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骨髓瘤32例临床特征分析

高广义

关键词:骨髓肿瘤, 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年龄平均(63.5±6.2)岁,以男性为主(21例,占58.33%).贫血和骨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占50%和38%),Durie分期Ⅲ期患者占66%;肾功能不全和高钙血症分别占28%和6%,分型以IgG型为主者占50%,66%患者骨骼有X线异常改变,误诊率为31%,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结论 中年以上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白球蛋白比例异常、蛋白尿、红细胞沉降率快为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表现.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负压辅助旋转切割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

    目的 比较Mammotome和Vacora两个不同的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负压辅助旋转切割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方面的不同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术前B超和钼靶检查乳腺肿瘤直径≤2 cm,55例良性肿瘤病例.Ⅰ组35例采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完全切除肿瘤;Ⅱ组2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Vacora完全切除肿瘤.平均随访3个月.结果 Ⅰ组35例患者共切除68个肿块,有1例病灶残留;Ⅱ组20例患者共切除37个肿块,有4例病灶残留或复发.手术操作时间:Ⅰ组平均操作时间25.03 min,Ⅱ组平均操作时间50.03min.结论 Mammotome系统和Vacora系统在临床效能方面相似,但Mammotome系统能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比较适合切除肿瘤较大,质地偏硬或有钙化的肿块.

    作者:洪中武;王蓓;樊静;傅健飞;祝骁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强直性脊柱炎18例误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进展性疾病.常见症状为持续性腰痛伴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则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重功能受损.但其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症状和体征均非特异,因此临床易延误诊断.现将误诊的18例AS分析如下,并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作者:秦志红;李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幽门管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幽门溃疡(pyloric channel ulcer,PCU)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PU),较为少见,由于病变部位和表现特殊,临床难于确诊.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共完成胃镜检查7 165例,检出消化性溃疡923例,其中幽门管溃疡75例,占同期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8.1%.现将其内镜特点与临床资料以及病理检查与治疗等进行分析讨论,以求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陶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无证行医的分析与整治对策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无证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活动,作为城郊结合部的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在打击无证行医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黑诊所设施非常简陋,行医者缺乏起码的医疗常识,虽被打击多次仍旧照常行医,打击非法行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对城郊结合部医疗市场的长期监管提出了新问题.本文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无证行医督查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较为完善的治理方案.

    作者:俞文萍;许乐君;孟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病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 分析总结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的病因及治疗,预防和遏制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0年至2005年间48例腹外科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吻合口出血,腹腔渗血,脏器切除及切口出血等,出血量200~800 ml不等.22例分别经2次或3次手术止血,26例采用各种方法保守止血,总治愈率100%.结论 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主要是术中止血不牢靠,其次是电刀等应用不当,凝血机制不好等.

    作者:那继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分娩知识储备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的孕妇进行分娩知识宣教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初产妇为教育组,孕期参加孕妇学校举办的分娩期知识讲座,指导训练各产程中的呼吸法,并参观待产室及分娩室.产时由助产士陪伴,对产程进行观察和进一步指导.取同期分娩的未参加培训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教育组病例总产程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明显降低.结论 接受培训的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对分娩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能主动应对产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产程进展顺利,产程缩短,自然分娩率增加,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尉蔚;王培娟;吕锡梅;于偀;张荣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气道异物阻塞在儿科健康教育中必要性及方法

    气道异物阻塞是儿科常见急诊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多,可占60%~70%[1].对小儿看管疏忽常常是发生异物吸入的主要原因.年长儿可通过咳嗽反射使异物立即被清除出呼吸道,但年幼儿这种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特别是当大的异物阻塞气道时可立即致命[2].第一现场适当快速的急救可有效地挽救患儿的生命并为院内急救创造了条件.为此,笔者调查了在本院儿科病房5岁以下患儿家长对气道异物阻塞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陈继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甲硝唑注射液诱发胆囊胀痛1例

    患者,男,48岁.患者因饮酒后出现牙痛于2007年6月13日23时到我院就诊,医师诊断为牙周炎,给予:(1)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青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号A06120906)800万U静脉滴注.(2)甲硝唑注射液(宇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7042211)200ml静脉滴注.

    作者:杨慧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外孕超声诊断94例分析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在基层医院超声检查已成为宫外孕重要的诊断手段,本文对94例经超声诊断为宫外孕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超声对宫外孕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龚康;龚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2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2.42%,发生在2 h内81.0%;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其他,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重视产前保健、控制剖宫产、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陶富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早期应用血必净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3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2例、治疗组154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医院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肾功能等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FMA评分、MB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医院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血必净治疗可改善脑梗死的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逢俭;陈湛愔;梁秀竹;林海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兰索拉唑、莫沙必利及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经内窥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9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晨口服;B组38例,给予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C组43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晨口服及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三组疗程均4周.治疗期间每周复诊时记录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于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结果 各组总体疗效为:A组显效率为51.3%(20/39),总有效率为84.6%(33/39);B组显效率为47.4%(18/38),总有效率为81.6%(31/38);C组显效率为69.8%(30/43),总有效率为90.7%(39/43).三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效率C组为69.8%,A组为51.3%,B组为47.4%;C组与A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佳.

    作者:段秀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巴曲酶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7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强的松1 mmg·kg-1·d-1,疗程28 d.治疗组加用巴曲酶0.02~0.05 U·kg-1·d-1,混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缓慢静滴,共10 d.治疗结束后,观察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血肌酐、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血清白蛋白上升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方亚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4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与经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各48例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输卵管妊娠43例,卵巢妊娠5例.对照组输卵管妊娠44例,卵巢妊娠4例.手术时间:腹腔镜组平均65 min,对照组平均60 min;出血量:腹腔镜组平均250 ml,对照组平均350 ml.术后排气时间:腹腔镜组平均6 h,对照组平均24 h.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平均5 d,对照组平均7.5 d.术后7 d血β-HCG均下降>80%,或接近正常,无一例持续性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安全、术后疼痛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尹启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压电烧伤截肢患者的护理

    电烧伤是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源进入人体,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坏死.高压电烧伤后局部组织毁损严重,截肢率较高,常造成患者终生残废,使患者存在一系列的心理负担及悲观情绪.为使患者早日康复,不但要做好常规护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横结肠系膜多发性囊肿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肠系膜囊肿(mesenreric cyst)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横结肠系膜多发性囊肿则是更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的横结肠系膜多发性囊肿,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萍;韩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缩乏力18例,胎盘因素10例,软产道损伤6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28例经保守治疗后效果满意,2例行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成功,5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无死亡病例.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填塞纱条、子宫动脉结扎是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林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门诊静脉输液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途径,门诊输液室是反映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1].在医疗市场化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更高的要求,使患者顺利接受并完成治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门诊输液室以患者的需要为导向对门诊环境、输液流程、常规护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的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作者:朱美华;蒋玲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57例报告

    目的 探讨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采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57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57例穿刺造瘘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49例结石基本清除,少量碎石屑3个月内自行排出,8例留有0.5~0.8cm残留结石经1~3次体外震波碎石后结石排出,3例术后出现较大量出血,1例输血400ml,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穿刺成功率高,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操作安全简便.

    作者:解吕中;李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8例死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军2005年12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病例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洗胃不成功或不彻底11例,阿托品用量不足(包括早期阿托品化不理想)21例,阿托品停药过早或减量过快7例,阿托品过量中毒5例,服毒量大、中毒严重18例;治疗延误4例,猝死2例.结论 洗胃不彻底,阿托品用量不足及停药过早或减量过快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冬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