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纠纷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曹志辉;陈丽丽

关键词:医疗纠纷, 防御性医疗,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描述和分析医疗纠纷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375名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利用MannWhittneyU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9%的医生表示医患纠纷对诊疗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或较大,临床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平均得分高达14.8分,近2年亲身遭遇过医疗纠纷的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得分高于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的医师.结论 面对越来越大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临床医生普遍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且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程度较高.医生的医疗纠纷遭遇是防御性医疗行为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现状与对策

    在回顾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上海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现状,结合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发展中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双向转诊、分层就方面,都碰到了难以逾越的壁垒,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朱凡;黄千浪;高卫益;孙彧;胡翊群;杨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目的 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方法 根据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再由专家会议讨论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结果 构建的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特征、管理特征、个人素养)及14个二级指标,并基于胜任力特征确立绩效目标和标准.结论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护士长的胜任力,同时也保证了护士长管理工作业绩的持续实现.

    作者:熊莉娟;金环;罗凯燕;李凌;许娟娟;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排队论模型在军队医院门诊超声科设备配置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排队论模型在军队医院门诊超声科设备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现场调查法和排队论模型,计算超声科设备工作强度(ρ),患者排队等待人数(Lq),窗口逗留人数(Ls),平均排队等待时间(Wq),平均逗留时间(Ws),设备空闲概率(Po)患者到达必须等待的概率(P)等运行指标,并对应用排队论模型配置设备前后患者及技师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超声科上下午分别配置6台和3台设备较为合理,在应用排队论模型配置设备后,技师和患者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利用排队论的方法可以较好地配置超声科设备,为提高服务效率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李平;李朴;欧文斌;叶苓;杨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FMEA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面对日趋严峻的医疗风险问题,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已经成为整个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议题.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目前在国内外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未来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作者:李洋;杜蕾;张立超;郭思佳;赵辉;李思文;刘行宇;刘鑫;刘权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通过对专科护士的概念、职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介绍,阐述了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角色冲突、职业发展障碍等相关问题,提出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培养策略.

    作者:伏鑫;郭彩霞;魏春艳;赵继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临床实践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对临床实践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阐述了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作者:李佰成;苑立军;李勇;郭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临床路径的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与分析

    目的 提出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和方法,了解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11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为例,以临床路径为基础,应用病历回顾性评判法对医师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医师采取了多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防御性医疗分别占全部检查化验费的24.6%和21.1%.结论 研究提出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导致医师产生了各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而且较为程度较为严重.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持续改进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构建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借助《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设立院级、科级质控员岗位, 构建了“三级质控、四级网络”质控体系,并出台配套政策,完善岗位职责,严格业绩考评.通过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推动质控体系的建立健全,提升了医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内涵,为医院质量与安全提供基础保障.

    作者:赵瑞萍;张兆旭;许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对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国内156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三级甲等医院基本成立了志愿服务部门,负责开展综合服务、就医指导、健康教育和患者咨询等服务.但存在制度法规不健全、机制未形成长效化.结论 目前三级甲等医院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急需制定相关制度法规,使志愿服务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

    作者:吴薇;童莹;吴懿俊;陆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利益相关主体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探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扁平化,人类社会的各种风险在不断扩大,个体承担风险的程度是有限的,利益相关主体的合理化分担是保证风险化解的基础.医学作为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接近真理和无法穷尽真理是客观事实,作为探索医学真理的利益相关主体的患者、医疗工作者、医院和政府,单一分担医疗风险是不合理的,只有按照相关的规则共同分担,才能保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刘明;徐伟;郎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门诊资源合理分配研究

    目的 通过历史流量数据及流量监测系统,对医院门诊流量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医院历史门诊流量数据按月份、星期和每日不同时间段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流量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流量3月、5月、7月、11月、12月份较大,1月、2月较少;一周中周一至周三流量较大,周四、周五流量较少;一天中08:00-10:00流量较大,呈明显就诊高峰,14:00-16:00为就诊低峰.结论 医院门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作者:葛亮;宓轶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海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效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形式和内容,探讨影响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2009年,共计260名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理论题成绩以及技术操作成绩,运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 (1)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CT基础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P=0.000)和毕业专业(P=0.012);(2)vMRI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01);(3)介入放射学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服务医疗机构(P=0.042);(4) CT操作技术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14)和医疗服务机构(P=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成长的重要阶段.住院医师的学习经历和其所在医院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其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效果.

    作者:陆琳;陆勇;方文强;陈克敏;严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效果与对策分析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在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医管局权责不明晰、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内部治理改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缺失、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中立角色和政府责任;推进信息公开与问责制度,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管理办法;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坚持并完善理事会型法人治理结构.

    作者:杨建庄;闫梅;段海艳;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及形成机制研究框架

    回顾和评价了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和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针对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应研制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构建医疗损害成本函数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ROCCIPI框架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问题识别与分析

    我国割裂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碎片化服务已经严重阻碍了医改成效,区域医疗联合体孕育而生并成为弥合割裂的战略选择.但医疗联合体并非“一联就灵”,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以ROCCIPI技术为分析框架,系统、全面地识别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为区域医疗联合体实践提供参考.

    作者:迟沫涵;尚杰;孙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越来越大的资产金额面前容易造成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低下、资产盘点困难、设备流失等问题.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此系统根据设备的价值高低分为高值设备管理系统、中高值设备管理系统和低值设备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和一个控制中心.3个子系统拥有同一个控制中心,统一对设备的出入库、维修、调配等进行管理.系统正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实施部署,将有效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效率.

    作者:廖湘庆;杨雪梅;张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院临床科室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nment,TQM)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广泛推广,近几年也逐渐被我国医院管理者所接受.在深化医改进程中,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在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等部分临床科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其相关职责,完善其管理记录,组织定期质量会议,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切实推进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王宾;李伟荣;刘力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围医患沟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之势,医疗纠纷数目不断攀升,各大医院纷纷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各大医学院校也反复重申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但往往注重沟通过程本身,忽视沟通前的准备以及沟通效果的评价.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的趋势和现状,提出围医患沟通的理论实施与评价,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纪永章;陈家应;胡晓翔;赵太宏;孙华志;刘俊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法经济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影响机制分析

    基于法经济学视角,构建了医疗损害成本函数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工具确定了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界定标准,分析和推导出影响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键因素包括在确定医疗损害责任时的信息不完善,医师承担大量的非财务成本损失,医疗损害赔偿的交易成本不为零,医师是风险规避型,医师不承担预防医疗损害的成本.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连续性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应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构建连续性护理模式,从入院开始进行连续性护理干预,通过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再入院率、护理服务满意度、BI指数等指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 连续性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再入院率(P<0.01,P<0.01,P<0.05),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BI指数(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是脑卒中患者护理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国;刘婷婷;刘晓丹;孙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