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翠红;孙养信;陈宝宝;范锁平;霍丽霞;佘建军;吕文
目的 分析2001-2013年四川省<5岁儿童死亡率(U5MR)和死因构成变化趋势.方法 从四川省<5岁儿童死亡监测网收集2001-2013年基础监测资料,采用描述统计和x2检验分析四川省城市和农村儿童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结果 四川省U5MR从2001年的35.30‰降至2013年的11.77‰.2013年四川省农村U5MR为城市2.37倍,新生儿死亡占U5MR比例的44.72%.2013年四川省U5MR死因前3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其中,城市前3位:先天性心脏病、溺水和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并列),农村前3位:肺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与出生窒息.出生窒息、肺炎和低出生体重死亡率均逐年下降,而溺水、腹泻和交通意外死亡率呈现反复.结论 2013年四川省U5MR已达到国家2020年l3‰目标;降低农村U5MR,缩小城乡差异仍然是今后工作重点;基于死因构成变化,防治重点需要相应调整.
作者:张琚;吴方银;蒋迎佳;唐洁;肖兵;赵梓伶;何华;熊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新增超过2 000万例癌症患者,其中中低收入国家的癌症负担占4/5.在第65届世界卫生大会上,WHO各成员国达成一致目标: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使因癌症和其他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导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25%.癌症发病率是评估上述目标进展的重要指标,而基于人群的肿瘤登记(PBCR)对收集发病率数据,建立、监测和评估癌症控制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在2014年6月发布《在中低收入国家规划和发展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登记》技术指南(指南),以完善中低收入国家PBCR为目标,为各国卫生专家和政策规划提供技术建议[1].指南共6章,电子版可在IARC主页(www.iarc.fr)免费下载.
作者:张敏璐;郑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对社区医务人员提供戒烟咨询的短期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杭州市下城区和拱墅区作干预区,开展为期2年的综合吸烟干预,西湖区为对照区,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戒烟资源、准备情况及实际行动,评价干预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戒烟干预的影响因素.结果 干预区299人,对照区141人,吸烟率均约5%.(1)戒烟资源:干预前后,干预区获取种类分别为2、3种,利用种类分别为1、3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区获取及利用种类均呈下降趋势.(2)准备情况:干预区准备好戒烟咨询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分别为35.5%、52.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区前后分别为28.1%、39.3%,干预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162).(3)实际行动,干预区能对≥90%的患者提供戒烟咨询的医务人员比例呈小幅上升趋势,而对照区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准备情况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询问患者吸烟状况的比例(调整OR=1.43,P=0.007).结论 综合干预可一定程度增加社区医务人员戒烟培训及戒烟资源的获取机会和利用水平,改善其提供咨询的准备心态,但并不能显著改善其提供戒烟咨询服务的行为,需考虑建立配套机制,切实促进行为改善.
作者:王胜锋;刘清;刘庆敏;任艳军;吕筠;李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围孕期环境暴露因素与先天性心脏病(CH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武汉市某区妇幼机构儿童进行“CHD免费筛查”,通过常规听诊、超声心动图初筛,并经市级以上医院确诊.以CHD患儿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社区配对选择健康的儿童为对照组.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1.5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采集138名患儿和276名对照儿童的父母信息.对27个主要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补钙、孕早期精神刺激、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孕产史、经产妇、围孕期患病及居住地附近有污染企业与子代CHD发生有一定关联;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精神刺激(HR=3.35,95%CI:1.28 ~ 8.79)、母亲孕期营养不良(HR=1.50,95%CI:1.10 ~ 2.03)及不良孕产史(HR=1.62,95%CI:1.03 ~ 2.57)是子代发生CHD的危险因素,而孕早期适当补钙(HR=0.40,95%CI:0.25~0.65)则可降低CHD发生的风险.结论 CHD的发生可能与孕早期精神刺激、围孕期营养、孕早期补钙及既往不良生育史有一定关系,应加强围孕期保健,降低CHD的发病率.
作者:李侠;谢胜男;王寅;王建敏;凌子羽;纪昌文;张清凯;杨森焙;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MS的相关性.方法 2010-2011年对武汉大学医院在校教职工体检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肝脏彩超检查.按NAFLD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对两组与MS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NAFLD总患病率为20.7%,MS为13.3%,NAFLD组BMI、SBP、DBP、TG、FPG均较非NAFLD组高,HDL-C水平低于非NAFLD组(P<0.001).(2)NAFLD组MS患病率、肥胖患病率、高血糖异常率、高血压率、血脂异常率均高于非NAFL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NAFLD组具有1~4个MS诊断指标的风险是非NAFLD组的1.66、4.22、8.72和25.62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武汉大学教职工体检人群中NAFLD患者的MS及其危险因素发生率均高于非NAFLD患者,NAFLD与MS密切相关.
作者:胡卫;张苗旋;谭金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BMI与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的关系.方法 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 271名>18岁居民.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方法收集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及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将24 kg/m2≤BMI<28 kg/m2和≥28 kg/m2定义为超重和肥胖,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BMI组别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结果 我国成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6% (95%CI:29.5%~31.7%)和12.0%(95%CI:11.0%~12.9%),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9,P<0.001),45 ~ 65岁组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高(x2值分别为485.17和112.23,P<0.001).心血管危险因素(SBP、DBP、TG、TC、HDL-C、LDL-C、FP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F值分别为4 056.19、6 860.70、3 898.91、1 624.73、2 337.21、2 558.01、1 049.01和1 665.52,P<0.001;肥胖组:F值分别为5 628.68、9 949.81、5 508.77、1 656.34、2 452.05、2 365.92、1 441.72和6 081.27,P<0.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患病率均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超重和肥胖组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组:x2值分别为704.70、521.86、431.35、449.13和686.83,P<0.001;肥胖组:x2值分别为113.45、645.03、1 063.30、1 547.86和1 909.66,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年龄和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发病风险分别为正常组的2.5和5.5、2.2和3.4、1.8和2.9、2.9和8.2、3.3和8.9倍.结论 我国成年人随着BMI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大,应将控制BMI作为慢病防控的优先指标.
作者:李剑虹;王丽敏;黄正京;张梅;李镒冲;王文绢;陈波;王临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近年来我国发生的4次破坏性地震(大于里氏5级)均在西南山区:2008年“5·12”汶川8级地震(死亡69 227人),2010年“4·14”玉树7.1级地震(死亡2 046人),2013年“4·21”雅安7级地震(死亡181人)和2014年“8·3”鲁甸6.5级地震(死亡617人,失踪112人).鲁甸地震属典型的浅源地震,地表振动强烈.由于此次震级较大、震源浅、灾区人口密集,加之农村住房多以砖混和土木结构为主,抗震性能差,山区地质地形复杂,道路交通毁坏严重,救援人员、药械和车辆不能顺畅进入灾区等原因,导致伤亡严重[1].
作者:李洋;王声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肥胖与体育锻炼、静坐休闲时间、职业劳动强度联合对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IGR)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0年浙江省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的17 437名≥18岁人群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不同肥胖程度与不同体育锻炼水平、静坐休闲时间、职业劳动强度下各亚组人群糖尿病患病和IGR风险.结果 在同一静坐休闲时间组,按BMI标准的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及低体重组的2.52~2.75倍,按WC标准的过度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2.09 ~ 3.71倍;在同一职业劳动强度组,按BMI标准的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及低体重组的2.19 ~ 5.98倍,按WC标准的过度肥胖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3.10~6.25倍.肥胖与体育锻炼强度联合分析发现,在按BMI分组分析时,无体育锻炼者中,肥胖组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及低体重组的3.21倍,但在体育锻炼者中未观察到发生糖尿病的风险随BMI增长而增加的规律,也未观察到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病风险影响的规律.在按WC分组分析时,3个锻炼水平下均可见肥胖程度越高,糖尿病患病风险越大,同一锻炼水平下,过度肥胖组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是正常组的1.68 ~ 4.23倍.结论 与增加体育锻炼、减少静坐时间相比,控制BMI和WC对糖尿病的预防更加重要;在考虑体育锻炼水平时,WC是比BMI更好的糖尿病和IGR的预测指标.
作者:苏丹婷;张洁;王浩;何青芳;梁明斌;陆凤;王立新;赵鸣;方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并使用儿童青少年膳食指数评价成都市中小学生的膳食质量,分析膳食整体质量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以当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为依据,结合我国儿童饮食特点,选择12个元素构成儿童青少年膳食指数.参照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摄入量,对成都市l 997名7~15岁儿童青少年膳食摄入状况进行评分.同时比较不同膳食质量水平的调查对象间身体成分指标——体脂百分比(PBF)、脂肪组织指数(FMI)和去脂组织指数(FFMI)的差异.结果 调查人群平均膳食指数得分为(59.36±11.50)分,其中13 ~ 15岁年龄组膳食整体质量差.比较不同膳食质量水平组的身体成分指标,以7~9岁儿童中等膳食质量水平组的PBF高(P=0.04),10~12岁儿童高膳食质量水平组的FFMI低(P=0.002).结论 建立的膳食指数评价体系能反映儿童青少年膳食质量水平,成都市儿童青少年的膳食状况有待提高;膳食整体质量与超重/肥胖存在一定程度相关,但尚需更深入研究.
作者:段若男;刘言;薛红妹;杨明喆;成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构建早产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通过整群抽样,2010-2012年在湖南省浏阳市随机抽取怀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2∶1∶1将调查样本随机分为训练样本、检验样本和测试样本,分别用于建立预测模型、选择优神经网络和模型预测评价.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模型,用ROC方法评价所建立的早产预测模型的优劣.结果 整理6 270例分娩孕妇的数据,结果显示,早产265例,早产发生率为4.22%.将子宫异常及畸形、产次、妊娠胎数、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和定期产检7个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选入预测模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早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率分别为67.65%、84.87%和84.12%,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早产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率分别为64.71%、85.60%和84.69%,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结论 新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实用可靠,其对早产的预测效能略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作者:徐新;谭红专;周书进;何玥;沈琳;柳祎;胡丽;王小娟;李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鼠疫疫区宿主动物鉴定中的应用,并建立陕西省鼠疫疫区宿主动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方法 运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陕西省定边县鼠疫疫区3目6科12属14种139只宿主动物以及7个鼠种8个不同部位的62份残体标本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序列.结果 种内遗传距离≤2%,种间遗传距离为8.9%~ 15.1%;邻接法系统树能区分14个不同物种的类群;采集的残体标本能检测到目的基因并用于鉴定;研究中还纠正了既往定边县鼠疫疫区黄鼠命名.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可用于鼠疫疫区宿主动物及残体标本的分类鉴定.
作者:安翠红;孙养信;陈宝宝;范锁平;霍丽霞;佘建军;吕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分析两者间对T2DM交互作用的强度.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3-5月调查9 622名徐州市社区常住居民,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T2DM的关系,通过Bootstrap法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以评价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各组分及总分比较,除入睡时间和催眠药物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好者与睡眠质量差者相比、睡眠时间6~8h与睡眠时间<6h者相比,T2DM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非职业性体育活动、BMI等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6h者与睡眠质量好且睡眠时间在6~8h者相比,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高3.78倍(OR=4.78,95%CI:3.32~6.99);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8h者,罹患T2DM的风险增加0.92倍(OR=1.92,95%CI:1.18 ~ 3.31);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6 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2.33 (95%CI:1.23~8.79),AP=0.67 (95%CI:0.21 ~ 0.83),S=6.87(95%CI:2.33~ 10.75);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8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0.33(95%CI:-0.12 ~ 1.13),AP=0.17(95%CI:-0.03 ~ 0.51),S=1.56(95%CI:0.76~2.74).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短对罹患T2DM有正相加交互作用.
作者:张盼;娄培安;常桂秋;张雷;陈培培;李婷;乔程;董宗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性传播病毒[1,2].HPV已知的100多种基因型中,约有40种基因型可感染肛门和生殖器的鳞状上皮.根据HPV基因型与宫颈癌的关联程度,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HPV(如HPV6和11)可引起肛门和生殖器疣等轻度病变,高危型HPV(如HPV16和18)可导致子宫颈和肛门鳞状上皮的高度病变(high-grade dysplasia)并逐渐发展成子宫颈癌和肛门癌等癌症.在85%的直肠癌、70%的子宫颈癌、70%的阴道癌、50%的阴茎癌、40%的外阴癌、35%的口咽癌等病例中均可以检测到HPV [3].
作者:邹华春;张麟;周沛峯;张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中国城市地区成年人二手烟暴露水平及其相关知识态度.方法 利用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调查(GATS)、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中国调查(ITC)中有关二手烟暴露、禁烟规定、二手烟相关知识态度的变量,使用SAS软件计算率及其95%CI.结果 2项调查中调查对象报告的工作场所室内全面禁烟的比例均低于40%.调查对象报告在餐厅看到吸烟现象比例在各类场所中高(83.4% ~ 95.6%),其次为工作场所(53.3% ~ 84.0%),在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公共交通工具看到吸烟现象的比例较低.GATS调查中60.6%的吸烟者和68.5%的非吸烟者知晓二手烟导致肺癌,但只有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知晓二手烟导致成年人心脏病.ITC调查对象对二手烟危害的知晓率高于GATS,但知晓二手烟导致成年人心脏病的比例仅有58.2%.ITC调查对象对学校、出租车、医院、政府机构全面禁烟的支持率较高(>70%),但对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支持率仅有50.9%和60.9%.结论 中国城市地区室内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比例较低,二手烟暴露情况严重,公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以及对工作场所全面禁烟的支持率有待提高.
作者:冯国泽;姜垣;Zhao Luhua;Meng Gang;Wu Changbao;Anne CK Quah;Geoffrey T Fong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了解宫颈癌的疾病负担,选择预防策略和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北京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系统”中的宫颈癌死亡率、实际死亡年龄资料及“北京市肿瘤登记信息系统”的宫颈癌发病资料,应用WHO疾病负担方法测算北京市宫颈癌疾病负担.
作者:苏健婷;高燕琳;韦再华;王晶;毛阿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高静息心率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健康体检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 852人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统一血液生化、静息心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5 440人符合人选标准,后有5 280人纳入统计分析,根据静息心率水平分为≤80次/分(低静息心率组)和>80次/分(高静息心率组),比较性别、年龄分层后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结果 (1)高静息心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低静息心率组(48.9%vs.41.5%,P<0.001);按性别分层后,男性高、低静息心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8.7%和52.1%,女性分别为26.9%和25.1%.(2)随着年龄增长,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逐渐升高,年龄<50、50~、60~、≥70岁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19.5%、42.9%、67.6%、86.5%,高静息心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5.1%、50.0%、70.5%、87.5%,低静息心率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18.5%、41.8%、60.7%、86.3%.(3)校正影响颈动脉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静息心率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比低静息心率组增加22.6%(OR=1.226,95%CI:1.018 ~ 1.477).结论 高静息心率能增加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风险.
作者:黄宇玲;王志军;刘雪梅;李雯;王迈;陈朔华;吴寿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老年视力残疾人服务需求满足度的现状及关联因素.方法 基于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获得老年视力残疾人样本24 017例,研究人口、健康、社会、经济4个变量与健康服务需求(第Ⅰ类)、基本生存服务需求(第Ⅱ类)、环境支持性服务需求(第Ⅲ类)满足之间的关系.结果 老年视力残疾人第Ⅰ、Ⅱ、Ⅲ类服务需求满足度分别为35.1%、9.3%和4.3%.参加养老保险(OR=1.64)、居住在城市(OR=1.54)、家庭人均年收入≥5 000元(OR=1.46)是老年视力残疾人第Ⅰ类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年龄在≥80岁(OR=0.90)和男性(OR=0.93)是第Ⅰ类需求获得满足的不利因素.男性(OR=1.43)、居住在城市(OR=1.15)、鉴定为二级(OR=1.36)和一级(OR=1.70)残疾是第Ⅱ类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年龄在15~59岁(OR=0.57)和≥60岁(OR=0.45)、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 000~1 999元(OR=0.77)、2 000 ~4 999元(OR=0.58)和≥5 000元(OR=0.39)是第Ⅱ类需求获得满足的不利因素.居住在城市(OR=1.23)、鉴定为二级(OR=1.38)和一级(OR=1.34)残疾、参加养老保险(OR=1.62)和家庭人均年收入≥5 000元(OR=1.42)是第Ⅲ类需求获得满足的有利因素.结论 老年视力残疾人的满足程度普遍偏低,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保险参与状况、年龄、残疾发现年龄、居住地、性别、残疾等级、婚姻、受教育程度是服务需求获得满足的重要关联因素.
作者:张蕾;李文菲;朱洁萍;黄婷婷;朱琳;陈功;郑晓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捕获-再捕获方法不同标记物对估计MSM规模的影响.方法 2013年3-7月应用捕获-再捕获法,间隔半个月,分别从网络和现场调查前后2次捕获MSM,第一次网络捕获时设置了2种不同的标记物,采用Chapman等提出的无偏估计公式估计北京地区MSM人群规模.结果 使用第一种标记物估计的北京地区MSM规模为239 258人(95%CI:48 932~429 584).使用第二种标记物估计的北京地区MSM规模为115 731人(95%CI:78 153~ 153 309).结论 标记物不同,估计的北京地区MSM人群规模相差很大,使用捕获-再捕获原理进行特定人群规模估计时应慎重选择标记物.
作者:李桂英;卢红艳;孙燕鸣;贺淑芳;马小燕;贺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18 ~ 34岁男性青年性暴力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减少性暴力、性暴力所致各种危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成都市18 ~ 34岁青年男性为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自填式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性暴力的危险因素.结果 成都市18 ~ 34岁男性青年性暴力检出率为17.8%.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P<0.01)、儿童躯体虐待(P<0.01)、酒精滥用(P<0.01)、焦虑(P<0.01)、不良婚姻状况(离婚/丧偶/分居等)(P<0.01)、已婚(P<0.05)、抑郁(P<0.05)可能是调查人群性暴力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都市男性青年性暴力问题不容忽视,应对高危人群实施针对性的干预.
作者:王旻;胡俊梅;高晓琪;胡卉;毛会;郝天佑;袁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国目前老龄化形势严峻,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老年人群中有着极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临床实践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合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医学界将高血压伴HHcy者称为H型高血压,加强H型高血压的防治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理;汤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