损害有实际意义.
作者:金春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0年12月成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挂靠在传染病控制部,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组织协调工作.2005年2月,天津市疾控中心单独设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同年12月,正式固定编制4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张文生;王撷秀;顾清;张之伦;陈茜;丁建清;周萍;孙美玲;苟锦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体检培训关系着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现状不容乐观.目前上海市各区的体检收费标准不统一;体检与培训相关部门缺少信息沟通和支持.致使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出现不正常流动,处于防病重点年龄段的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很少接受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培训和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其关键是缺失了对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职业上岗培训和执法督查.所以政府相关行政部门要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制定统一的全市体检培训价格,明确规定不得跨区体检,加大执法督查力度,加强对法定体检医疗机构的管理.法定体检医疗机构及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观念更新、主动进取和多方协作.除做好法定体检、培训工作外,并逐步开展健康管理探索和实践.
作者:尹清菊;张亚锋;过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4月7日成立,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性机构,是国际上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中国足WHO创始国之一,1972年,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恢复了我国在该组织中的合法席位.从加人世卫至今,中国长期保持着与该组织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技术、人员等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导致了疾病传播的加快.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辰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樟树市儿童乙肝免疫水平,为进一步做好乙型肝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按国家规定免疫接种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3 017名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测定.结果 抗-HBS阳性率为52.5%.其中<1岁组阳性率高,为62.2%,5~6岁组低,为44.3%.各年龄组间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X2=53.42,P<0.01).完成乙肝疫苗基础免疫接种3针2~3年后加强过的儿童抗-HBS阳性率76.8%.明显高于未加强组阳性率46.4%(X2=179.10,P<0.01).结论 做好儿童乙肝表面抗体监测,适时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可减少乙型肝炎感染机会,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郑国林;应勤荣;杨建华;羊小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恩施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为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2006~2008年每年对恩施市区5所综合医疗机构,20个社区医疗服务点,13所乡镇卫生院,186个中心村卫生室,共计224个单位按照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技术规范>(2002)进行1~2次消毒效果检测和评价.结果 恩施市城区与非城区医疗单位消毒效果监测平均合格牢分别为93.8%和90.1%,差异显著.2006~2008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88.1%、91.3%、93.3%,各年度消毒合格率呈总体上升趋势.结论 恩施市各级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但远城区单位消毒效果有待提高,需加强全市基层卫生院(所)消毒工作.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1995~2008年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利用1995~2008年黑龙江省法定传染病直报系统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5~2008年全省共撤告梅毒36 092例,死亡6例.梅毒报告发病率由1995年的0.04/10万上升到2008年的15.99/10万,年均发病率6.78/10万,年均增长率为112.73%;各期梅毒报告病例均有增加;女性梅毒病例稍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1.12;25~40岁年龄段梅毒病例多;全省13个市(地)均有梅毒病例报告;1995~2001年7、8月份发病较多,1月、2月和12月寒冷季节发病较低;2004~2008年间12月发病高,占发病总数的10.01%,1月和2月发病仍是低.结论 黑龙江省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隐性梅毒病例上升较快,需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和检测,加强对梅毒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金慧心;王德焕;蒋志坚;周颖;薄潜;杜学博;王卫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建立完善人力资源培训、激励、考核等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等方法对全市疾控人员编制、学历、技术职称构成等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全市疾控人员共1354人,其中市级154人,县(区)744人,乡镇456人.研究生学历占0.66%,大学本科学历占8.20%,大专学历占24.45%,中专/高中/技校占58.27%.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42%.高级职称占2.58%,中级职称占13.37%,初级职称占35.97%,无职称占48.08%.结论 当的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基层防保人员待遇偏低,疚控队伍不稳定.为此,卫生行政部门应把人力资源建设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宏观管理,引进并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疾控人员尤其是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以稳定队伍,从而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作者:王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延吉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为翩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延吉市HIV/AIDS疫情报表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延吉市从2000年1月发现第一例HIV感染者以来,至2008年底以现住址累计报告HIV/AIDS 34例,疫情呈快速增长态势;感染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1,年龄以21~40岁为主,有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异性性接触是本地区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报病数的88.8%;朝鲜族为22例,占报病总数的64.7%;有出国史的人员为14例,占报病总数的41.2%;对本地区HIV/AIDS流行影响明显.结论 本地区艾滋病处于低感染阶段有快速增长的势头,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需强化综合干预措施,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
作者:方学哲;钟晓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阳县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疫情预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高阳县发病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年高阳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107例,年发病率为345.94/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8种631例,年发病率为197.19/10万;丙类传染病5种476例,年发病率为148.75/10万.传染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247例、手足口病202例、痢疾61例)、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213例)、血源性传染病(乙肝312例)为主.结论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和血源性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乙肝、肺结核等疾病的监测.
作者:段爽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南宁市防病工作管理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制定<南宁市疾病控制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对南宁市各级医疗机构防病工作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市级医疗机构防病工作管理优于省级医疗机构.乡镇级因管理不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南宁市医疗机构防病工作管理有待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准确性有待提高,不断完善防病工作考核检查体系,推动医疗机构防病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
作者:唐莉;林新勤;黄夏萍;郭亮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放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影响卫生行政执法效能的原因主要与卫生行政执法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财政对监督体系的投入政策导致机构的趋利行为,缺乏切实可行及有效的绩效评估手段和机制、卫生行政执法办案的技术手段有限、信息流通、使用不畅等因素有关.本文就近几年影响行政执法效能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陈德坤;曹月娣;薛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运用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期间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从宏观、中微观层面进行逻辑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控工作,使重特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风险降至低,确保2010年广州亚运会圆满顺利举办,同时为今后举办类似大型体育赛事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刘茂玲;邹宇华;陈晓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廊坊市2006~2008年6起犴犬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和防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廊坊市2006~2008年狂犬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起事件致伤动物主要是家犬,咬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女性多发,主要集中在夏季,高发于农村,潜伏期短、临床症状明显、病情重,病死率100%.结论 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防护意识淡薄是狂犬病发病死亡的原因.
作者:任合彦;张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自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颁柘实施以来,职业病防治宣传和监督管理力度每年都在不断加大,但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用工制度的改革,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职业病防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1].
作者:李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