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8-6706
  • 国内刊号:34-1190/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1994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48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本刊“健康教育”栏目被评为安徽省科技期刊特色栏目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2007年10期文献
  • Bell麻痹早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Bell麻痹早期治疗的佳方法.方法 将103例Bell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合用三七总皂苷组(35例,A组)、地塞米松组(34例,B组)、三七总皂苷组(34例、C组),各组基础治疗均采用泛昔洛韦等药物及早期康复治疗,均在发病7 d内给予相应治疗.采用H-B面神经功能恢复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面神经麻痹等级.结果 治疗前三组H-B面瘫等级分布具有可比性.治疗1个月三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恢复经K-W秩和检验,P值为0.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每两组比较,A组面神经功能恢复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02,P值均小于0.05);而B组与C组之间面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393,P>0.05),按百分比做疗效比较,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均分别为100%,治愈与显效总和:A组为97%,B组为68%,C组为59%.A组疗效明显优于B、C组,而B、C组间疗效大致相同.结论 地塞米松合用三七总皂苷综合治疗对Bell麻痹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一种药物治疗.

    作者:陈世群;王艺东;潘经锐;刘中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造瘘取石57例报告

    目的 探讨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穿刺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评价其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采用B超实时引导下经皮穿刺肾微造瘘碎石取石术,治疗57例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 57例穿刺造瘘均成功,术中无大出血,49例结石基本清除,少量碎石屑3个月内自行排出,8例留有0.5~0.8cm残留结石经1~3次体外震波碎石后结石排出,3例术后出现较大量出血,1例输血400ml,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B超实时引导经皮肾镜碎石术穿刺成功率高,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操作安全简便.

    作者:解吕中;李建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2b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30例,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治疗;Ⅱ组30例,单用苦参素治疗,疗程3~6个月.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HBeAg、抗-Hbe、HBV DNA.结果 Ⅰ组治疗6个月HBeAg/抗-Hbe转换率63.3%、HBVDNA阴转率70%,Ⅱ组治疗6个月HBeAg/抗-Hbe转换率13.3%,HBV DNA阴转率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2b和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HBeAg、HBV DNA阴转方面有较好疗效,并对使用干扰素所致WBC降低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袁宝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口服降糖药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了解医生使用口服降糖药处方的习惯,以促进临床更合理使用药物.方法 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分析判断药物利用情况指标,并对降糖药物间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和2006年降糖药费用增长率为-25.60%和45.86%.主要口服降糖药有10种;除瑞格列奈、格列本脲和格列美脲的DUI略大于1外,其他降糖药的DUI≤1;2004年至2006年降糖药间联用处方分别有9 854张、9 510张和9 756张.结论 我院降糖药使用基本合理,无滥用现象,口服降糖药利用情况与其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

    作者:吴庆欢;刘凤英;郑翠;陈彩云;肖锡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组34例,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照组34例,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陈文腾;符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慢性咳嗽50例临床分析

    咳嗽是儿童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在我院儿科门诊每天就诊儿童中有70%~80%是以发热伴咳嗽或单纯咳嗽就诊.慢性咳嗽定义为连续咳嗽持续3周以上,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的或唯一的症状,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其病因较为复杂[1].现对我院儿科临床诊治的5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章风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脑脊液及头颅CT的诊断价值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如果诊治不及时,对儿童的智力及生长发育影响极大,致残率较高,极易遗留后遗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早期往往不特异,易误诊漏诊,而出现典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后又错过治疗的佳时机.现将我院住院的14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脑脊液常规检查及头颅CT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王红怡;黄月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负压辅助旋转切割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

    目的 比较Mammotome和Vacora两个不同的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负压辅助旋转切割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方面的不同应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术前B超和钼靶检查乳腺肿瘤直径≤2 cm,55例良性肿瘤病例.Ⅰ组35例采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完全切除肿瘤;Ⅱ组2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Vacora完全切除肿瘤.平均随访3个月.结果 Ⅰ组35例患者共切除68个肿块,有1例病灶残留;Ⅱ组20例患者共切除37个肿块,有4例病灶残留或复发.手术操作时间:Ⅰ组平均操作时间25.03 min,Ⅱ组平均操作时间50.03min.结论 Mammotome系统和Vacora系统在临床效能方面相似,但Mammotome系统能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比较适合切除肿瘤较大,质地偏硬或有钙化的肿块.

    作者:洪中武;王蓓;樊静;傅健飞;祝骁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BiPAP无创通气,监测治疗前后1 h、12 h、72 h血气变化,比较两组血气变化结果.结果 治疗组的血气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BiPAP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PaO2、降低PaCO2.

    作者:王玉平;石春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氯氮平所致代谢综合征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和体质量的影响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予氯氮平治疗52周,于治疗前后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测定,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治疗52周后,所有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明显变化,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MI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显著性相关(r=-0.643~-0.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氯氮平剂量与上述指标均无相关性(均P>0.05).空腹血糖受损(6.1~7.0mmol/L)和糖尿病(>7.0 mmol/L)发生率分别为16.1%和12.5%.结论 氯氮平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改变、血糖升高及体质量增加,并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发病危险性.

    作者:蔡文治;杨成龙;张吕济;金燕君;黄海刚;许海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对3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缩乏力18例,胎盘因素10例,软产道损伤6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28例经保守治疗后效果满意,2例行宫腔填塞纱条治疗成功,5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无死亡病例.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宫腔填塞纱条、子宫动脉结扎是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有效措施.

    作者:陈林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13例临床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恶性肿瘤的严重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13例,结合文献复习,就有关该病的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许雯;边绿斐;施畅;陈茜;陈少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细菌谱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引起自发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方法 98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进行腹水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98例患者有52例培养出细菌,阳性率53.1%,均为单一细菌感染,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28株,占细菌的53.8%.大部分致病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及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早期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作者:罗海燕;林万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48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比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与经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各48例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输卵管妊娠43例,卵巢妊娠5例.对照组输卵管妊娠44例,卵巢妊娠4例.手术时间:腹腔镜组平均65 min,对照组平均60 min;出血量:腹腔镜组平均250 ml,对照组平均350 ml.术后排气时间:腹腔镜组平均6 h,对照组平均24 h.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平均5 d,对照组平均7.5 d.术后7 d血β-HCG均下降>80%,或接近正常,无一例持续性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安全、术后疼痛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尹启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

    医源性胆管损伤在临床上虽不十分常见,但其后果的确十分严重,如处理不当将导致胆道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尽管医源性损伤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入为的疏忽绝对不可轻视.我院经腹胆囊切除术中发生7例胆管损伤,现就损伤原因及处理作一讨论.

    作者:翟根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和同期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临床分期为Ⅰ B2~ⅡB期(FIGO分期),对患者的局部肿瘤缓解情况、毒副反应、高危病理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组和同期放化疗组比较.结果 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组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按宫颈癌根治术规范完成),宫颈肿瘤临床完全缓解率为6%(2/33),部分缓解率为51%(16/33),无变化43%(14/33),恶化0,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期放化疗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腹泻、放射性直肠炎和膀胱炎.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理高危因素的发生率,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是较早期宫颈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林冰;陈惠芳;岑慕贞;彭永排;甄国志;邓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胃疾病临床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溃疡(GU)、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反流性食管炎(RE)、胃癌(GC)及食管癌(EC)的患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接受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五种疾病总检出率、年度检出率、年龄分布及性别差异.结果 五种疾病总的检出率为18.49%,其中GU占4.79%、DU占5.89%、RE占4.25%、GC占2.47%、EC占1.10%.GU、DU年度检出率变化不明显(P>0.05);RE、GC年度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GU、DU的高发年龄段在60~69岁;RE、GC的高发年龄段在70~79岁.DU、RE男女检出率比例分别为1.87∶1、2.88∶1;GU、GC检出率无性别差异.结论 老年人五种上胃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应适当放宽胃镜检查指征,以提高老年人胃食管疾病的确诊率.

    作者:许彤丽;贾英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肾功能衰竭的腹膜透析治疗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对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PD治疗回顾分析.结果 死亡5例,存活8例,病死原因与高龄、APACHEⅡ积分高、衰竭器官及PD早晚有关.结论 PD血流动力学稳定,早期PD治疗并加大透析剂量及增加透析次数,能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后.

    作者:薛少清;李思荣;王云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周期性瘫痪血清肌酶水平的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年共收治周期性瘫痪42例,其中38例为低钾型周期型瘫痪,4例为正常血钾型.发病年龄为20~72岁.血钾低为1.52 mmol/L.所有患者均给予血清肌酶的的检测.检测的方法发现有16例患者血清肌酸肌酶增高,并分析肌酶增高的原因.

    作者:林海燕;周江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恶性腹膜间皮瘤26例临床分析

    腹膜间皮瘤来源于中胚层细胞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本文总结经病理证实的26例病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徐梅梅;张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帕米膦酸二钠与外放射综合治疗肿瘤骨转移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帕米膦酸二钠与外照射综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0例骨转移疼痛患者放疗第1、3天分别用帕米膦酸二钠60 mg、30 mg静脉注射,同时给予放射治疗,生物剂量DT:46Gy左右,观察止疼效果、起效时间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20例患者中止痛效果:显效50例,有效66例,有效率97%(116/120).起效时间:3 d有效20例,占17%;1周内有效26例,占22%;2周内有效40例,占33%,2周内总有效率占72%(86/120);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与外照射综合治疗骨转移疼痛安全效,方便可行.

    作者:张士义;林松森;段林生;李宝禹;杨焕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巴曲酶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巴曲酶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7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强的松1 mmg·kg-1·d-1,疗程28 d.治疗组加用巴曲酶0.02~0.05 U·kg-1·d-1,混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缓慢静滴,共10 d.治疗结束后,观察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总胆固醇、血肌酐、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等指标.结果 两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血清白蛋白上升率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巴曲酶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方亚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经腹腔镜胃造口术肠内营养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胃造口术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适应证3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经腹腔镜胃造口术置管行肠内营养,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患者造口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随访1~4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腹腔镜胃造口术肠内营养是一种操作简便、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立民;刚晓光;尚明新;陈强谱;欧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麻疹2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麻疹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6例麻疹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 近年麻疹发病有所增加,成人及二次感染麻疹患者增多,合并肝功能、心肌细胞损害多见.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避免应用抗生素,同时配合小验方透疹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麻疹发病有增加趋势,且合并症多见.

    作者:陈瑞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58例AMI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AMI者其恶性心律失常、泵衰竭及休克发生率高于单纯心肌梗死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AMI,其非Q波型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Q波型心肌梗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发生AMI的危险因素,其合并AMI者并发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AMI的预后.

    作者:刘桂清;刘玉华;闫秀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多发性骨髓瘤32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病年龄平均(63.5±6.2)岁,以男性为主(21例,占58.33%).贫血和骨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分别占50%和38%),Durie分期Ⅲ期患者占66%;肾功能不全和高钙血症分别占28%和6%,分型以IgG型为主者占50%,66%患者骨骼有X线异常改变,误诊率为31%,中位生存期为22个月.结论 中年以上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白球蛋白比例异常、蛋白尿、红细胞沉降率快为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表现.

    作者:高广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脑性瘫痪56例临床分析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发病率国外报道有上升趋势[1].针对病因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其发病率.现将我院近5年来门诊、病房收治的脑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况红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对其施行社区管理,时间为6个月,于干预前后进行主观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干预组主观指标有改善;较对照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方面均也明显改善.结论 社区管理能改善症状,提高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体现较高的成本效益.

    作者:谢馨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兰索拉唑、莫沙必利及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经内窥镜证实的RE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9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晨口服;B组38例,给予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C组43例,给予兰索拉唑30 mg每晨口服及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餐前服.三组疗程均4周.治疗期间每周复诊时记录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于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结果 各组总体疗效为:A组显效率为51.3%(20/39),总有效率为84.6%(33/39);B组显效率为47.4%(18/38),总有效率为81.6%(31/38);C组显效率为69.8%(30/43),总有效率为90.7%(39/43).三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效率C组为69.8%,A组为51.3%,B组为47.4%;C组与A组、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佳.

    作者:段秀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丘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的疗效,其中20例出血量>15 ml的丘脑出血采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使用YL-1型穿刺针和技术)及脑室引流术治疗,12例出血量<10 ml的丘脑出血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12例血肿量<10 ml的丘脑出血,经保守治疗均获得痊愈;20例血肿量>15 ml的丘脑出血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引流术治疗,其中2例死于脑干继发性损伤,3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5例术后3~6个月随访:ADLⅠ级6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1例.结论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可较大地改善疗效和预后.

    作者:杨松;兰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2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2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分别选择胆管修补,胆管端端吻合,胆肠Roux-en-Y内引流术,15例患者平均随访4年,出现胆道狭窄3例,再手术痊愈.结论 胆管损伤应根据损伤类型,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连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颈糜烂患者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感染分析

    本文对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检测,分析宫颈糜烂患者两种病原体的带菌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期对宫颈糜烂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和建梅;赵施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素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急性重症哮喘40例临床评价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持续24 h以上,经过常规治疗不能缓解者.其住院死亡率高达3.35%~5.82%[1],是内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近年来,国内应用肝素治疗肺部疾病已有不少报道,我们利用肝素等药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黄褐斑60例分析

    黄褐斑是指颜面皮肤出现局限性的淡褐色或褐色色素沉着的一种皮肤病.它分布对称,无自觉症状,发病多与日晒、长期服用避孕药、妊娠、化妆品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是临床上常见的、难冶性损容性皮肤病.笔者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该病60例,并与西药组应用维生素C、维生素E口服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琳;孔德立;冯志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48例诊治分析

    老年急性胰腺炎是老年人急腹痛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也日益增多.老年人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重、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但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疼痛敏感性差,腹部症状、体征不典型等生理特点,老年急性胰腺炎的误诊率较高.因此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特点,进行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十分重要.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忠红;刘仕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幽门管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幽门溃疡(pyloric channel ulcer,PCU)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PU),较为少见,由于病变部位和表现特殊,临床难于确诊.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共完成胃镜检查7 165例,检出消化性溃疡923例,其中幽门管溃疡75例,占同期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8.1%.现将其内镜特点与临床资料以及病理检查与治疗等进行分析讨论,以求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作者:陶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68例死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死亡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军2005年12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病例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洗胃不成功或不彻底11例,阿托品用量不足(包括早期阿托品化不理想)21例,阿托品停药过早或减量过快7例,阿托品过量中毒5例,服毒量大、中毒严重18例;治疗延误4例,猝死2例.结论 洗胃不彻底,阿托品用量不足及停药过早或减量过快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冬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品不良反应219例分析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ADR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通过加强ADR监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疗效,降低ADR带来的危害.本文对我院上报的21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赵文艳;曹洪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外孕超声诊断94例分析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在基层医院超声检查已成为宫外孕重要的诊断手段,本文对94例经超声诊断为宫外孕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超声对宫外孕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龚康;龚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慢性肺心病38例,并发心律失常19例,随机选择12例应用ACEI,应用卡托普利8例,开搏通11例,用量25~75 mg/天,平均用18.5d,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莉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早期应用血必净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30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2例、治疗组154例,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医院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肾功能等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FMA评分、MBI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医院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异常、死亡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血必净治疗可改善脑梗死的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逢俭;陈湛愔;梁秀竹;林海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横结肠系膜多发性囊肿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肠系膜囊肿(mesenreric cyst)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横结肠系膜多发性囊肿则是更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的横结肠系膜多发性囊肿,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萍;韩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狂犬病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死率等方面的分析引起人们对动物咬伤及狂犬病的足够重视.方法 选择近年来收治的26例狂犬病患者,对其动物咬伤史、清创、疫苗注射、治疗及疾病转归进行统计.结果 狂犬病的发病率与犬咬伤史、是否彻底清创、疫苗注射与否有密切关系,且发病后病死率高达100%.结论 狂犬病发病后病死率极高,做好暴露后的彻底清创及主、被动免疫,防止狂犬病的发病是惟一合理的手段.

    作者:宋保德;李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雾化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静脉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强龙静脉点滴.结果 两组在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血氧上均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改善程度相似(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治疗.

    作者:李爱军;高惠琴;王青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0.6 ml,脐周2 cm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奥扎格雷8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对照1组单用低分子肝素0.6 ml,脐周2 cm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对照2组给予奥扎格雷80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三组基础治疗相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疗效,检测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及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对照1组、对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测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

    作者:彭玉华;许光霞;孟范文;尹继君;霍贵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关节扩张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关节扩张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A组:二丙酸倍他米松/倍他米松磷酸二钠3.5 mg、0.25%利多卡因40 ml注入肩关节腔内.B组:二丙酸倍他米松/倍他米松磷酸二钠3.5 mg、0.25%利多卡因40 ml行肩周肌肉起止点痛点注射.疗程结束后1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B组总有效率67.6%,A组疗效明显好于B组疗效,A、B两组治疗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扩张法对于缓解疼痛和恢复肩关节活动度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顺;郭建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Child-Pugh分级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统计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Child-Pugh各级别中的比例,并计算出并发肝性脑病、腹水并发症的比例及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的均数值.结果 肝硬化是否并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Child-Pugh分级相关,且大多数出血患者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结论 Child-Pugh分级越重,患者出血危险性越大.

    作者:张学敏;秦宗和;应佑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慢性咳嗽104例病因分析

    咳嗽是儿科门诊的主要就诊症状,包括持续或反复较长时间的咳嗽.目前较倾向于把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时间≥8周、胸片无明显异常者定义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现将104例资料相对完整的病例作一临床总结.

    作者:许亚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血液透析3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趋增多,肾科医生将面临更多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作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终末期3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罗顶世;黄凤常;朱向红;陈望善;杨举红;宋艳;朱高峰;黄文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BiPAP呼吸机对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严重Ⅱ型呼吸衰竭价值.方法 将64例各种原因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针对病因药物治疗,其余35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使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通气模式采用S/T模式.治疗前后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结果 BiPAP呼吸机治疗6 h后PaCO2开始下降,2 d后较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能改善患者的生理参数,减少插管及病死率.

    作者:蔡孝桢;汪和明;李时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舒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舒芬太尼组(Ⅰ组)分别于麻醉诱导、气腹前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0.3μg/kg;芬太尼组(Ⅱ组)2μg/kg、3μg/k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期相关时间、质量及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结果 Ⅰ组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Ⅰ组(15±2)min,Ⅱ组(23±3)min,两组比较P<0.05.VAS评分清醒时Ⅰ组(0.3±0.4),Ⅱ组(0.7±0.9),两组比较P<0.05,术后1 h、2 h、4 h两组比较,P<0.01.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安全、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项雪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病因分析与治疗

    目的 分析总结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的病因及治疗,预防和遏制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0年至2005年间48例腹外科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肠吻合口出血,腹腔渗血,脏器切除及切口出血等,出血量200~800 ml不等.22例分别经2次或3次手术止血,26例采用各种方法保守止血,总治愈率100%.结论 腹外科术后并发出血,主要是术中止血不牢靠,其次是电刀等应用不当,凝血机制不好等.

    作者:那继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持续静脉输注哌替啶对腹部术后镇痛效果的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静脉输注哌替啶对腹部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价.方法 哌替啶10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 ml,用微量泵与静脉输液系统相连,麻醉清醒回病房后开始以4 ml/h静脉输注.观察记录患者的疼痛反应.结果 141例患者均能控制在疼痛Ⅲ级或Ⅲ级以下;但48例发生恶心、呕吐,6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持续静脉输注哌替啶对腹部术后的镇痛好,但应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韦晟;席时富;葛卫红;张凯;张海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病历书写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提高病历书写质量.方法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进行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控制.结果 质量改进前后病历书写质量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

    作者:王慧敏;张晓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20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2.42%,发生在2 h内81.0%;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其他,危险性因素包括未进行孕期保健、有妊娠并发症及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无早接触及早吸吮等.结论 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重视产前保健、控制剖宫产、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等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陶富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气道异物阻塞在儿科健康教育中必要性及方法

    气道异物阻塞是儿科常见急诊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多,可占60%~70%[1].对小儿看管疏忽常常是发生异物吸入的主要原因.年长儿可通过咳嗽反射使异物立即被清除出呼吸道,但年幼儿这种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特别是当大的异物阻塞气道时可立即致命[2].第一现场适当快速的急救可有效地挽救患儿的生命并为院内急救创造了条件.为此,笔者调查了在本院儿科病房5岁以下患儿家长对气道异物阻塞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做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陈继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分娩知识储备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的孕妇进行分娩知识宣教对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初产妇为教育组,孕期参加孕妇学校举办的分娩期知识讲座,指导训练各产程中的呼吸法,并参观待产室及分娩室.产时由助产士陪伴,对产程进行观察和进一步指导.取同期分娩的未参加培训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教育组病例总产程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率明显降低.结论 接受培训的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增加,对分娩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能主动应对产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产程进展顺利,产程缩短,自然分娩率增加,剖宫产率降低.

    作者:尉蔚;王培娟;吕锡梅;于偀;张荣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压电烧伤截肢患者的护理

    电烧伤是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源进入人体,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骨骼等坏死.高压电烧伤后局部组织毁损严重,截肢率较高,常造成患者终生残废,使患者存在一系列的心理负担及悲观情绪.为使患者早日康复,不但要做好常规护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癌症末期临终关怀护理

    临终阶段指患者处于生命末期,在2~3个月内不可避免死亡[1].临终关怀是对临终阶段患者包括患者家属的特殊服务.宗旨是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增强其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让患者有尊严的度过人生后的旅程.我科对60例癌症末期患者,通过临终关怀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培玉;李培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

    随着腹腔镜术在我国的广泛开展,以其对患者损伤轻、痛苦少、瘢痕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替代了一些传统外科手术方法.本文收集我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535例,效果满意,现将LC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曹凤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性化服务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

    为进一步转变护理服务观念,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服务,将人性化服务融入在护理服务全过程中,我院从2004年开始,全面实施了人性化服务模式,即人性化服务语言、人性化服务行为、人性化服务环境、人性化服务流程、人性化服务品牌,在护理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梅;李英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门诊静脉输液是患者接受治疗的重要途径,门诊输液室是反映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1].在医疗市场化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更高的要求,使患者顺利接受并完成治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院门诊输液室以患者的需要为导向对门诊环境、输液流程、常规护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的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报告如下.

    作者:朱美华;蒋玲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急诊护理管理

    作者从事急诊科护士长工作多年,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急诊护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工作中对急诊科的护理管理不断改进,探索新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使急诊护理质量得到快速提高.下面谈几点个人认识:

    作者:张霞;李森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护士在执行药物治疗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门诊护士在执行药物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门诊患者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 安全隐患有工作人员因素、药品因素和患者因素.结论 在各种因素中,工作人员--护士是主要因素,应加强对护士的管理.强调护士在执行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责任心,不断学习药物知识,作好药品的核对、配制、使用、观察、宣教等工作,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莫冬绵;徐梅玲;云嵘;符小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心血管介入诊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对介入性诊疗的依从性价值.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91例需心血管介入诊疗的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分析其对介入诊疗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患者对介入诊疗技术的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对心血管介入性诊疗技术的依从性.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C反应蛋白变化

    本文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其治疗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郑义;苑丽娟;赵艳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节)180例分析

    声带息肉(小节)是耳鼻喉科常见病,我们用纤维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小节)18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孙余才;荣现玲;张秋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肺栓塞16例诊治分析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在心血管病中发病率已上升至第三位,未经治疗者病死率达20%~30%,病死率占全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且误诊率高达80%;而诊断明确并经积极治疗者病死率下降至2%~8%[1],故肺栓塞这一疾病已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本院自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共诊治肺栓塞16例,现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关艳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气囊导尿管引起尿道损伤20例临床分析

    气囊导尿管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内固定可靠,但也因气囊导尿管引起医源性尿道损伤的病例时有出现.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间因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而导致男性尿道损伤2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周凌阳;朱立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强直性脊柱炎18例误诊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进展性疾病.常见症状为持续性腰痛伴晨僵,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则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至严重功能受损.但其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症状和体征均非特异,因此临床易延误诊断.现将误诊的18例AS分析如下,并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作者:秦志红;李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肺内孤立性肿块21例影像学误诊分析

    肺内孤立性肿块是影像学中常见的病变形态,容易误诊.笔者收集了本院自1995年以来21例肺内孤立性肿块影像学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其影像学上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尿道下裂不同术式的选择

    尿道下裂是小儿男性外生殖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现总结我院治疗尿道下裂的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涂仁泉;张龙;胡平生;黄承智;肖跃林;罗凌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2例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的严重心血管急症,常造成猝死,以往认为该病罕见,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证明本病并不罕见,然而在临床时有误诊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例急性AD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兵;高建忠;白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甲硝唑注射液诱发胆囊胀痛1例

    患者,男,48岁.患者因饮酒后出现牙痛于2007年6月13日23时到我院就诊,医师诊断为牙周炎,给予:(1)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青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号A06120906)800万U静脉滴注.(2)甲硝唑注射液(宇斯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7042211)200ml静脉滴注.

    作者:杨慧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并发双侧脓毒性海绵窦栓塞1例

    患者,女,70岁,农民.因高热20 h,右眼睑下垂12 h于1999年7月25日入院.患者于浴后出现畏寒、持续高热39℃以上,伴头痛、烦渴、多尿.因出现嗜睡、右眼睑下垂而来我院就诊.曾在村卫生室输10%葡萄糖及青霉素、病毒唑、地塞米松等药物无效.既往无多饮多尿,未查过血糖.查体:T 39.4℃,P 104次/min,R 28次/min,BP 125/80 mmHg.重度脱水貌,意识恍惚,右眼睑下垂,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正常,心率104次/min,双肺听诊无异常.

    作者:刘杰军;潘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商陆抗病毒蛋白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美洲商陆抗病毒蛋白(pokeweed antiviral protein,PAP)是从美洲商陆属植物Phytolacca acinosa的不同生长阶段或不同组织中分离和纯化出来的一类具有酶功能的核糖体单链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RIP).由于PAP具有特异的细胞毒特性,对细胞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广谱的抗病毒生物活性,而受到广大研究者的日益关注,本文就PAP抗病毒作用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陈瑞烈;林少锐;李忆璇;郑晓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无证行医的分析与整治对策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无证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专项活动,作为城郊结合部的基层卫生监督部门在打击无证行医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黑诊所设施非常简陋,行医者缺乏起码的医疗常识,虽被打击多次仍旧照常行医,打击非法行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对城郊结合部医疗市场的长期监管提出了新问题.本文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无证行医督查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较为完善的治理方案.

    作者:俞文萍;许乐君;孟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欠发达地区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有关问题的商榷

    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也将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张慧霞;程保军;敬百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CHD)是老年的常见病,也是老年人常见死亡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增块,老年冠心病预防及早期诊断就尤显得重要.心肌肌钙蛋白是反应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具有高度特异性.我们对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86例健康老人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c trponin Ⅰ,cTnⅠ)的检测,并与健康成人60例进行对照,探讨老年人血清中cTnⅠ的含量,对冠心病预测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建春;许黎阳;刘红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磁共振梯度回波T2*序列在急性脑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磁共振梯度回波T2*成像(GRE-T2*WI)诊断急性脑出血的意义.方法 发病1~72 h经CT证实的35例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GRE-T2*WI检查及MRI常规检查,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35例出血灶在GRE-T2*WI上2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极低信号;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环;7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环,内部为略高信号或低信号区内混杂小点、斑片状高信号.结论 应用GRE-T2*WI技术对诊断脑出血有很大价值.

    作者:苏宁;周艳丽;韩玉莲;马利军;于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减少门诊退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药房2006年发生676例退药情况按照退药原因进行分类.结果 退药原因依次为:药品不良反应384例次(56.8%),患者住院64例次(9.46%),药品数量开多/重复开药53例次(7.84%),看说明书后怕禁忌证、副作用51例次(7.54%),药品自费或部分负担48例次(7.1%),怀疑医生药品开错27例次(4%),患者死亡22例次(3.25%),取药后不做检查16例次(2.37%),外院不给输液11例次(1.63%).结论 有些退药(药品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而相当一部分退药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

    作者:程红勤;安波尔;孟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成人脑白质病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成人脑白质病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经临床证实的57例脑白质病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血管性脱髓鞘39例,硬化性脱髓鞘6例,感染性脱髓鞘5例,中毒性脱髓鞘4例,脑白质营养不良性脱髓鞘3例.CT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MRI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长T2信号.结论 MRI较CT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白质异常,准确地反映病理改变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脑白质病变的诊断水平.

    作者:温平贵;王明银;杜秀琴;陈韩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包积液的超声诊断47例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包积液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处理.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17~89岁的47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心包积液进行检测.结果 本组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包积液十分常见,占25.5%,少量积液占57.4%,中量积液占34%.结论 超声诊断心包积液,不但敏感,准确、可靠,而且可以超声导向进行心包穿刺.

    作者:李世新;王道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空气净化管理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药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随着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对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洁净室的科学管理,是医院药剂科管理工作中的新课题,它涉及面广.现就空气净化的管理,提出以下问题,供讨论.

    作者:姚迎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