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段广才;张卫东;朱静媛;郗园林;马元鹏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对驻马店市农村地区2608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得分为生理领域(12.96±1.94)、心理领域(11.79±1.19)、社会领域(13.79±2.44)、环境领域(12.40±1.93)、生存质量总得分(51.02±6.03).女性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高于男性.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纠纷及食欲等.结论 该地区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社会领域得分较高,但心理领域得分较低,建议加强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
作者:葛增;单多;王璐;高省;丁国伟;周建平;何文生;彭志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细菌性痢疾(菌痢)在我国属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志贺菌频繁出现耐药株,且耐药率高、耐药范围广,不仅给防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对细菌耐药性的传播也产生重要影响.睢县地处豫东平原,农村卫生条件较差,了解该地区志贺菌菌群及血清型分布的变迁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特征,有助于掌握当地菌痢流行的优势菌群(血清型)及耐药谱,为菌痢的治疗、控制及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资料.
作者:杨海燕;段广才;张卫东;朱静媛;郗园林;马元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徐州市不同人群吸烟现状,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6-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对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4 686人,其中城市10 295人(23.04%),农村34 391人(76.96%);男性21 524人(48.17%),女性23 162人(51.83%).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成功率、复吸率及被动吸烟率分别为22.45%、21.40%、15.49%、9.49%、15.09支、4.68%、5.91%和14.12%.城乡居民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成功率、被动吸烟率城市高于农村(P<0.05);复吸率、重型吸烟率、平均每日吸烟量农村高于城市(P<0.05).男性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常吸烟率、重型吸烟率、复吸率、平均每日吸烟量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戒烟成功率、被动吸烟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该人群吸烟者中主要吸有过滤嘴香烟(85.17%).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的人群吸烟率比较,经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徐州市居民中吸烟率仍然很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控制烟草的流行.
作者:娄培安;陈培培;余加席;张雷;张宁;林敬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9808名大学生,了解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发现其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3.0%,有自杀意念的男、女学生构成比为3:4;多因素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频率高(OR=5.07,95%CI:4.27~6.02)、近一个月心理问题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OR=2.07,95%CI:1.79~2.38)、已发生性行为(OR=1.95,95%CI:1.65~2.30)、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1.77,95%CI:1.52~2.08)、女性(OR=1.66,95%CI:1.45~1.90)、认识的人中有过自杀行为(OR=1.46,95%CI:1.28~1.67)、近一个月因疾病对学习及日常生活影响(OR=1.29,95%CI:1.08~1.52).结论 大学生样本中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作者:陈建梅;艾明;况利;王敏建;沈岩;李大奇;高新学;黎雪梅;费立鹏;牛雅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山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基因型特征,评估不同基因型分布对于耐药结核菌近期传播的影响.方法 在山东地区选取13个结核病防治机构作为监测哨点收集临床分离菌株和相关信息,应用分枝杆菌散在重复单位(MIRU)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多态性.结果 1年的研究期内共获得55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12个MIRU位点进行检测共产生143个基因型,其中成簇基因型66个,成簇率86.2%.74.6%的菌株属于北京家族,177个(31.7%)菌株属于山东基因型.耐多药菌株的近期感染估计值明显低于敏感菌株.结论 山东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山东基因型菌株在人群中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
作者:邓云峰;张延安;郑建礼;景辉;王燕;王海英;马欣;刘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山西省贲门癌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病例及对照的Ⅰ、Ⅱ、Ⅲ级亲属所有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调查.用Falconer法和Li-Mentel-Gart法计算贲门癌的遗传度和分离比.结果 (1)病例组Ⅰ、Ⅱ、Ⅲ级亲属的贲门癌患病率分别是0.54%、0.04%、0.05%;病例组Ⅰ、Ⅱ、Ⅲ级亲属的上消化道癌患病率分别为2.50%、0.36%、0.13%.贲门癌与上消化道癌患病呈现Ⅰ>Ⅱ>Ⅲ级亲属的趋势,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男女性均如此.(2)贲门癌先证者Ⅰ级亲属患贲门癌的遗传度为11.71%,其中女性为14.72%,男性为14.01%;贲门癌先证者Ⅰ级亲属患上消化道癌的遗传度为13.87%,其中女性为23.08%,男性为11.49%,均低于25%,属低遗传肿瘤.(3)病例组同胞中上消化道分离比为0.0452,其中男性为0.0441,女性为0.0507,均低于0.25,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方式,属多基因遗传方式.结论 遗传因素是贲门癌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山西省贲门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媛;韩小友;丁悌;唐泽忠;许翊;王全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HBV和/或HCV感染及其不同临床转归者干扰素-γ(IFN-γ)+874基因多态性(SNP),探讨其免疫遗传机制.方法 对河北省赵县某农村HBV和/或HCV感染者及对照共277人采集空腹静脉血,用ELISA检测抗-HBV、抗-HCV生物标志物,筛选出HBV重叠HCV感染79例、单纯HBV感染69例、HCV感染55例和对照74例.用RT-nPCR检测HCV RNA,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用PCR-SSP检测IFN-γ+874 T/A SNP,分析IFN-γ+874 T/A SNP与HBV和/或HCV感染、不同临床转归、ALT和HCV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1)不同感染类型即单纯HBV、HCV感染和重叠感染者+874 AA频率明显高于对照,+874 TA频率明显低于对照(X~2=16.15,P=0.01),OR值及95%CI分别是3.22(1.43~7.25)、2.70(1.24~5.92)、4.02(1.88~8.55),各感染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7,P=0.73);+874 T/A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7,P=0.18);(2)不同临床转归即轻型、中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组+874 AA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4 TA 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4.17,P=0.03),OR值(95%CI)分别是3.09(1.51~6.33)、3.85(1.70~8.70)、3.14(1.08~9.17).+874 T/A等位基因频率与不同临床转归无统计关联(X~2=6.07,P=0.11);(3)IFN-γ+874SNP与HCV病毒复制无统计学关联(X~2=2.36,P=0.31),与ALT水平无统计学关联(X~2=0.15,P=0.93).结论 IFN-γ+874 T/A SNP与HBV和/或HCV感染者慢性化及不同临床转归有一定关联,IFN-γ+874 AA能增加HBV和/或HCV感染及其临床转归的危险,+874 TA则减低其感染和临床转归风险.
作者:高秋菊;刘殿武;张世勇;贾敏;吴丽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50万~250万5岁以下婴幼儿死于腹泻有关的疾病或并发症,其中85%的患儿来自发展中国家~([1]).在腹泻病的多种病原体中,现已证实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腺病毒(ADV)是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
作者:李丹地;于秋丽;齐顺祥;谢赟;段招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以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s,VNTR)为基础的分型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本研究选取我国致病性钩端螺旋体15群15型参考菌株,初步探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在钩体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翠彩;李秀文;聂一新;崔志刚;蒋秀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鳞癌和上皮内瘤病变等发生的必要因素~([1]).通常在性活跃期的初几年,有75%以上的女性会在不同阶段感染HPV.而持续性的高危型HPV感染将会增加宫颈细胞癌变的危险性.因此,HPV基因分型检测成为筛查及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分析浙江地区生殖道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以了解HPV各亚型的感染及分布情况.
作者:邹媛;郭兴中;陈婕;朱凡;董正伟;方国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评估不同MS诊断标准在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612人.对全部样本测定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ATPⅢ2005 AHA 修订)以及中国糖尿病联盟(CDs2004)诊断标准的MS定义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三种标准MS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0%(ATPⅢ2005 AHA 修订)、11.80%(IDF2005)和6.71%(CDs2004).按照IDF2005、ATPⅢ2005 AHA 修订的定义标准,回汉族成年人群MS标化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6.3%vs.5.4%、18.9%vs.8.9%,P<0.01);但按照CDs2004标准研究发现男女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两民族MS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且回族在35岁后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男性MS患病率两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MS患病率,回族显著高于汉族(P<0.05).结论 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具有较高的MS患病率,不同民族的MS组分特点有较大差异,选择合适的MS诊断标准有利于该地区MS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作者:赵燚;刘秀英;金晶;杨建军;张毓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疆博尔塔拉州(博州)维吾尔族(维)、哈萨克族(哈)、蒙古族(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SBP 120~139 mm Hg和或DBP 80~89 mm Hg)的人群分布特点及其他心血管病(CVD)危险因素的伴随情况.方法 利用2004年博州维、哈、蒙、汉族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4325人,其中维、哈、蒙、汉族各1247、1047、817、1214人),比较分析多民族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其他CVD危险因素伴随情况.结果 (1)维、哈、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分别为39.2%、34.5%、36.0%、36.5%,维、哈、蒙族<40岁组的正常高值血压比例高于同民族40~60岁(分别P=0.000、0.006、0.016)和>60岁组(均P=0.000).(2)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SBP和DBP均高者多(>45%),单纯DBP高者少(>13%).(3)4民族正常高值血压者的超重肥胖(BMI≥24.0 kg/m~2)比例≥57%、腹型肥胖(腰围:男85 cm/女80 cm及以上)≥62%、血脂异常≥43%、1个其他CVD危险因素及以上≥82%.(4)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增龄、超重肥胖、男性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新疆博州20~79岁维、哈、蒙、汉族正常高值血压比例很高,尤其在<40岁人群中,并伴多项其他CVD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对该人群的早期积极干预.
作者:郭艳英;王坤;赵蕾;何秉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探讨12项一般健康问卷(the 12-item General HealthQuestionnaire,GHQ-12)三种计分方法(GHQ法、Likert法和C-GHQ法)对不同精神障碍的佳切分值及其筛选特点~([1-3]).
作者:章健民;石其昌;付永利;王淑敏;顾卫;周夏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压控制情况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血压正常组和基线高血压组随访血压控制在不同水平时糖尿病发病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压控制情况与随访新发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3146名研究对象中,有102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基线血压正常组(n=2369)和高血压组(n=777)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74%和4.76%;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糖尿病发病率均随着SBP和DBP增加而上升;两组人群中,随访转为或仍然为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均大于随访血压保持或控制为正常的人群(基线血压正常组5.6%vs.1.9%,基线高血压组7.1%vs.2.2%).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和糖尿病一般危险因素后,基线血压正常组中随访转为高血压的人群相比血压保持正常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aRR值及95%CI)为1.84(1.00~3.63);基线高血压组中随访血压未得到控制相比血压得到控制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aRR值为1.90(1.03~3.74).若调整性别、年龄和基线代谢综合征,aRR值则分别为1.70(0.99~2.78)和1.90(1.04~3.75).结论 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患者,若有效控制其血压在正常水平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风险.
作者:杨晨;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俞浩;张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艾滋病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81年6月5日艾滋病病例被首次报道.3年后艾滋病的元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被发现~([1]).2007年,全球估计有超过3000万人感染HIV,非洲和亚洲的感染人数增长惊人~([2-5]).
作者:李俊杰;周洪梅;闵向东;陆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实施10年后甘肃省碘缺乏病防治状况及进程,评价乡村两级人群碘营养状况,为今后甘肃省实现科学补碘和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05年开展了乡村两级碘缺乏病调查.
作者:王新华;王燕玲;张育新;朱小南;曹永琴;姚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8年3-6月,在北京市招募MSM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社会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HBsAg和HCV抗体检测.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HIV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55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MSM参加本次调查,HIV感染率为4.5%(25/5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1个月与临时男性性伴无保护性肛交(X~2=11.381,P=0.001)、近3个月同性性行为后直肠冲洗(X~2=5.326,P=0.021)、近1个月感到悲伤(X~2=8.809,P=0.003)与MSM感染HIV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加强安全性行为预防干预的同时需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控制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周振海;李书明;刘英杰;姜树林;张晓曦;李清春;李东亮;罗凤基;阮玉华;邵一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型的PCR简便方法 ,初步了解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的分布状况.方法 设计合成12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特异性引物,优化不同血清型/群引物FCR条件,并检测佳反应浓度、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初步应用于肺炎链球菌菌株的血清型/群检测.结果引物浓度优化后,12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特异引物呈现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对119株肺炎链球菌菌株进行PCR分型检测,其中113株可分为9个血清型/群(3、5、6A/B、9A/V、14、18、19A、19F、23F),6株未分群.结论 初步建立了12种血清型/群肺炎链球菌PCR分型技术,可用于鉴别人群中主要流行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
作者:李马超;张砺;李倩;任红宇;王晓蕾;徐丽;邵祝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般人群中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2007-2008年随机对北京部分地区5100名成年人进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4515名符合入选标准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设计统一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现况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TC、TG、LDL-C、HDL-C及肌酐(Scr)指标,用简化的MDRD公式估算GFR(eGFR),并以eGFR[ml·min~(-1)·(1.73 m~2)~(-1)]<60定义为慢性肾脏病(CKD).按eGFR≥90、60-89和<60将人群分为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均值的比较,X~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以有无CKD为因变量(eGFR≥60为0,eGFR<60为1),以所选择的研究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eGFR水平下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检出率增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情况、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BMI、SBP、LDL-C及TG是CKD的危险因素,女性是其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增龄、吸烟、高血压、高TG是CKD的重要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80(1.28~2.52)、1.09(1.06~1.13)、2.50(1.75~3.57)、1.73(1.18~2.54),而女性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一般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eGFR水平下降检出率增高,年龄、血压、TG、吸烟是CKD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凡;叶平;肖文凯;骆雷鸣;吴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