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门诊资源合理分配研究

葛亮;宓轶群

关键词:门诊, 病人流量, 分布指数
摘要:目的 通过历史流量数据及流量监测系统,对医院门诊流量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医院历史门诊流量数据按月份、星期和每日不同时间段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流量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流量3月、5月、7月、11月、12月份较大,1月、2月较少;一周中周一至周三流量较大,周四、周五流量较少;一天中08:00-10:00流量较大,呈明显就诊高峰,14:00-16:00为就诊低峰.结论 医院门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健康服务的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探寻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发展思路,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保定市20所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输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存在中医特色不突出、高层次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较严重等问题.结论 应以健康服务业发展为契机,强化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湖北省A县农村儿童先心病医疗保障研究

    目的 分析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运行效果.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对湖北省A县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患儿就医费用及补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际补偿比低于新农合全体患者,患者负担沉重;支付方式改革有效控制了费用增长,定额支付标准能够引导供方诊疗行为;支付方式改革可能出现了人为加重诊断的负面效应.结论 逐步扩大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覆盖范围,采用混合式的补偿模式,科学进行疾病分类,制定和调整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针对支付方式改革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针对性地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作者:李聪;潘瑶;项莉;罗会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临床路径的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与分析

    目的 提出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和方法,了解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11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为例,以临床路径为基础,应用病历回顾性评判法对医师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医师采取了多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防御性医疗分别占全部检查化验费的24.6%和21.1%.结论 研究提出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导致医师产生了各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而且较为程度较为严重.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我院临床科室全面质量管理实践与探索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nment,TQM)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广泛推广,近几年也逐渐被我国医院管理者所接受.在深化医改进程中,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在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等部分临床科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其相关职责,完善其管理记录,组织定期质量会议,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切实推进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王宾;李伟荣;刘力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目的 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方法 根据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再由专家会议讨论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结果 构建的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特征、管理特征、个人素养)及14个二级指标,并基于胜任力特征确立绩效目标和标准.结论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护士长的胜任力,同时也保证了护士长管理工作业绩的持续实现.

    作者:熊莉娟;金环;罗凯燕;李凌;许娟娟;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肿瘤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为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08-2013年4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0%,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手术切口问题.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者专业水平及患者病情因素等因素有关.结论 作为手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医院应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抓手.

    作者:邢沫;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海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现状与对策

    在回顾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上海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现状,结合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发展中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双向转诊、分层就方面,都碰到了难以逾越的壁垒,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朱凡;黄千浪;高卫益;孙彧;胡翊群;杨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

    通过对专科护士的概念、职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介绍,阐述了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角色冲突、职业发展障碍等相关问题,提出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培养策略.

    作者:伏鑫;郭彩霞;魏春艳;赵继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利益相关主体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探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扁平化,人类社会的各种风险在不断扩大,个体承担风险的程度是有限的,利益相关主体的合理化分担是保证风险化解的基础.医学作为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接近真理和无法穷尽真理是客观事实,作为探索医学真理的利益相关主体的患者、医疗工作者、医院和政府,单一分担医疗风险是不合理的,只有按照相关的规则共同分担,才能保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刘明;徐伟;郎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北京市M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M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更好地建设基层人才队伍.方法 抽取8个卫生院,于2012年5-7月进行调查,分析2007-2011年客观与主观稳定性以及影响因素,包括流动人员数量、质量、结构和频率等.结果 每年每院流入大于流失,流失人员平均素质越来越高,但暂对整体人员素质提升影响不大,净流入人员药房多,医技和中医流动较大,防保和行政后勤几乎无进无出.平均每年每院流入率和流失率为5.89%和1.64%.影响人员稳定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区域经济、交通(宏观),卫生院综合水平、业务收支(中观),收入待遇、发展进取心和工作忙碌程度(微观).结论 政府应该加快发展区域经济,改善区域交通,加大投入,提高卫生院综合水平与业务收支,调整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改善补偿机制和建立合理流动机制.

    作者:黄昊;张建;王晓燕;韩优莉;彭迎春;汉业旭;陈秉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临床实践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对临床实践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阐述了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内涵,分析了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作者:李佰成;苑立军;李勇;郭庆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实习生对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管理满意度调查

    目的 通过分析高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本科实习生对医院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为完善医院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临床本科实习生对医院管理、科室管理及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河北省人民医院13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进行现场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医院的教学设备、学生管理、带教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完善.结论 应加强医院的教学设备建设、临床实习生管理和改善带教教师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新平;陈俊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效果与对策分析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在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医管局权责不明晰、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内部治理改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缺失、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中立角色和政府责任;推进信息公开与问责制度,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管理办法;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坚持并完善理事会型法人治理结构.

    作者:杨建庄;闫梅;段海艳;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对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国内156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三级甲等医院基本成立了志愿服务部门,负责开展综合服务、就医指导、健康教育和患者咨询等服务.但存在制度法规不健全、机制未形成长效化.结论 目前三级甲等医院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急需制定相关制度法规,使志愿服务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

    作者:吴薇;童莹;吴懿俊;陆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及形成机制研究框架

    回顾和评价了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和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针对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应研制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构建医疗损害成本函数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FMEA法的结肠癌根治术风险识别研究

    目的 探讨结肠癌根治术的高危风险以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策略.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结肠癌根治术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结果 分析得出结肠癌根治术共计8项流程、26项失效环节,排在前10位的高危风险分别为:观察患者药物反应失误、设备仪器准备不充分、检查时间过长、术前宣教不佳、麻醉前核对失误、手术时间过长、排药错误、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有误、护士术后核对失误、手术者术后核对失误.结论 FMEA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高危风险,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采取策略,能够终从源头上避免风险的发生.

    作者:郭思佳;杜蕾;李洋;柳丽颖;张莹;刘行宇;吴国松;赵璐;毛静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上海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效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形式和内容,探讨影响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2009年,共计260名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理论题成绩以及技术操作成绩,运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 (1)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CT基础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P=0.000)和毕业专业(P=0.012);(2)vMRI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01);(3)介入放射学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服务医疗机构(P=0.042);(4) CT操作技术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14)和医疗服务机构(P=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成长的重要阶段.住院医师的学习经历和其所在医院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其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效果.

    作者:陆琳;陆勇;方文强;陈克敏;严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就诊流量监测的门诊资源合理分配研究

    目的 通过历史流量数据及流量监测系统,对医院门诊流量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医院历史门诊流量数据按月份、星期和每日不同时间段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流量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流量3月、5月、7月、11月、12月份较大,1月、2月较少;一周中周一至周三流量较大,周四、周五流量较少;一天中08:00-10:00流量较大,呈明显就诊高峰,14:00-16:00为就诊低峰.结论 医院门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作者:葛亮;宓轶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越来越大的资产金额面前容易造成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低下、资产盘点困难、设备流失等问题.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此系统根据设备的价值高低分为高值设备管理系统、中高值设备管理系统和低值设备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和一个控制中心.3个子系统拥有同一个控制中心,统一对设备的出入库、维修、调配等进行管理.系统正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实施部署,将有效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效率.

    作者:廖湘庆;杨雪梅;张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FMEA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面对日趋严峻的医疗风险问题,如何识别和应对风险已经成为整个医疗行业共同面对的议题.以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目前在国内外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并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未来医疗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作者:李洋;杜蕾;张立超;郭思佳;赵辉;李思文;刘行宇;刘鑫;刘权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