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王莉微
目的:了解东莞市管理区级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卫生状况,探讨管理区级集中式供水单位存在的卫生安全隐患及对策,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GB5750-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样品的采集、保存和检验;按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规定进行卫生评价.结果:在抽检的99份出厂水中,全部项目合格的为68份,合格率仅为68.7%.讨论:监测结果表明管理区级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水质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黄淑华;叶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永嘉县餐饮业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1.1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据调查,永嘉县瓯北镇和乌牛镇镇城区共有餐饮经营店4 500家(包括企事业、单位食堂),其中大(经营面积>500m2)、中(经营面积在200~500m2)规模300家,占6.6%;小规模(经营面积<200m2)有4 200家,占93.4%,这些小规模餐饮店分布大街小巷、工业区等.
作者:胡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建设学习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于实现预防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学习成为组织的一个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式1.1知识是疾病预防控制力中基本的要素在所有疾病预防控制力的诸要素中,知识是基本的疾病预防控制要素,其它的疾病预防控制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装备,靠知识来更新.一切高新技术的形成和设备的更新都是知识创新的凝结.知识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力的独特要素,其基本特点:(1)具有无限性,可以源源不断地发明和创造出来;(2)具有快捷性,即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3)具有波及性,每一项新知识的诞生都可以惠及到人群的健康.不同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对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是不同的.目前,疾病预防控制正在迈向以知识科技含量为根本的精神形态.疾病预防控制力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关键取决于疾病预防控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即知识的学习和更新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发展的主导力量.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程度决定着疾病预防控制的发展速度和目标的实现.
作者:俞文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论证现今我国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配备问题,建议国家修订有关标准,为人民健康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呼吁形成饭前科学洗手的社会风气,以增加全民健康收益,增强我国餐饮业的市场竞争力.方法:对国内餐饮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结果:餐饮业基础卫生设施的配备现状,严重扩大了疾病的水平性传播.结论:餐饮业饭前、便后洗手设施混用现象普遍,基础卫生设备配置、管理有待梳理规范,有必要对国家标准(GB16153-1996)进行修订.
作者:王翠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根据现行的卫生法规,本着全程监督、量化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安全信誉度的分级,是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内容,是食品卫生监督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与国际接轨的有益尝试.目前,此项工作在双鸭山市开展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按照上级部署,先后多次组织食品卫生监督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知识,反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周密、详细的部署,到目前为止,市直管餐饮业已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各县、区还没有到位.
作者:陈延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活跃、有创造力的因素,对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可以使得食品色、香、味、形及组织结构俱佳,还能增加营养成分,防止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便于食品加工,便于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提高食品生产效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手段日臻完善,人们开始更加注意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和卫生.
作者:董淑琴;张绍勇;孙淼;马丽;张凤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物质,但当饮水不良或受到污染时,可引起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霍乱等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为了解宁海县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历时三年对全县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开展了调查.
作者:王平;王莉微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一太仓模式在苏州市的发展情况.方法:回顾总结太仓示范点的工作进程、实践经验和苏州市的推广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结果:①完成了社区诊断报告;查出了主要的卫生问题;发现了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了环境支持系统.②制定了社区慢病综合防治规划;明确了今后工作目标与任务;实施了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运行了慢病监测系统.③形成了一整套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经验一太仓模式;编制出版了64万字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专著,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结论:全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的工作取得了成效,带动了苏州市全市的慢病防治工作,达到了示范的作用.
作者:顾秀英;胡一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确保有效行使各项职能,不断提高预防控制疾病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疾控中心必须建立运行性能优良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体系的重要性1.1质量体系的定义质量体系包括为确保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是检测机构用文件化的形式列出的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以便以好、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等的协调活动,形成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
作者:周帆;顾涛;肖苓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状况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无论是种植、养殖、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都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和生命安全的案件不断发生:山西违规陈醋事件、平遥假牛肉事件、金华火腿用敌敌畏浸泡事件、毛发水制造酱油事件、天津蓟县病死猪肉事件…….据一项统计,1998年~2001年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即多达50多万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生产厂家为降低成本和谋取暴利而忽略产品质量,有的使用廉价原料,有的违反规定使用禁用品喂养家禽、家畜.表面上消费者从商品价格的下降中受益,可实际上这是以健康为代价的.近年来,这一态势并未好转,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恶性食品安全案件不时发生,使人民群众对于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品安全性产生了疑虑,已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影响了群众对食品市场和负有执法责任的政府执法部门的信任.虽然我国在1995年就颁布了<食品卫生法>,但是当时颁布的标准低,和现在国际上制定的一些标准相比差距还很大.如食品卫生法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 439条农药残留标准.我国的食品卫生质量标准不与国际接轨,也影响了我国食品的进出口贸易.
作者:张文涛;赵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和主管部门将防保科从医院分离,建立基层卫生监督和预防保健机构,初步形成了基层预防保健网络.
作者:谢显清;庄志平;林琳;沈振辉;刘移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了达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不足,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的目的.我们对年终评比量化考核进行了摸索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初见成效,可以说是我单位比较公平、公正、实际的考核办法,并沿用至今.
作者:刘树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哈铁地区医院消毒情况,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促进铁路卫生系统消毒质量的提高.方法:监测采样、检测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判定标准按卫生部87卫防字第49号文及GB15982-1995中规定进行.结果:各项检查合格率与国家标准有一定差距,6年间合格率在85%以上.结论: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制度是搞好消毒工作的关键.
作者:李曲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公布实施,为卫生监督机构开展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带来了法律依据,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陈志先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在卫生行政执法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深刻领会在卫生行政诉讼案件中的举证制度对指导卫生监督工作在行政诉讼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绍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大连市验光质量状况,探讨验光质量体系的主要技术要素.方法:1名长期配戴近视-5.00DS、散光-1.000DC的调查者到10家眼镜店实地验光配镜,验光条件按照当年度卫生管理档案核准.结果:(1)2家认为只有左眼有散光;有4家认为双眼均不必配出散光;还有4家给出双眼复合散光的处方(且给出顺规、逆规散光的各2家),以右眼在180°方向上的验光结果相差大(-1.50D);(2)大型眼镜店普遍使用电脑验光仪+主觉插片法,小型眼镜店只主要采用主觉插片法;(3)验光员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62.0%),高中为30.1%,小学为29.0%,专科及以上为30.1%.结论:目前眼镜行业验光技术差,提高验光质量的重点应该放在验光人员的资格认定制,并逐步提高标准.
作者:王智勇;杜军;孙作庆;徐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丹阳市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南部,土地面积1 059平方公里,人口89.33万,有23个镇、1个国营农场和1个开发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受上海、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较发达.近年来,肿瘤的发病明显增多,其中尤以上消化道肿瘤为多,为了掌握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情况,做好早期防治工作,2003年4月至8月,在全市开展了首次上消化道肿瘤普查工作.由于普查方法简单可行,组织措施到位,完成了近23万人,病理确诊的胃和食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733人.普查的成功实践,对我国农村肿瘤及慢性非传染病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跃进;应洪琰;陈永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检测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指标时,就桶盖内塞(简称内塞)是否应该被压入桶内问题对52份内塞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以及纯净水的饮用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将内塞压入桶内充分混合后检测较为合适.
作者:曾祥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粤垦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对垦区33间医院进行相关项目监测.结果:共检2 055份样本,合格率82.72%,其中局级医院合格率89.06%,场级医院合格率81.91%,厂级医院合格率80.92%.结论:垦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院消毒管理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郑洁;陈国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10月15日,在抚顺市某职工食堂就餐的人相继出现中毒症状.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及临床表现,判定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事故.
作者:李昕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