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临床科室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

王宾;李伟荣;刘力戈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临床科室, 持续改进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nment,TQM)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广泛推广,近几年也逐渐被我国医院管理者所接受.在深化医改进程中,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在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等部分临床科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其相关职责,完善其管理记录,组织定期质量会议,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切实推进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围医患沟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之势,医疗纠纷数目不断攀升,各大医院纷纷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各大医学院校也反复重申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但往往注重沟通过程本身,忽视沟通前的准备以及沟通效果的评价.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的趋势和现状,提出围医患沟通的理论实施与评价,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纪永章;陈家应;胡晓翔;赵太宏;孙华志;刘俊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实习生对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管理满意度调查

    目的 通过分析高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本科实习生对医院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为完善医院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临床本科实习生对医院管理、科室管理及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河北省人民医院13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进行现场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医院的教学设备、学生管理、带教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完善.结论 应加强医院的教学设备建设、临床实习生管理和改善带教教师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新平;陈俊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及形成机制研究框架

    回顾和评价了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和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针对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应研制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构建医疗损害成本函数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通过对专科护士的概念、职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介绍,阐述了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角色冲突、职业发展障碍等相关问题,提出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培养策略.

    作者:伏鑫;郭彩霞;魏春艳;赵继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ROCCIPI框架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问题识别与分析

    我国割裂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碎片化服务已经严重阻碍了医改成效,区域医疗联合体孕育而生并成为弥合割裂的战略选择.但医疗联合体并非“一联就灵”,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以ROCCIPI技术为分析框架,系统、全面地识别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为区域医疗联合体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迟沫涵;尚杰;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湖北省A县农村儿童先心病医疗保障研究

    目的 分析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运行效果.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对湖北省A县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就医费用及补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际补偿比低于新农合全体患者,患者负担沉重;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定额支付标准能够引导供方诊疗行为;支付方式改革可能出现了人为加重诊断的负面效应.结论 逐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覆盖范围,采用混合式的补偿模式,科学进行疾病分类,制定和调整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针对支付方式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针对性地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作者:李聪;潘瑶;项莉;罗会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FMEA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面对日趋严峻的医疗风险问题,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已经成为整个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议题.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目前在国内外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未来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作者:李洋;杜蕾;张立超;郭思佳;赵辉;李思文;刘行宇;刘鑫;刘权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法经济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基于法经济学视角,构建了医疗损害成本函数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工具确定了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界定标准,分析和推导出影响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键因素包括在确定医疗损害责任时的信息不完善,医师承担大量的非财务成本损失,医疗损害赔偿的交易成本不为零,医师是风险规避型,医师不承担预防医疗损害的成本.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临床路径的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与分析

    目的 提出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和方法,了解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11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为例,以临床路径为基础,应用病历回顾性评判法对医师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医师采取了多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防御性医疗分别占全部检查化验费的24.6%和21.1%.结论 研究提出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导致医师产生了各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而且较为程度较为严重.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院科室协同管理体系的结构探究

    为了满足医院发展战略需要,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系统阐述医院科室业务运作的基础上,分析医院各科室之间关系,提出以体系结构为基础的协同思想,从而提高医院效能,降低医院管理成本,为实施医院战略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贾晋;杨红艳;张淑杰;戴淼;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效果与对策分析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在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医管局权责不明晰、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内部治理改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缺失、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中立角色和政府责任;推进信息公开与问责制度,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管理办法;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坚持并完善理事会型法人治理结构.

    作者:杨建庄;闫梅;段海艳;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目的 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方法 根据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再由专家会议讨论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结果 构建的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特征、管理特征、个人素养)及14个二级指标,并基于胜任力特征确立绩效目标和标准.结论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护士长的胜任力,同时也保证了护士长管理工作业绩的持续实现.

    作者:熊莉娟;金环;罗凯燕;李凌;许娟娟;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越来越大的资产金额面前容易造成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低下、资产盘点困难、设备流失等问题.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此系统根据设备的价值高低分为高值设备管理系统、中高值设备管理系统和低值设备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和一个控制中心.3个子系统拥有同一个控制中心,统一对设备的出入库、维修、调配等进行管理.系统正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实施部署,将有效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效率.

    作者:廖湘庆;杨雪梅;张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院临床科室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nment,TQM)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广泛推广,近几年也逐渐被我国医院管理者所接受.在深化医改进程中,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在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等部分临床科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其相关职责,完善其管理记录,组织定期质量会议,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切实推进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王宾;李伟荣;刘力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门诊资源合理分配研究

    目的 通过历史流量数据及流量监测系统,对医院门诊流量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医院历史门诊流量数据按月份、星期和每日不同时间段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流量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流量3月、5月、7月、11月、12月份较大,1月、2月较少;一周中周一至周三流量较大,周四、周五流量较少;一天中08:00-10:00流量较大,呈明显就诊高峰,14:00-16:00为就诊低峰.结论 医院门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作者:葛亮;宓轶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临床实践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对临床实践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阐述了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作者:李佰成;苑立军;李勇;郭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疗纠纷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目的 描述和分析医疗纠纷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375名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利用MannWhittneyU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9%的医生表示医患纠纷对诊疗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或较大,临床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平均得分高达14.8分,近2年亲身遭遇过医疗纠纷的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得分高于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的医师.结论 面对越来越大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临床医生普遍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且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程度较高.医生的医疗纠纷遭遇是防御性医疗行为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曹志辉;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FMEA法的结肠癌根治术风险识别研究

    目的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 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者药物反应失误、设备仪器准备不充分、检查时间过长、术前宣教不佳、麻醉前核对失误、手术时间过长、排药错误、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有误、护士术后核对失误、手术者术后核对失误.结论 FMEA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高危风险,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采取策略,能够终从源头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作者:郭思佳;杜蕾;李洋;柳丽颖;张莹;刘行宇;吴国松;赵璐;毛静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连续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应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构建连续性护理模式,从入院开始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通过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再入院率、护理服务满意度、BI指数等指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连续性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再入院率(P<0.01,P<0.01,P<0.05),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BI指数(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护理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国;刘婷婷;刘晓丹;孙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肿瘤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为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08-2013年4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0%,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手术切口问题.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者专业水平及患者病情因素等因素有关.结论 作为手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医院应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抓手.

    作者:邢沫;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