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青区1996~2005年食源性疾患情况分析

姜广启;孔维成

关键词:食源性疾患, 发病地区, 卫生防病工作, 食品卫生监督, 重点地区, 化学性污染, 城乡结合部, 自身管理, 中毒防治, 亚硝酸盐, 卫生管理, 身体健康, 教育宣传, 防病知识, 单位, 微电子, 开发区, 小区, 人民, 普及
摘要: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全区报告食源性疾患22起,涉及26个单位(家庭),发病718人;病因是化学性污染引起发病的有7起;城乡结合部的5个地区发生食源性疾患13起,发病522人,占全部起数的59.09%、占人数的72.70%,是西青区食源性疾患的主要爆发区;以经济为主的西青开发区(包括微电子小区)内发生6起,发病72人,是集中发病地区;发病的时间集中在每年的2~10月份.为搞好食源性疾患的防治,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区、做好各项卫生防病工作应加强重点地区卫生管理、加强亚硝酸盐中毒防治、加强单位自身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1987~2004年长春市居民糖尿病死亡分析

    目的:分析1987~2004年长春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ICD-9进行死因分类.采用Excel2000及SAS 6.12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87~2004年长春市居民糖尿病年均粗死亡率为7.53/10万,标化率为6.53/10万,呈上升趋势.女性死亡率平均较男性高0.36倍.糖尿病年龄组死亡率7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期望寿命为73.48岁,男性为72.62岁,女性为75.99岁.结论:糖尿病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必须重视这类慢性病的预防,尤其女性中老年人群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朱静鸿;孙丽琪;白雪梅;范广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洛江区15例未治愈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转归分析

    目的:介绍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对未治愈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应继续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结论:要严格按照项目的标准和要求做好对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努力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笃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盱眙县3 560口井水砷含量调查

    为了解盱眙县水源中砷含量情况,2004年9月,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盱眙沿淮河的鲍集、淮河等部分乡镇进行了饮用水(指井水)水砷含量调查检测,结果显示150份样品中有30份砷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饮用水水砷含量<0.05mg/L),占检测水样的20%,高水砷含量为0.298mg/L,已达到中度砷中毒病区标准.为进一步查清高砷水源地区分布,2005年8月,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组织下,对沿淮河、洪泽湖周边乡镇的有关自然村,再次进行饮用水水砷含量调查检测.

    作者:申玉军;滕建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昌平区餐饮业量化分级评审工作的实施与保障对策

    通过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首批等级评定工作的开展,总结了实施此项工作应采取的十个步骤;分析了申报等级评定不合格的原因;提出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宜统一制定完善的食品企业自身管理文件系统,宜采取先以硬件设施比较完善、自身管理能力相对较强的一批食品单位为突破点,兼顾大、中型及城乡各街道食品单位,以肯定先进带动中间,培植典型以点带面的方式进行;提倡服务指导与严格执法并重,指导并督促食品单位严格自身管理,对所有餐饮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严格执法,是今后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岛市洗浴场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青岛市洗浴场所卫生状况,探索新型公共场所监管模式,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青岛市卫生监督所于2005年1~9月份对全市7区的70家桑拿洗浴场所的卫生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

    作者:赵鑫;高峰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预防医学科研核心竞争力探讨

    根据国内外核心竞争力的新研究情况,以及我国科研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不同特点,探讨了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并分析了科研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对科研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培育和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科研核心竞争力.

    作者:程锦泉;柯跃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余杭区学校学生饮用水现状

    为保证学校学生饮水安全,对余杭区232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学生饮用水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10所学校为学生供应桶装饮用水,占学校总数的90.52%;18所学校采用自来水烧开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饮用水,占7.76%;2所学校采用井水或河溪水烧开的方式为学生供应饮用水,占0.86%;2所学校不供应饮用水,占0.86%.106 284名学生喝桶装水,占学生总数的94.56%;5 568名学生饮用自来水烧开的水,占4.95%;166名学生饮用井水或河溪水烧开的水,占0.15%;37名学生自备开水,占0.34%.提示:学校学生饮水管理重点应从自来水、井水或河溪水的消毒问题上转移到桶装水及饮水机卫生管理上.

    作者:黄秋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正确制作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提高卫生执法质量

    1 资料来源阿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5年1月~12月间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传染病、母婴保健、医政监督的各种执法文书17 712份.其中现场检查笔录9 866份,卫生监督意见书7 768份,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78份,询问笔录78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78份.

    作者:唐玉环;李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明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控制对策

    目的:为探索遏制山区艾滋病蔓延提供防治对策.方法:收集了三明市国家级、省级监测哨点及对各类人群监测的艾滋病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共监测各类人群20 287人,累计报告HIV/AIDS 14例,仅2004年就发现9例,感染者以青壮年和男性为主,男性占71.4%,平均年龄33.6岁.职业以无业者为主,本省籍占50%,本市籍占28.6%,外省籍占21.4%.结论:随着交通发展和人员的流动,山区艾滋病流行呈明显上升态势,必须加大综合防治力度,是遏制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作者:郑芳;肖国永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西青区1996~2005年食源性疾患情况分析

    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全区报告食源性疾患22起,涉及26个单位(家庭),发病718人;病因是化学性污染引起发病的有7起;城乡结合部的5个地区发生食源性疾患13起,发病522人,占全部起数的59.09%、占人数的72.70%,是西青区食源性疾患的主要爆发区;以经济为主的西青开发区(包括微电子小区)内发生6起,发病72人,是集中发病地区;发病的时间集中在每年的2~10月份.为搞好食源性疾患的防治,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区、做好各项卫生防病工作应加强重点地区卫生管理、加强亚硝酸盐中毒防治、加强单位自身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作者:姜广启;孔维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症候群监测系统是一种早期发现疾病爆发的监测体系

    目的:通过对美国症候群监测系统的分析,为完善我国的疾病监测和应急处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多方面资料分析汇总,对症候群监测系统在美国的发展历史、目的、实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美国在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并描述了对该系统的评价纲领.结果:症候群监测系统的时效性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反恐中远远好于传统的监测方法.结论:对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城市,可以考虑建立并实施症候群监测系统,以加强对新发和常见传染病的监测.

    作者:董忠;庞星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疾控中心科研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应对措施

    在新形势下成立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工作存在以下薄弱环节:(1)重视疾病防治任务而忽略科研工作;(2)重视现场人群研究而忽略与实验室研究相结合;(3)科研工作以应用型研究为主而缺乏基础性研究;(4)卫生防病人员不善于总结和发掘日常卫生实践经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通过强化科研管理工作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科研促发展,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技术含量,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服务的需求及疾控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者:吴雪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哈尔滨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督监测管理对策

    黑龙江省卫生监督所于2005年9月对哈尔滨市20家商场(超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监督抽检.

    作者:刘学;姜琳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开放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必要条件和程序初探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放实验室在改革开放十年来,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中心在1996年通过计量认证,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本文对计量认证和实验室国家认可运行中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内容进行讨论.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品卫生检验中分析方法的选择与误差控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生活环境、医疗卫生、防疫保健、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给食品卫生检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食品卫生检验结果准确度高,可靠性强,在食品卫生检验中应正确选择分析方法和控制分析误差.

    作者:吴文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开展实验室国家认可的做法与体会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5年9月10~12日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专家的现场评审,同年10月获得国家认可委的资质确认.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闵行区建设健康城区评估方法探讨

    1 闵行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03年~2005年)的基本概况1.1 目标、任务及职责 《闵行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在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105项指标的基础上,根据闵行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处于农村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情况,设立自主性指标66项,共有171项任务指标,任务及职责分解涉及区20个委、办、局,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社会三个方面,共有8大类目标:营造健康环境、提供健康食品、追求健康生活、倡导健康婚育、普及健康锻炼、建设健康校园、发展健康社区、创建精神文明.

    作者:文小舟;陈景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江苏省痰涂片结核菌检验质量控制组织管理回顾分析

    当前痰涂片显微镜检验仍然是我国结核病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对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制定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痰检质量控制在实现结核病控制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保证.我国的痰细菌学检验和质量控制已有统一标准和规范.江苏省自1996年起开展痰检质控,我们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对痰检质控工作组织管理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推动了痰检质控工作的发展.

    作者:章体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岛市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青岛市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规范卫生管理,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游泳者的身体健康,青岛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卫生执法人员于2005年7~9月份对市区25家室内游泳场馆的卫生现状进行了4次监督监测.

    作者:高峰传;陈永生;赵霖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论新《国际卫生条例》与国境口岸卫生资源配置

    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卫生条例》第四章用专门的条款提出了各会员国在入境口岸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并以附件方式具体规定.解读这些要求,其核心就是国境口岸必须具备必要的卫生资源,负责监督控制的口岸当局具备利用、调动这些卫生资源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评估、控制和处置的能力.然而,作为口岸当局的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却并不具备符合《国际卫生条例》要求的可供调用的卫生服务资源,在口岸卫生资源的配置上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核心能力要求的解读和现行口岸卫生资源配置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国境口岸卫生资源配置的框架思路,以提高我国国境口岸防控疫情疫病的能力.

    作者:钱进;丁永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