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蛋白质合成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高国梁

关键词:谷氨酰胺, 胃肠外营养, 全
摘要: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TPN)在脑外患者中蛋白质合成、肝脏保护、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30例脑外患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TPN组(TPN组)与Gln强化的TPN组(Gln组),并在术后第1天开始至术后第5天(POD5)接受标准TPN或Gln强化的TPN治疗.将术前及POD5的血生化、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各项指标相比较.结果 Gln组白蛋白,IgG、IgM,NK、CD4 +、CD8+细胞百分比水平较TPN组明显升高(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Gln组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6.7%(1/15),TPN组为26.7%(4/15).结论 Gln强化的TPN较标准TPN对脑外术后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更为有利.Gln强化的TPN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比标准TPN低,提示Gln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对于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慢性脑积水的意义

    目的 探讨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对于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GCS<8分).其中A组237例,未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B组152例,均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结果 A组慢性脑积水发生49例(20.67%),B组慢性脑积水发生12例(7.89%),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乔俊;武贵旭;石荣春;姜伟;王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青春发育期佝偻病临床研究

    佝偻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5岁以后发病者少见,称为晚发型佝偻病[1].佝偻病亦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往对青春佝偻病研究较少,重视不够,往往造成患者下肢畸形.

    作者:杜春林;李昕宇;李玉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非脱垂子宫两种术式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途径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非脱垂子宫而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中行阴式子宫全切术(TVH)组41例,传统腹式子宫全切术(TAH)组56例.比较各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阴式组的手术时间与腹式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的术中出血量[(97.5±37.4)ml]、住院时间[(5.6±0.7)d]、体温升高发生率(5.2%)、肛门排气时问[(20±3)h]、使用抗生素时间[(2.8±1.6)d]与TAH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全切术明显优于传统经腹全切术.

    作者:樊冬梅;马丽娜;张春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肝性腹水CD44剪接变异体6和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检测的临床意义

    因临床上不同病因的腹水治疗和预后明显不同,尤其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十分重要.尽管理想的方法在恶性腹水中找到癌细胞,但阳性率较低,因此,从腹水中寻找有价值的标志物很有必要,为此我们采用ELISA定量法检测肝性腹水中可溶性CD44剪接变异体6(CD44v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旨在为临床腹水性质提供有鉴别诊断价值的指标.

    作者:李翊卫;王英;安明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检查和治疗中不良反应及对策

    无痛胃镜技术已相当的成熟,但是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及其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自制当归活血丸佐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当归活血丸佐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口服中药当归活血丸加使用滴眼液(治疗组),与注射西药聚肌胞加使用滴眼液(对照组).结果 经过15~30 d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7.1%,进行χ2检查,P<0.05.结论 当归活血丸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邢兰英;唐俊凤;申文辉;郝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临床护理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近年来,随着诊疗水平的推广,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卒中后残疾患者数却不断增加,因此,卒中后的早期康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将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216例分为早期康复护理(康复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两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桂成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术60例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的护理.方法 对60例颈内静脉置管术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60例颈内静脉置管均插管成功,血流量均达到150~300 ml/min,留置时间10~100 d,平均天数达51 d.其中2例局部皮肤红肿行换药、药物抗炎等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发生导管动脉侧栓塞,经尿激酶冲管通畅后未发生栓塞,56例留置导管患者无并发症,均完成了有效的血液净化治疗后拔管.结论 颈内静脉是常用、安全和有效的临时血管通路,科学的护理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术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胡道艳;高原;梅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1944例报告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较多,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疝囊的高位结扎.经腹股沟管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典型并且比较通用的手术方法[1].

    作者:洪先明;李天国;洪漫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干扰素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目前临床使用干扰素(interferon,IFN)分为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重组干扰素以及细胞培养的天然干扰素.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研究介绍如下.

    作者:杨恬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长期随访

    为探讨国产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安达芬)治疗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远期疗效,现将应用安达芬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靖军;赵晓虎;金宏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原发性面肌痉挛围手术期护理

    面肌痉挛(hemifacialspasm,HFS)一般指原发性或特发性者,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病情缓慢进展,一般不会自然好转,发病时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痛苦[1].

    作者:裴雪松;贾丽莉;刘国华;刘素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谷氨酰胺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对蛋白质合成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Gln)强化的全胃肠外营养(TPN)在脑外患者中蛋白质合成、肝脏保护、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30例脑外患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TPN组(TPN组)与Gln强化的TPN组(Gln组),并在术后第1天开始至术后第5天(POD5)接受标准TPN或Gln强化的TPN治疗.将术前及POD5的血生化、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各项指标相比较.结果 Gln组白蛋白,IgG、IgM,NK、CD4 +、CD8+细胞百分比水平较TPN组明显升高(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Gln组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6.7%(1/15),TPN组为26.7%(4/15).结论 Gln强化的TPN较标准TPN对脑外术后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恢复更为有利.Gln强化的TPN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比标准TPN低,提示Gln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

    作者:高国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葛根素及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及等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 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葛根素组38例,灯盏花紊组32例,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0.4 g+5%葡萄糖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15 d;灯盏花素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2 ml+5%葡萄糖250 m1,每日1次,静脉滴注,共15 d;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及经颅多普勒变化情况.结果 葛根素组总有效率95%,灯盏花素组总有效率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艳霞;李海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外用鳝血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面神经炎81例

    笔者应用患侧外涂鳝血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面神经炎81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1例患者系2004年8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43例;年龄小14岁,大73岁,平均51岁;病程短2 d,长2个月.既往有面神经炎病史8例.

    作者:秦来昌;王广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养血通络汤配合功能锻练治疗肩周炎108例

    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笔者运用养血通络汤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10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德立;张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前对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但对腔外生长的病变及胃壁浸润性病变的诊断有一定限度.本文通过对35例胃癌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胃镜检查,旨在探讨超声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

    作者:许江随;方凛强;李赛君;陈少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输卵管内留置支架术对重复性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输卵管内留置支架术对重复性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重复性输卵管妊娠患者7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输卵管内留置支架术,对照组采用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术后1个月月经干净3~7 d作输卵管碘油造影,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研究组输卵管通畅率达85%,对照组为67%.结论 输卵管内留置支架术和输卵管端端吻合术比较可更好的保留输卵管功能及生育功能.

    作者:李长华;高迎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改良Duckett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34例报告

    目的 在Duckett术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探讨提高尿道下裂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近端尿道口及成形尿道近端做成斜面,使吻合口成斜面,减少吻合口狭窄.充分游离岛状皮瓣的血管蒂,使成形尿道转至阴茎腹侧后血管蒂较松,把血管蒂筋膜与对侧阴茎白膜缝合固定,覆盖成形尿道及近端吻合口.并对术后处理亦作改进.结果 改良前后分别治疗38例及34例,一期治愈率由63.2%提高至85.3%(P<0.05).结论 改良后的方法能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及尿道狭窄的发生,提高一期治愈率.

    作者:李龙祖;张进来;胡静;王忠立;杜宗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卵巢畸胎瘤腹腔镜手术后患侧复发10例临床分析

    卵巢畸胎瘤是相对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且大多为年轻女性,多有较强的生育要求,随着腹腔镜的普及,镜下卵巢畸胎瘤剔除日益普遍.一般手术后偶可在对侧卵巢发现复发的畸胎瘤,同侧复发者较少,本文即对此加以分析.

    作者:朱剑飞;李士华;夏艳;张玲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