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防疫人员年终评比中量化考核的探讨

刘树力

关键词:卫生防疫人员, 评比, 量化考核, 考核办法, 经验, 公正, 公平, 单位, 成绩
摘要:为了达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不足,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的目的.我们对年终评比量化考核进行了摸索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初见成效,可以说是我单位比较公平、公正、实际的考核办法,并沿用至今.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宁海县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及防制对策

    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物质,但当饮水不良或受到污染时,可引起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霍乱等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为了解宁海县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历时三年对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开展了调查.

    作者:王平;王莉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996~2002年广西食物中毒情况分析及预防对策

    食物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公共事件,为了掌握广西自治区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探索预防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996~2002年全区食物中毒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作者:刘仲霞;唐振柱;陈兴乐;许艳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一起组织胺引起的食物中毒

    2004年10月15日,在抚顺市某职工食堂就餐的人相继出现中毒症状.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临床表现,判定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事故.

    作者:李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的思考和对策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是一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州5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公共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疾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笔者通过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疾病防治工作方面的成果,把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规律和特点,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

    作者:宋晓红;李俊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卫生检测样品管理及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全国首家按ISO/IEC-17025:1999标准通过中国国家实验室认可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心以国家卫生法规、标准为依据,按照ISO/IEC-17025:1999的标准要求,对前来送检的食品、化妆品、矿泉水、饮用水、涉水产品、消毒产品、保健品等健康相关产品的样品,采用卫生检验管理信息系统,对检测的样品进行规范,有效地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吴长瑛;国冬梅;张燕;赵金山;孟祥萍;李凤霞;延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建设学习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几点思考

    建设学习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实现预防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学习成为组织的一个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式1.1知识是疾病预防控制力中基本的要素在所有疾病预防控制力的诸要素中,知识是基本的疾病预防控制要素,其它的疾病预防控制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装备,靠知识来更新.一切高新技术的形成和设备的更新都是知识创新的凝结.知识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力的独特要素,其基本特点:(1)具有无限性,可以源源不断地发明和创造出来;(2)具有快捷性,即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3)具有波及性,每一项新知识的诞生都可以惠及到人群的健康.不同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对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是不同的.目前,疾病预防控制正在迈向以知识科技含量为根本的精神形态.疾病预防控制力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关键取决于疾病预防控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即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程度决定着疾病预防控制的发展速度和目标的实现.

    作者:俞文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量管理体系

    为确保有效行使各项职能,不断提高预防控制疾病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疾控中心必须建立运行性能优良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体系的重要性1.1质量体系的定义质量体系包括为确保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是检测机构用文件化的形式列出的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以便以好、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等的协调活动,形成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

    作者:周帆;顾涛;肖苓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根据现行的卫生法规,本着全程监督、量化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安全信誉度的分级,是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是食品卫生监督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与国际接轨的有益尝试.目前,此项工作在双鸭山市开展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按照上级部署,先后多次组织食品卫生监督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知识,反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周密、详细的部署,到目前为止,市直管餐饮业已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各县、区还没有到位.

    作者:陈延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广西计划免疫工作的四大瓶颈及其应对策略与措施

    1制约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四大瓶颈1.1部分县长仍然漠视计划免疫工作调查显示,2%的县政府领导缺席全区计划免疫工作会议;32%的分管县长半年未过问计免工作一次;仅39.29%的县在近一次的强化免疫活动中得到地方财政专项经费;县级冷链经费投入年均每人仅为0.063元,达不到人均0.10元以上的要求,21.43%的县连续三年没有冷链经费投入.疾控人员工资差额拨款的县达50%以上,拨付率仅73.4%;22%疾控机构预算外收入上缴后未予返还.都说明部分县长仍然漠视计划免疫工作,没有当作一项政府行为来看待.

    作者:卓家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再论食品卫生行政处罚的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公布、实施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相关条款未作相应改变.由于对食品卫生行政处罚的执行缺乏统一的认识,因而在执法实践中严重影响了强制执行效力,继而影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威摄作用.

    作者:陈雄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包头市公共浴室洗浴池水质状况调查

    在包头市洗浴场所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洗浴场所的条件和档次也高低不齐,其中池浴仍然是人们的一种主要洗浴方式.为了加强对洗浴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包头市卫生防疫站对市区内的公共浴室洗浴池池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谢义峰;侯志萍;柳晓刚;史美娥;杜树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永嘉县餐饮业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永嘉县餐饮业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1.1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据调查,永嘉县瓯北镇和乌牛镇镇城区共有餐饮经营店4 500家(包括企事业、单位食堂),其中大(经营面积>500m2)、中(经营面积在200~500m2)规模300家,占6.6%;小规模(经营面积<200m2)有4 200家,占93.4%,这些小规模餐饮店分布大街小巷、工业区等.

    作者:胡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黄河水水质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掌握黄河水源宁夏惠农段污染现状和目前自来水水质现状.方法:对惠农地区黄河水和自来水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1.9%.结论:提高水质综合合格率必须加强水源防护.

    作者:肖燕;曲丽萍;田宁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论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配备与管理

    目的:论证现今我国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配备问题,建议国家修订有关标准,为人民健康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呼吁形成饭前科学洗手的社会风气,以增加全民健康收益,增强我国餐饮业的市场竞争力.方法:对国内餐饮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结果: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的配备现状,严重扩大了疾病的水平性传播.结论:餐饮业饭前、便后洗手设施混用现象普遍,基础卫生设备配置、管理有待梳理规范,有必要对国家标准(GB16153-1996)进行修订.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北京市西城区美容美发行业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美容、美发行业室内空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方法:对西城区新开业美容、美发店应用沉降法检测空气细菌数,并建立Access数据库进行数据记录管理.结果:共检测64家新开业美容、美发店空气细菌总数125件样品,合格率为88%,美容、美发兼营的单位合格率较低,依靠自然通风的单位合格率高,美发室采的样品合格率低于美容室的合格率.结论:卫生部门应加强美容、美发经营单位的卫生管理,加强卫生知识培训,采用湿式清扫,可有效减轻其室内空气细菌污染程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作者:李若岚;原国平;黄晓峰;高志军;刘英;赵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卫生防疫人员年终评比中量化考核的探讨

    为了达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不足,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的目的.我们对年终评比量化考核进行了摸索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初见成效,可以说是我单位比较公平、公正、实际的考核办法,并沿用至今.

    作者:刘树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探讨

    1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状况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无论是种植、养殖、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都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和生命安全的案件不断发生:山西违规陈醋事件、平遥假牛肉事件、金华火腿用敌敌畏浸泡事件、毛发水制造酱油事件、天津蓟县病死猪肉事件…….据一项统计,1998年~2001年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即多达50多万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和谋取暴利而忽略产品质量,有的使用廉价原料,有的违反规定使用禁用品喂养家禽、家畜.表面上消费者从商品价格的下降中受益,可实际上这是以健康为代价的.近年来,这一态势并未好转,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食品安全案件不时发生,使人民群众对于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品安全性产生了疑虑,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影响了群众对食品市场和负有执法责任的政府执法部门的信任.虽然我国在1995年就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但是当时颁布的标准低,和现在国际上制定的一些标准相比差距还很大.如食品卫生法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 439条农药残留标准.我国的食品卫生质量标准不与国际接轨,也影响了我国食品的进出口贸易.

    作者:张文涛;赵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与对策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活跃、有创造力的因素,对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可以使得食品色、香、味、形及组织结构俱佳,还能增加营养成分,防止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便于食品加工,便于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提高食品生产效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手段日臻完善,人们开始更加注意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和卫生.

    作者:董淑琴;张绍勇;孙淼;马丽;张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印度洋海啸灾害后我国开展国际卫生救援工作的启示

    2004年12月底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地震引发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为严重的一次海啸.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也是第一次派出国际卫生救援队.本文从我国开展国际卫生救援的必要性、面临的困难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国际卫生救援工作机制基本思路.

    作者:王子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职业卫生监督执法的难点分析

    在<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的近二年以来,对改善生产环境,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朝健康良性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就在具体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进行分析.

    作者:周承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