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中;詹群生
文章从用人单位对卫生人员素质评价、卫生人员自我工作状况评价、患者及亲友对医务人员工作状况满意度评价3方面开展了河南省卫生人员素质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河南省的卫生人力资源素质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河南省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张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中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要求,2009年12月卫生部启动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启动阶段督导小组结合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议以及后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了三级医院在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中所面临的在医保政策、信息化管理、优质资源使用和分配、病种选择和路径文本制定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隋宾艳;张振忠;胡瑞荣;李岩;郑红;郭武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章围绕惠民医院和资助参保两项制度创新,分析了我国医疗救助的运行机制,同时发现惠民医院和资助参保相结合可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救助模式,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并就医疗救助的功能定位、发展的可持续和管理体制的改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陈斌;董云萍;龚勋;罗五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为了解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筹资政策能否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与均等化的供给,通过对部分不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地考察,对这一政策进行实证分析.调查中发现:财政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分配时没有考虑流动人口的因素,使得部分拨款错位;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缺乏成本效益分析,成本不清晰;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在基层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没有与医疗经费独立核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周金玲;孟庆跃;苗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章详细地列举了违规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行为的主要种类,并根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防范违规行为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患者指纹确认制度,并设置录像监控,确保诊室问诊和医保支付系统一致性,以防止冒名就医;建立医疗机构、药店药品网上备案制度,以防止医药机构串药、以物充药.建立电子外购处方,防止定点药店编造外购处方,医疗机构不允许药品外购;根据客观检查决定药量,防止超量开药;根据仪器和医务人员数量、门诊量决定医疗机构检查治疗费每日的大申报量,减少编造检查、输液、治疗和手术费;在医保支付系统中设置各医院各科室的大门诊人次,超过部分不予受理等措施.
作者:李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根据国内外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的原理、方法和项目成本前期研究成果,探讨医院病种成本测算方法.方法:在测算全部医疗医疗服务项目和病种分类的基础上,采取3种方法测算病种成本.一是利用已测算的项目成本结果结合医院每日清单所有服务项目和服务量累加总和,得出平均病种成本;二是从临床路径入手,结合项目成本计算出标准病种成本;三是将医院床日成本和病种平均费用结合计算平均病种成本.结果: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是方法一.建议:医院在进行全部项目成本的基础上进行代表性病种成本测算.
作者:李林贵;孟庆跃;卞鹰;葛人炜;孙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所讨论的医院科研项目经费专指医院科研人员获得的由国家财政资金资助的用以完成项目任务书所规定的医学科研项目的经费,即国家项目科研经费.
作者:肖立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为落实新医改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2009年8月18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开始实施.为保障基本药物流通安全,探寻适合新医改目标的基本药物流通模式是各地政府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新医改基本药物制度主导的流通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多地采取的流通模式有配送难到位、配送成本高、服务质量难保证和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等问题.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并适合当地情况的配送企业进入机制,在城市和发达地区采用一级配送到位,同时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为手段的配送模式,构建省、市(县)的二级配送网,满足不发达地区和交通不便的边远农村群众的基本药物需求.
作者:王素珍;汪汛;江泽慧;占电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章分析了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分割的矛盾,探究了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并以部分地区制度整合的经验为依据,提出了实现制度衔接整合的对策建议.
作者:彭美华;张瑞华;朱才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社会调查和相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从独立统筹区之间参保、医保制度之间待遇水平、参保人与全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医患道德风险行为影响等4个方面,评价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状况.针对公平性建设中的不足,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继续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加快医保制度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步伐,推行以预付制为主的医方补偿机制,确定合理的医疗费用患方分担机制.
作者:陈翔;王小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河南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医疗费用构成的影响,为评价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调查98所医疗机构,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前后的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一是门诊次均费用增长率为-248%,住院次均费用增长率为0.26%;二是药品费用有大幅下降,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下降5.68%,住院次均药费下降4.75%;三是工作量较2005年有所增加.结论:现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政策抑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作者:杜进林;曾军杰;黄志刚;罗皓;徐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借鉴传统的医疗服务成本测算方法和先进的作业成本法部分原理,计算每万服务人口所需的人力货币成本和应该配备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作者:姚克勤;周勇;陈虾;陈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社会医疗保险筹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横向公平,政府责任不明确,尚未形成筹资的长效机制.从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出发,建立基金筹集的长效机制,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需要政府承担更多的资金责任,并在制度整合与完善等方面下功夫.
作者:李亚青;申曙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支付方式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文献综述法.结果:理论上支付方式会对医务人员行为构成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文献综述显示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和单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对医疗质量有影响,但不同支付方式对医疗质量的影响不同.结论:支付方式确实对医疗服务质量有影响,但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带来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尚需结合疾病种类和实施条件做出判断.建议:支付方式改革时综合考虑费用控制与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探索混合支付方式.
作者:栗成强;代涛;朱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前,国内缺乏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生存状况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的对比研究,分析现阶段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为下一阶段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作者:欧阳静;陈煜;白思敏;范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章以2009年江西省各地区卫生统计年鉴和各县市卫生统计公报为依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分析了江西省120所二级甲等医院的投入产出效率的情况,得到了120所二级甲等医院的总体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作者:宋伟才;何雁;吴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文章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强调了规范合同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指出了规范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健;黄爱萍;白莎琳;刘冰;仇玉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科研课题经费预算是课题申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题获得批准、执行和验收的依据.课题经费预算编制要遵循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要严格按统一规定的11个支出科目逐项进行科学全面详尽地编制,认真纠正目前存在的种种不规范问题,使课题预算编制更全面和更精细,更易于操作,以保障科研课题的顺利执行和完成.
作者:李清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前,医疗卫生服务当中的技术服务的劳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体现,医疗技术服务费用,特别是挂号、床位、诊疗、会诊、护理和一些高难度手术的收费价格还低于成本很多,为此,有必要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文章主要结合新疆公立医疗机构的特点,对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药品零差率下医疗服务价格的具体调整方案.
作者:齐新红;董新文;李建文;廖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总结了我院在成本管控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方面的具体做法,着重强调了目前管理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即成本效率问题、执行力问题和业务衔接问题,提出了借助信息化手段、实施精细化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后总结了我院在成本管理方面的体会,并提出建立一套高效运行的医院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医院实施成本管控的必备条件.
作者:赵建中;詹群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