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院办院管模式运行现状及改革试点措施研究

陆琳;马进

关键词:院办院管, 社区健康服务, 运行机制, 分工协作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深圳市院办院管模式的运行现状,分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3个区共计6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深入访谈相关知情人.结果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诊疗服务量占全市诊疗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20.0%上升至2010年的31.3%,门诊次均诊疗费用则由2005年的59.1元下降至2010年的45.6元.调研地区2009年门诊次均费用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网络已基本实现社区全覆盖和人口全覆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了院办院管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架构.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服务能力的探讨

    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高校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服务的对象是临床科研和教学人员,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临床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图书馆的任务就是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信息服务,是信息资料收集和交流中心,是情报信息汇总和传递的枢纽[1].它的职能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指导.

    作者:袁丽清;崔建梅;周淑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及其体会

    2010年11月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1].1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1.1 调整护理服务理念端正思想,统一认识,根据科室每个护士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进行逐一沟通,然后召开动员大会,让每个护士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闫淑娟;李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深圳市院办院管模式运行现状及改革试点措施研究

    目的 全面了解深圳市院办院管模式的运行现状,分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3个区共计6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深入访谈相关知情人.结果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诊疗服务量占全市诊疗量的比重由2004年的20.0%上升至2010年的31.3%,门诊次均诊疗费用则由2005年的59.1元下降至2010年的45.6元.调研地区2009年门诊次均费用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网络已基本实现社区全覆盖和人口全覆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了院办院管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架构.

    作者:陆琳;马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研究

    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四大因素是护士的个体差异、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医院的政策和制度,因此,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是加强护士自身因素的完善、完善工作本身、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魏雪梅;李雪平;何剑;李铁;吕洪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周六手术在医院运行管理中的价值和意义

    目的 通过开展周六手术,缩短病人平均术前等待日及平均住院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效率,增加产能的目的.方法 在多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开展周六手术,改变原有人力配置方式和手术流程,以配合周六手术的进行.结果 手术流程再造后,与之前同期相比术前等待日缩短25.00%,月平均手术台次增加12.35%,病人平均住院日降低9.22%.结论 开展周六手术,能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术前等待日,为患者节约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鹏程;游潮;宁宁;陈茂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阻碍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的内生性障碍

    医疗行业的内生性障碍决定了改善服务质量的困难,使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水平低于其他行业.通过描述内生性障碍的表现,分析约束条件下的改进措施,制订能够激发组织主动性的政策是取得有价值效果的前提.

    作者:陶敏芳;秦逸;刘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以医保预付制改革为抓手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目的 研究医院在医保总量既定条件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医保总置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谋求一种医保服务人次大化和满意度较高的医疗服务模式.方法 采取代数方法计算各科室总量,将仁济医院2009年和2008年的医保各项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仁济医院2009年完成医保总量61549万元,比全年指标累计节余250万元.医保门急诊和住院服务人次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7.6%和7.7%,均次费用控制较好.结论 医保总量预付制前提下,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涵质量、调整费用结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来实现医保资金的有效使用.终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闻烈;张继东;闻大翔;胡成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及创新对策

    1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与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民营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管理理念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员工潜力开发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充分发挥自主性;而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更注重对人的约束,把人作为一种成本进行经济核算,忽视人的潜能开发和人力资源的增值性.纵观当今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尽管大约30%的管理部门名称上已改为“人力资源科”或“人力资源部”,但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把人当做成本,看重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应用,以现有的绩考核为主导,实行静态的时点式管理,不利于员工创造性发展.

    作者:张梅;崔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我国现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并逐渐与世界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接轨[1].特别是2010年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我国医疗改革的任务之一,对基层医院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尤其为解决基层医院医生荒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财力保证.然而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仍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值得管理部门和从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医疗单位去探讨和实践.

    作者:李祚品;刘铁强;李淑芳;廖德举;曹瑞;黄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物联网模式下医院文化新体系的构建

    随着物联网医院雏形的逐步显现,医院文化的被感知度必然越来越高,由此更加迫切地呼唤医院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创新,破解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增添新环境中的文化生机.而从当前医院的现实情况分析,管理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中医文化、和谐文化、服务文化,正是医院文化中需要被感知的文化元素.借助物联网感知体系,在感知点上采取科学的文化感知方式,获得理想的文化创新结果,将更好地消除患者与医院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使医院文化建设符合时代特征与现代节拍,有效发挥文化建设这一软实力对促进医院发展的正向作用.

    作者:秦霞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传染病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为我国传染病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传染病医院,面临着病源减少、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竞争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传染病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1 传染病医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1病源减少,业务日益萎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卫生条件、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手段的增多,传统传染病,如肝炎等,发病率有所下降,传染病患者总体呈减少趋势.

    作者:葛锋;王陆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问题研究

    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分析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分别在人际领域、组织机构领域、卫生系统领域表现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探讨了卫生领域信任缺失的因素,由此提出完善我国卫生制度、加强卫生职能部门的政策能力、治理卫生行业腐败、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的建议,从制度、社会环境和个人道德修养3个方面共同构建卫生领域的社会信任.

    作者:李小华;董军;肖胜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教学医院急诊日夜就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就诊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就诊规律,为急诊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急诊就诊信息系统2009年10月1日-2010年4月30日急诊病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7 634份急诊病例资料.结果 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急诊儿科中位年龄3岁,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位年龄32岁.就诊科别以急诊儿科患者占多数.费用类别以自费患者为主.16:00-<00:00时上夜班为就诊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急诊儿科、医疗保险患者增加较明显,但疾病轻重分级以4级及5级轻症病例为主.结论 在就诊高峰时段,要相应调整排班,加强导诊和分诊,可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急诊儿科医师的培养.

    作者:许子彬;陆燕华;吴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武汉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作模式运行现状与效果研究

    目的 了解武汉市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作的各种模式.提出推动城市两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建议措施.方法 运用快速评估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 武汉市两级医疗机构的协作模式主要有大医院托管、直管、直接举办和对口帮扶.2007-2009年,各协作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提供情况、双向转诊工作完成情况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综合医院大力扶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医技水平的提升,是实施有效分工协作的重要基础.

    作者:陆琳;马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门急诊自助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自助服务模式对缓解门急诊病人“看病难”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平台,设计开发门急诊自助服务应用系统.结果 实现了自助挂号、自助取单、自助划卡扣费、自助费用查询及服务质量自助评价等功能,消除了挂号、取单及缴费等需排队等待的环节.结论 自助服务模式的实施,优化了病人就诊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长一短”难题得到根本解决.

    作者:黄正东;郭雪清;肖飞;张伟;姚国庆;叶珺;王光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从受援医院的角度分析对口支援的成功模式

    目的 研究受援医院在对口支援中的成功做法,提高对口支援的效果.方法 调研了延庆县医院10余年来的帮扶档案,与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结果 从中发现了延庆县医院在对口支援中具有人力资本开发的管理理念、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等5个方面的工作特色.结论 从受援医院的角度阐释了对口支援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形式,能为其他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作者:张莉;卫志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的应用

    医院要生存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外,更要转变护理观念.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开放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1].本文对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的应用做一初探.1 促进门诊分导诊护士良好护患沟通的条件1.1 良好的政治素质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起决定性的作用,护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自觉与患者进行沟通.

    作者:林伟;于淑玲;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培植与实践探索

    1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1.1 重医疗科技,轻医疗人文长期以来,医学成就的取得主要是靠医学科技的发展,为了追求科学成就,医学工作者花黄许多精力在医学技术的提高上,很少花时间去思考医学的终极目的,也没有认真去分析疾病形成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医学固有的人文要求正被淡化和流失.1.2 重经济利益,轻人本关怀近年来,医疗机构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医德滑坡现象引入关注.崇金拜物、功利主义呈抬头之势.

    作者:王巧巧;宋绍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成效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以及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对口支援存在的困难和瓶颈.

    作者:宓轶群;张李琼;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论知情同意制度的不足以及术中改变术式的法律责任

    知情同意制度贯穿于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国内诸多法律法规均对医疗活动中的知情同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针对具体医疗行为如何适用知情同意制度的指引或者规范,导致医务人员常常不知如何正确的地履行知情同意程序.而且,当前的知情同意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司法实践也对知情同意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为医务人员的执业活动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作者:王经武;张洪涛;霍青;蔡治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