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明;范桂生;陈志扬
目的 分析泉州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疟疾流行特征,评价消除疟疾目标落实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福建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方案(2014年版)》,分析泉州市2010-2015年疟疾病例、媒介监测和“三热病人”血检情况.结果 泉州市2010-2015年共血检“三热病人”35 590人,年均血检率0.71‰,检出疟原虫阳性34人,总阳性率0.95‰.6年均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报告的34例均为输入性,其中国外感染占33/34,省外感染占1/34;间日疟占29.4%、恶性疟占64.7%、未分型占5.9%.媒介监测未捕获到历史传播媒介微小按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泉州市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应持续做好监测工作.
作者:王伟明;范桂生;陈志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出具过程,控制保健食品检验报告质量.方法 按保健食品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分析.结果 从事保健食品检测的质量控制人员,应熟悉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出具过程,确保检验报告质量.结论 在日常保健食品检测工作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采取主动发现、积极预防措施,才能保证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质量.
作者:林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014-2016年宁德、福清两座核电站周边地区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 根据GB/T5750.13-2006要求,选择两座核电站周边30 km范围内的各种饮用水(水源水、水库水、自来水、井水和泉水等)290份水样,检测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按时间和水体类型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 饮用水中总α均值(0.038±0.056)Bq/L,总β均值(0.167±0.322)Bq/L;井水总放射性水平高于水库水和自来水;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类似;核电站周边饮用水的总放射性本底水平福清略高于宁德.结论 两座核电站周边30 km内的饮用水放射性水平,在丰水期、枯水期时总α、总β值处于正常本底水平,其中生活饮用水和泉水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指导值,福建省两座核电站运行过程中,未见对其周边地区的饮用水产生影响.
作者:林丹;赵时敏;林瑶;刘佳;郑琪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南平市结核病防治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南平市2011-2015年结核病专报系统病案及报表资料.结果 南平市2011-2015年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5 736例,总登记率43.6/10万;其中新涂阳3 128例,总登记率23.8/10万,登记率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91.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92.1%,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79.4%,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较高.患者来源主要为转诊(49.7%)和因症就诊(34.0%).非结防机构共报告可疑肺结核患者7 748例,应转诊7 505例,转诊到位率59.8%,追踪到位率96.2%,总体到位率98.5%.2011-2015年,通过对5 248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管理,避免了24 487人感染结核杆菌,避免了2 449人成为新结核病患者,减少医疗费用166.81万元,挽回社会总价值9.82亿元.结论 2011-2015年南平市结核病防制效果显著.
作者:吴连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泉州市丰泽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丰泽区2011-2015年水痘报告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丰泽区2011-2015年共报告水痘963例,年均发病率37.2/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无死亡.发病高峰在11月至次年2月(46.3%);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泉秀街道(64.5/10万)、丰泽街道(56.4/10万)和东海街道(32.1/10万);男性发病率(39.7/10万)高于女性(34.4/10万),性别比1.3∶1;年龄15 d~50岁,其中5~9岁多(286例,29.7%),发病率256.6/10万;病例以学生为主(46.1%),其次为托幼儿童(14.2%)和散居儿童(13.7%).结论应加强水痘监测和医疗机构疫情网络报告,提高疫苗接种率,加强发病高峰期重点场所防制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治知识水平,以控制水痘流行.
作者:肖万萍;陈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漳州市2016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漳州市11个县市区27家哨点医院收集的所有由食品或疑似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就诊病例,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6年漳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 945例,其中男1 339例(45.5%),女1 606例(54.5%).<5岁组(16.0%)与25~34岁组(19.1%)病例占比较多.病例职业以农民占比高(34.9%),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可疑暴露食品动物性占44.5%、植物性食品占35.3%.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78.3%).结论 漳州市食源性疾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控平台,提高预警和防控能力.
作者:洪舒萍;魏鹏;陈锦钟;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均质器在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微生物检测前处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分别使用均质器处理法和生理盐水稀释法,进行细菌菌落总数定量检验,比较两种前处理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均质器处理法检测菌落总数高于生理盐水稀释法,且更接近实际菌数.结论 使用均质器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检验的结果,比生理盐水稀释法更接近实际菌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幼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宿主动物分布及带毒指数,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省2004-2013年EHF疫情及监测点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4-2013年累计报告EHF病例2 055例,年均发病率0.56/10万,共死亡19例,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全省9个设区市均有病例分布,发病主要为30~59岁青壮年,男性发病率较高,农民病例数占46.0%;发病高峰为春夏之交(3~5月)和秋冬季节(11~1月).室内鼠密度5.7%,褐家鼠为主要鼠种;野外鼠密度为6.8%.鼠带毒指数为0.06;91.2%(219/240)的阳性标本携带Ⅱ型汉城型病毒.结论 福建省2004-2013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新老疫区高危人群和宿主的监测.
作者:刘菁;陈阳;洪荣涛;林代华;肖方震;王加熊;韩腾伟;邓艳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15年福建省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为制定配置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疾控基本信息系统获取资料,描述2015年来福建省疾控机构(CDC)在岗人员构成,并与国家建议标准、建设标准及2010年比较.结果 全省2015年各级CDC编制4 552人,在岗4 651人,平均40.7岁,以大学本科为主(42.6%),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62.1%),专业化程度高,以预防医学和医学专业背景为主(64.9%).结论 福建省疾控系统人员编制总量不足,部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亟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加快高级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队伍,以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作者:赵晓东;叶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宁化县东、西、南、北、中的各1个村为调查点,每村抽取≥3周岁居民200人,调查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1 008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2.9%,其中钩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分别为9.5%、1.9%和1.0%;总感染率男女类似;以钩虫感染为主,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4.0%;年龄以≥40岁组感染率高(11.1%);职业以农民感染率高(14.0%).结论 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2008年感染率下降7.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12.9%),尤其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病感染.
作者:陈邦征;巫敏;夏晨阳;曾显浩;陈宝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蕉城区水痘流行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蕉城区2011-2015年报告的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蕉城区2011-2015年共报告水痘病例1 304例,年均发病率为60.1/10万.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发病率较高,乡镇发病率较低.发病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分别在5~6月和11月~次年1月.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为5~9岁、0~4岁和10~14岁年龄组,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2011-2015年全区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4起,其中小学3起,幼儿园1起,报告病例80人.结论 蕉城区水痘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应做好校内水痘疫情的防控,加强监测,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防止水痘的暴发流行.
作者:刘和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两种蜂胶产品对大鼠喂养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种蜂胶产品组A、B和对照组(大豆油).各组均按产品推荐量100倍设计剂量,按5 mL/kg体重容积灌胃,连续喂养并观察30 d后,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测,处死后解剖,取肝,脾,肾,睾丸测脏体比,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0 d喂养试验中,各组大鼠大体发育情况良好,活动、进食和排便均未见异常.不同蜂胶产品组雌雄大鼠体重、体重增量、总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蜂胶组部分血常规、血生化项目组间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中存在差异,但均在对照值范围内.结论 两种蜂胶产品在本试验剂量范围内,具有毒理学安全性.
作者:赵康涛;宁娟;林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建阳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建阳区2008-2016年所有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基本情况,设监测点进行水样采集、水质检验和评价.结果 2008-2016年共设监测点268个,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共1 072份,水质总合格率36.5%,各年合格率有升高趋势;水质合格率以溪水水源类型高(76.0%),水库水低(10.0%);完全处理水占9.3%、合格率89.0%;沉淀过滤水占78.7%、合格率29.3%;未处理水占11.9%、合格率42.2%;游离余氯、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较低.结论 微生物指标超标率高是影响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应规范农村集中式供水运行管理,提高消毒覆盖率,以确保消毒效果、提高水质合格率.
作者:郑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泉州市肺结核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泉州市2008-2015年结核病报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泉州市2008-2015年共登记肺结核39 366例,登记率从2008年的73.65/10万降至2015年的51.5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性别比2.8∶1,男性患病率较高;3~5月为报告病例高峰;25~54岁的占比多(55.5%);农民占53.1%,其次是工人和民工.新涂阳、复治涂阳及涂阴病人的治愈率分别是89.3%、72.2%和85.2%.结论 泉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已获显效,但仍面临考验.应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多关注涂阴和复洽涂阳病人,提高治愈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治规划实施质量,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何品;黄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肛周尖锐湿疣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皮肤性病分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肛周尖锐湿疣患者中,随机抽取144例纳入研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高频电刀烧灼治疗组(A组)、光动力治疗组(B组)、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组(C组),各组均48例.评价3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有效率:A组93.8%、B组89.6%、C组93.8%;复发率:A组60.4%、B组37.5%、C组27.1%,复发疣体数A组10.2个、B组6.5个、C组2.6个,平均复发间隔时间A组9.9 d、B组24.8 d、C组41.9 d;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4.2%,B组47.9%,C组14.6%.结论 肛周尖锐湿疣用中药浸泡与光动力联合治疗,疗效与其他两组相似,但复发率低、复发疣体数少、平均复发间隔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立真;胡荔红;张子平;林品珍;向妞;郑其乐;张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人流术者的主要特征及重复人流、人流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避孕健康教育效果,保障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16年在门诊行人流术的2 601例资料,比较避孕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2 601例人流病例中,选择无痛人流占66.9%,初产妇占52.3%,人流术≥2次者占45.2%,秋冬季人流者较多(55.0%);人流次数1次、2次、≥3次者人流不全发生率分别为2.1%、9.1%、22.1%;术后宫颈粘连发生率为1.4%、6.5%、27.0%.人流病例中,98.9%术后接受过避孕指导,接受避孕指导后的重复人流率0.5年内为1.6‰、1年内为5.8‰,均低于接受避孕指导前的0.5年内17.4‰、1年内61.5‰.结论 对人流孕妇做好术后避孕教育、指导避孕方法,可降低重复人流率,降低人流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明英;许林芬;付丽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1年和2015年泉州6~18岁中小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变化情况,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泉州市直中小学健康体检资料,分别对2011和2015年度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和2015年,男生的肺活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15年6~10岁组肺活量低于2011年、11~17岁组高于2011年;肺活量体重指数6~9岁组的均值低于2011年;除11岁组外,2015年女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低于2011年;两个年度男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女生,18岁达到峰值.结论 学生特别是女生应加强体育运动,控制体重,提高肺功能水平.
作者:吴琴珠;郭庆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楚雄市2011-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HFRS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报告HFRS共80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3.09/10万,5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3~82岁,性别比为5.2∶1.四季均有病例报告,4月达高峰,11月呈1个小高峰.有13个乡镇报告病例(86.7%).病例中农民占43.7%.结论 楚雄市2011-2015年HFRS疫情呈上升趋势,乡(镇)分布、职业范围、年龄分布等逐渐扩大,已成为亟待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作者:何国兴;杨小刚;郭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的湿法消解条件对原子荧光法检测黄鱼中总砷的影响.方法 分别设计不同的比例梯度的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和硝酸-高氯酸-硫酸的消解体系,预消解后样本分别用电热板和电热板+电炉消解,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检测,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比较.结果 不同加热条件下,分别加入硫酸、高氯酸或混酸消解液,原子荧光法测定的总砷值均低于ICP-MS法;硝酸-高氯酸-硫酸(20+3+6)结合电热板+电炉消解,原子荧光法的检测结果与ICP-MS法接近;各消解体系前处理样本用ICP-MS法检测,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实验找到了适用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海产品中砷元素前处理的简单可靠的消解方法,该法适用于各实验室.
作者:宋涛;陈宏靖;唐昌东;李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大理州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8月龄至5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 3年共调查儿童6 668人,乙肝疫苗接种率99.7%,首针及时接种率89.7%(其中住院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90.7%,在家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仅50.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6%.随年龄增长HB-sAb阳性率呈下降趋势,8~17月龄组阳性率92.0%,4~5岁组降至49.0%;HBsAb阳性率随免疫次数增加呈升高趋势(0剂次阳性率33.3%、接种3剂次达73.9%).结论 大理州8月龄至5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高,但首针及时接种率不够理想,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建议≥4岁儿童条件许可时可加强免疫.
作者:何左;易寿生;李鸿钧;赵桂芬;丁丽琨;陈冉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