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什邡地震灾区984名灾民心理健康调查

任凯;彭龙颜;邢济春;郭恂;邢智锋;周时锋;纪卓;李志敏;刘彦成

关键词:地震灾民,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 了解什邡地震灾区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卫生部颁发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 0)对什邡市4个大型安置点的984名灾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结果 什邡灾民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干预者占55.28%,其中较突出者并需心理干预者占9.35% ,有自杀倾向者28.05%;男女严重度无明显差异;死者家属心理健康受损度高(x2= 15.55,P<0.01);文化程度方面学历较低者受损程度高,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 常见的心理问题是感到疲劳(78.46%),其次是焦虑担心(77.64%)、抑郁不高兴( 71.95%).结论 地震灾害造成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及对灾民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应急演练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为提高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从演练培训的针对性、全面性、团队和个人的配合协调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入手,设计以集结反应、知识问答、样品采检和调查处置等为系列项目内容的演练方案,经基层七个应急团队测试评估,项目设计直观全面,可操作性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陈志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品卫生监督执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 <食品卫生法>)的颁布和实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在运用法律手段,严格执法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但在食品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作者:逯远;孙大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从三起卫生行政处罚案看违法主体认定的重要性

    卫生行政处罚是卫生监督执法的重要手段,而正确认定当事人的法律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卫生行政处罚的合法性,本文拟就三起案件中违法主体的认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意在强调违法主体认定的重要性.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惠州市2004~2006年卫生投诉举报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惠州市卫生投诉举报状况,找出卫生投诉举报的规律,为进一步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6年惠州市卫生投诉举报按投诉方式、时间、行业、内容以及处理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卫生投诉举报以电话投诉为主;时间上以第二、三季度为主;内容以医政管理和食品卫生多,分别占54.1%和35.0%;投诉举报能核实的占94.03%;处理以协商调解和责令改正违法行为为主;宣传发动工作对群众投诉举报意识影响很大.结论 应该注重加强第二、第三季度的卫生监督工作,重点是提高食品生产经营的卫生条件和打击非法行医行为.应该建立规范的投诉举报工作程序,提高群众投诉举报意识,鼓励社会监督,为卫生监督事业服务.

    作者:余利平;骆丁伟;钟彩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艾滋病防治中的社区组织职能分析

    艾滋病在中国的流行历经传入期、播散期,目前已处于快速发展期.发挥社区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职能,已成为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社区建设起步比较晚,城市社区在防治艾滋病这一社会问题中应当具有的职能尚没有明确的规定.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社区在艾滋病防治中的职能: 服务职能,教育职能,社会动员职能和协调职能.

    作者:孟繁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农村卫生体制建设初探

    为全面了解丽水市农村卫生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制约因素,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卫生体制建设的有效对策,笔者通过听取介绍、实地查看、座谈讨论、填报调查表等形式对全市 299家乡镇卫生院(其中中心卫生院47家,乡镇卫生院141家,分院111家)、896家村卫生室运行情况进行调查.

    作者:陈国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惠州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目的 掌握惠州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的现状,为依法加强该市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惠州市、县两级五个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惠州市县两级卫生监督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现有的人、财、物等条件还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结论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卫生监督事业的投入,提高卫生监督服务水平.

    作者:邱玉群;瞿鸿鹰;余利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强化卫生监督队伍管理树立公众满意的社会形象

    包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2006年2月10日组建以来,从总体上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 为全市人民健康和卫生防病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适应改革发展的形势,市卫生监督所的领导狠抓了监督队伍的管理,使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依法行政、文明监督、办案讲艺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负责任,各项任务完成的出色,赢得了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赞誉.

    作者:刘艳茹;贾宇;张振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病健康管理非药物干预模式的研究初探

    目的 研究慢性病非药物干预模式,针对慢性病发生因素,制定健康管理方案,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方法 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采用LivePod LP-02型智能人体运动能耗仪,对沈阳市万佳、大众医院,沈阳健康管理学会评估中心等筛选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综合其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病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2007年5月~8月,对84名患代谢综合征者进行非药物性干预.运用LP-02型知能人体运动能耗仪来促进绩效运动、能量平衡、个体量化管理. 三个月后体检和生化指标与原来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名患者有二项指标下降不明显.结论 经三个月,69名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的结果说明干预有效和可行.合理的运动方式和适宜的运动强度对慢性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周军;李祥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效果

    公共场所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其卫生状况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是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现有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侧重于卫生监督人员单方面的监督执法行为,为了更好地协调执法部门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闵行区卫生监督所通过对部分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监督信息的公示,将检查所获,以信息通报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不失为一种既简便又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鼓励经营者自律,引导理性消费,旨在探索一种新型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水平和效能,并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对公示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逐步扩大公示范围,从而提高公共场所整体卫生水平.

    作者:唐玉霞;李燕;黄伟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沈阳市大型超市散装食品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对沈阳市大型超市经销的散装食品采样进行卫生学检测分析,防止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为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依据散装食品采样原则,针对大型超市中出售品种较多的三种散装食品现场采集,以国家食品标准为依据进行检测.结果 三类散装食品为熟肉制品类、糕点类、非发酵豆制品类,合格率分别为51.21%、83.33%、72.73%,熟肉制品有近一半产品不合格,合格率较低,检测结果均存在大肠菌群超标的问题.结论 大型超市经营散装食品卫生设施和布局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卫生问题,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李辉;文继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监督员培训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掌握北京市海淀区卫生监督队伍培训现状,为其培训需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0%的被调查者年均参加岗位培训的时间在46小时以上,2.4%年均参加培训的时间在15小时以下;对于office软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被调查者掌握较好,而59.7%的调查者不会使用access软件 ;70.2%的被调查者认为短期集中培训是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结论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监督员培训时间仍有待增加,卫生监督队伍的信息化和科技化普及率较高,但对部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卫生监督软件的熟练程度仍有待提高,短期集中培训受认可的程度高,是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

    作者:刘双;吴晓东;张鲁京;刘永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大型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流程的探讨

    1 大型活动前食品卫生保障工作1.1 对驻地单位的接待资格进行审查,确定终接待单位活动组委会在选定接待地时, 应征求当地基层卫生监督机关的建议,了解驻地单位的真实食品卫生水平和接待能力.结合组委会的意愿以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提供的相关单位实际接待能力,初步对驻地单位进行预选.卫生监督机关应当对预选驻地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情况和是否存在短期内不能完成整改的卫生隐患进行筛查.在审查驻地单位卫生许可证的过程中,应着重审查各个服务部分的卫生许可证.如:同一单位的中、西餐厅应具有符合各自经营项目的卫生许可证.在洗浴、娱乐馆中若提供餐饮服务的,除拥有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外,还必须具备食品卫生许可证.预选驻地单位如果存在涉及建筑布局不符合操作要求等相关卫生安全隐患时,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慎重考虑其是否能够在短期内整改成功.

    作者:李蛟;刘永泉;时福礼;张宝元;郭春晖;张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激励措施在结核病控制中的政策取向初探

    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激励的观念和实践渗透于各个环节,激励措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结核病控制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很难直接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全部成效都归功于激励机制.因此,对激励措施的应用状况和效果的评价,就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课题. 本文从了解激励措施的利益相关者对激励措施的看法入手,尝试对激励措施的执行过程进行评价,以提出激励措施在结核病控制中的政策取向.

    作者:么鸿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农三师初级卫生保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的一轮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开始了,但农三师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正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如何面对现实,积极探索对策,将对农三师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作者:唐开哲;赵立志;王剑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济南市7.18水灾后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及控制措施

    1 水灾后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1.1 甲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实时统计, 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1.2 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实时统计,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计1 262例,发病率为20.78/10万,发病数与去年同期累计比(1 366例)下降7.61%.死亡2例,分别是肺结核和狂犬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狂犬病病人的死亡与水灾无关联.报告发病男性817例 ,女性445例,性别比为1.84∶1.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肝炎(400例)、菌痢(38 5例)、肺结核(304例)、梅毒(50例)、麻疹(49例),分别占报告发病总数的31.70% 、30.51%、24.09%、3.96%和3.88%.发病数与去年同期累计比上升的病种有:麻疹、乙脑、出血热、肺结核、百日咳、猩红热、布病、疟疾;下降的病种有:肝炎、菌痢、HIV感染者、狂犬病、淋病;持平的病种有:梅毒.发病数与去年同期比较无显著差异.

    作者:马祖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品快速检测在奥运食品卫生保障中的作用

    食品快速检测是行政执法必备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卫生行政执法的有力助手.在奥运食品卫生保障工作中,食品快速检测以其快速、准确的定性结果,为监督执法提供重要的依据.然而,由于食品快速检测没有国家标准,致使监测数据无法可依,又使行政执法缺乏法律证据.因此,将食品快速检测提到监督执法中重要位置上,成为奥运食品卫生保障当务之急.

    作者:虞洁红;时福礼;张宝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切实做好疾控工作

    1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公共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公益性公共卫生事业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公共财政,为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使他们能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一些公共服务产品必须由政府购买.公共财政应该给予公共卫生足额投入,但由于没有明确提到数额或投入的比例,本属于政府财政确保的卫生防病、健康教育和妇幼保健等社会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随意性较大,不能确保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体系的正常运转.特别是镇村一级,由于补偿机制和经费问题,乡镇防保组人员在预防保健工作中更是以创收为主,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张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002~2006年包头市九原区餐饮业餐具消毒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包头市九原区餐饮业餐具消毒状况,掌握其污染特点.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和卫生标准,对2002~2006年辖区403家餐饮业单位餐具随机采样,进行大肠菌群检验及评价.结果 共检测餐具样品1 561份,合格1 018份,总合格率为65.21%.各年度餐具合格率、各年度不同类型餐具合格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各年度不同规模餐饮单位餐具合格率不同 ,大型餐饮单位合格率较高,小型合格率较低,其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同一年度不同规模餐饮单位的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各年度不同种类餐具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餐饮业餐具卫生状况令人担忧,不同类型餐饮单位的餐具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应重点加强小型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王月玲;张莉;王建文;杨志明;陈慧;武秀兰;王俊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邹城市艾滋病防治项目的工作措施和体会

    邹城市自2004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和全球基金项目县以来,努力探索符合综合防治工作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通过实施一个保障、两个体系、三个支持系统、多项综合干预措施,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模式,使艾滋病监测防治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完善, 为建立长效防治工作机制打下了基础.

    作者:程学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