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珍;谢维平
目的 了解南平市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南平市1997-2016年甲肝疫情资料.结果 南平市1997-2016年共报告甲肝2 727例,发病率4.7/10万,年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区间以建阳区(8.2/10万)、政和县(7.8/10万)和顺昌县(6.0/10万)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6.7/10万)高于女性(2.7/10万);发病率高峰为25~29岁组(8.9/10万)和30~34岁组(8.0/10万);职业以农民多(44.2%).结论 南平市甲肝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存在地区差异,男性、25~34岁组和农民发病率较高.应提高甲肝疫苗接种率,做好防病知识宣教工作,以利于控制甲肝疫情.
作者:陈燕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仙游县居民胃癌死亡率与其居民饮用水污染的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仙游县消化道恶性肿瘤死因调查资料和县CDC提供的水质监测结果,并采样对水体污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分散式供水中,高发区总硬度、氟化物、氨氮和砷较高,氯化物较低,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集中式供水中,超标率高的是砷.分散式供水胃癌高发区水质项目总超标率(8.7%)高于低发区(5.9%);集中式供水胃癌高发区水质项目总超标率(17.6%)也高于低发区(12.4%).结论 仙游县胃癌的高死亡率可能与饮用水水质污染有关.
作者:高婷;颜伟;吴传城;陈昱;林仲;刘宝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期低剂量接触电离辐射对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对南平地区医疗放射人员(观察组)职业健康体检的血常规结果,与未接触射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共检测观察组411人、对照组291人.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值均低于对照组,但均在正常范围;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值的异常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不同工龄组的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常规有一定影响,应加强防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作者:李静远;吴连梅;叶阳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 收集185例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行染色体检查者为病例组,选取未检出CHD的185例胎儿为对照组;将胎儿CHD分为简单型与混合型组、无心外畸形与伴心外畸形组,比较4组的染色体异常率.结果 病例组胎儿的染色体异常率25.9%(48/185)高于对照组2.7%(5/185),胎儿CHD混合型组的染色体异常率50.0%(25/50)高于简单型组17.8%(23/135),合并心外畸形组的染色体异常率46.6%(34/73)高于无心外畸形组12.5%(14/112).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胎儿CHD检查的首选.当CHD合并多系统畸形时,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显著增加,应建议行染色体核型检测.
作者:林燕;林元;刘敏;何甦晖;郭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评价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严重度,提取风险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用不良反应严重度分级评分标准,对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1 442例数据进行严重度评分与分析.结果 严重度指数排名前3位:药物类别分别为抗肿瘤药物(2.63)、激素及有关药物(1.59)和抗感染药物(1.53);抗感染药物分别为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2.40)、注射用美罗培南(2.40)和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2.11);给药途径分别为皮下注射(2.71)、静脉滴注(2.36)和肌肉注射(1.85).结论 针对特殊的妇儿类患者群体,应重点关注肠道外给药的抗肿瘤药物、激素及其有关药物、抗感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王凌嵩;陈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的湿法消解条件对原子荧光法检测黄鱼中总砷的影响.方法 分别设计不同的比例梯度的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和硝酸-高氯酸-硫酸的消解体系,预消解后样本分别用电热板和电热板+电炉消解,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检测,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比较.结果 不同加热条件下,分别加入硫酸、高氯酸或混酸消解液,原子荧光法测定的总砷值均低于ICP-MS法;硝酸-高氯酸-硫酸(20+3+6)结合电热板+电炉消解,原子荧光法的检测结果与ICP-MS法接近;各消解体系前处理样本用ICP-MS法检测,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实验找到了适用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海产品中砷元素前处理的简单可靠的消解方法,该法适用于各实验室.
作者:宋涛;陈宏靖;唐昌东;李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漳州市2016年食源性疾病病例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漳州市11个县市区27家哨点医院收集的所有由食品或疑似由食品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就诊病例,用描述性流行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6年漳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2 945例,其中男1 339例(45.5%),女1 606例(54.5%).<5岁组(16.0%)与25~34岁组(19.1%)病例占比较多.病例职业以农民占比高(34.9%),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可疑暴露食品动物性占44.5%、植物性食品占35.3%.进食场所以家庭为主(78.3%).结论 漳州市食源性疾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控平台,提高预警和防控能力.
作者:洪舒萍;魏鹏;陈锦钟;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出具过程,控制保健食品检验报告质量.方法 按保健食品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分析.结果 从事保健食品检测的质量控制人员,应熟悉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出具过程,确保检验报告质量.结论 在日常保健食品检测工作中,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采取主动发现、积极预防措施,才能保证保健食品检验报告的质量.
作者:林国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泉州市肺结核流行病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泉州市2008-2015年结核病报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泉州市2008-2015年共登记肺结核39 366例,登记率从2008年的73.65/10万降至2015年的51.5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性别比2.8∶1,男性患病率较高;3~5月为报告病例高峰;25~54岁的占比多(55.5%);农民占53.1%,其次是工人和民工.新涂阳、复治涂阳及涂阴病人的治愈率分别是89.3%、72.2%和85.2%.结论 泉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已获显效,但仍面临考验.应加大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多关注涂阴和复洽涂阳病人,提高治愈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治规划实施质量,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何品;黄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为中毒事件处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相关标准,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可疑样品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集并检测样品18份,部分样品检测出布利丹沙门菌(肛拭子7份、三明治1份、加工原料沙拉酱1份).结论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判断是一起由布利丹沙门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杨兴斌;李文珍;陈凯琦;叶招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长沙市动物性食品及流动早餐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布,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5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对不同季度、不同采样环节的样品进行采集及检测.结果 2015年长沙市共采集动物性食品及流动早餐样品104批次,食源性致病菌阳性37批次,阳性率35.6%;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检测577项,检出阳性41株,检出率7.1%;检出率较高的为副溶血性弧菌58.3%(14/24)和蜡样芽胞杆菌28.6%(8/28);食品原料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成品,散装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高于预包装食品.结论 长沙市动物性食品及流动早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建议进一步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个人的卫生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林斌;周银柱;朱彩明;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MSM艾滋病病人抗病毒疗效,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获取南平市2008-2015年MSM艾滋病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数据,统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共118例MSM艾滋病病人接受治疗,其中3例出现耐药;抗病毒治疗可升高CD4+T淋巴细胞.对其中66例进行随访,治疗后0.5年、1年CD4+T淋巴细胞平均增加123个/mm3、153个/mm3.结论 南平市MSM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有效,建议定期监测CD4+T淋巴细胞,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
作者:江秀梅;高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龙岩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龙岩市2012-2016年艾滋病个案资料.结果 龙岩市2012-2016年累计报告HIV/AIDS 379例,年均发病率2.95/10万,2016年高(4.63/10万),2013年低(1.76/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病例性别比4.2∶1;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57.5%),≥60岁病例数呈增多趋势;职业以农民与农民工为主(54.1%),其次是家政及待业(14.0%);发现方式以医疗机构就诊和术前检测为主(59.1%),其次是自愿咨询检测(9.2%);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98.9%),其中同性传播占12.9%.7个县(市、区)均有病例,以上杭县(20.3%)和新罗区(19.5%)多;5年中人群筛查阳性率依次为0.31/10万、0.24/10万、0.32/10万、0.37/10万和0.48/10万.结论 龙岩市HIV/AIDS疫情增长加快,加强宣教干预,提高防范意识,对减少其传播极为重要.
作者:廖文兰;郑禄祥;阙金财;陈前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均质器在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微生物检测前处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分别使用均质器处理法和生理盐水稀释法,进行细菌菌落总数定量检验,比较两种前处理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均质器处理法检测菌落总数高于生理盐水稀释法,且更接近实际菌数.结论 使用均质器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检验的结果,比生理盐水稀释法更接近实际菌数,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幼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1年和2015年泉州6~18岁中小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变化情况,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泉州市直中小学健康体检资料,分别对2011和2015年度学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和2015年,男生的肺活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015年6~10岁组肺活量低于2011年、11~17岁组高于2011年;肺活量体重指数6~9岁组的均值低于2011年;除11岁组外,2015年女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低于2011年;两个年度男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均值、肺活量体重指数均值均高于女生,18岁达到峰值.结论 学生特别是女生应加强体育运动,控制体重,提高肺功能水平.
作者:吴琴珠;郭庆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宁化县东、西、南、北、中的各1个村为调查点,每村抽取≥3周岁居民200人,调查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共调查1 008人,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2.9%,其中钩虫、鞭虫和华支睾吸虫分别为9.5%、1.9%和1.0%;总感染率男女类似;以钩虫感染为主,儿童蛲虫感染率为24.0%;年龄以≥40岁组感染率高(11.1%);职业以农民感染率高(14.0%).结论 宁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2008年感染率下降7.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较高水平(12.9%),尤其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病感染.
作者:陈邦征;巫敏;夏晨阳;曾显浩;陈宝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离子色谱法直接进样测定饮用水中草甘膦(glyphosate)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AS18(4mm×250mm)阴离子分析柱,AG18(4 mm×50 mm)保护柱,柱温30℃;KOH淋洗液浓度35 mmol/L,流速1.0 mL/min;抑制器电流87 mA;进样500 μL,运行12.0 min的实验条件,水样直接用0.45 μm滤膜过滤后上机分析.结果 在0~2.00mg/L范围内,线性方程A=2.095C-0.009,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0.0006 mg/L,平均回收率93.4%~96.8%,相对标准偏差RSD=0.94%~2.2%.结论 该法无需衍生化步骤,简便快捷,灵敏可靠,是分析饮用水中草甘膦含量的好方法.
作者:方素珍;谢维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楚雄市2011-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HFRS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报告HFRS共80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3.09/10万,5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3~82岁,性别比为5.2∶1.四季均有病例报告,4月达高峰,11月呈1个小高峰.有13个乡镇报告病例(86.7%).病例中农民占43.7%.结论 楚雄市2011-2015年HFRS疫情呈上升趋势,乡(镇)分布、职业范围、年龄分布等逐渐扩大,已成为亟待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作者:何国兴;杨小刚;郭雄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泉州市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的疟疾流行特征,评价消除疟疾目标落实情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福建省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方案(2014年版)》,分析泉州市2010-2015年疟疾病例、媒介监测和“三热病人”血检情况.结果 泉州市2010-2015年共血检“三热病人”35 590人,年均血检率0.71‰,检出疟原虫阳性34人,总阳性率0.95‰.6年均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报告的34例均为输入性,其中国外感染占33/34,省外感染占1/34;间日疟占29.4%、恶性疟占64.7%、未分型占5.9%.媒介监测未捕获到历史传播媒介微小按蚊,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泉州市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应持续做好监测工作.
作者:王伟明;范桂生;陈志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其严重程度和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厦门市2012-2015年6家医疗机构报告的恙虫病病例,对病例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厦门市2012-2015年共报告恙虫病264例,其中重症64例(2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淋巴细胞≥40%、血小板计数<100×109/L及白蛋白<3.0 g/dL,是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监护和积极治疗恙虫病并发症,可降低重症恙虫病病死率.
作者:郭志南;林勇;苏成豪;陈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