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平;陈俊国
回顾和评价了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和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针对既往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应研制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构建医疗损害成本函数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工具分析各种因素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存在卫生资源布局和利用不合理、缺乏分工协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分级医疗是优化与重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分级医疗的基本内涵、关键问题及其困境,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和社会分工理论,从系统层面(宏观)、组织层面(中观)、个体层面(微观)以及保障层面对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应路径选择.
作者:方鹏骞;邹晓旭;孙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回顾国内外医疗联合体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上海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现状,结合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发展中面临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双向转诊、分层就方面,都碰到了难以逾越的壁垒,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朱凡;黄千浪;高卫益;孙彧;胡翊群;杨伟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基于胜任力模型建立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方法 根据行为事件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构建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再由专家会议讨论建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结果 构建的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知识技能特征、管理特征、个人素养)及14个二级指标,并基于胜任力特征确立绩效目标和标准.结论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护士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提升了护士长的胜任力,同时也保证了护士长管理工作业绩的持续实现.
作者:熊莉娟;金环;罗凯燕;李凌;许娟娟;王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形式和内容,探讨影响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成绩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1-2009年,共计260名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参加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的理论题成绩以及技术操作成绩,运用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结果 (1)放射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CT基础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P=0.000)和毕业专业(P=0.012);(2)vMRI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01);(3)介入放射学理论题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服务医疗机构(P=0.042);(4) CT操作技术考核成绩的影响因素为毕业院校类别(P=0.014)和医疗服务机构(P=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师成长的重要阶段.住院医师的学习经历和其所在医院工作情况直接影响其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的效果.
作者:陆琳;陆勇;方文强;陈克敏;严福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现状进行调查,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国内156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三级甲等医院基本成立了志愿服务部门,负责开展综合服务、就医指导、健康教育和患者咨询等服务.但存在制度法规不健全、机制未形成长效化.结论 目前三级甲等医院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急需制定相关制度法规,使志愿服务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
作者:吴薇;童莹;吴懿俊;陆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呈日趋紧张之势,医疗纠纷数目不断攀升,各大医院纷纷强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各大医学院校也反复重申医患沟通的必要性,但往往注重沟通过程本身,忽视沟通前的准备以及沟通效果的评价.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医患沟通研究的趋势和现状,提出围医患沟通的理论实施与评价,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纪永章;陈家应;胡晓翔;赵太宏;孙华志;刘俊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扁平化,人类社会的各种风险在不断扩大,个体承担风险的程度是有限的,利益相关主体的合理化分担是保证风险化解的基础.医学作为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接近真理和无法穷尽真理是客观事实,作为探索医学真理的利益相关主体的患者、医疗工作者、医院和政府,单一分担医疗风险是不合理的,只有按照相关的规则共同分担,才能保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刘明;徐伟;郎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高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本科实习生对医院教学管理的满意度,为完善医院临床本科实习生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制定临床本科实习生对医院管理、科室管理及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河北省人民医院13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进行现场的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医院的教学设备、学生管理、带教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完善.结论 应加强医院的教学设备建设、临床实习生管理和改善带教教师的教学方法.
作者:张新平;陈俊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基于法经济学视角,构建了医疗损害成本函数经济模型,并以此为工具确定了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界定标准,分析和推导出影响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关键因素包括在确定医疗损害责任时的信息不完善,医师承担大量的非财务成本损失,医疗损害赔偿的交易成本不为零,医师是风险规避型,医师不承担预防医疗损害的成本.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满足医院发展战略需要,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系统阐述医院科室业务运作的基础上,分析医院各科室之间关系,提出以体系结构为基础的协同思想,从而提高医院效能,降低医院管理成本,为实施医院战略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贾晋;杨红艳;张淑杰;戴淼;胡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为提高手术质量、保障医疗质量提供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08-2013年442例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对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手术患者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0%,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术后出血、吻合口瘘、手术切口问题.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与手术难度、手术者专业水平及患者病情因素等因素有关.结论 作为手术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医院应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监管作为提高质量管理的抓手.
作者:邢沫;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nment,TQM)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广泛推广,近几年也逐渐被我国医院管理者所接受.在深化医改进程中,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在内科、外科及医技科室等部分临床科室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实践,通过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其相关职责,完善其管理记录,组织定期质量会议,落实整改措施,追踪整改效果,切实推进了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
作者:王宾;李伟荣;刘力戈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提出具有较高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工具和方法,了解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类型、数量和分布.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11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为例,以临床路径为基础,应用病历回顾性评判法对医师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 医师采取了多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防御性医疗分别占全部检查化验费的24.6%和21.1%.结论 研究提出的防御性医疗行为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导致医师产生了各种类型的防御性医疗行为,而且较为程度较为严重.
作者:曹志辉;吴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寻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发展思路,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保定市20所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输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存在中医特色不突出、高层次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较严重等问题.结论 应以健康服务业发展为契机,强化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加强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通过对专科护士的概念、职能作用及工作内容的介绍,阐述了国内外专科护士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角色冲突、职业发展障碍等相关问题,提出专科护士职业发展的培养策略.
作者:伏鑫;郭彩霞;魏春艳;赵继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越来越大的资产金额面前容易造成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低下、资产盘点困难、设备流失等问题.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此系统根据设备的价值高低分为高值设备管理系统、中高值设备管理系统和低值设备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和一个控制中心.3个子系统拥有同一个控制中心,统一对设备的出入库、维修、调配等进行管理.系统正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实施部署,将有效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效率.
作者:廖湘庆;杨雪梅;张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新一轮医院评审提出了管理模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的指导原则,同时引入了自我评价理念和评建并举制度.围绕原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日常质量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建立了基于多层B/S架构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并遵循PDCA质量改进模式,按照计划组织、执行落实、检查复核与评价改进的工作流程开展信息化评审与质量自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帮助医院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化的自评流程,提升了医院的自评能力,推动了院内质量监测和改进机制的建立,完善了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林琳;丁晶宏;艾祎;张欣;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历史流量数据及流量监测系统,对医院门诊流量情况进行分析,为门诊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对医院历史门诊流量数据按月份、星期和每日不同时间段流量进行分析,并对流量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流量3月、5月、7月、11月、12月份较大,1月、2月较少;一周中周一至周三流量较大,周四、周五流量较少;一天中08:00-10:00流量较大,呈明显就诊高峰,14:00-16:00为就诊低峰.结论 医院门诊流量在一年的不同月份、每周的不同天次、每日的不同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作者:葛亮;宓轶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改革在提升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同时,仍然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医管局权责不明晰、财政补偿机制不完善、内部治理改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缺失、产权结构单一等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政府中立角色和政府责任;推进信息公开与问责制度,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管理办法;实施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坚持并完善理事会型法人治理结构.
作者:杨建庄;闫梅;段海艳;杨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