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宾;李伟荣;刘力戈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存在卫生资源布局和利用不合理、缺乏分工协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分级医疗是优化与重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分级医疗的基本内涵、关键问题及其困境,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和社会分工理论,从系统层面(宏观)、组织层面(中观)、个体层面(微观)以及保障层面对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应路径选择.
作者:方鹏骞;邹晓旭;孙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为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08-2013年4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0%,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手术切口问题.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者专业水平及患者病情因素等因素有关.结论 作为手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医院应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抓手.
作者:邢沫;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扁平化,人类社会的各种风险在不断扩大,个体承担风险的程度是有限的,利益相关主体的合理化分担是保证风险化解的基础.医学作为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接近真理和无法穷尽真理是客观事实,作为探索医学真理的利益相关主体的患者、医疗工作者、医院和政府,单一分担医疗风险是不合理的,只有按照相关的规则共同分担,才能保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刘明;徐伟;郎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运行效果.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对湖北省A县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就医费用及补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际补偿比低于新农合全体患者,患者负担沉重;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定额支付标准能够引导供方诊疗行为;支付方式改革可能出现了人为加重诊断的负面效应.结论 逐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覆盖范围,采用混合式的补偿模式,科学进行疾病分类,制定和调整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针对支付方式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针对性地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作者:李聪;潘瑶;项莉;罗会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新一轮医院评审提出了管理模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的指导原则,同时引入了自我评价理念和评建并举制度.围绕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日常质量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建立了基于多层B/S架构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并遵循PDCA质量改进模式,按照计划组织、执行落实、检查复核与评价改进的工作流程开展信息化评审与质量自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帮助医院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化的自评流程,提升了医院的自评能力,推动了院内质量监测和改进机制的建立,完善了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林琳;丁晶宏;艾祎;张欣;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面对日趋严峻的医疗风险问题,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已经成为整个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议题.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目前在国内外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未来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作者:李洋;杜蕾;张立超;郭思佳;赵辉;李思文;刘行宇;刘鑫;刘权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历史流量数据及流量监测系统,对医院门诊流量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医院历史门诊流量数据按月份、星期和每日不同时间段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流量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流量3月、5月、7月、11月、12月份较大,1月、2月较少;一周中周一至周三流量较大,周四、周五流量较少;一天中08:00-10:00流量较大,呈明显就诊高峰,14:00-16:00为就诊低峰.结论 医院门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作者:葛亮;宓轶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应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构建连续性护理模式,从入院开始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通过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再入院率、护理服务满意度、BI指数等指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连续性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再入院率(P<0.01,P<0.01,P<0.05),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BI指数(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护理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国;刘婷婷;刘晓丹;孙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为加强北京市定点三级医院监管提出合理化建议,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方法 选取北京市7个区县与6个三甲医院,收集相关数据,与区县卫生局与医院相关人员进行定性访谈,了解北京市新农合定点三级医院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目前各区县新农合管理机构对定点三级医院均无相应的管理措施,发生在三级医院的资金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结论 必须从市卫生局和三级医院两方面入手,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与新农合管理部门改革等方式,加强新农合定点三级医院监管.
作者:段婷;高广颖;韩优莉;李丹;陈世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寻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发展思路,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保定市20所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输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存在中医特色不突出、高层次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较严重等问题.结论 应以健康服务业发展为契机,强化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高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本科实习生对医院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为完善医院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临床本科实习生对医院管理、科室管理及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河北省人民医院13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进行现场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医院的教学设备、学生管理、带教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完善.结论 应加强医院的教学设备建设、临床实习生管理和改善带教教师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新平;陈俊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描述和分析医疗纠纷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375名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利用MannWhittneyU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9%的医生表示医患纠纷对诊疗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或较大,临床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平均得分高达14.8分,近2年亲身遭遇过医疗纠纷的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得分高于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的医师.结论 面对越来越大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临床医生普遍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且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程度较高.医生的医疗纠纷遭遇是防御性医疗行为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曹志辉;陈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nment,TQM)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广泛推广,近几年也逐渐被我国医院管理者所接受.在深化医改进程中,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在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等部分临床科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其相关职责,完善其管理记录,组织定期质量会议,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切实推进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王宾;李伟荣;刘力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形式和内容,探讨影响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2009年,共计260名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理论题成绩以及技术操作成绩,运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 (1)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CT基础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P=0.000)和毕业专业(P=0.012);(2)vMRI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01);(3)介入放射学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服务医疗机构(P=0.042);(4) CT操作技术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14)和医疗服务机构(P=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成长的重要阶段.住院医师的学习经历和其所在医院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其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效果.
作者:陆琳;陆勇;方文强;陈克敏;严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之势,医疗纠纷数目不断攀升,各大医院纷纷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各大医学院校也反复重申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但往往注重沟通过程本身,忽视沟通前的准备以及沟通效果的评价.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的趋势和现状,提出围医患沟通的理论实施与评价,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纪永章;陈家应;胡晓翔;赵太宏;孙华志;刘俊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通过对专科护士的概念、职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介绍,阐述了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角色冲突、职业发展障碍等相关问题,提出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培养策略.
作者:伏鑫;郭彩霞;魏春艳;赵继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 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者药物反应失误、设备仪器准备不充分、检查时间过长、术前宣教不佳、麻醉前核对失误、手术时间过长、排药错误、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有误、护士术后核对失误、手术者术后核对失误.结论 FMEA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高危风险,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采取策略,能够终从源头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作者:郭思佳;杜蕾;李洋;柳丽颖;张莹;刘行宇;吴国松;赵璐;毛静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临床实践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对临床实践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阐述了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作者:李佰成;苑立军;李勇;郭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借助《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设立院级、科级质控员岗位, 构建了“三级质控、四级网络”质控体系,并出台配套政策,完善岗位职责,严格业绩考评.通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推动质控体系的建立健全,提升了医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内涵,为医院质量与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作者:赵瑞萍;张兆旭;许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排队论模型在军队医院门诊超声科设备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现场调查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超声科设备工作强度(ρ),患者排队等待人数(Lq),窗口逗留人数(Ls),平均排队等待时间(Wq),平均逗留时间(Ws),设备空闲概率(Po)患者到达必须等待的概率(P)等运行指标,并对应用排队论模型配置设备前后患者及技师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超声科上下午分别配置6台和3台设备较为合理,在应用排队论模型配置设备后,技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利用排队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配置超声科设备,为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李平;李朴;欧文斌;叶苓;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